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茹(南京市第一中學 江蘇南京 210001)
高中體育教師職業素養體系與優化路徑
朱光茹
(南京市第一中學江蘇南京210001)
在我國的高中體育教育活動之中,體育教師作為技能的教授者、體育文化的傳播者、體育活動的引導者,如果自身不能注重于對職業素養的提高,將會影響到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因此,中學體育教育活動對體育教師職業素養的重視也就顯得十分必要。就體育教育活動本身來說,其作為學生與社會之間的一種適應模式,加強學生的體育技能與體育意識,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促使學生與社會共同發展。在該文中,筆者通過對高中體育教師的職業素養培養體系建設與發展現狀,針對其出現的問題進行思考探究,就其未來的發展模式,提出自己的意見。
高中教育 體育教師 職業素養 培養體系
1.1體育教師的道德品質
當體育教師開始從事于體育教學事業的時候,其首先需要地即是加強對自身政治素養的提高,明確自身的社會職責與教學需求所在,進而更好地為黨和國家培養新一代的社會人才,做到熱愛工作,謀求發展,這即是體育教師應當具備的基本職業素養;其次,體育教師應當在體育教學活動之中,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開展主要方面,做到對學生的基本尊重,在對其個性、需求以及身體素質有所了解之后,來實現對教學內容的優化,設計,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投入到體育教學活動中去,幫助學生在鍛煉了身體機能的同時,形成堅毅勇敢、頑強奮斗的學習精神;最后,體育教師還應借助于體育教學來引導學生加強對自身德行的培養,使得學生能夠得到深層的收獲。
1.2體育教師的知識水平
根據高中體育教學活動的自身特征以及體育教師的發展需求影響,體育教師的知識結構應當由以下三個部分組成。
1.2.1基礎知識的全面性
基礎知識的特征應當做到全面性,即注重于對哲學知識以及科學理論的全面了解。這些知識內容的奠定,能夠幫助體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更好地去幫助學生探究學習的價值、鍛煉的價值,促使學生養成正確的“三觀”與鍛煉需求。當然,也只有體育教師能夠做到對基礎知識的全面掌握,才能使得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質量得到顯著提高。
1.2.2專業知識的牢固性
體育教師之所以能夠推動體育教學活動按照教學需求一一實現,其開展基礎,即是體育教師自身的專業知識,它的組成部分,包括了:對體育教學課程的了解、對體育鍛煉活動的開展能力、對體育競賽的了解程度以及組織能力等,這些作為體育教師的基本技能,在其職業素養培養體系中占有著重要的地位。其中,就體育教師的組織管理能力來說,著重需要加強的是體育教師對緊急情況的處理能力,當學生出現意外事故的時候,能否可以做到準確地判斷與救治,進而最大程度地保障學生的鍛煉安全性,促使體育鍛煉活動能夠正常地開展下去。
1.2.3相關學科的基本掌握
體育課程作為教育活動的開展組成部分,其與其他課程之間的聯系是十分密切的。因此,體育教師應當自覺地去加強對文化課程,如:數學、語文、歷史、政治、物理、化學、美術以及音樂等課程的了解。這樣的了解活動,一方面,能夠拓展體育教師自身的見識,提高學識;另一方面,也能拉近體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進而推動體育教學活動的更好開展。
1.3鍛煉水平
進入新時期以來,隨著體育教學活動的不斷深入開展,其所得到的社會關注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這樣的發展前景,也同樣給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課程開展要求。即,體育課程的開展不僅僅是需要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推動全民體育活動的實現,還需要有針對地進行培養,促使我國的體育事業能夠有更多的人才得以發現。這樣的教學需求存在,也就使得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活動中,不但要對學習技巧進行講解,還應對訓練難度進行調整,讓學生的個人需求與天賦得到滿足、體現。
1.4教學技能
課程教學活動的實際開展情況,作為體育教師的教學水平的直接體現,想要使得這樣的教學活動得到順利開展,體育教師應當做到,加強對體育教學計劃的制定,提高對教學大綱與教材的了解程度,同時,結合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身體素質以及學校的設施條件,進而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來推動教學活動的更好開展。其具體的開展形式,可以是通過對組織形式多樣化使用,進而來讓整個教學活動的開展顯得有秩序、有目的,增強成效。當然,在課程活動中,體育教師還應注重于對演示活動的落實到位,讓學生可以有正確的學習目標,促使教學成效達到預期的期望。在這個過程中,體育教師需采取正確的評價方式,來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點評,促使評價活動開展能夠幫助學生進步與提高,做到對相關問題的及時發現與解決。
再者,體育教師的個人教學水平與能力,將還會直接影響到學校的體育教學活動開展水平。這也是體育教師職業素質的表現形式之一。這樣需求的存在,也就要求了教師不僅僅需要對自身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還應加強對相關教學條例的了解程度,做到融會貫通。就目前。我國體育教學實際開展情況來說,雖然,體育教師已經能夠做到對體育教學章程的基本了解,但是其自身對教學內容的掌握能力還存在著諸多不足,即:無法做到全面性地掌握,自身的技能還需進一步地有所提高,才能更好地滿足教學活動的開展需求,這是新時代所給體育教師帶來的新挑戰。所以,體育教師的職業素養應當做到不斷擴充與完善,也只有提高了自身的認識與技能,才能推動自身與教學事業的發展。
1.5科研能力
就體育教師的教學內容來說,教學實踐作為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其開展的形式需要注重于對教學研究活動的貫徹,將體育教學作為教學活動組成部分,也同樣需要增強對科活動的重視,但是,體育教師面臨著較大的工作任務量,這作為我國體育教學事業的顯著特征,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體育教學的質量提高。久而久之,這樣的教學模式也就無法做到對新時代、新需求的滿足,也就需要做出進一步的改善了。
2.1注重于對培訓活動的開展
成為加深人的認識、推動人的行動的力量,二者相互聯系、相互促進,從而使跆拳道的精神深深印入人的思想深處,激發人頑強拼搏、熱愛祖國和為正義敢于獻身的崇高精神。通過這種方式向對手或者長輩等進行施禮,久而久之就會鍛煉出跆拳道運動員一種恭敬謙虛、友好和諧的態度。總之,通過跆拳道的學習可以有效地培養大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同時對于大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也是一種很好的磨練方式,進而培養出具有人禮讓謙遜、寬厚待人的美德的大學生,為社會和國家練就具有優秀品質的建設者。
在新的歷史時期,高校體育教育應對原有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重新定義和審視,要積極主動地適應社會發展。以健身為立足點,建立生活體育意識,培養體育健身能力,多發展具有生活氣息的運動項目,拓寬學生的體育知識領域,是未來高校體育教育的發展趨勢。
高校課程的多樣化是體育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高校體育應適應社會多樣化的需求,向多學科、多方面進行探索。由傳統文化向高雅文化的過渡是教學內容改革的過程,然而跆拳道運動正是打開此扇大門的“金鑰匙”。跆拳道是健身、修身、防身高度結合的一項新興體育項目。它集運動、娛樂、藝術于一體,是處在教育高端的高校體育應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在高校體育課程改革中設置跆拳道項目是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需要,是順應新形勢下創新教育的要求,是體育個性化教學的需求,是終身體育及全民健身運動開展的需要,是體育社會化的需要,是順應高校德育發展的需要,是文明社會里的一種時尚運動。社會在進步,時代在變化,跆拳道課在高校的開展,不僅是對高校體育教育范疇的拓寬,也是對現行體育課內容的改革,教學機制的激活,豐富學生的自我知識結構,提高整體素質與現代意識,以及對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均有積極的意義。
通過對跆拳道的特點進行分析后可以看出其在高校中開展課程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國高校的體育課程中大部分都存在著教材陳舊等現象,進而一定程度地降低了大學生在體育方面的鍛煉機會。對當前跆拳道項目進行深層分析后可以看出其自身的特點是符合我國高校體育課程發展規定的,并且還對大學生的個人素質和思想品質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可以得出跆拳道在當前高校體育課程中的發展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1]徐偉.部分高校跆拳道運動發展淺析[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2):407-408.
[2]張書軍.安徽省高校跆拳道師資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J].中華武術:研究,2011(2):82-83,85.
[3]楊文敏.淺談我國高校跆拳道教學方法的改革[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31):236.
[4]劉豐.河南省高校跆拳道健身俱樂部教學對策探討[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23):198.
[5]李宇樹,刑晉,秦愛民,等.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實施俱樂部教學模式的探索[J].科學大眾,2007(8):143.
[6]張艷梅.試論我國高校高水平跆拳道隊建設的發展方向[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1).
[7]易清羽.北京市海淀區普通高校跆拳道課程的開展現狀及對策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4.
[8]武偉東.江蘇省普通高校開展跆拳道選項課的可行性分析與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2007.
[9]鄭基永,李龍男.跆拳道運動對人體血細胞及血液某些生化指標的影響[J].延邊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4):290-292.
G8
A
2095-2813(2015)12(b)-0106-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