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桃
(新疆醫科大學體育部 新疆烏魯木齊 830011)
隨著排球運動不斷的發展改革與更新,在內地已經是一項群眾體育活動項目,但在新疆由于群眾基礎的差異,這項運動已經慢慢的走出人們的視野。目前在新疆也沒有幾所高效開展這項運動,而我們學校隨著體育課程的改革也已開設了體育選項課,并把排球也列入在眾多選項課之一。雖然我們在大綱上做了相印的調整,沒有按照國際標準進行教學,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是存在許多的問題,由于排球所要掌握技術過多,而我們的學時數又有限,并在學習排球基本技術的時候較為枯燥,即使有些學生能基本掌握一些排球技術,但由于技術掌握有限,很難在教學和比賽中得到運用,使得許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慢慢的失去了學習的興趣。為了能更好的發展排球教學,我們必須要對排球技術進行改革,使它能夠適應學生的整體水平和教學的基本需要,教給學生技術動作的同時,可以讓學生以游戲的方式充分的去體驗和運用自己所學的技術。
在新疆排球并沒有像內地那么的普及,由于場地人數的限制,排球技戰術的復雜性,導致這項運動不能很好的發展,在我校排球有段時間瀕臨取消。但是這項運動在新疆南疆地區卻發展的比較的好,尤其是少數民族學生很多都會打排球并且熱愛排球運動,這兩年由于國家政策的扶持,鄉村醫師的擴招才使得我校的排球運動得以復蘇。目前在排球選項課上有90%的學生都是來自南疆,只有10%的學生來自其他地區,從目前的形勢看地區的差異性比較的懸殊,這90%的學生中幾乎全是少數民族學生,而漢族學生的比例就在為數不多的10%中。
在目前排球競技水平、觀賞價值、商業化不斷攀升的同時,表現出基礎設施和群眾整體水平不斷下滑的趨勢,出現了以業余體校訓練隊和群眾體育規模的下滑,致使排球人口也隨之的不斷減少,使得我校在體育教學中,排球選項課的地域民族的差異也越來越大,究其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在我國女排曾近的輝煌時期,整體受到的排球風潮使得學生很熱愛排球,排球在中學所占的比例也相對很高,因此在高校期間學生會有一定的排球基礎。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新事物的不斷引進,眾多種類的體育項目越來越多,學排球的人數也就越來越少。這也會影響到學生在選排球課的興趣;再加上群眾基礎的缺失,會打排球的人數也越來越少,場地和技術設施的匱乏,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失去了對排球運動的的興趣。通過對新疆醫科大學球類選項課的調查選擇排球選項課的學生90%學生都是來自南疆的少數民族,民族和地域差距很明顯。
排球這項運動的特點,主要是要求參加這項運動的要有一定的排球基礎和相應的排球技術,這樣才能使這項運動順利的進行,并充分的體現這項運動的特點和魅力;在開展這項運動時要求的體育場館和設施都是比較高的,因為這項運動要求是在室內進行,這樣就局限了這項運動的發展,目前在我校排球場地只有在室外,排球這項運動本身要求技術含量較高,要掌握的技術種類較多,戰術變化較為復雜多樣,學生在學習中必須要有相應的基礎才能更好的發揮排球這項運動的精髓和魅力。新疆的地區冬天又比較的寒冷,所以在進入到冬季排球課就無法開展,在冬季排球課就得提前壓縮,18周的教學周就得壓縮至10~11周完成,這樣我們就得在周六周天對學生進行補課,這樣就影響到教學質量,學生掌握技術的難度就加大,這樣致使學生就更加不可愿意選擇排球課。
排球在90年代初期,教育的思想是以技術為主要的核心地位,而現如今查閱了許多國內和新疆各大高校的教學大綱其教學目的都是以強身健體和掌握相應的技戰術為目標,使得我們在教學中過于程式化和規范化,教學的內容也就比較死板和老套,不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忽略了學生的興趣和學生的主體要求。
我國于2002年頒布了《全國普通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要求以“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關注以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如何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為導向,要求以學生健康發展為中心,培養學生的運動愛好和特長為目標,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F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人重視身體并參加到體育運動當中,而這些人群都比較偏愛一些好掌握,技術水平要求不高的運動項目,對排球這種不僅人數要求較多,技術又難以掌握、對參加者的身高也有相當的要求,因此我們在排球課的教學中就要進行相應的改變,從激發學生的興趣著手,降低規則和技術要求,先讓學生對這項運動產生興趣,在玩的過程中不斷的練習和熟練技術,這樣在無形中即鍛煉了身體又慢慢的熟練掌握了排球技術,我們可以在教學中提倡以玩為主的教學方向發展。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于發展,人們對追求健康和運動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排球運動也逐漸的國際化使得更多形式的排球運動融入社會中來,如沙灘排球、軟式排球、9人制排球等。為了能使學生提高學習排球的興趣,我們可以從排球的材質上入手,我們現在所采用的排球材質是國際上通用的皮質充氣的比較硬,彈性較強不容易掌握,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手臂會出現青紫紅腫的現象,如果我們換成軟式排球就不一樣了,軟式排球的技戰術于室內排球基本相同,其材質主要是以海綿泡沫為主,比較柔軟彈性較弱容易上手,技術掌握相對簡單,學生能較快的融入到學習中來;還可以相對降低球網的高度,這樣可以使不同身高和層次學生都能很好的掌握和運用排球技術,從而達到游戲排球和娛樂排球的教學目標。
要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興趣與需要為前提,在目前的技戰術于教學內容上,增加一些現代元素,不要只局限于場地上的排球,運動強度可大可小,可利用現有的空間讓學生自由的結合,并隨著技術的提高多加入些戰術的配合練習,讓學生可以在學習中獲得相應的成就感。這些包括:7~8人圍成圓圈,可墊球、可傳球,既有技術又有動作的串聯意識在其中,更能體現集體配合的重要性;還可以2人移動墊球、移動傳球;8人一組穿插移動傳墊球,在練習的過程中熟練的掌握個人的基本技術的同時加大了排球選項課的運動強度;還可以讓學生分組進行傳墊球的接力教學比賽,在原有的教學模式中獲得最大的娛樂效果。以上這些已不在是傳統的教學手段,而在以后的排球教學課上讓它成為主要的教學方法之一,要求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熟練掌握技術,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的體驗教學比賽帶來的樂趣,降低球網的高度讓更多的學生體驗扣球技術;還可以放一些教學軟件和排球比賽以及如何保護自己的專業技術理論知識,從而使學生能更好的了解排球運動的魅力所在。
我們可以在學校開展不同模式的排球比賽,這樣可以滿足不同性別、不同層次的學生需求。對于初學者我們可以安排一些與排球相關的游戲,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術后在安排相應的教學比賽,這些規則可以隨著學生掌握情況來自行安排。這樣就可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體會到排球運動的樂趣,從而吸引更多的學生來參與到排球運動中。共同體會排球來給我們的快樂。
[1]毛振明.體育教學改革新視野[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
[2]黃明熙.普通高校排球教學改革實驗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2(3):112-113.
[3]仇軍.高校排球轉向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J].體育學刊,1998(2):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