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彩榮
(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婦產科,內蒙古呼和浩特010050)
舒適護理對減輕剖宮產術后疼痛的效果研究
楊彩榮
(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婦產科,內蒙古呼和浩特010050)
目的:研究舒適護理對減輕剖宮產術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選擇2014~2015年我院收治的200例剖宮產術后疼痛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n=100)和對照組(n=100).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方案,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舒適護理干預,觀察兩組產婦術后不同時間點的VAS評分.比較兩組產婦術后生理功能恢復情況.結果:觀察組產婦術后24 h、48 h、72 h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產婦術后首次下床時間、排氣時間,切口愈合時間均少于對照組,24 h睡眠時間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住院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綜合康復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改善產婦的疼痛程度,對促進產婦術后生理功能的早期康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術后疼痛;舒適護理;疼痛;剖宮產
剖宮產手術是一種較為常用的手術方法,但術后切口可能給產婦造成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導致產婦出現焦慮和不安情緒,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和術后康復[1].良好的術后鎮痛可抑制機體應激反應,利于產婦術后呼吸、循環的穩定,降低并發病發生率,加快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復[2].我院于2014~2015年對100例行剖宮產術后疼痛的患者給予舒適護理干預,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4~2015年我院收治的200例剖宮產術后疼痛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n=100)和對照組(n=100).觀察組患者年齡25~36(平均28.3±1.7)歲;孕周37~41(平均38.2±1.5)周;初產婦86例,經產婦14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1~37(平均26.9±1.2)歲;孕周37~42(平均38.9±1.0)周;初產婦81例,經產婦19例.兩組患者年齡、孕周、初產情況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剖宮產術后常規護理方法,具體方法包括建立靜脈輸液通道,調整飲食,給予常規鎮痛以及殺菌、消毒等抗感護理.保持病房安靜、整潔,溫度、濕度適中,光線適宜.產婦麻醉清醒后囑其半臥位,將床頭抬高,檢查傷口包扎情況,松緊度是否適中,血運是否良好,若出現滲血、感染或其他并發癥要及時報告主治醫師.
觀察組在對照組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舒適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包括:①止痛指導.根據產婦的性格特點及臨床表現有針對性地選擇松弛止痛法、音樂止痛法.如選擇產婦喜歡的輕音樂,聽音樂時囑產婦全身放松,閉上雙眼,30 min/次,2次/d,有助于分散產婦的注意力,可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在播放音樂的過程中,可以幫助患者按壓疼痛部位,力度輕柔,有助于加快血液循環,促進傷口恢復,減輕疼痛,按壓傷口2次/d,30 min/次.②心理護理.焦慮是手術最大的應激反應,且傷口的疼痛感可造成產婦不同程度的緊張和恐懼,導致內分泌功能紊亂,代謝行為異常改變,加劇疼痛[3].因此,護理人員要在術后與產婦主動交談,解釋術后疼痛的原因和規律,幫助產婦了解自己的病情,以減輕其焦慮程度,消除抑郁、緊張、恐懼的心理因素.對產婦家屬進行心理教育,使家屬能夠積極配合工作,多關心、體貼、鼓勵產婦,對可能產生疼痛的處理要明確告知產婦,以便其提前做好思想準備.③方法干預.指導產婦了解并掌握有效預防和減輕疼痛的方法.保持合適的體位,采用循序漸進的原則,控制產婦活動的幅度和力度,指導她們正確咳痰和深呼吸方法.如有必要,可使手或枕頭按住切口,避免開線,防止縫線牽扯而發生疼痛.隨時保證引流的通暢,翻身或改變體位時,避免壓迫、扭曲和牽拉管道的發生.④疼痛護理.向產婦說明使用鎮痛藥物的必要性,講解發生疼痛的原因,術后要進行疼痛評估,綜合評估產婦疼痛程度,制訂緩解疼痛的干預方案.指導患者掌握術后出現疼痛的時間以及正確表達疼痛的方法.
1.3納入標準 ①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經本人及其家屬的同意.②符合頭盆不稱、出口狹窄、臂足位以及胎兒窘迫等手術指征;③患者沒有麻醉禁忌證.④未服用過阿片類藥物.
1.4排除標準 ①合并嚴重心、腦、腎等器質性疾病患者.②血液病、免疫性疾病患者.③患有精神疾病者.
1.5判定標準及觀察指標 采用視覺模擬法(visual analogue pain scale,VAS)[4]評估兩組患者的疼痛程度,由患者在標尺上指出,共計10分,0分:無疼痛;1~3分:輕微疼痛,可耐受;4~6分:非常疼痛,影響睡眠;7~10分:疼痛劇烈難忍.分數越高疼痛越嚴重.
1.6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兩樣本均數的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產婦術后不同時間點的VAS評分 觀察組產婦術后24、48、72 h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表1).
表1 兩組產婦術后不同時間點的VAS評分比較(n=100,±s)

表1 兩組產婦術后不同時間點的VAS評分比較(n=100,±s)
bP<0.01 vs對照組.
組別 護理前護理后24 h 48 h 72 h觀察組 7.39±1.26 3.13±1.70b 2.59±1.15b 1.58±0.52b對照組 7.33±1.30 6.16±1.72 4.33±1.26 3.87±0.51
2.2兩組產婦術后生理功能恢復情況 觀察組產婦術后下床活動時間、排氣時間,切口愈合時間均短于對照組,24 h睡眠時間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住院時間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表2).
表2 兩組產婦術后生理功能恢復情況 (n=100,±s)

表2 兩組產婦術后生理功能恢復情況 (n=100,±s)
aP<0.05 vs對照組;bP<0.01 vs對照組.
組別 下床活動時間(h)24 h睡眠時間(h)術后排氣時間(h)切口愈合時間(d)住院時間(d)觀察組 37.9±3.6a 7.9±1.9a20.7±1.8a 4.2±1.1a 5.5±1.2b對照組 59.5±3.3 5.5±1.6 27.5±2.0 6.1±0.8 9.7±1.6
剖宮產術后傷口的機械損傷,子宮繼續收縮是術后疼痛最為常見的生理原因[5-6].此外,疼痛還與產婦的敏感度及心理狀態密切相關.有研究顯示[7],產婦恐懼和焦慮的情況會使心理產生明顯的波動,有可能導致切口損傷發生惡化,恐懼和焦慮加重,機體痛閾越低,疼痛表現的越劇烈,同時還受到環境、教育、暗示等客觀因素的影響[8].疼痛嚴重影響產婦恢復,甚至可能出現并發癥.剖宮產是有創手術,手術本身會對腹部組織器官的正常穩態造成影響,創傷導致機體發生應激反應,引起周圍神經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敏感化,加劇了疼痛程度.術后用藥可使子宮平滑肌受到刺激而收縮,雖然用藥是為了促進子宮復舊,但是強烈而規律的子宮收縮會造成產婦不同程度的疼痛,尤其是對用藥敏感的產婦疼痛更為劇烈.此外,產婦術后需要長時間臥床休息,運動量不足、胃腸蠕動減慢、飲食不當易導致胃腸道內堆積大量氣體,引起消化不良,糞便在大腸內長時間停留,導致胃腸道脹氣,加重切口的疼痛,這也是剖宮產術后疼痛的重要因素之一.
隨著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水平的不斷提高,護理水平也應提升,尤其是對疼痛的護理.其中心理護理干預應作為重中之重.心理護理是安撫調整患者情緒的主要方法,有助于教會患者處理應激的技巧,掌握情緒自控的能力,同時還可以在心理護理過程中補充醫學知識,提高患者的認知水平,增強其康復的意識.研究顯示[9-10],心理護理可以有效改善產婦焦慮、抑郁狀態,減輕疼痛,縮短產程,在衛生、康復、保健等領域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已成為疾病的重要影響因素.本研究中,觀察組產婦術后24、48、72 h疼痛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這說明通過有效的交流和溝通有助于幫助產婦建立信心,減少消極的心理因素,提高患者配合的積極性和對疼痛的耐受性.而通過評估可以幫助產婦學會降低疼痛程度的正確處理方法,正確認知疼痛.同時,積極的心理狀態可以使產婦腸功能得以較快恢復,減少因不良情緒而導致的乳量少等現象.
本研究中,觀察組產婦術后下床活動時間、排氣時間,切口愈合時間均短于對照組,24 h睡眠時間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住院時間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分析原因為觀察組患者給予優質的舒適護理,可以根據產婦的心理、認知、身體以及環境等因素給予針對性的護理干預,使得產婦情緒穩定、精神放松,增強了對疼痛的耐受力,有效地調節了產婦的應激狀態,對產婦的預后意義深遠.
綜上所述,舒適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改善產婦的疼痛程度,對促進產婦術后生理功能的早期康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徐碧青.護理干預對剖官產術后患者疼痛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29):36-37.
[2]任亦武,沈 萍.護理干預緩解剖宮產術后疼痛臨床觀察[J].中國基層醫藥,2010,17(11):1575-1576.
[3]李紹軍,曾菊華,郭亮晶.60例剖宮產術后疼痛應用優質護理的臨床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3,22(19):103.
[4]胡毓蘭.剖宮產術后疼痛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3,22(6):126.
[5]朱 巖.剖宮產術后疼痛原因分析及術后鎮痛的護理[J].河北醫藥,2013,35(24):3818-3819.
[6]王喜亞,丁朝鵬,郭艷麗.自控止痛泵用于剖宮產術后鎮痛的臨床效果與護理[J].健康天地,2010,4(3):53,56.
[7]吳 蓮.剖宮產產婦術后疼痛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3):38-39.
[8]時 紅,張艷瑞.剖宮產后疼痛的整體護理[J].河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05,24(4):71-72.
[9]馬軍霞,孟德娥.綜合護理干預對剖宮產術后疼痛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6):102-103.
[10]嚴小娟.淺談剖宮產術后疼痛的護理干預及治療[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8(3):94-95.
R473.71
A
2095?6894(2015)10?138?03
2015-08-11;接受日期:2015-08-28
楊彩榮.主管護師.E?mail:yangcairong201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