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茵
(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學 上海 200032)
排球運動是一項集機能運動與團隊精神訓練于一體的體育項目,有利于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非常適合在女初中生中開展。中國女子排球隊是各體育團隊中成績較為突出的體育團隊之一,曾在1981—1986年的世界杯、世錦賽和奧運會上奪得冠軍,成就了世界上第一個“五連冠”的輝煌。女子排球運動在我國中小學有著扎實的基礎,許多地方都有女排特色學校,從小發現并培養有潛質的女排運動員。作為學校體育女子排球入門階段的初中排球課,應將使學生掌握好墊球、傳球這些基本技術動作作為教學的根本和重點。該文將就從意義、教學方法、教學難點、運動損傷的預防等幾方面的問難展開論述,探討如何提高初中女生的排球墊球技術水平。
將墊球技術作為初中女生排球課的重點,是由中國女子排球運動的技術特點、初中女生的生理及心理發展階段等基本因素決定的。
首先,中國女子排球運動的特點決定了應將掌握技術作為初中女生排球訓練的基礎。由于身體素質特點與歐美運動員存在著明顯不同,除一段時期涌現出的個別身體素質特別突出的運動員外,中國女子排球不以彈跳高度和擊發球力量見長,技術優勢不在于網上攻擊。真正能夠體現中國女子排球優勢和技術特點的是快速多變的組織,取勝的關鍵更多地是依靠一傳和組織,而墊球正是完成好一傳組織最基本、最必不可少的技術動作。近年來,中國女排在國際大賽中的運動成績出現了明顯下滑,這一方面是因為中國女排丟掉了原有的技術特點,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們在女排后備人才培養方面出現了問題,迫切需要加強和改進青少年女子排球訓練。只有在初中女子排球課中突出墊球技術的教學和訓練,才能打下堅實的技術基礎,為成年階段運動隊輸送優秀人才。
其次,將墊球作為初中女生排球課的重點,也是符合初中女生生理、心理發展階段特點的。初中階段是女子青少年生理、心理發育的高峰期,排球運動對于促進初中女生生長發育,提高力量、彈跳、速度、靈敏等基本身體素質,培養意志力、耐力、爆發力等有著積極的作用。初中女生上體育課時喜歡聚堆,一般不愿意參加跑、跳、投等大運動量、高強度的田徑項目訓練,而排球墊球訓練運動量恰到好處,如果教學方法得當,在達到體育鍛煉目的同時,也能成為效果較好的集體娛樂項目,容易被初中女生接受和喜愛。
再次,從墊球這一最基本的技術動作開始初中女生排球課教學,也是符合由易到難、由淺到深,逐步提高的青少年教育基本規律的。排球的基本技術動作分為六種:墊球、傳球、發球、扣球、攔網、防守。初學者的手指、手腕力量比較差,墊球動作相對省力、易于掌握,學習起來容易產生興趣。墊球是所有排球技術動作的基礎,就好比建造一座高樓大廈,如果墊球這個基礎沒有打好,很難把其他的動作要領運用到位,而且也很容易造成運動損傷。總之,使學生掌握墊球技術是初中女生排球教學的根本和重點,也是上好初中女生排球課的關鍵。
墊球雖然是初中女生排球教學中最基本的技術動作,但如果教學、練習方法不得當,簡單的動作也可能出現偏差,這不但影響到教學效果,而且也不利于學生運動水平的提高和長遠發展。如何做到熟練掌握墊球的動作要點、技術要領準確規范,是初中女生排球課墊球教學的難點,應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足夠重視。
首先,要根據初中女生的特點,重點教授適合初學者學習和掌握的動作要點。對于初次學習墊球的學生,準備姿勢、手型、擊球部位是學習的重點。
準備姿勢分半蹲和深蹲兩種。半蹲主要用于接輕球及中等力量來球,深蹲則主要用于墊重球。做準備姿勢時應正面對準來球方向,兩腳前后開立,兩腳距離稍寬于肩,后腳跟提起,前腳掌著地,兩腳和兩膝內收,膝內收,膝部垂直面超出膝部。兩臂微屈內靠,兩臂自然下垂,兩手置于腹前。兩眼注視來球,兩腳要保持“靜中待動”的狀態,隨時準備移動。初學者會很自然的腳跟著地,這樣不利于場上的隨時移動,所以,教師要時時強調不能腳跟著地以養成良好習慣。
疊指法是最適合初學者掌握的墊球手型,它的動作要點兩手手指上下重疊,掌根緊靠,合掌互握,兩拇指朝前相對,平行靠壓在上手的中指第二指節上,兩臂伸直夾緊,注意手掌部分不能相疊。教師應該強調墊球手型,初學者很容易出現“握著手跑”的錯誤動作,教師應該時時注意時時糾正。
擊球部位的選擇也非常重要,擊球部位過高,既不便于控制球,而且易造成“持球”或“連擊”犯規;擊球部位過低,墊在虎口上,球易不穩,對球的方向、力量控制不到位。另外,初中女生手部毛細血管較多,如果擊球部位不對,也很容易造成運動損傷。正面雙手墊球的擊球點一般應盡量保持在腰腹前的一臂距離,有兩小臂腕關節以上10cm左右橈骨內側平面擊球為宜。
其次,在掌握了基本技術要領后,應引導學生動作的規范性、準確性。初中女生的可塑性強,如果技術要領掌握不好,往往會將錯誤一直帶到成年以后,再要改正就困難了。教學初期,教師應在進行動作示范的同時,介紹基本動作的名稱和特點,分步詳細講解動作方法和要領,進行補充示范和分解示范。教學過程一定不要急于求成,要求學生不要以墊球數量為目標,而要以每個球的墊球質量作為目標。從學習的最初階段開始,每墊一個球都要嚴格遵守技術要領,即使學生在練習中只是出現了最細小的不規范,教師也應立即加以糾正。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牢記以下六句口訣:兩人臂夾緊插球下,提高送臂腕下壓;蹬地跟腰前臂墊,輕球重球有變化;撤臂緩沖擊重球,輕球主動抬臂擊。
再次,墊球練習要循序漸進,分階段逐步提高技術水平,切忌急于求成。大多數初中女生在小學階段都完全沒有接觸過排球運動,對她們來說排球課是一項完全陌生的運動形式,如何培養學生的“球感”是提高學習效果的又一難點。排球訓練是一個反復訓練、不斷提高的過程,在教學實踐中,可以將墊球練習分為以下不同階段。第一階段:自墊。這一階段練習的目的是要讓學生感悟到墊球并不是手臂在用力,更多的是用腿蹬地帶動全身的發力;第二階段:對墊。采用這項訓練可以培養學生的場上移動,以及對球的高度和遠度的感覺;第三階段:群組墊球。可以讓學生圍圈,中間站一名學生,圓圈邊線上的學生都將球墊給這名學生,再由她把球墊回,每名學生輪流作為“靶心”五分鐘。這一階段的訓練不僅可以促進團隊精神,而且可以訓練學生的敏捷度和對來球方向的感覺能力。作為這一階段的延伸訓練,教師還可以組織一些小型比賽,但要求學生只能用墊球來處理球,教師可以從理論上教會學生排球比賽的規則,將“連擊”,“四次擊球”作為犯規,讓學生動腦筋僅用自己學過的墊球方法贏得比賽;第四階段:教師參與的墊球練習。首先,教師距離學生大約5m,可輕扣,可吊,遠近不一結合,訓練學生的腳步移動和接各種球的能力。接下來,教師可以從一側底線發球,讓六名學生按位置站在另一側場地上,負責接球。當學生練習到足夠熟練以后,教師可逐漸減少場上的人數,直到只剩下一名學生來接球。開始時只要求學生將球墊起就行,之后再強化要求,讓學生墊到規定的區域。通過這一階段的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跑動能力,還可以訓練學生對球的控制,全面提升學生的“球感”。
總之,正確的教學方法,加之刻苦的訓練,是可以達到提高墊球技術水平的目標的。
提高墊球技術水平是初中女生排球課的重要目標,但與此同時也要注意教學和訓練中運動損傷的發生,確保學生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成長。
首先,應從分析墊球訓練中造成運動損傷的主要原因入手,防范運動損傷于未然。造成運動損傷的原因不外乎內部原因(學生自身原因)和外部原因(學習訓練條件等)兩個方面。肌肉力量不足是一項重要的內部原因,由于初中女生一般缺乏專門的手指力量的訓練,墊球訓練中如方式、方法不當,指部很容易被高速大力量的球砸傷,造成手部骨折、脫位、肌腱斷裂等。心理因素也是一項重要的內部原因,由于學生在學習和訓練中思想不集中、紀律松懈,或是缺少自我保護的意識和冒險做動作等造成的運動損傷也比較多。造成墊球訓練中運動損傷的最集中的外部原因是不重視準備活動和缺乏必要的保護措施,以及運動量安排不合理(過大或過小),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實踐中必須帶領學生充分做好、做足準備活動,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訓練強度。
其次,要針對上述造成初中女生排球墊球訓練中運動損傷的內外部原因,積極采取預防墊球訓練運動損傷的有效措施,從技術上減少運動損傷發生幾率。針對以上對墊球訓練中運動損傷發生原因的分析,在初中女生墊球教學、訓練中,可以采取以下一些積極的預防措施:一是墊球訓練前的準備活動要充分。每次課前教師都應帶領學生做好適當的熱身活動,慢跑,拉韌帶等等,使得學生機體得到一個充公的展開,以避免關節和肌肉組織的不必要的傷害;二是要做好必要的教學安全保障措施。對手、腰和膝關節等易受傷的部位應用各種護具,對教學場地、器材要定期檢查,及時排除各種安全隱患,做到場地內無障礙、照明充足、地面無散球;三是墊球訓練時技術動作要規范。教師應該隨時警惕學生的動作規范,因為動作不規范很容易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運動損傷;四是要合理安排墊球訓練的強度。在訓練過程中應注意全面鍛煉、避免局部的負荷過大,運動適量、勞逸結合,強度應逐次遞增,同時要對不同體質的學生采取區別對待,這樣才能既達到良好的效果,又極大程度避免了運動損傷;五是墊球訓練后應進行放松和恢復。當排球運動完之后,教師應該組織學生進行適當的身體放松和恢復。當排球運動完之后,教師應該組織學生進行適當的身體放松練習。
最后,如在墊球訓練中發生運動損傷,應采取積極有效的應急處理和康復措施。課堂上發生運動損傷后的急性處理至關重要,直接影響到后續治療與康復時間。初學排球的中學生很容易手腕出現紅腫現象,此時教師應該告訴學生如何熱敷如何冷敷,如果運動損傷不及時處理,學生之后會有一種“打排球手臂會很痛”的抗拒心理,從而不利于排球教學的進一步實施。此外,要特別注意防止舊傷未愈又添新傷、同一部位連續損傷以及小傷變大傷的情況發生,讓發生運動損傷的學生得到充分的康復,傷情沒有完全恢復,不能進行容易再次引起同一部位損傷的高強度運動。
總之,積極預防、及時恢復墊球訓練中的運動損傷,不僅關系到中學女生的身心健康,而且關系到學生對參與排球運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的問題。
綜上所述,初中女生排球課除了具有在學生中普及排球運動、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基本功能外,還應承擔起發現和培養具有排球天賦和發展潛力的青少年,為成年階段運動隊輸送女子排球后備人才的責任。落實到日常教學中,就是要在教會學生基本技術動作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提高墊球訓練的技術水平,使一部分天賦好、有潛力的學生脫穎而出。
應針對初中女生的年齡特點,在教育理念、教學形式、課程設計上不斷創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內容要經常換新,使學生在每次學習中都能接觸新東西、參與新活動,從而獲得新收獲。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因勢利導,寓教于樂,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多思考才能進步的道理,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達到提高技術水平的目的。
應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初期,已經初步具備了自我獨立意識,求知欲望強烈,學生的學習過程就是一個主動探究的過程,應針對這一時期女生的性格特點,引導學生主動嘗試、大膽探索。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啟發學生認真觀察教師示范、主動思考技術特點、用心領悟動作要領。
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學相長。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激發學生學習墊球興趣不可或缺的角色,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構建寬松的學習環境的前提,學生就會產生一種愉快,積極的情緒,就會以飽滿的熱情,百倍的信心,主動地投入到訓練中來。師生關系和諧,更能使學生從老師的熱情、自信中得到鼓勵,克服怕苦、怕累的心理,增強勇氣。
總之,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法是提高初中女生排球墊球技術水平的關鍵。我國初中體育教育工作者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總結出了多種適合于初中女生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并應用于教學實踐中。提高墊球技術水平應注意因材施教,處理好普及與提高的關系。提高墊球技術水平的訓練方式要得法,周期要科學合理,切忌揠苗助長。要注意墊球技術與其他排球技術的協調發展、齊頭并進,避免出現技術“短板”。
[1]葛春林.排球致使[M].知識出版社,1998.
[2]陳炳峰.初中女生學習信息技術困難的存因及對策[J].中學教學參開,2011(23):100-101.
[3]趙欣.培養女生參與體育訓練的興趣[J].基礎教育參考,2011(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