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中革(沈陽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遼寧沈陽 110034)
體育教學在創新教育中提升
劉中革
(沈陽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遼寧沈陽110034)
摘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對體育教學在創新教育中提升進行剖析論述。創新教育是體育教育的核心,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創新人格的培養需要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磨練。在體育教學中,要為學生提供一種充滿和諧氛圍、能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開發學生的創造思維、培養學生逆向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技能、創新情感、創新人格,引導啟發學生勤于思考、交流合作、勇于實踐、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升體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創新教育體育教學民主氛圍思維定勢創新能力
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創新能力的培養,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區別就是創新能力,創新教育它是知識經濟向人才培養提出挑戰的回應,中國教育只有走創新之路,才能帶動學生整體素質的自主構建和協調發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成為社會昌明與民族昌盛的堅強基石。
在體育教學中,新型的師生關系是新課程、新課標下的關鍵點,是提高體育教學中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要想使整個課堂師生關系更為融洽,教師真正成為學生的朋友的先決條件就是,教師要用真心對待學生,用真摯的感情和語言為學生創造已給良好的教學環境,上課前,教師要讓學生了解本次的內容,使學生感到主人意識,感受到自己即是活動的主人,又是學習活動中的一員,怎樣學生們就會把自己的行為和整個課堂教學聯系起來,并且積極參與課堂內容,克服各種困難,達到實現目標。同時體育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一種平等和諧的課堂環境。只有在和諧、平等的環境中讓學生正在感覺自己的主人意識,才能調動學生的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充滿友愛的集體氛圍中完成所學的各種體育動作。和諧的教學過程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和主觀能動性,也有助于教師創造性的發揮,從而水到渠成地達到各項教學目標,而這種環境的達成需要教師去創造,教師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把學生當作是自己的好朋友,在這個特殊的教學場地的環境中,和學生建立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使學生的思維進入一個自由的心理空間馳騁。盡快消除師生之間的距離感,為靈活多變的教學創設一種無拘無束、暢所欲言、平等參與課堂雙邊活動的健康心態和活躍心境。
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學生在參加各種體育活動時,遇到困難和問題的時候,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問題,誘導學生發現問題、并且在出現問題的時候,要對問題進行說明,并且給學生設定問題、假設問題、提出問題、同時要找到解決各種問題的辦法,進行推理和驗證等方法進行探究。使學生遇到問題的時候養成思考問題、觀察問題、解決問題的好習慣,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生大膽展示自己通過努力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之后,教師必須及時給予肯定的評價,久而久之,這種思維習慣和方法,就不但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促進了學生創新思維和能力的發展,充分體現了體育教學中動腦和動手能力的和諧統一。
開發人潛能需要使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育改革的大潮需要學校體育教學的融入;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是迎接新課程改革實驗的挑戰的需要;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改革是社會發展的需要。而運動技能學習領域是體育課程學習的主要內容,也是達成其他學習領域目標的主要途徑。在體育數學課堂上,如果想讓學生能夠思維發散,能夠敢想、會想、想得與眾不同,那么就要為他們創設一個主動思考探究的情境。
新理念下各項技術的學習與掌握,都可以讓學生自己從不同的角度和線索,根據自己了解的情況,從不同方面,多角度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從這種具有多元性和靈活性的發散思維出發,創設一切條件和尋找各種機會在體育教學中,勇于探索和發現更多的問題,引導學生向多向思維發展。在自我體驗、自我探究、相互探討中學習每一個運用技術,在實踐中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并且通過自己的實踐后,進行總結和歸納,找到真正解決問題的途徑,如在講授“彎道跑”技術教學時,學生在說明離心力原理的時候,有的同學展示了用一根繩上系一個布毽轉圈的辦法,通過手的體驗來說明離心力,還有的同學用輕物體在旋轉的水中運動的軌跡來說明離心力原理。這時教師再啟發引導學生理解“彎道跑”時,身體為什么要向內傾斜的道理,學生就比較容易理解了。還有通過設疑、提問等手段,發展思維。同時利用語言誘導使用簡易器材加強學生思考,促進學生想象力的發展。比如在教學中制作一些類似器械原型的簡易器材,作為啟發式教學的輔助教具,在教學過程中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用自己制作的教具,用起來得心應手,在最需要使用教具的時候會得到充分的利用,加上口頭啟發,動作要領講得清楚,學生易懂。對開發學生創造思維有著的積極作用。
作為老師,應該讓學生的思維更發散,不能束縛學生的頭腦,這樣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思維活動中最據具有活力的就是想象了,要想開啟學生的創造思維,就必須打破學生傳統的思維定勢,啟發學生想象,動作示范做到準確優美,語言描述做到生動形象,通過生活,課堂實際,引導學生去想象,誘發學生去思考,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逆向思維,逆向思維就是從常規思維的反面去思考。有目的地從動作的反面或錯誤動作開始去理解正確的動作,讓學生自己尋找答案,自己去思考。學生有迫切解迷的心理,更能激活學生的興趣和積極的思維。所以我們在體育教學中要經常采用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質疑,并經常提出問題,這個動作為什么這樣,如果我那樣做能否達到同一效果。在過去的傳統的體育教學中,我們經常采用“正向思維”的形式,習慣與所謂的“定式”,從而忽視了學生的問題和質疑,也就是忽視了學生所提出的“懸念”和“逆向思維”。比如記載背越式跳高的創始人就是一位美國的中學生。就是說在進行俯臥式跳高教學時,幾乎大部分人都在按照老師的要求練習俯臥式跳高,只有一個學生卻有不同的想法,要背對橫桿跳躍,老師很高興,鼓勵這位學生完成自己的想法,終于跳高的又一新技術背越式跳高從此誕生。我們在實際教學中,鼓勵提問、提倡質疑讓學生努力去思考,發現問題,創新思維,激發
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逆向思維的能力。通過這種訓練,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思維,使思維的角度得以拓寬,靈活了他們的思維,鍛煉他們思考問題的能力。用新的方式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為了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發揮,使學生發散性地思維學習,創造發現新的體育運動知識,將發現創造的知識技術運用到實踐中。例如:筆者教的體操課,到了第二學期時,學生們已經掌握了大量的體操的基本動作,筆者就要求每人創編一套健身體操,按照體操的創編原則,創編各種不同風格的健身體操,然后由他們自己來表演。學生在編排和表演過程中,既能領悟和加深對全身運動規律的認識,同時又培養了她們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與此同時,還要求學生每4人一組,來評定他人的編排和表演。通過實踐,來提高團隊的配合精神。這一總過程是一種合作討論,民主策劃的學練方法,能使個體在小組中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和創新能力,在討論中達到知識的掌握和思維的開發。
隨著社會對人才要求的不斷提高,教育觀念也在不斷更新,如何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合作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成為當前教育研究的重要問題。注重體育教育改革,把學生能力的培養作為體育教學的重點,大膽挑戰傳統的教育,不斷探索新的體育教學方式,提升體育教學質量。
[1]王永翔,趙宏.普通高校體育教學中創新教育的阻力與對策[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6):152-154.
[2]田振軍,王東麗.網絡多媒體教學環境下體育專業學生個性品格與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4(6):834-835.
[3]李紅,曹芝蘭,黃生勇.體育教育與創新教育的關聯性探析[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4(6):97-98,108.
[4]車延高.認真研究成長規律大力創新教育方法[J].求是,2004 (24):26-27.
[5]李長志,竇美婷.小學高年級學生體育課“自主探究學習”模式的構建[J].體育學刊,2004(6):29.
[6]張獻.創新教育論[J].教育探索,2004(11).
[7]孫競波.創新教育與競技人才培養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10):1440-1441.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8(b)-00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