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映雪
(中國藥科大學 江蘇南京 210009)
啦啦操又被稱為啦啦隊運動,它作為一項新興的體育運動,不僅具有娛樂和健身的功效,還能夠振奮精神,鍛煉人的意志,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啦啦操在我國發展的較遲,但在我國健美操協會的大力倡導和推動下,啦啦操運動發展迅速,受到廣大青少年學生的喜愛。隨著教學改革的進行,體育課程內容要求多樣化,既要傳承傳統項目,又能夠開設新型的課程內容。啦啦操作為一項新興運動,可以豐富學校體育課程的內容。在高校體育課程中開設啦啦操課程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達到體育教學的基本目標;還能夠建設校園體育文化,促進體育人口的發展。因此將啦啦操引進高校體育課堂是有現實意義的,對其可行性進行分析,以期為高校體育課程改革、啦啦操的推廣及校園文化的建設提供借鑒。
查閱相關的啦啦操文獻資料
訪問高校有經驗的啦啦操老師及專家。
借鑒自己及隊友參加比賽的經驗和感受并對其進行總結。
2.1.1 定義
啦啦操起源于美國,有著深遠的歷史,在我國仍然處于起步階段,但其發展迅速,深受群眾喜愛的一項體育活動。它是一項融音樂、體操、健美操及托舉等技巧動作于一體的,主要是通過隊形變換以及隊員綜合素質的體現,為同伴加油助威,渲染賽場氣氛的一種體育運動形式,是力與美的完美結合,高度體現了團隊精神和集體協作度。啦啦操原名cheerleading,其中cheer的部分有振奮精神,振奮士氣的意思。
2.1.2 分類
啦啦操按照其性質可以分為兩類,即舞蹈啦啦操和技巧啦啦操。舞蹈啦啦操是指以舞蹈動作為主要內容的啦啦操。舞蹈啦啦操的表現形式并沒有嚴格的限制,其表現形式上可以是街舞、爵士、花球等單個舞蹈的表現,也可以是多種舞蹈混合組成。而技巧啦啦操是以訓練有素的技巧疊羅漢造型,驚險優美的集體拋接,活潑有趣的技巧動作為基礎,并伴有操舞結合的統一形體動作,組成具有強烈鼓動性、感染性的成套動作。而技巧啦啦操其表現形式以托舉、疊羅漢、筋斗、拋接、跳躍和轉體等難度動作組成。舞蹈啦啦操動作簡單易學,比較適合大學生。
2.2.1 啦啦操發展的有利條件
啦啦操的團隊精神、健身、表演的價值受到了眾多人的關注。教育部也在積極推進啦啦操與足球進校園,在江蘇常州成立了足球、啦啦操進校園的活動基地,每年都有啦啦操的培訓和相關比賽。這些舉措在一定程度上表現了對學校引進啦啦操項目的重視,也培養出了一些專業的啦啦操教師和教練,在組建啦啦操隊伍上奠定了基礎。
最近幾年,每年一次全國性質的“肯德基”啦啦操比賽吸引了各個院校的多只隊伍。2008年10月份,國家體育局在上海市交通大學建立了校園文化基地,并提出將啦啦操在高校里推廣的寶貴建議。10月18號,迪斯尼歌舞青春《2008全國啦啦舞挑戰賽》華東地區總決賽在上海圓滿閉幕,CCTV 5從預賽到決賽都進行了直播。參賽的每支隊伍都有自己不同的風格,華麗的衣服,精湛的舞技,奔放的激情吸引了眾多人的眼球。啦啦操正作為一項有活力的運動吸引著廣大青年學生。廣大學生的熱愛和各部門對啦啦操的重視會使得啦啦操在我國蓬勃發展,為高校開設啦啦操課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2.2 啦啦操發展中存在的不足
在我國,啦啦操的發展仍然在起步階段,但受到重視,其發展非常迅速。對啦啦操的理論研究也只停留在其定義及啦啦對建設的研究上,對于啦啦操進入高校體育課程的研究寥寥無幾。從目前的研究現狀來看,啦啦操在我國的發展中存在著一定的不足。首先,由于地域的差異性,啦啦操的發展出現了地域的不平衡,北上廣這些經濟發達的地區,其啦啦操發展的較為迅速,而其他地區相對滯后。從對部分的高校走訪中可以得知,大多數高校還未開設啦啦操課程,啦啦操只是作為健美操等其他藝術類體育項目的補充;即使開設啦啦操課程的高校并沒有專業的啦啦操教師,大多數是由健美操教師任教;專業業務水平不高,大多數教師并沒有參加過啦啦操業務培訓;有關于啦啦操課程的理論研究比較薄弱,還未形成學術交流氛圍;啦啦操課外活動組織較為缺乏,缺少啦啦操文化的宣傳。
2.3.1 在高校開設啦啦操課的有利條件
在國外,學校是啦啦操的主要發源地。這是啦啦操項目特色非常符合大學生們朝氣蓬勃、青春活力的特點。在我國,啦啦操最早也是出現在校園賽事里的,如籃球聯賽等都是啦啦操發展的重要平臺。在高校開設啦啦操課程是有基礎的。首先,健美操項目已經在各高校體育課程中發展的比較成熟,大多數高校都有室內的健美操房,有專業的健美操教師和先進的媒體設備。這些軟、硬件為開設啦啦操課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其次,大學生是一個容易接受新興事物的群體,對于啦啦操這個新興項目,她們喜愛、充滿著熱情,且大學生的學習能力比較強,她們對于啦啦操的專業知識也能夠很好的掌握;最后,大學校園體育文化的氛圍濃厚,一年有多次的體育比賽,出了每年都有的運動會外,有些學習還舉辦體育聯賽、體育文化節等等一系列賽事,這些賽事是培育啦啦操的土壤,有利于啦啦操文化的宣傳,能夠有效地促進啦啦操的發展。同事,教育也在不斷地推進啦啦操進校園活動,受到了高度重視,啦啦操進高校課程啦啦操發展的必然趨勢。
2.3.2 在高校開展啦啦操課的意義
(1)啦啦操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自信心
啦啦操作為一種體育運動,可以鍛煉人的身體,特別是女生經常跳啦啦操可以塑造一個完美的身材,這可以給女生帶來很大的自信和滿足。
啦啦操作為一項特殊的體育運動,往往要借助團隊的力量才能將其真正的內在魅力展現在公眾面前。學生在進行啦啦操比賽或學習時,不僅要逐漸完善自身的動作與技巧,同時還需要一些振奮人心的口號來給自己打氣,來調動周圍情緒的目的。學生長期感受在這種激情,奔放,熱烈的清閑自在,不但能夠將自己內心的壓力充分釋放,同時也能夠有效地激發自己從事啦啦操學習的興趣,逐步建立起自信。
(2)啦啦操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啦啦操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啦啦操不僅具有藝術性,觀賞性,經常參加啦啦操運動能夠有效地改變學生的身體形態和運動能力。其次提高學生的各種身體素質有著較為明顯的作用。啦啦操對人的心理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在啦啦操訓練中,能夠很好的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團隊合作精神。
(3)啦啦操豐富了高校體育教學內容,實現課內外一體化教學
啦啦操的項目特點是“青春、口號、團隊”,講究團隊精神和集體配合,與高校體育的學生培養目標相一致。目前,啦啦操已進入到各大高校的體育課程,部分高校還在運動會開幕式的團體操表演上引進了啦啦操的表演,有條件的高校還舉辦了校級的啦啦操比賽,鼓勵班級組隊參賽。已經從課程、課外兩個層面進行了啦啦操的推廣,將體育課程內容與課外的啦啦操表演和比賽有機地融合起來,有利于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的實現。
(4)啦啦操有利于促進高校體育文化的建設
校園體育文化的表現形式是多樣的,不僅僅體現在課堂上,更體現課外體育活動。啦啦操不僅可以作為課堂的一部分,還可以開設豐富的課外體育活動。高校開設啦啦操課程,并將啦啦操課程教學內容與運動會開幕式表演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帶動學生參與到課外體育活動中來,將課內外有機結合起來。目前,各個高校一年一度的校運動會開幕式是學校體育文化宣傳的重頭戲,開幕式上的團體操表演,大多數是以啦啦操表演為主要內容,體現不同的主題,不僅能夠有效地渲染了運動會的氣氛,還能夠很好地體現本校的校園體育文化。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進行,學校以學生為主體,堅持“健康第一”的體育教育觀念,開開設符合學生特點,迎合學生需求的新型的體育課程內容。高校開設啦啦操項目具有有利的條件,有較大的價值,不僅可以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還可以有利于校園文化的和諧建設;從社會學角度上考慮,開設啦啦操課有利于全民健身的深入開展,有利于體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在比賽中加入啦啦操表演能夠增加比賽的觀賞性,烘托比賽的氛圍,更加吸引觀眾的眼球,有利于體育產業的發展。因此,在高校開設啦啦操課從多方面看是可行的,具有現實意義。
3.2.1 注重啦啦操課程的建設
學校相關領導應了解啦啦操項目的特點,該項目對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作用,積極支持體育部門開設啦啦操課程,為啦啦操課程的開設提供相應的資源。同時,體育部門在開設啦啦操課程時,應注重啦啦操課程課內外一體化的建設,可以利用體育社團等資源將體育課和課外體育活動有機結合,才能發揮啦啦操項目的真正作用。
3.2.2 提高高校啦啦操教師的專業素養
教師是體育教學的主導者,教師的水平與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系到課程的開設與教學效果。學校一方面可以引進具有較高專業素質的啦啦操教師,同時可以充分發揮健美操等相關項目的教師的作用,對其進行專業培訓,充實學校啦啦操教師隊伍。
3.2.3 建立健全啦啦操組織機構
現在啦啦操主要是由我國健美操協會與教育部大學生協會管理,沒有成立專門的啦啦操協會。在美國,每個中學與大學里都設立專門的啦啦操團隊及團體協會。在我國設立專門的啦啦操協會,在各省市成立啦啦操組織機構及啦啦操俱樂部,對啦啦操的各項活動進行管理,保障啦啦操的健康發展。
3.2.4 編制啦啦操教材并完善競賽規則
教材是一門課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編制適合大學生的啦啦操教材不僅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便利,還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參考的資料。完善的競賽規則不僅是學生學習啦啦操課程的重要內容之一,更為啦啦操的比賽提供評分標準,保證了比賽的公正公平。
[1]黃楚姬.啦啦操的概述與編排[J].體育科技,2003,24(2):40-43.
[2]譚丹華.我國啦啦操的研究現狀及進展[J].體育世界,2008(6):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