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蕾莉
(上海市工商外國語學校,上海 200231)
2002-2014年我國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研究之述評
董蕾莉
(上海市工商外國語學校,上海 200231)
本文通過對2002-2014年中國知網(wǎng)上169篇關于我國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研究的綜述,介紹了我國學者對于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研究的概況和研究的特點,并對未來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的研究趨勢進行了展望。
中職英語 口語教學 交際能力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際交往日益頻繁,英語作為一種世界通用語言,在許多方面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伴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口語交際能力的作用也越發(fā)顯得重要。作為一種人與人之間交流過程中的靈活、機智的聽說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已不僅僅是語言能力,還是一種交往能力、一種做事能力,更是一個人能否和諧發(fā)展、適應時代要求的能力。《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中等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中等職業(yè)學校公共基礎課程,要按照培養(yǎng)學生基本科學文化素養(yǎng)、服務學生專業(yè)學習和終身發(fā)展的功能來定位。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也有文表述:“21世紀人才必須具備三大素質: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交際。”可見,口語交際能力是學生職業(yè)發(fā)展必備的能力之一,對學生的就業(yè)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中職英語口語教學擔負著培養(yǎng)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重任,國內許多學者對中職英語口語教學進行了大量的理論探討和實證研究。本文以中國知網(wǎng)的文獻資料為研究對象,對近十年來我國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的研究現(xiàn)狀進行綜述,力求能較為全面地反映我國學者對于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研究的概況,突出研究的重點領域,分析當前研究的特點,并對未來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的研究趨勢進行展望,為推動中職英語口語教學改革實踐提供指導。
筆者以“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為主題,在中國知網(wǎng)上進行精確跨庫檢索,共找到相關文章171篇,經(jīng)筆者比對,最后確定相關文獻169篇(見表1)。從文獻的來源數(shù)據(jù)庫來看,共有期刊和碩士論文兩種來源,其中期刊論文150篇,碩士論文19篇(見圖1)。

表1 2002-2014年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的研究論文數(shù)量發(fā)布

圖1 2002-2014年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研究論文的數(shù)據(jù)庫分布圖
文獻中最早的一篇論文是北方工業(yè)學校信雅玲老師2002年4月發(fā)表于《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上的題為“3D教學法在中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的文章。該文論述了3D教學法(Dialogue對話、Discussion討論、Debate辯論)的教學步驟和教學目標,分析了3D教學法在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四個問題與對策,并介紹了實施3D教學法產(chǎn)生的教學效果[1]。此后,尤其是近三年,關于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的研究內容日益廣泛,研究目標更加明確,研究方法不斷增加,研究成果不斷豐富,研究成效也不斷得到推廣。在研究方法上,既有以調查法、實驗法為主的定量研究,又有以訪談法、觀察法、頭腦風暴法為主的定性研究。在研究內容上,更是涵蓋了理論研究、方法研究、策略研究、評價研究、實踐研究等諸多方面。
(一)關于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的理論研究
對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理論的研究,大多是結合國內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的特點,對國外先進口語教學理論的本土化實踐研究。如陳丹媚、呂曉燕(2014)的“語言輸入輸出理論對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的作用”一文,以Krashen輸入假說和Swain的輸出假設為基礎,對加強中職英語口語教學效果的方法進行了探討[2]。江玲娜(2009)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在中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運用”一文,根據(jù)維氏“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結合合作互動式學習方法,探究了“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對英語口語教學的指導作用[3]。邵慧穎(2013)的碩士論文“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研究”,以建構主義理論為基礎,通過對比試驗研究法和問卷調查法,發(fā)現(xiàn)建構主義教學方法對于強化中職英語教學效果、改善中職生英語口語能力狀況具有積極意義[4]。
(二)關于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的方法研究
恰當?shù)慕虒W方法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完成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因此,學者們特別熱衷于研究中職英語口語的教學方法,在169篇文獻中,有多達74篇文章涉及了對各種口語教學方法、教學策略及教學模式的探討與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有:“任務型教學法在中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研究”(范建怡,2012)[5],“交際教學法在中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黨亞杰,2011)[6],“支架教學模式”在常德師范學校中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實驗研究 (喻秀華,2011)[7],“小組合作學習在中職英語口語課堂上的探究”(胡芳,2012)[8],“信息技術與中職英語口語教學整合模式的研究”(劉江華,2012)[9],“情感策略在中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吳賽平,2012)[10],“反彈型教學模式在中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運用”(王誼丹,2014)[11],“元認知策略在中職口語教學中的應用”(徐曉茗,2014)[12]。還有學者研究了更具體的教學方法,如“應用英語辯論提高英語口語教學效果”(吳東明2009),[13],“情景劇表演在中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有效應用”(林雪華,2012)[14],“探究項目教學法與中職英語口語教學”(劉華娟,2012)[15],“體驗式教學在中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徐大葉,2013)[16],“情境教學法在中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馬淑婷,2013)[17]。這些研究都是中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成功案例,為我們探索中職英語口語教學方法的改革提供了示范和借鑒。
(三)關于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
一線教師們更注重對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現(xiàn)狀的研究,共有26篇論文涉及了對口語教學現(xiàn)狀的分析。筆者歸納了一下,發(fā)現(xiàn)目前中職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學校不重視口語課程、老師不注重口語訓練、學生英語基礎薄弱、不能也不愿開口說英語、課堂缺乏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大班教學學生開口機會少、教學方法陳舊、評價方式單一等。
根據(jù)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現(xiàn)狀,學者們見仁見智地提出了許多改進措施。如陸小海(2011)認為應該通過創(chuàng)設聽說情境、導入課文情景、進行詞匯情景教學等方式來優(yōu)化教學方法[18]。黎喜歡(2012)提出要構建以學生為本、以體驗為首、以合作為互、以愉悅為氛的生態(tài)課堂,從而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19]。黃明秀(2013)指出在不能改變大班授課的情形下,教師要學會尋找合適的教學方式,不僅依靠課堂教學,還要把工夫下到課外[20]。劉威(2013)分享了利用網(wǎng)絡影視資源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跨文化交際的理解的做法[21]。羅月云(2013)要求學生通過每天早晚閱讀英語讀物、觀看英語新聞,第二天課堂問答等方式來不斷積累英語詞匯量[22]。任岳濤(2011)強調要堅持“做中學”,圍繞特定的語言項目,設計出各種“任務”,把真實的生活情景和教學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英語聽說能力[23]。張露(2014)闡述了分層教學的觀點,提出了要給不同層次的學生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分階段、分層次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24]。
(四)關于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的測評研究
有教學的地方就會有評價。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否提高,需要通過測評來檢驗。現(xiàn)代評價理論認為,評價不僅僅是為了評價和鑒定教與學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要為評價者和被評價者指明教與學的方向。在知網(wǎng)的文獻中,筆者共查到五篇關于中職英語口語教學評價的論文。魏華(2006)在英語口語教學中嘗試把形成性評價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將課堂口語評價、課外口語評價和階段性口語測試結合,促進了學生學習口語的積極性[25]。鄧莉(2012)為口語課堂形成性評價設計了 “10分鐘口語基礎訓練評價表”、“課堂活動評價表”和學習成果電子檔案袋,結合自評和他評等形式,有效增強了學生的口語表達意識和能力[26]。郭洪玲(2012)積極探索中職英語口試“分層自選”評價模式,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將口試內容分為高、中高、中、中低、低五個層次,每個學期為每個層次設置不同的具體內容,每個層次的最高分分別為100,95,90,85,80。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自主選擇參加哪個層次的口試,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口試焦慮感,而不同層次分值的差異又能刺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27]。武婧(2013)應用實驗法,對兩個班級的學生分別使用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一個學期后進行對比,結果發(fā)現(xiàn)形成性評價能夠有效地激發(fā)中職學生對英語口語的興趣,幫助他們端正學習態(tài)度,從而逐步提高他們的英語口語水平,而且,與終結性評價相比,學生們對形成性評價更加滿意[28]。佘佩圓(2012)建議在英語口語成績評定中,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的比例應各為50%[29]。《上海市中等職業(yè)學校英語課程標準》(2009)明確指出要“改變過去單一的終結性評價方式和以客觀題為主的測試手段,充分重視過程性評價,用多元評價指標評定學生的綜合語言素質”。筆者認為,多元評價是現(xiàn)代教育評價的方向,英語口語教學不僅可以運用即時性評價和階段性評價,還應多使用鼓勵性評價,因為鼓勵性評價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突出了評價功能的人本化,會讓學生在鼓勵聲中不斷躍上口語交際的新臺階,也會讓教師在愉悅和輕松的氛圍中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五)其他相關研究
除了以上談到的四種研究之外,還有一些學者的研究也很有意義。比如李丹(2009)論述了環(huán)境、情感、興趣、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對英語口語教學的影響[30]。周穎(2009)表示在英語口語教學中適時、適度、適當?shù)厥褂枚嗝襟w,不僅可以活化教材,創(chuàng)設更加真實的語言情境,還可以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31]。任吉丹(2014)通過一節(jié)課的教學案例分析,把上課比作做菜,用“任務”主菜來定“色”,“情景”裝盤來提“香”,“游戲”調味來提“味”,使中職英語課堂“色香味”俱全[32]。
從研究成果來看,我國對于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的研究主要是論文,尤以期刊文章為主,還缺乏相關研究的專著。
從研究內容來看,早期的研究數(shù)量較少,且多為對具體教學方法和教學現(xiàn)狀的研究。隨著國家對職業(yè)教育的重視不斷加強,近三年來學者們對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的研究越來越廣泛,基本上涉及了教學的方方面面,研究價值也更具普遍性。
從研究方法來看,早期的研究方法比較單一,多以描述性介紹為主,或是單一地用問卷調查來采集數(shù)據(jù),進行研究。隨著職教師資科研水平的提高,以及實證研究的發(fā)展和普及,研究方法也更加科學和多元化。學者們將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相結合,通過問卷調查、訪談、觀察記錄、實驗對比等方式,對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的各個方面進行了更為深入的研究。
綜觀近十年我國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的研究,筆者認為未來研究可以圍繞以下三個方面開展。
1.加強對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理論的研究。口語教學需要在實踐中探索,但更需要理論研究的支撐和夯實。目前學者們對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理論的研究不多,更缺少能體現(xiàn)中國職教特色的英語口語教學理論研究。希望更多的學者能借著國家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教育的東風,對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理論進行更加深入和系統(tǒng)的研究。
2.注重對中職英語口語教學評價的研究。隨著課堂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評價模式的改革已經(jīng)勢在必行,對符合中職學生特點和適合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的多元評價體系和評價指標的建設研究必將成為學者們的研究重點。
3.突出對中職英語口語教學內容的研究。中職英語口語教學與普教和高教的英語口語教學在培養(yǎng)目標上有著很大的區(qū)別。中職英語口語教學內容的選擇和設計,要以學生職業(yè)發(fā)展為本,突出職業(yè)性和實用性,為學生學習專業(yè)英語和踏入社會后使用英語交際創(chuàng)造條件。
[1]信雅玲.3D教學法在中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2(7).
[2]陳丹媚,呂曉燕.語言輸入輸出理論對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的作用[J].現(xiàn)代教育管理,2014(10):331-332.
[3]江玲娜.“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在中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9(31):108.
[4]邵慧穎.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研究[D].魯東大學外國語學院,2013.
[5]范建怡.任務型教學法在中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研究生院,2012.
[6]黨亞杰.交際教學法在中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蘇州大學,2011.
[7]喻秀華.“支架教學模式”在常德師范學校中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實驗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2011.
[8]胡芳.小組合作學習在中職英語口語課堂上的探究[D].華中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2012.
[9]劉江華.信息技術與中職英語口語教學整合模式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
[10]吳賽平.情感策略在中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冶金教育,2012(1):76-79.
[11]王誼丹.反彈型教學模式在中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4(5):67-69.
[12]徐曉茗.元認知策略在中職口語教學中的應用[J].校園英語,2014(6):61-62.
[13]吳東明.應用英語辯論提高英語口語教學效果[J].新鄉(xiāng)教育學院學報,2009(3):91-92.
[14]林雪華.情景劇表演在中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中等職業(yè)教育,2012(4):19-21.
[15]劉華娟.探究項目教學法與中職英語口語教學[J].文學教育,2012(8):64-65.
[16]徐大葉.體驗式教學在中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J].探索,2013(10):106.
[17]馬淑婷.情境教學法在中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J].語數(shù)外學習,2013(9):132.
[18]陸小海.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J].職業(yè)教育,2011(7):27-28.
[19]黎喜歡.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生態(tài)課堂的構建[J].海外英語,2012(1):75-76.
[20]黃明秀.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3(6):104.
[21]劉威.網(wǎng)絡英語影視在中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J].神州教育,2013(1):97.
[22]羅月云.論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的現(xiàn)狀及主要對策[J].科技創(chuàng)業(yè)家,2013(2):188.
[23]任岳濤.談任務引領中職英語口語教學[J].新課程,2011(4):145-146.
[24]張露.基于服務行業(yè)需求的中職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J].考試,2014(8):29-30.
[25]魏華.中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學習評價[J].重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5):41-44.
[26]鄧莉.有效運用形成性評價促進中職英語口語教學[J].文理導航,2012(5):17-18.
[27]郭洪玲.中職英語口試“分層自選”模式的應用與成效[J].校園英語,2012(1):182.
[28]武婧.形成性評價在中等職業(yè)學校英語口語學習中應用的實驗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3.
[29]佘佩圓.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在中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實施[J].清遠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2):112-114.
[30]李丹.淺談中職學校英語口語教學的非智力因素[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10):159.
[31]周穎.讓多媒體為中職英語口語教學插上翅膀[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09(7):80-81.
[32]任吉丹.讓“中職英語課堂”色、香、味俱全——以“shopping”中職英語口語教學課為例[J].新課程(中旬),2014(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