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晶
(哈爾濱商業大學體育學院 黑龍江哈爾濱 150028)
在注重學生身體全面發展、注重學生心理內在需要的體育教學中,應用現代教學技術輔助教學過程的變化與生成,對提高體育教學質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生成性教學是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通過教師對學生的需要和興趣進行預判,隨之不斷調整教學活動,促進學生更加有效地進行學習?,F代教育技術在普通高校以其求變的教育觀念、革新的媒體技術、豐富的教學方法和靈活的教學內容,成為不斷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和推進素質教育的強化手段。體育作為雙向教學突出的學科,教學的特殊性凸顯,強調師生的參與性、交互性和創造性,以及體育教學程序的曲線性和教學內容的開放性、體育教學方式的多元性等。借助現代教學技術的優勢為生成性體育教學支持服務,從課堂延展到課外,從實體教學開拓至虛擬網絡,通過生成情境創設激發學生興趣,達成生成教學氛圍。通過生成豐富的教學資源、多元的教學模式和分層教學評價,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究學練、精彩生成,從而為發展體育教學提供參考和借鑒。
生成性體育教學以教師和學生雙主體形式參與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成為參與的前提條件,課堂教學是充滿交互性的教與學的過程。“教”與“學”的互動過程被凸顯,兩者相互作用與影響,呈現出學生參與體育教學行為的主觀能動性,以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行為,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技術技能生成性的教學單元。就教師而言,引導學生參與體育活動、交流情感、分享經驗、拓展眼界,使其成為生成性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另一主體,有效調動學生個體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參與性是促進體育教學過程不斷生成與轉化的必要條件,從而為生成性體育教學提供充分條件。
教學過程實質是教師與學生互動過程,是師生雙方展開相互之間雙邊活動的具體關系置于教學過程之中。在此教學過程中,從主客體變成雙主體,師生之間分享所學知識、技術與技能,共同思考、交流情感、互感體驗,達成生成性體育教學過程。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示范與糾正教學動作,師生達成動作技術共識、共享技能形成經驗,實現共生教學與學習理念,豐富教學內容,營造教學氣氛。于教師而言,傳授技術技能過程,是與學生一起分享、共同理解的過程;于學生而言,凸顯共同性意味著主體性的發揮、個性的表現,強調學生參與創造性。將教學過程改變為師生互教互學過程,真正形成教與學的共同體,課堂不再是教師單邊活動,而是師生雙邊活動、習得技術技能、達到自我實現的過程。
體育教學過程特點突出,在開放教學空間,由教師教授與指導,學生模仿學練從而獨立完成動作技能的學習過程。在體育課堂學生是開放性學習的另一主體,打破教師與學生之間、教授與學習之間的活動界限,加強體育課程師生之間、教與學之間的聯系,重視體育課程學習方式的轉變,使課堂中各種學習行為充滿生機和活力。使學生在開放性的體育學習氛圍中經歷體育課程資源的生成過程,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和創新精神,提高體育教學效果。
與其他學科課程相比,運動能力是學生本身具備的身體條件,給予學生充分的創造和展現的空間,從而培養學生學會自主與自助學習的能力。充分考慮學生個體差異,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存在的不同特質,動態生成性體育教學有效地解決學生分層體育鍛煉,調動學生學練積極性。生成性體育教學過程為學生提供多角度思考、多層次學習的平臺,解除對學生學習的束縛于局限,發散學生創造思維更全面地認識所學體育課程。充分利用創造性生成學習情景,有利于學生綜合所學技術技能,運用所學體育知識和技術技能去適應萬變的體育運動環境,使自己在體育學習中所學內容學以致用。
體育教學過程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中完成基本學習任務,使學生參與教學創設環節、進入主動學習狀態則是生成性體育教學的任務所在。現代教育技術已成為高校教學的主要手段,在生成性體育教學過程充分利用多媒體的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優勢資源形象生動地解讀體育基本技能與技術,引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現代教育技術網絡資源不受時空限制,激發學生多維度投入體育學習之中,激勵和保持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成為學生參與生成性體育教學資源開發和利用的保障條件。因此,運用現代教學技術,可以使課堂及課前與課后教學效果增效,營造師生互動、自主、寬松的教學氣氛,激發教師與學生的創新能力,使教師潛心專研教學內容,讓學生樂于成為體育教學的主體,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
體育教學過程中,各種運動技術結構復雜、技術要領難于體會、技術動作時間急促,經過反復講解、示范,學生模仿習練,仍有不少學生對動作的變化和完成時機不得要領,難以掌握。針對體育教學固有特點,將現代教育技術融入教學過程有利于動作技術重難點問題的生成性設計,有助于學生參與到教與學過程中進行體會與交流。借助多媒體技術動作影像顯示,將復雜的技術用慢放、回放或定格的方式從不同角度逐一展現在學生面前,通過觀察、講解、示范將動作技術的全過程分解,突出重點、難點,建立動作的直觀映像。積極引導學生根據掌握情況自主調整學習進度,學會的同學模仿練習,動作模糊的同學相互交流,無動作概念的同學反復觀看影像示范動作,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根據各自需要學到更多的知識和技能,提高體育教學效率。
體育教學過程是體驗和創造的過程,讓學生樂在其中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認識主體作用,是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根本。學生在課堂獲得技術技能知識經驗的同時,結合各自身體素質進行習練實踐,將關鍵教學內容充分掌握。在現代教育技術交互式的教學活動中,借助攝像設備,將學生學練的動作技術攝錄下來,教師和學生一起觀看錄像,讓學生自我觀察、相互觀察分析,參照標準動作影像與學生動作錄像找出差異,使學生課堂現場獲得廣泛的交流改正空間。在這種學習環境中,學生可以按照自己身體條件、興趣愛好來選擇自己所要學習的項目,充分發揮學生的自身潛能,將生成性教學過程產生的學習效果直接、客觀、準確的反饋。由此學生更好地輔助教師進行教學設計、教學組織、教學評價等教學環節,促進生成性體育教學過程師生雙主體積極參與其中,從而發揮積極作用。
將現代教學技術應用于生成性體育教學過程有利于優化教學結構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摒棄傳統體育教學中動態、靜態難以有機聯系的缺陷,實現教學資源利用最優化。教師根據課堂需要不斷與學生交互影響調整教學方式,將單純的鏡面與背面示范結合動態影像示范,對于動作技術技能的重難點更加直觀地把握。學生能夠清晰準確地觀察到需要掌握的動作技術,根據自我認知程度選擇學習重點和難點,對掌握知識和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F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對體育教學過程的生成性設計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夠利用播放影像、攝錄影像等手段把單個靜態動作有機聯系起來變成動態的、易分解的畫面,做到動靜結合,創設了教學環境,同時優化了學習效果。
體育教學過程具有特殊性,擇取生成性教學特征中的互動性、參與性、創造性、開放性為其所用,必將成為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必要條件。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整體生成,成為體育教學過程設計的關鍵環節,從而提高學生體育課堂的學練興趣,自主掌握動作技術,參與優化教學過程,積極營造課堂氛圍。將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引入到生成性體育教學過程中,突破課堂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極大地發揮課堂教學的開放性,擴展學生的知識領域和視野,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體育教學中從而獲得終身從事體育運動的能力。
[1]胡慶芳,賀永旺.精彩課堂的預設與生成[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2]趙富學.生成性體育教學的張力與可能性[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1(6):512-515.
[3]李啟迪,邵偉德,胡建華.體育教學生成性思考[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11):83-86.
[4]鄭仁民.網絡信息環境下體育教師角色的定位與重構[J].繼續教育研究,2011(7):42-43.
[5]鐘榮生.多媒體技術優化體育課堂教學[J].運動,2014(19):130-131.
[6]王鳳杰.生成性體育教學的基本理念及實踐訴求[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2(6):63-64.
[7]劉洋.對多媒體體育教學發展模式的探討[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3(12):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