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佳茹 郭珊珊(蘇州大學體育學院 江蘇蘇州 215021)
排舞的健身作用與推廣的可行性分析①
戴佳茹郭珊珊
(蘇州大學體育學院江蘇蘇州215021)
摘要:該文旨在研究排舞的健身作用及在我國推廣排舞的可行性,通過文獻綜述和邏輯分析等方法,介紹了排舞的起源與發展、排舞的特點與健身作用、以及對推廣排舞的可行性進行了分析,探討排舞在中國發展的前景。指出排舞對人們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能力都有很大的幫助。通過排舞運動不僅可以增強體質,而且可以調整心態,同時也能豐富自己的業余生活,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一些不良的情緒,如:抑郁、焦慮等,從而起到促進身心健康的作用。
關鍵詞:排舞健身作用推廣可行性分析
排舞(Linedance)是指站成一排排或者圍著圈在音樂伴奏下通過自由的表現形式和不斷重復規定的舞步組合來愉悅身心的一項健身運動。為了豐富人們的業余文化生活,營造和諧的社會環境,研究排舞的健身作用,以及對其推廣的可行性進行分析也就顯得極為重要。
進件來,排舞在日本、新加坡等地掀起了一股熱潮后,2008年“排舞風暴”在我國大陸強勁登陸。2008年8月8日8點08分,800名排舞愛好者在天安門廣場上,身著奧運五環顏色T恤組成5個方陣,在《永遠的朋友》《Weareready》的音樂伴奏下,表演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排舞。該次活動對排舞運動在我國的開展具有里程碑意義。排舞運動在我國得到迅猛發展,全國30余個省市自治區開始了排舞推廣普及活動,北京、上海、杭州、成都、南昌、江西、湖北等地先后開展了排舞運動。各類排舞協會、排舞俱樂部、排舞培訓機構迅速發展壯大。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全國排舞運動推廣中心在上海、天津、武漢、濟南、長沙、昆明、徐州、連云港、淮安、鹽城等城市組織排舞愛好者進行教練員、裁判員的培訓,由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給培訓合格者頒發相應的教練員、裁判員等級證書。這為在全國范圍內進一步推廣排舞運動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全國各地還組織了各類排舞比賽活動。參與隊伍沒有特殊的條件限制,也沒要求達到一定的技術水平,完全根據參賽者的喜好與個人需要。如:2010年11月,江蘇省第十七屆運動會職工部全健排舞比賽;2011年6月,在上海云峰劇院舉辦了上海市中老年人排舞比賽;2012年,在北京舉辦了洪業杯全國億萬職工全健排舞大賽;2013年11月,在杭州舉辦了“舞動中國—排舞聯賽”總決賽等等。
2.1排舞的特點
2.1.1舞蹈風格的多樣化
排舞風格多樣,各種風格的排舞都有其與眾不同之處。拉丁風格的排舞以拉丁舞動作作為排舞的基本創編元素,主要分為恰恰、桑巴、倫巴、牛仔、斗牛五種風格。恰恰風格的排舞活潑歡快,桑巴風格的排舞激情四溢,倫巴風格的排舞婀娜柔媚,牛仔風格的排舞詼諧風趣,斗牛風格的排舞強勁有力。
摩登風格的排舞有華爾茲、探戈、狐步、快步、維也納華爾茲。華爾茲風格的排舞舞姿高雅、步法瀟灑,身體輕松自如,舞步升降動作明顯,整套動作連綿起伏如滾滾波濤。探戈風格的排舞優雅灑脫、落落大方、熱烈狂放且變化無窮,在舞步變化中還可體現表演者東張西望、小心提防的嚴肅神態。狐步風格的排舞音樂分配抑揚頓挫、舞步輕盈歡快,舞者在音樂聲中將自己的水平發揮得淋漓盡致。快步風格的排舞輕松、歡快、活潑,舞步靈動跳躍,充滿活力,激勵舞者奮發向上。維也納華爾茲風格的排舞舞步平穩輕快、翩躚回旋、熱烈奔放。
爵士風格的排舞給人自由淳樸之感,通過舞蹈把舞者內心的感受完完全全地展露出來。如:同我們聆聽喜歡的音樂,陶醉其中,內心情感的真誠流露,身體便不由自主的隨音樂翩翩起舞。這種風格的排舞較多地運用彈簧步、跺腳步、滑步、頂髖、轉體等舞步元素。
踢踏風格的排舞音樂輕快,舞步變化多姿,動作剛勁有力,給人美的享受。表演者腳蹬踢踏舞鞋發出當當作響、節奏一致的踢踏聲,在歡快有力的步伐中,形成踢踏舞風格排舞特有的表現力。
2.1.2音樂題材豐富多樣
目前,全世界已經有5000多支排舞舞曲,排舞的音樂風格從美國西部鄉村音樂到古典音樂、流行音樂、世界名曲、歌劇主題曲,可以說是應有盡有。排舞在發展過程中也融合了多種音樂風格,創編出不同風格的排舞樂曲。不同風格的舞蹈有不同風格的音樂,如:校園華爾茲風格的“我愛紅領巾”、校園街舞風格的“舞王子”、校園教育風格的“中國我的家”等。豐富多樣的音樂形態,在原有音樂基礎上融合各種音樂元素,使得排舞音樂別有一番風味。排舞音樂正隨著排舞運動的推廣普及而日漸豐富。
2.1.3規范舞步與自由表現相結合
每支排舞舞曲的舞碼都是獨一無二的,也就是說同一支排舞的舞碼是固定的:固定的名稱、固定的節拍數,同一支排舞擁有一樣的腳步跳法。但是排舞對練習者的身體、手臂、頭部等動作并未作嚴格規定,只要舞步正確,練習者可以根據對音樂的理解與感悟,結合個人喜好,盡情發揮想象,詮釋自己對舞蹈與音樂的理解,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
2.1.4活動形式的靈活性
排舞的初衷就是為了擺脫社交舞蹈男女結伴進行的限制,讓參與者站成一排排的隊形,不用固定隊形,不需男女結伴,每個人都能參與其中。單人、雙人、多人都可以進行,既可以單人進行獨舞,也可以大規模地進行練習。如:2002年12月29日,在香港跑馬地游樂場12168人齊跳排舞;2003年,臺灣“士林國際文化節”上,萬人齊跳排舞;2014,一場25703人的“規模最大的排舞”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讓全世界記住了杭州。排舞對場地、器材也沒有特殊限制,一塊空地,一首音樂就可以進行練習。
2.1.5發展空間的廣闊性
排舞的運動形式靈活多樣,不同排舞愛好者可以創編出不同風格的排舞。由于排舞對于所有不同風格的舞蹈都具有兼容性,而且突破了運動本身的高競技性和強對抗性、參與費用高昂、場地等的限制。從最初的方塊舞、宮廷舞到如今的爵士、拉丁,排舞兼容并包,隨著時代的發展,排舞在不斷的創新中迅速發展,不斷推進。因此,排舞的發展空間很大。
2.2排舞的健身作用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健康的定義:“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而且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排舞的健身作用。
2.2.1促進個體的軀體健康
排舞運動對運動系統的作用:對于兒童青少年來講,進行排舞運動時,全身骨的血液循環加速,骨關節的新陳代謝加強,可使處于造骨時期的骨組織得到更多的營養物質,加快骨骼的造骨進程,刺激軟骨板的生長。兒童青少年長期堅持排舞運動,可以增加肌肉的彈性,增加關節的伸展性、靈活性、柔韌性。對中老年人來說,排舞運動可以加強骨代謝過程,使骨密度增加,防止鈣磷的大量流失,有效預防中老年人骨脫鈣和骨質疏松。排舞還有助于增強中老年人的肌肉力量。
排舞運動對呼吸系統的作用:排舞運動能夠提高兒童青少年的呼吸機能,因為一定強度的排舞運動能夠刺激呼吸中樞,使呼吸加快、加深,促進二氧化碳和氧氣的排出與吸入。使呼吸頻率減慢,肺活量、通氣量、攝氧量增大。中老年人的肺通氣和擴散能力下降,進行排舞運動,可以有效推遲呼吸肌的老化過程,增加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提高肺通氣量,增加潮氣量,使呼吸機能“節省花”,提高機體的用氧能力。
排舞運動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長期有規律的排舞運動可以減緩由于衰老導致的心功能下降,緩解由于年齡增大而出現的安靜時收縮壓上升問題,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脂癥等。
排舞運動對神經系統的影響:兒童青少年時期,適宜的排舞運動可使神經的興奮和抑制的發展更加均衡,兩個信號系統的發展趨于完善,神經活動的穩定性與靈活性提高。中老年人通過排舞運動能使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反射通路活躍增強,改善腦細胞的營養代謝,維持腦對全身各器官系統的調節能力,使人精力充沛,提高機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
排舞運動對消化系統的影響:經常進行排舞運動,可加強胃腸蠕動,提高胃腸的消化、吸收功能,運動過程中,膈肌的升降活動以及腹肌有節律的收縮與舒張,對胃腸起到了很好的按摩作用,增強胃腸的消化功能。
2.2.2促進個體的心理健康
調節情緒,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進行排舞運動能帶來流暢的情緒體驗,在這種狀態下,練習者會忘我地投入到排舞運動當中,體會運動過程的直接興趣和和享受。
增進交往,改善緊張的人際關系。在排舞運動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便會增多。在與他人的共同鍛煉中,相互謙讓、彼此尊重,使人們的交往意識進一步得到增強、整個心理活動積極活躍,從而提高了歸屬感,消除了人們之間的陌生感,激發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愿意主動地與他人交往。
完善自我,形成正確的自我評價。在美妙的音樂伴奏和優美的動作結合下,得到外在美的鍛煉、內在美的體驗,符合一般人群的需要和追求。通過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的新實踐,使練習者形成積極的自我想象與自我認知,表現地更加自信和滿足。
增強社會適應能力,使人們更好地融入社會。通過集體的排舞練習,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社會練習和人際交流,使人們更多的接觸和認識社會。在愉快的運動過程中,共同鍛煉,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使人們能夠更好地融入社會,增加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2.2.3促進個體的道德健康
排舞練習過程中,有利于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養成文明的道德行為,成為道德健康的人。通過排舞運動,可以緩解心理矛盾、消除抑郁和焦慮等各種心理問題、調節心理狀況、維持心理平衡,從而消除人們的不良情緒,形成高尚的道德風尚。
3.1符合我國國情
我國處于社會主義發展的初級階段,經濟、文化、教育、體育等發展很不平衡。整體來講,我國在體育方面的投資還較少,體育場館、設施不能滿足人們的健身需求。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結合實際、創造有利條件,選擇方切合實際的運動項目。排舞這一新興健身項目不受場地、器械的限制,非常適合現階段我國的基本國情
3.2迎合社會發展趨勢
當前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生活節奏加快,人們需要從緊張的生活節奏中解脫出來,適當地放松身心,排舞則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廣大群體。在現代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人們需要積極的尋求各種健身運動方式,在緊張的工作之余放松疲憊的身心。
3.3適合各年齡人群
排舞運動適合各類人群練習,因為在創編排舞的過程中,復雜的舞蹈動作已經被簡化了。動作簡單易學,專業技術要求不高,初學者也能很快地掌握動作的技術要領。只要練習者能跟上步法、節奏,就可以跟著隊伍進行練習了。
3.4滿足大眾健身需求
排舞內容豐富多樣,不同年齡和體質狀況的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排舞。排舞運動也很安全,與他人身體的接觸的動作較少,如果正常進行練習,一般不會出現安全問題,練習者可以盡情地享受舞蹈的快樂。
排舞作為一新興的休閑體育項目,非常適合大眾健身的需要,推廣價值極強。排舞作為一種極具推廣價值的運動項目,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越來越具有影響力。排舞運動會逐漸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和喜愛,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排舞運動在我國群眾體育運動中,將會成為炙手可熱的運動項目和現代健身運動的新熱點。
4.1在學校中開展排舞運動
2014年,“陽光排舞進校園”項目啟動。“排舞中心”在各大中小學及幼兒園進行排舞推廣,得到廣泛關注。目前,全國多處已經申報“排舞中心”的推廣校園。排舞可以借助校園推廣的形式,讓更多的人了解排舞。
4.2擴大排舞在群眾中的影響力
將排舞歸屬公益事業的范疇,將排舞作為公益投資的項目來開展,由政府部門統一進行組織與領導,在群眾中并積極推廣排舞運動。同時,完善社區指導工作,為人們更多地了解排舞運動提供指導。要加大排舞在中、小城鎮的宣傳力度。
4.3將排舞列為競技比賽項目
將排舞作為各大競技比賽的比賽項目,定期開設排舞比賽。通過各類比賽,推出一批批排舞領軍人物,向學校輸送一些優秀排舞教練員,培養排舞人才;培訓社區體育指導員,給社區居民提供必要的指導;各俱樂部招收排舞教練,在俱樂部開設排舞課程等等。
[1]李遵.排舞的概念、特征、分類及其風格[J].體育文化導刊,2013 (4):49-51.
[2]黃詠.排舞風靡世界的緣由[J].神州民俗:學術版,2012(2):93-95. [3]楊領航.排舞的藝術特征及其在中國的發展管窺[J].大舞臺,2013 (2):108-109.
[4]王新茹.論排舞的特征及其健身價值[J].新西部,2010(10):211,214.
[5]李小妮.排舞的健身價值與推廣[J].大舞臺,2013(9):61-62.
[6]陳利.可在群眾中開展排舞運動[J].天津市經理學院學報,2013(3):5 7-5 8.
[7]姚毓華.“排舞”推廣的意義及策略研究[J].藝術教育,2013(4):117-118.
[8]陳許蘭.促進排舞深入傳播的途徑分析[J].知識經濟,2010(20):158-159.
中圖分類號:G8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8(b)-0222-02
作者簡介:①戴佳茹(1991,3—),女,江蘇淮安人,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運動損傷防治與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