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珍珍(河南大學體育學院 河南開封 475001)
老年體育對構建社區體育文化中的意義探討①
李珍珍
(河南大學體育學院河南開封475001)
摘要:全民健身運動的蓬勃開展,使國人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愈加高漲,體育活動日漸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體育文化的建設也上升到新的層面。社區作為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載體,社區文化的建設日漸被人們所重視。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步伐的加快,老年體育活動的開展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老年體育鍛煉熱潮此起彼伏,老年人逐漸成為社區體育活動的主力軍。該文試圖通過基礎的理論研究,了解當前社區體育及社區體育文化建設的現狀,探索老年體育對構建社區體育文化的意義。
關鍵詞:老年體育社區體育社區體育文化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社會文明的程度不斷提升,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體育活動及日常的身體鍛煉成為更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社區作為人們生活的重要載體,其內涵和文化在推動提升全民素質方面有著重要意義,社區體育文化作為社區文化的一個分支,在注重全民健身的時代大背景下必將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而伴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步伐逐步加快,老年人的生活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以社區為單位的老年體育鍛煉熱潮被新聞媒體不斷報道,各式各樣的方法和途徑向社會展示了近幾年老年體育的發展及其產生的影響,這對推進全民健身體育活動,傳播體育文化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社區文化是社區居民在特定的時間與地域范圍內逐漸形成出的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總和[1]。
體育文化是社會文化的一個分支,盧元鎮教授在其《中國體育社會學》一書中對體育文化定義作了如下的界定:“體育文化是關于人類體育運動的物質、制度、精神文化的總和。大體包括體育認識、體育情感、體育價值、體育理想、體育道德、體育制度和體育的物質條件等[2]。”
社區體育是指在人們共同生活的一定區域(相當于基層社區轄區范圍),以轄區的自然環境和體育設施為物質基礎,以全體社區成員為主體,以滿足社區成員的體育需求,增進社區成員的身心健康,鞏固和發展社區感情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開展的區域性群眾體育活動[3]。
社區體育文化是以社區為載體,借助轄區的自然環境和體育場地設施,以各種社區體育為手段,社區居民廣泛參與的鍛煉身體、愉悅身心、發展人際關系等具有特定價值指向的文化活動[4]。
2.1體育場地設施不夠完善
由于體育場地的建設和設施的安置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間,更多的社區受自身定位或經濟因素的影響,僅把社區中體育場地和設施的建設作為社區環境建設的一個陪襯,隨著社區成員日益增加,當前的社區體育環境和設施已不能滿足日益增加的鍛煉人群的需要,社區健身環境亟待改善。
2.2健身器材破損陳舊
社區體育健身器材年久失修,加之社區居民在使用過程中由于缺乏認識造成的器材損壞,使社區的大部分健身器材處于無法使用的狀態。而大多數社區的管理人員并未認識到這一問題,對這種現象視若無睹,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居民參與體育鍛煉的信心,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倘若發生事故,那么社區的體育事業也將毀于一旦。
2.3社區體育活動開展較少
當前社區管理者的思想觀念陳舊,未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忽視了社區體育活動對提升社區凝聚力、影響力等的作用,社區體育活動開展較少,社區體育文化建設相對薄弱,未能發揮其應有社會效應。
3.1社區體育文化的指導作用薄弱
社區體育大多是由社區居民自發組織的,其具有的活動性較強,但由于缺乏專業的體育及管理知識,在開展活動過程中形成的具有社區特色的體育文化不能被及時地整理并宣傳,未能發揮體育文化的引領作用。
3.2社區認同意識薄弱
社區認同意識也就是社區歸屬意識,它指社區的居民對本社區地域和人群集合的認同、喜愛和依戀等心理感覺,這種社區認同意識是凝聚社區居民人心的基礎性前提[5]。受現代城市快節奏生活方式的影響,人與人之間的來往和交流日漸減少,彼此的疏離感卻逐漸增加,缺失了最基本的信任,這就使社區體育文化的建設少了一定的心理基礎。
3.3文化內容乏味,形式單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城市社區體育文化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居民超越了單純追求物質享受的需求,轉而更多地尋求精神生活的滿足;另一方面,社區中處在社會各個階層的居民要求社區體育文化的建設和發展需要具備一定的針對性、包容性,要呈現出多樣化的特色。
4.1較多的空閑時間
盡管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但對于當前社會上已退休的老年群體來說,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多已不從事耗時費力的工作,更多的老年人是以休閑、放松的方式生活的,相比較身在社會,上班、務工的年輕人來說,老年人擁有更多的空閑時間。
4.2較多的剩余精力
伴隨著子女的成長、工作,老年人面對的生活及生存壓力越來越小,且退休以后,需要付出最多的工作壓力也不復存在,生活已然處于最平靜的狀態。且由于生活方式及生活習慣的不同,相對較多的老年人已與子女分開生活,需要在子女身上付出的精力也變得較少,所以,大多數老年人可以將較多的精力傾注在自身的鍛煉及愛好上。
4.3良好的社會氛圍
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使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重視自身的生活質量,不僅重視身體鍛煉的多樣化,更注重精神生活的豐富。廣場舞、太極拳等時尚運動應運而生,而與此相呼應的社區體育文化建設也必然會在這樣的時代大背景下引起社區及大眾的關注。
4.4積極的外部宣傳
自2008年奧運會結束以后,我國以體育強國的姿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從體育強國向體育大國邁進的現實需要要求我們,必須將體育作為一項長期長遠的事業來對待。隨著體育宣傳力度的加大加強,社會各界對體育的認識也逐漸加深,越來越多的人尤其是老年人參與到體育鍛煉的大軍中。
5.1有利于身心健康
多數老年人由于沒有工作且子女較忙,生活上便失去了寄托,老年人在參與體育鍛煉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打發空閑時間,還可以激發老年人對生活的熱情,對老年人身心的健康發展有一定的作用。
5.2有利于社會交往
老年人在鍛煉過程中勢必會結識更多的健身愛好者,他們無關年齡與性別,共同的愛好使他們更容易成為朋友,這對于幾乎沒有任何社會活動的老年人來說,極大的擴大了他們的社交圈,消除了他們的孤獨感,增加了社會交往。
5.3提升幸福感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在家庭中的關注度越來越低,多數老年人的幸福感也越來越低,相比較其他社會活動,大多數子女更支持老年人參與到鍛煉的大軍中,并期望老年人可以在鍛煉過程中找到樂趣,豐富晚年生活,提升自我認同感進而提升幸福指數。
5.4有利于社會精神面貌的改變
體育運動以其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形式和內容,吸引和感染著千百萬老年人,尤其是近年來在各地掀起的老年健身操、交誼舞以及健身跑和老年秧歌等形式的運動,使老年人的生活充滿了生機活力,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無疑會影響青年一代,對整個社會精神面貌的改變也會起著積極推進作用[6]。
從宏觀方面來說:(1)推進體育文化事業的快速發展。社區作為社會的重要集成部分,是社會的細胞,社區體育文化的建設與發展必然對整個社會的體育事業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2)掀起全民健身熱潮。隨著社區體育活動的范圍及參與人數越來越多,其具有的社會影響力也越來越廣,社區體育文化的建設對于傳播體育文化起到了最基礎的支持作用,必將有助于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3)豐富體育文化的內容。老年群體的加入對于體育文化的發展來說可謂是一劑強心丹,其穩定、積極的影響對于豐富體育文化的內涵,活躍體育文化的內容有重要意義。(4)營造健康和諧的文化氛圍。社區作為一個內部的相對比較封閉的單位,其參與的群體比較固定,不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這對于穩定社會風氣,糾正人們對體育文化稍顯偏頗的認識有一定作用。
從微觀方面來說:(1)構建安定和諧的生活環境。社區體育文化的建設是一個社區軟實力的重要體現,是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社區體育文化的構建是社區全體成員共同努力的結果,凝結了每個家庭的心血,對和睦社區成員間的關系,加強交流起到促進作用。(2)豐富社區居民的生活。社區體育文化的建設必然是建立在各項體育活動熱烈開展的基礎之上,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對于促進社區居民之間的交流,豐富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有重要意義。(3)有利于社會交往。社區作為社區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場所,其共同的文化使社區居民之間有一定的信任感,極大的擴大了人與人之間的社交圈,消除了現代社會附加在人身上的孤獨感,增加了社會交往。(4)提升社區居民文化素養。共同的生活環境使社區體育文化的建設相對于其他傳播文化的途徑更容易被人們所接受,長久的了解及學習以后,必將提高社區居民的文化素養。
(1)老年人由于自身相對自由的工作及生活環境,逐漸成為社區體育活動開展的中堅力量,其產生的影響廣泛,是構建社區體育文化過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老年人在參與體育鍛煉后身體各項機能的變化使他們更容易接受并傳播體育的益處,這種口口相傳的模式使社區體育文化上升至新的高度。
(3)老年人作為家庭中較有發言權的一份子,對家庭中年輕一代的體育教育尤為重要。對發動家庭成員參與并熱愛體育活動,共同參與到建設社區文化的隊伍中,進而豐富社區體育文化的內涵有重要意義。
(4)老年人的工作經驗和生活閱歷使其思想和行為更加成熟,對于糾正社會上關于體育的不良認識,維護體育文化的干凈氛圍,構建和諧健康的社區體育文化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1]王小麗.重慶市奔月路社區文化建設現狀調查研究[D].西南大學,2009.
[2]盧元鎮.中國體育社會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3]任海,王凱珍,王渡,等.我國城市社區體育的概念、構成要素及組織特征[J].體育與科學,1998(2):12-16,20.
[4]朱佳文.成都市成華區社區體育文化建設狀況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2011(6).
[5]孟令忠,原建軍,張平.社會轉型時期中國城市社區體育文化建設初探[J].體育與科學,2006,27(3):21-24.
[6]眭小琴,趙寶春,李田.發展我國老年體育的意義與對策[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11):1475-1476.
中圖分類號:G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8(b)-0151-02
作者簡介:①李珍珍(1991—),女,河南洛陽人,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
OntheSignificanceoftheOldSportsintheConstructionofCommunity SportsCulture
LiZhenzhen
(Collegeofphysicaleducation,HenanUniversity,KaifengHenan,475001,China)
Abstract:Theflourishingdevelopmentofthenationalfitnessactivities,whichleadtotheenthusiasmofthepeopleinvolvedinsports activities,sportsactivitiesarebecominganindispensablepartofpeople’slife,theconstructionofsportsculturealsorosetonew level.Communityasanimportantpartofpeople'sdailylife,theconstructionofcommunitycultureisgraduallyvaluedbypeople. Alongwithourcountryenteringtheagingsocietytoacceleratethepaceofsocialdevelopment,thedevelopmentofsportsactivities inthecommunityhasbeenwidespreadconcern,theoldsportstrainingcrazeafteranother,theoldpeoplegraduallybecomethemain forceofcommunitysportsactivities.Thispapertriestounderstandthecurrentsituationofcommunitysportsandcommunitysports cultureconstructionbythebasictheoryresearch,andexplorethesignificanceofbuildingcommunitysportsculture.
KeyWords:Elderlysports;Communitysports;Communitysports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