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鳴亮 周翔
(中國民航飛行學院體育部 四川廣漢 618307)
自貢是聯合國世界地質公園、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環境優美示范城市,川南地區第一座百萬城市人口的現代化特大城市。1939年建市以來,自貢陸續推出了“千年鹽都”“恐龍之鄉”“南國燈城”等特色城市名片,以打造城市品牌、塑造城市形象,并得到社會的認可。
伴隨經濟的增長與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體育作為社會的組成部分,在現代城市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體育不僅促進了城市人文景現的建設和文化藝術形式的發展,更是城市文化表達的重要載體。就川南片區而言,自貢具有地域中心、行政居前、經濟優勢和城鎮化率高等特點,文化底蘊深厚,旅游資源豐富,區域中心地位及其核心作用十分顯著;以自貢為中心,結合自身特色,打造“休閑體育之都”,有著良好的區域優勢和體育基礎。目前,在有明顯的區位優勢和政策支持的背景下,探討自貢體育文化打造城市品牌的積極作用,對城市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城市品牌的觀念文化形成是同人類社會的生產活動、生活方式相互作用的,體育作為當前城市中重要的社會生產活動,對城市觀念文化有明顯的影響。已有的研究指出,當城市中從事體育及相關活動的主體促使體育精神內涵熔鑄到城市居民的觀念中,成為一種社會價值取向,就能形成積極、健康、文明、理性的城市精神。那么,從體育文化的視角按照唯一性、排他性和權威性的原則對城市進行審視和定位,我們就可以凝練出體育賦予城市的個性、靈魂與理念。事實上,我國已有的“航空運動城”萊蕪、“冰雪運動城”哈爾濱、“足球城”大連等一些城市別稱,在內涵和形式上,都已超越單純的運動項目的概念,而成為城市的象征、城市的精神,甚至信仰。
自貢位于四川盆地南部,有著優越的自然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傳承的“山和水”是打造“休閑體育之都”的本底基礎。自貢飛龍峽風景區—尖山,海拔497.7m,方圓287公頃,景區以林地和湖光山色為主要特色,開展了游山、賞花、劃船、垂釣等休閑項目,是自貢市著名的旅游休閑勝地,同時也是自貢市重要的生態屏障,構成了良好的森林生態環境。境內大小河流460余條,按流域劃分為岷江、沱江兩大河流水系。西部以越溪河、茫溪河注入岷江統歸為岷江水系,充沛的水流域養育了自貢這片熱土。建市以來,自貢先后開發出了花龍溝竹海、富順西湖、榮縣大佛、青杠嶺森林公園等豐富的旅游資源,而且還先后培養出了高敏、童玲等為代表的8名世界冠軍。豐富的區域資源優勢和深厚的人文體育底蘊,結合自貢自身特色,對打造“休閑體育之都”奠定了良好的資源基礎。
自貢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據歷史記載,約在東漢(公元76-88年)時期,人民就在這里鑿鹽礦藏,采鹵制鹽,至今已有二千年歷史。清咸豐時進入鼎盛時期,被譽為“富庶甲于蜀中”的“川省精華之地”。同時,當地民俗文化也是豐富多樣,異彩紛呈,自貢燈會名噪海內外,自貢川劇轟動劇壇,“龔扇”“扎染”“自貢剪紙”被譽為自貢民間藝術三絕,深厚的文化底蘊使得這座城市更加熠熠生輝。早在改革開放初期,自貢就有著“鹽之都”“龍之鄉”“燈之城”的城市別稱,被譽為“天府之國的璀璨明珠”。市內現有文物保護單位88處。其中,自貢鹽業歷史博物館所在的西秦會館和燊海井,恐龍化石群遺址、榮縣大佛、富順文廟以及吳玉章故居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些都使得自貢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和豐富旅游資源。
自貢是歷史文化名城,休閑文化也源遠流長,古往今來,綿延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傳承和自貢休閑文化,成就了四川盆地的井鹽文化、燈會文化、扎染文化、剪紙文化、恐龍化石遺址文化、美食文化,都賦予了自貢人“在休閑中創造,在創造中休閑”的獨特生活理念和創業方式。目前,自貢作為天府之國之南,是成渝經濟圈南部中心城市,同時也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對外開放城市”“全國衛生城市”“四川省級風景名勝區”和“世界地質公園”,多個旅游風景區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候選世界紀錄。與此同時,還獲得“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等多項榮譽稱號,并被網友被評選為“四川省十佳宜居城市”,正是這些稱號豐富了自貢“川南休閑體育之都”獨特的人文內涵,休閑已成為自貢的必然趨勢。
2.1.1 自貢休閑體育發展戰略的機遇
(1)政府部門的支持優勢。近年來,自貢市委市政府提出“大力發展體育健身運動休閑服務業,著力培育特色體育休閑旅游,以休閑體育為核心發展自貢休閑體育產業”等號召。借助自貢打造“休閑體育之都”的區域發展契機,結合自貢市全民健身運動的優良傳統,把自貢發展休閑體育的目標定位于社區和戶外,將休閑體育覆蓋整個自貢區域。由此可見,政府的扶持帶動自貢休閑體育產業的發展,促使居民參與休閑體育消費。這些都對自貢打造“休閑體育之都”具有良好契機。(2)融合人文旅游資源。建市以來,自貢有花龍溝竹海、富順西湖、榮縣大佛、青杠嶺森林公園等豐富的旅游資源,而且還先后培養出了高敏、童玲等為代表的8名世界冠軍。豐富的區域資源優勢和深厚的人文體育底蘊,結合自貢自身特色,對打造“休閑體育之都”有著良好的資源基礎。
2.1.2 休閑體育發展的經濟優勢
休閑體育作為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與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區域經濟發展水平越高,都市休閑體育資源就越豐富,居民的休閑消費就越旺盛。自貢作為川南經濟的核心城市,近年來體育產業飛速發展。2004年至2008年,自貢體育產業增加值平均每年以15%的速度遞增,比同期GDP增長高出5個百分點。調查發現:目前自貢有成規模的體育專用品商店百余家、體育健身俱樂部70余家;城鄉桌球、乒乓球室200余家;與體育結合的“農家樂”、度假村70多家;體育產業從業人員3000多人;每年體育彩票的發行平均達7000多萬元,這為自貢市休閑體育的發展創造了優越的投資環境和市場條件。
2.1.3 休閑體育設施與場館的優勢
自貢具備比較齊全體育場館設施,能夠舉辦多項項目的比賽項目和開展各式各樣符合西南地域特征的全民健身活動,已經建成的湖南體育文化中心具備舉辦全省性綜合運動會的硬件設施,區縣逐步建有一個體育場一個游泳池一個訓練館,社區和鄉鎮要建設一批便民健身設施。近幾年自貢先后舉辦了亞洲羽量級拳王爭霸賽、全國女子足球聯賽、四川省老年網球賽等大型賽事,這些國際和國內區域性的比賽,提高了自貢的知名度和區域的影響力和輻射力。因而,自貢打造區域體育產業區域中心城市已經走在了該區域周邊城市的前面,應該擔當起區域體育產業中心城市的重任。
2.2.1 休閑體育產業發展水平較低
目前,自貢市休閑體育產業還處于發展階段,體育的投資力度較小,尤其是體育基礎投資只占自貢地區總投資的0.1%,體育的產業化水平仍比較落后。作為一個川南地區的重要城市,自貢市休閑體育人口占總人口的31.2%,人均占有體育場地面積也非常小。市委市政府及相關部門在實行競技體育“超前發展”戰略的同時,卻對休閑體育的發展和投入較小,導致自貢休閑體育產業發展處于尷尬境地。
2.2.2 周邊城市的巨大競爭力
近幾年,隨著周邊如內江、瀘州及宜賓等城市經濟發展迅速,休閑文化也趨同化,與自貢休閑體育產業競爭也較為激烈;相隔的瀘州都市圈是中國著名的酒城,瀘州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具有濃厚的文化底蘊,其休閑文化不遜色于自貢;近幾年,宜賓都市休閑圈也對自貢形成了巨大挑戰,其旅游業和白酒業提升較快,以旅游文化和酒文化為依托促進休閑體育產業的發展趨向日益明顯。因此,周邊城市休閑體育產業的蓬勃發展,勢必給自貢都市圈帶來競爭與挑戰。
2.2.3 休閑體育產業管理體制落后和人才匱乏
目前,自貢市體育部門還沒有設立休閑體育產業管理機構。在經濟體制改革之前,實行的是政府行使全部管理職權,而相應的行政手段則是—舉國體制。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這種舉國體制已經難以適應社會環境的變化,無法跟上時代步伐,所以管理體制相對較為落后。缺乏體育產業的經營人才,尤其是休閑體育產業方面的人才也是制約自貢市休閑體育產業發展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自貢休閑體育文化的獨立開發還處于空白,雖然借助了明顯的區位優勢和出臺的各種政策,但由于長期性設施陳舊,休閑體育產業要想快速發展起來,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因此,政府應盡快落實政策,加大對體育文化的資金投入力度,依托政府的區域旅游政策,在政策傾斜的基礎上,體育產業部門和旅游產業部門需要密切合作,讓政策具有針對性地使自貢地區體育文化產業得到較好、較快的開發,以此來謀求自貢地區體育文化產業的長久、科學、穩定的發展。
四川傳統的休閑觀念活動比如麻將、茶道、飲食等較為悠閑散漫,而“休閑體育之都”的打造需要一個充滿活力、朝氣的新面貌,需要革新傳統休閑方式,增添生活樂趣。休閑體育不同于風景區觀光休閑,它是具有持續性的。因此,自貢可以結合本地的地形特點和豐富的生態資源,不斷地去試圖開發新的休閑體育項目,如極限運動、高爾夫、漂流、馬術、戶外拓展等項目,形成現代休閑體育旅游產業體系。
當今社會快節奏、高壓力的生活狀態使城市居民迫切需要一種合適的休閑方式來減輕工作壓力,依靠休閑體育旅游來釋放壓力,愉悅身心、強健體魄、陶冶情操成為人們的新需求,借“休閑體育”打造一張“旅游”王牌,由此實現自貢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讓休閑體育旅游業成為自貢經濟一個新的增長極。以富有特色的體育健身服務項目為基礎,同時依托山水自然、旅游等資源,大力發展休閑體育服務業。充分利用我市越野、漂流球等項目的資源優勢與本土少數民族體育項目(賽馬、射箭等)融合。同時,積極努力探索開發新型休閑體育運動項目。這有利于自貢根據自身資源優勢發展與之相適應于現代化的體育休閑運動。
近年來,以打造“川南休閑體育之都”的契機,一系列基礎設施的建設給自貢這座城市面貌和城市形象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改觀和提升,如南湖體育中心、自貢體育館、檀木林體育館、榮縣體育中心等場館的建設開放。同時,為了完善服務設施,豐富體育休閑體育內涵,培育新的旅游消費點,不斷滿足群眾多元化的需求。應依托全市的旅游資源,充分發揮節慶活動的集聚效應和載體作用,打造一批以暴走和騎游等體育運動為旅游形式、吸引川南地區群眾的旅游點,形成體育產業與旅游產業共同發展的局面。
積極舉辦休閑體育展覽會,讓市民乃至周邊城市的廣大市民深入了解和熟知休閑體育的內涵,這不僅可以起到對休閑體育大勢宣傳的作用,還可以提升休閑體育城市品牌知名度。
一項大型體育賽事可改變一座城市的命運,這樣的奇跡近年來在國內外頻繁上演。休閑體育賽事是城市完善基礎設施和改善城市環境面貌的催化劑。在賽事籌辦過程中,良好的交通狀態、完善的通訊設備、優質的衛生環境是確保賽事順利進行的首要條件,更重要的是建造大型標體育場館及相應的配套設施才能確保賽事的順利進行。如:北京鳥巢、水立方;倫敦碗等,這是場館在賽后都成為了城市的標志性建筑,吸引了外來廣大游客,這些獨特的賽事建筑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同時也成為塑造城市品牌的“活名片”。
自貢雖然體育文化開發的潛力巨大,但相對于具有如此發展前景的體育文化市場來說,人才的匱乏也是當下體育文化市場開發過程中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問題。大力挖掘體育產業復合型人才是打造“休閑體育之都”的首要工作。所謂復合型人才應具備以下素質:第一,掌握旅游知識并能很好運用,還要掌握體育理論知識,以及面對旅游和體育文化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處理的能力。第二,是實際操作能力,有相應的隨機應變和應急救護能力。第三,具備人文地理、市場營銷等專業知識。相關可通過不定期培訓體育文化相關知識,技能來增強人才的從業能力,來滿足自貢體育文化的發展需求。
[1]王勇.城市品牌研究述評[J].商業研究,2012(4):74-81.
[2]駱正林.青奧會與南京城市文化的傳播[J].體育與科學,2014(1):69-72.
[3]閆云霄,朱亞利.城市品牌的文化基礎[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4(12):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