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竹青
(六盤水師范學院體育系 貴州六盤水 553004)
目前六盤水經營性健身場館的發展處于初級階段,會員人數呈現逐漸上漲的趨勢,六盤水健身群體體現多元化,學生、青年、中老年等健身人群在逐年增多。但就六盤水經營性健身場館經營和管理等現狀面臨諸多困難與問題:(1)目前六盤水健身行業未形成完善的運營管理模式;(2)六盤水健身場館健身指導員供小于求,導致無健身專業證書的指導員多,持健身專業證書的指導員少;同時健身企業管理人才缺乏;(3)健身市場不成熟,缺乏秩序,專業人士極度匱乏,演化后的“現代健身俱樂部”至今仍缺少一個標準化的概念范疇。[1]
貴州省六盤水市經營性健身場館(如:風尚健身俱樂部、千惠健身俱樂部、德博國際健身俱樂部、路特思健身俱樂部和德博國際健身會所等15家經營性健身場館)的經營者、健身指導者和消費者為主要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健身場館經營管理相關文獻資料為本研究提供理論參考依據。
1.2.2 問卷調查法
對六盤水市經營性健身場館的經營者、健身指導員、會員進行問卷調查,發放問卷900份,回收問卷885份,有效問卷821份,有效率91.2%。
1.2.3 訪問法
對貴州省六盤水市經營性健身場館的經營者、健身指導員、會員就健身場館現狀、發展對策進行訪問與交流。
為了更好的了解當前六盤水經營性健身場館的發展現狀,通過走訪調查對六盤水經營性健身場館當中的經營者、健身指導員、消費者的調查分析,來反應當前六盤水健身場館的現狀。
2.1.1 經營性健身場館經營者的現狀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六盤水經營性健身場館經營者以女性居多,占總數的60%。經營性健身場館經營者中專以上學歷占總數的73%。所以應加強對經營者的健身經營專業性培訓,將促進六盤水健身行業的迅猛發展。
2.1.2 經營性健身場館健身指導員現狀
在國家職業標準鑒定里,社會體育指導員的職業定義是在群眾體育活動中從事運動技能傳授,科學健身指導和組織管理工作的人員。[2]經作者走訪調查,在六盤水15家健身場館的指導員全部調查共161人。調查顯示:男健身指導員多余女健身指導員,占總數的55.9%,但整體指導級別達不到消費者的需求,所以應提升對健身指導員的健身等級和專業能力,同時為六盤水健身行業的快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據調查顯示:影響健身指導員開展指導工作有以下因素:專業知識不強、指導能力不足、消費者健身意識不強、有關部門領導不都重視等。經走訪多名健身指導員,表示非常迫切的希望有關部門或健身場館進行統一培訓并提高專業業務能力。
2.1.1 經營性健身場館消費者現狀
該次調查的健身消費者健身場館中全部原始會員,共計數量為45258人,調查數據顯示,健身場館中以女性消費者居多,占總數的62.27%、參與健身鍛煉的人群以中青年居多,隨著我國逐漸進入老年社會,如何使中老年消費者群體更好的參與到體育健身鍛煉當中,是經營性健身場館不可忽視的問題。到健身場館進行體育鍛煉的人群來自不同職業,其中學生占得比例比較大。
2.2.1 健身市場不規范,競爭無秩序
管理是一切組織正常發揮作用的前提,任何一個有組織的集體活動,不論其性質如何都只有在管理者對它加以管理的情況下,才能按照所要求的方面進行。[3]規范六盤水健身市場的管理體系,是推動六盤水健身市場發展的重要因素和基本保障。六盤水經營性健身場館良性的競爭、運營必須遵守市場規則,但由于體育相關職能部門的“不介入”,對六盤水經營性健身場館缺少監督力度,同時我國目前未發布完善的健身服務行業評定標準,因此對健身行業、健身市場的監管和保障較少。
2.2.2 缺乏高層次體育管理人才
健身行業發展的必要條件和基礎條件是以高層次的體育管理人才為前提。經營性健身場館發展的關鍵也在于對體育健身管理人才的選擇與培養。經營性健身場館作為體育服務性行業,它具備企業運營的特征和服務業的特點,經營性健身場館管理者應具備體育運動科學和市場經濟管理兩方面的相關知識和經驗。據調查顯示表明,經營性健身場館的投資者大多是健身愛好者,投資健身行業過于盲目,管理場館方式過于傳統,未按照健身行業的管理標準來經營健身場館,缺乏對健身市場發展方向的掌控,經營管理理念僅停在物化的概念之上。對健身場館工作人員的管理上,沒有設置系統管理規定缺乏人員培訓體系,也未聘請專業健身培訓人員來從事培訓工作,致使健身場館“知識化”“專業化”“系統化”的專業人才匱乏,結果導致健身場館整體管理水平低、效率低、業績低、業務能力低等。
2.2.3 經營管理理念落后、市場定位不明確
根據所在地域消費者的健身需要、消費習慣和行為、特點等,把整個健身俱樂部市場分為不同部分,并選擇一個或多個將要進入的目標市場。[4]但大部分經營性健身場館的健身課程和管理模式基本相同(健身課程主要集中在瑜伽、健身操、有氧舞蹈、爵士舞器械訓練等),盲目模仿國內外一些知名健身俱樂部和健身場館的管理模式,開設的健身項目與管理模式沒有針對地區性人群的特點,而導致流失大量的客戶資源。因此,經營性健身場館應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根據區域性開發健身消費者;經營性健身場館是企業,它給予的是體育文化、體育品牌和體育服務產品,經營性健身場館經營理念要升華到精神層面超越本身的物化概念。針對不同健身消費者的需求,健身場館的經營應具有針對性,從而有的放矢?,F今對六盤水經營性健身場館仍存在經營管理理念落后、管理不到位和市場定位不明確等問題,擁有固定的健身消費群體和開發健身消費群體很難。
2.3.1 完善經營性健身場館管理體系
將傳統的舊思想、舊觀念打破、敢于創新?!肮芾韺W認為:管理包括人、財、物三個基本要素,其中人是管理的核心,人的能動性資源在管理中起決定性作用?!盵5]經營性健身場館的各部門經理及相關服務人員的聘用是基礎,責任制度和服務標準的建立是關鍵。另外,對場地設施管理、衛生管理也要建立制度,強調對各方面的可控性。經營性健身場館的管理體系的主要體現在:(1)信息的及時性:及時告知全部健身會員(如:課程的安排、健身場館突發事件通知等)即所有健身場館的相關信息及時有效的告知會員。(2)管理的便利性:為全部會員提供最快捷的服務等。(3)健身的專業性:具備高水平、專業性強的健身指導團隊、健身管理團隊、健身服務團隊和相關工作人員。對不同部門的團隊人員進行不同健身知識的培訓和提高健身業務能力,滿足不同消費者不同的健身需求,才能更好的塑造健身企業形象和品牌。(4)服務的周到性:必須妥善處理和解決會員在進入、停留和走出期間所遇到或提出的問題和要求。
2.3.2 積極開拓健身市場
通過相關政策和法規,積極開拓六盤水健身市場,滿足不同健身群體對大眾化消費觀和高端消費管的不同需求,將經營性健身場館的經營模式由單一型轉變成多元化渠道拓展,讓更多的人走進健身場館來。同時經營性健身場館應重點利用廣告、電視、廣播、網絡等各種宣傳手段和形式宣傳科學健康的健身信息,并積極引導廣大健身愛好者對健身行業的熱愛和支持,同時有效開拓六盤水健身市場,擴大六盤水健身產業的規模,為促進我市健身市場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2.3.3 加強健身指導員的教學能力
健身指導員是經營性健身場館的關鍵所在。一名出色的健身指導員能吸引住固定的健身消費群,彌補經營性健身場館設施不等的物質條件,抵消健身消費者對經營性健身場館的部分不滿情緒,同時應及時有效的對健身指導員進行定期或不定期健身培訓,提高健身指導員的專業水平和業務能力是經營性健身場館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確保健身場館的教學質量,嚴格考核從業人員的資格認證,建立完善的健身指導員等級考核制度和標準,根據健身指導員的等級標準實行有償經營,嚴格把關、持證上崗。健身場館應采取與地方體育院校相關體育專業進行合作達到共贏的效果。一方面,使高等院校與市場緊密相連,為培養體育人才提供教學實訓基地和就業方向,提高體育畢業生就業率;另一方面,經營性健身場館可以儲備專業體育人才,發揮體育專業人才的主觀能動性。
[1]陳金鰲,相建華.我國大眾商業性體育健身俱樂部特征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1(3).
[2]國家職業標準:社會體育指導員[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1:12.
[3]劉愛梅.濟南市商業健身俱樂部現狀及發展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3(4):142-145.
[4]尤洋,于江洋.從健身俱樂部停業引發的對中國健身市場的思考[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3(3):17-22.
[5]秦春林,張瑞林.體育管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