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應娟(昆明學院體育學院 云南昆明 650214)
基于生態視角的體育舞蹈訓練平衡關系考察
田應娟
(昆明學院體育學院云南昆明650214)
平衡關系是體育舞蹈教學訓練中的一個關鍵要素,能否理清體育舞蹈訓練平衡關系則關系到內在美的體現,為了進一步提高體育舞蹈教育訓練的整體成效,所以必須調整好體育舞蹈教育訓練中的平衡關系,這樣才能為體育舞蹈教育訓練效果的提升提供基礎保障。筆者基于生態視角對體育舞蹈教育訓練進行深入研究,系統地考察如何保證體育舞蹈訓練的平衡關系,這樣才能對高校體育舞蹈教育訓練工作的有序開展產生積極影響。
體育舞蹈 平衡關系 生態視角
近年來,體育舞蹈在學校體育、社會體育等領域中發展十分迅速,越來越多群眾開始積極參與到體育舞蹈運動中,就高校體育舞蹈教育來說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享受運動樂趣,同時也可以達到鍛煉學生身體的積極作用,并且各高校將建設專業的師資隊伍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充分提高各高校體育舞蹈教育教學的總體成效。然而,在高校體育舞蹈教育教學中教師過于注重對基本技術的訓練,嚴重忽略了對學生個人身體內部平衡關系的訓練,進而對高校體育舞蹈教育教學效果產生了極大影響,確保學生在體育舞蹈教育訓練中可以達到健身、塑造身體形態的積極作用,這樣才能確保高校體育舞蹈教育教學進入一個更高水平。
1.1上下身動作協調關系
人體胯骨上雙側肋骨形成的交叉點位置被稱為中斷位置,中斷位置對于體育舞蹈運動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這是因為有十多個舞種中的動作都強調身體的中斷,并且中斷位置被作為體育舞蹈動作的發力點和重心轉換位置,將其作為分界點來將人身體分為上下兩個半身。體育舞蹈訓練中十分重視下半身的穩固,同時上半身的展示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靜態的身體造型動作或動態的舞蹈行進動作中必須要求上下半身的協調配合,這樣才能確保在體育舞蹈動作中有效保障身體重心,對維持學生的身體平衡有著重要作用,確保學生體育舞蹈動作中可以展示出優美舞姿。
1.2高低位動作立體空間關系
體育舞蹈訓練、表演以及競技過程中是一項重視雙人身體協調配合的體育運動,在行進中完成舞蹈動作的體育藝術項目,并且十分重視引發觀眾情感上的共鳴,這樣才能在體育舞蹈動作表演過程中吸引更多觀眾目光,并要注重保障體育舞蹈套路、動作的流暢、變化等。筆者認為學生在體育舞蹈表演過程中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注重體育舞蹈動作上的高低位的身體造型變化,充分體現出舞蹈動作表演過程中可以形成立體空間效果。
2.1身體內力引導產生外在動作展示
體育舞蹈動作是由身體肌肉內在收縮和舒張所產生的力,是一種注重內外一體的整體勁,其通常是身體外的動作展示的力量來源,體育舞蹈動作在展示過程中十分重視剛柔并濟、動靜結合,要求舞伴在力量控制下可以實現息息相通。體育舞蹈力量外在表現為舞蹈動作的加速能力或停止能力,內在表現則為舞伴之間的引導與跟隨關系,這樣才能確保學生舞蹈動作中力量大小的合理性。學生身體各個部分之間的相對位置在內外力作用下,從而展示出更為完美的技術動作,例如,舞蹈單人動作的前進與后退過程中依靠身體的擠壓來帶動肌肉運動,從而在舞蹈動作中帶動學生身體向前運動或向后運動。為此,高校體育舞蹈教育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身體內力引導產生外在動作展示,以便于進一步提高學生在體育舞蹈表演過程中的動作魅力。
2.2呼吸與外在形態動作的配合
學生在體育舞蹈動作表演中的輕重、緩急、頓挫、剛柔等力的形態,而這些在實際上都是由氣來進行控制的,而氣就是呼吸,學生的呼吸與外在形態的配合是其訓練中的一個關鍵,是體育舞蹈內力與外在動作相協調、相結合、相統一的具體表現,學生要掌握在體育舞蹈思想和意念的引導下運用呼吸來控制身體內在力量變化,這樣才能實現對學生身體外在形態和動作變化等方面的有效控制。例如,學生在體育舞蹈表演過程中可以通過對呼吸速率的控制,來實現對學生體育舞蹈動作強度的控制,在造型動作展示過程中運用呼吸可以達到更加優秀的效果,為此,教師在高校體育舞蹈教學訓練中要注重引導呼吸與外在形態動作的配合。
2.3內在意念和外在形態的配合
學生在體育舞蹈動作表演過程中其身體各部位肌肉和關節的松緊等,主要是由學生意念引導和控制下來實現的,就體育舞蹈表演來說是一種重視外在動作形態的運動項目,但是很多教師都嚴重忽略了內在意念和外在形態之間的配合。學生在體育舞蹈基本動作技術掌握十分熟練的基礎上,必須要通過建立自己的舞蹈靈魂才能在競技或表演中取得更好效果,并注重運用外在舞蹈動作來將自己內心想法表現出來,這樣才能確保在體育舞蹈表演過程中吸引更多觀眾目光。為此,教師在體育舞蹈教育教學中要注重結合各個舞種不同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塑造出自身內在氣質,以便于實現學生個體的性格與不同舞種風格之間的有機融合,確保體育舞蹈在表演或競技過程中可以達到形神兼備的最終效果。
3.1注重身體左右平衡關系
學生在體育舞蹈表演或競技過程中必須要保證自身身體的平衡,尤其是維持學生身體左右平衡有著重要作用,但是就當前體育舞蹈教育訓練中沒有重視內在左右平衡關系,導致學生在體育舞蹈表演或競技中并沒有處理好動態平衡關系,進而對整個體育舞蹈表演或競技效果產生極大影響。為此,教師在體育舞蹈教育訓練中要重視指導學生維持身體左右平衡關系,并引導其注意左手與右腳、右手與左腳等關鍵部位的動態平衡關系,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在體育舞蹈表演或競技中提高自身專業素養,這也是體育舞蹈教育訓練中應該高度重視的一個平衡關系。
3.2反身動作關系
反身動作作為學生在體育舞蹈表演或競技中常用的一種身體動作,無論學生的身體是處于前進還是后退的動作中,身體相對一側向移動腳的方向移動,使身體與舞步可以形成一個反向配合的身體動作,而在這個過程中要注重指導學生保持身體兩邊的平衡關系。教師在體育舞蹈教育訓練中要指導學生反身動作的運用,尤其是在旋轉動作中如何正確地運用反身動作,學生必須要學會遵循“欲左先右,欲右先左”的基本原則,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障身體動作之間的有效銜接,對保證學生身體動作銜接的連貫性、穩定性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
體育舞蹈動作最主要的一個特征便是剛柔并濟,這是因為體育舞蹈是一種重視內在力量運用的體育藝術,而學生的外在表現力展示也十分重視剛柔并濟的實現,是一種整體的、螺旋的、強弱兼備的力量,無論學生身體動作大小、快慢還是收放,都十分重視學生力量運行的剛柔并濟。但是由于部分教師在體育舞蹈教育訓練中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所以沒有充分處理好學生體育舞蹈動作中剛柔并濟的關系,嚴重影響了學生體育舞蹈動作表演過程中的表現力,難以將自身更為細致的情感充分表現出來,為此,教師在體育舞蹈教育教學中要重視指導學生處理好動作剛柔并濟的關系,并引導學生可以將內在精神氣質與外在動作表現等方面相統一,這樣才能使學生在體育舞蹈表演中將更為細致的情感表達出來。
綜上所述,該文基于生態視角對體育舞蹈動作的平衡關系進行了研究,分別從多個方面對體育舞蹈動作平衡關系進行了研究,教師在體育舞蹈教育訓練中要注重處理好各平衡關系,確保將我國高校體育舞蹈教育訓練水平提升至更高層次。
[1]杜芳芳.呼吸的配合與調節對提高拉丁舞的影響研究[J].體育世界,2010(3):19-20.
[2]找耀.我國優秀拉丁舞選手引帶技術能力及其訓練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7):29-30.
[3]何嘉莉.體育舞蹈訓練中九大動態平衡關系研究[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14(3):114-115.
G806
A
2095-2813(2015)12(b)-006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5.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