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福昌(渤海船舶職業學院體育部 遼寧葫蘆島 125105)
健康第一視角下的高職健美操教學發展取向的調整策略①
鄧福昌
(渤海船舶職業學院體育部遼寧葫蘆島125105)
伴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于健康的理解無論在深度還是在廣度上,都在發生著全新的變化。該文運用文獻綜述法對健美操運動的健身功效進行解析,對在高職院校的開展現狀進行評述,并基于健康第一思想的引導,對高職健美操教學發展取向的調整策略進行探討,其目的在于切實發揮健美操的社會實用價值,為促進健美操運動在高職院校的普及、推動高職健美操教學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必要的借鑒與參考。
健康第一思想健美操教學發展取向調整策略
健康不再僅僅表征著沒有疾病,而是一個融體質、心理以及道德等健康于一體的綜合性概念,是現代人提高生活質量、享受人生樂趣、體現自身價值的重要基礎。因此,實現體質與心理的健康和諧發展已成為現代社會群體所追求的目標。“健康第一”的理念正是基于人們對于健康內涵的理解實現全面發展的背景下所產生的,成為引導當前社會發展主流思想。高職院校的學生是一個具有較高專業技能、肩負著推動我國經濟建設發展重任的特殊群體,因此,如何通過體育教學來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促進其終身體育思想的形成,以便于為其未來的自我全面發展奠下堅實的基礎,就成為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所面臨的重大課題。健美操是一項集健身、娛樂以及休閑等功效于一體的體育運動項目,自在高職院校開設以來,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成為廣大學生推崇的教學科目。但是,通過對高職院校健美操教學開展現狀的調查可以發現,由于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使得健美操教學的發展取向存在著嚴重的偏失,過于強調對學生動作與套路的傳授,而忽略了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致使學生無法對健美操運動深邃的內涵達成有機的了解,使得健美操教學所具有的健康教育功能嚴重流失。基于此,文章基于健康第一思想的引導,對高職院校健美操教學發展取向的調整策略進行探討,其目的在于全面開發健美操教學的健康教育功能,以便為促進學生健康水平的全面提高,提供必要的保障。
健美操運動以體操和舞蹈的基本動作為基礎,編排成相應的套路,并配以活潑輕快的音樂,是一項動感與韻律有機融合的運動項目。伴隨著全民健身運動的發展,健美操成為廣大民眾參與體育健身活動的重要內容,其重要的健身價值得以全面的凸顯。首先,健美操通過四肢的運動來調動身體各器官的積極響應,在有效增進四肢與軀干運動效果的基礎上,促進血液循環、呼吸系統、消化系統以及神經系統功能的發展;其次,健美操在音樂的伴奏下,能夠有效地提高鍛煉者的愉悅程度,使之心情開朗、情緒放松,進而對心理起到積極的舒緩作用,這對于提高練習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提升作用;最后,在參與健美操運動的過程中,有助于培養練習者的審美意識、增進其人際交往能力,使之能夠與社會的主流形式達成有機的融合,這對于提高練習者的自覺與自律意識、促進其道德修養的發展,同樣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積極自主地參與到健美操運動當中,有助于提升練習者整體的健康水平,進而為達成自我發展與自我完善打下堅實的基礎。
2.1因應試教育思想的誤導,致使健美操教學的被重視程度較為低下
高職院校是培養具有較高專業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長期以來,由于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使得“唯成績論”的培養理念充斥著高職教育領域,因此,專業課在教學體系中占有絕對大的比例,而體育課只能是以輔助科目的身份出現,因而其被重視程度較為低下。受此影響,作為高職體育重要內容之一的健美操教學,也僅僅是以一個教學科目而存在,其重要的社會功效與實用價值難以得到有效的利用與充分的發揮。在這樣的環境下健美操在學校的開展困難重重,學生通過健美操來鍛煉身體的意識只能停在初級階段。
2.2陳舊的教學體系,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當前高職院校的健美操教學中,依舊沿用著傳統的教學體系。例如,在教學內容上,依舊是很多年前就使用的幾個固定套路,動作單調乏味,體現不出健美操的青春活力。在教學目標的制定上,還在延續著傳統的“一刀切”式的確立方法,使得基礎好的學生的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發揮,而基礎差的學生又因自身的素質能力難以完成學習任務,造成了“能者吃不飽、弱者吃不了”的尷尬局面;諸如此類的問題存在,使得無論是高素質基礎的學生,還是低素質基礎的學生,都無法充分調動起學習的積極性,嚴重地消弱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致使健美操的教學質量受到影響。
健康第一思想的核心在于強調健康對于社會發展的基礎作用,不僅是社會個體實現自身社會化發展的必要條件,同時,也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保障。現階段,我國學生群體的體質逐年下降是一個已經引起全社會熱切關注的現實性問題,尤其是2012底到2013年初,全國各地高校發生的大學生在體質測試中猝死的事件,更把這一話題推到了風口浪尖。經濟的發展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學生的體質理應得到大幅的提高,然而,或因為生活方式的不健康、或學業壓力大等原因,使得包括高職院校學生在內的青年學生的健康狀況令人堪憂。學校體育的目的是增進學生的體質健康,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健美操作為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一門必修課程,承擔著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任務,其重要的健身價值已得到社會的普遍共識。因此,如何將健康第一思想有機地融入到健美操教學中,對學生開展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就成為高職院校健美操教學培養目標與價值取向調整的重要依據。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任何事物都在不斷地發展變化,我們必須要順應事物的發展變化規律做出符合自身發展的決定,否則我們將被社會淘汰。健美操教學也一樣,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學校體育的重要地位得以有效凸顯,健美操作為高職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應受到普遍的關注與重視。再加之健美操塑造體型的健身效果和陶冶情操的娛樂效果而深受廣大高職學生的喜好,使之具備了推廣與普及的便利條件。因此,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形勢,迎合“健康第一”思想的需求,要求對高職院校健美操教學的發展取向作出適應的調整,以便于為充分發揮健美操的健身功能,全面提高學生的健康素質水平提供必要的保障。
4.1轉變教學觀念,為全新的發展取向的確定創造條件
傳統的重文輕體的思想在人們的頭腦中根深蒂固,以及長期以來我國實行的應試教育使得整個社會非常輕視體育,甚至認為體育是可有可無的。在這種大背景下,只有先轉變人們對體育的認識才可能去解決其他問題。這種觀念的轉變需要體育教師、學校乃至整個社會的努力,以事實為基礎宣傳國外先進的體育理念,讓學生親身去體驗體育帶來的好處,從根本上改變學生對體育的看法。學校應當鼓勵學生進行體育活動,在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時為他們講解各種認識誤區(鍛煉會耽誤學習、跑10min就能減肥等),讓他們體驗體育的魅力(身體強壯、精力充沛等)。久而久之,鍛煉的學生會越來越多,并會形成一種有規律的生活習慣,此時再給他們灌輸“終身體育”的思想,他們會很容易接受這種思想并形成體育生活方式。由之前的排斥體育到接受再到愛好,促進學生對體育思想的轉變。體育得到了重視,健美操的開展普及也就水到渠成了。
4.2完善健美操教學的基礎設施建設,為調整健美操教學的發展取向提供保障
場館設施的完善是健美操開展的前提和基礎,健美操的開展需要寬敞的教室、帶鏡面的墻體以及音響等設備。寬敞的教室能保證學生在跳健美操的過程中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對著鏡子跳可以隨時糾正自己錯誤的動作,音樂能增加健美操的節奏感。好的場地能增加學生的自信和興趣,相反壞的場地很容易抹殺學生的興趣。因此,健美操場館的建設對健美操在高職院校的開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因此,加強對健美操教學而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就成為高職院校必須加以高度重視并給予切實解決的重要問題,這對于確定具有適應性的發展取向,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4.3優化教學體系,促使健美操教學與健康教育的有機融合
健康第一視角下的高職健美操教學發展取向的確定,應以實現健美操教學與健康教育的有機融合為基本原則。因此,對傳統的健美操教學體系進行全面的優化與創新,就成為高職健美操教學實現社會化發展的首要環節。具體包括:首先,優化教學內容。要去掉那些乏味的、難度高的動作,增加一些新穎的、有趣的動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結合瑜伽、街舞等內容。這樣做既能促進課堂氣氛又能提高學生的興趣。其次,創新教學方法。教學方法在健美操的教學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其改革與創新是全方面的,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是完成健美操教學任務的重要保證。最后,重置培養目標。要以促進學生健康意識的生成以及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思想為核心目標,以貫徹健康第一思想為主線,貫穿于健美操教學的全過程,使得健美操教學與健康教育實現高度的融合發展。
[1]王曼.普通高校健美操課程開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3(2):73-76.
[2]張革平.高校健美操教學適應全民健身運動發展的途徑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161-162.
[3]王可,郭劍華.高校健美操課程教學改革的現狀及其措施[J].吉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6):93-96.
G831.3
A
2095-2813(2015)01(b)-0139-02
鄧福昌(1974,1—),男,遼寧葫蘆島人,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