肖炳鳳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現如今,對于教學效率的思考日益激烈,影響課堂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教師因素又是所有影響因素中最重要的一個,所以,發揮教師在課堂中的主導地位,提升教師的素質,是提升整體教學效率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手段。
關鍵詞:教師;素質;語文教學;效率
語文是基礎教育中的重點學科之一,對于學生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提升語文教學效率,任重而道遠。
一、教師的人格與教學的效率
在教師成為一名教師之前,首先,教師應當做好一個人,有高尚的品格和氣度。可以試想,如果教師道德低劣,品行不正,沒有職業道德,在日常生活中極不遵守社會秩序,又怎么會給學生樹立一個好榜樣?這樣的教師,即使教學水平再高,仍然不能夠稱之為一個好老師,學生也會從心底里排斥這樣的教師,教學效率更是無需多言。所以,如果想要提升語文教學的效率,最基本的應當保證教師的人格,是正直的,是善良的,是不屈不撓的,是積極努力的,這樣的教師,才能夠帶給學生學習的力量。
二、教師的思想與教學的效率
語文是一門充滿了人文情懷的科目,學習語文,不僅可以讓學生學習到知識,還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學生的審美。所以不同于其他科目,語文教師需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只有有了思想深度,教師才能夠制訂出科學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案,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不斷地在教學中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和文化底蘊。而教師若是想要不斷地深化自己的思想,擁有過人的思想魅力,就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觀察,不斷地思考,不斷地跟隨著時代的發展而進步。
三、教師的教學水平與教學的效率
教師的教學水平可以說是承載語文教學的基礎條件,教師的教學水平好了,學生才能夠接收到正確的思想和知識,從而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首先,教師應當說一口標準的普通話,對課文進行優美的朗讀。其次,教師還要掌握一定程度的詞匯量,擁有強大的知識庫。再次,教師還應當有一手好字,讓學生看得賞心悅目,并且不斷學習與模仿。最后,教師還要不斷地學習,充實自己,加強自己的文學藝術修養。這樣才能夠在培養學生的時候做到游刃有余。
總而言之,語文科目的性質,要求語文教師擁有多方面的素質能力,這樣才能夠為學生帶來良好的學習體驗,從根本上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常雪彬.優化課堂教學,激發學習興趣[J].陜西教育:高教版,2012(09).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