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穎 姚敏 鈕璐璐
(云南民族大學體育學院 云南昆明 650500)
我國于2006年開始實施特崗計劃,國家提供各種優惠政策吸引大學生到農村任教,有利于農村教師隊伍的建設,提高了農村教育質量,縮小城鄉教育差距。由于我國的特崗教師計劃才剛起步,在實施過程中需要肯定會出現不同種類的困難,只有深入到農村教育的一線,了解教師的生存狀態,才能更好的將特崗計劃在實施過程中不斷改進,吸引更多的高校畢業生前往。
以云南省少數民族地區體育特崗教師生存狀態為研究對象,以云南省少數民族地區體育特崗教師為調查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先后查閱了特崗教師、體育特崗教師、農村體育教師的相關文獻資料,檢索相關的特崗教師的指導文件、新聞報道以及相關研究成果。
1.2.2 問卷調查法
抽取云南部分少數民族地區53位體育特崗教師作為調查對象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問卷已咨詢相關專家意見,并按專家意見進行修改和調整,問卷經相關的效度和信度檢驗,符合問卷調查的基本要求。
本次調查共發放53份調查問卷,實際回收問卷53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問卷53份,有效率達100%。課題組在調研前對問卷調查員進行了專門的培訓,由課題組成員直接進行問卷的發放和回收工作。
1.2.3 數理統計法
采用Excel統計軟件對所獲取數據進行相關處理與分析。
1.2.4 邏輯分析法
對有關資料和數據進行定量和定性的邏輯推理與系統分析。
2.1.1 體育教師的基本工作狀態
在對53位體育教師的問卷進行分析后,我們發現有9位老師需要兼任其他課程,其余的44教師是專職的體育教師。而在一周課時量的調查發現(見表1),所有教師的課時量每周都最低都在10~15節課,課時量較多。
調研過程中,課題組還到了云南元陽當地的中學進行了訪談,學校地點非常偏遠,距離縣城還有2h車程,翻越若干座大山后才能到達,而這所中學的唯一可以用來上體育課的就只有一塊操場,籃球架、排球網這些常見的體育設施都沒有。問卷分析后(見表2),在云南少數民族地區體育特崗教師上課的教學環境是非常差的。
2.1.2 體育教師的物質生活狀態
特崗教師的待遇國家政策有明文規定,不得低于當地同級別教師水平,調查后發現體育特崗教師的水平基本保持在2000~2500元這個區間,工資基本都能按時發放到賬,可以享受到與同學校教師的福利待遇。但是在住宿、一日三餐的待遇上就有所差別。有的學校免費提供教職工宿舍,有的學校是有償的提供宿舍。在一日三餐上,大部分的教師都是自己做飯或者是在學校與學生共同在食堂吃飯。
2.1.3 體育教師的心理狀態
教師的心理狀態是最值得我們關心的,體育特崗教師一般都是剛畢業的大學生,來到了生活環境較為艱苦的農村,心理狀態特別容易發生變化。從問卷的各類問題上我們發現,體育特崗教師面臨著領導的關心程度不高的情況,反而家人都是比較支持這些教師的工作。
2.2.1 內部影響因素
第一,教師方面的問題。由于很多體育特崗教師都是剛畢業的大學生,有的甚至都不是師范類專業的學生,因此在教學過程當中出現了諸多的不適應。在剛開始教學時就得面對來自學生、完成自身角色轉變、同事相處等諸多方面的壓力,使得自己對職業的認同有一定的出入。其次,在很多地區的學校連一個像樣的籃球架都沒有,教學環境非常惡劣,剛入職的體育特崗教師就要面臨著教學內容無法正常進行的困難。第三就是教師對生活環境的不適應,由于很多體育特崗教師分配的學校都處于非常偏僻的山村里,當地條件與城市相比存在很大的差異,還有婚戀、老人贍養等很多個人問題,直接影響著體育特崗教師在合約期滿后的去留選擇。
第二,學校方面的問題。首先是學校環境問題,體育課程需要有充足的輔助器材,在偏遠的山區學校很少配備這些器具。其次是學校對體育特崗教師認識的不足,從領導到教師們都認為體育特崗教師在合約期滿之后基本都是會離開學校,因此在人文關懷上再到教學探討上都是抱有保留的態度。尤其像體育這樣的課程擁有老教師幫帶新教師的教學模式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大部分教師對特崗教師的保留態度導致了這些剛畢業的體育特崗教師們只有靠自己摸石頭過河來摸索自己的體育課程教學。
2.2.2 外部影響因素
國家政策方面的問題。由于國家的特崗教師計劃實施的年限還非常短,有很多的政策都設立的不夠全面,忽略了體育特崗教師的培訓政策。其次,在體育特崗教師的教學考評等制度的缺失,導致了體育特崗教師留任問題的判斷有失評判標準,在三年后無法進行科學全面的教師評價,影響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2.3.1 借鑒美國TFA計劃的發展模式
美國的TFA計劃于1990年開始建立,在1994年開始接受美國聯邦政府的撥款。整個計劃是為了改善貧富之間教育的不平等現象。通過對美國這個計劃的學習后,值得我們借鑒的發展模式有以下幾種。
第一,關于體育特崗教師在與國家合約期滿之后的支援問題。可以為體育特崗教師提供繼續深造的機會,延緩入學、免除學費和提供獎學金等。第二,國家在實施特崗教師計劃時更多的是希望特崗教師們可以再合約期滿后繼續留任學校,那么在合約期間可以出了正常的工資外核撥部分津貼補助,讓特崗教師們擁有較好的生活保障。第三,派發有經驗的老教師進行幫帶活動。在城市的中小學,體育教師的“師父”幫帶制是一個傳統并且非常有效的增長教師教學經驗的發展模式。
2.3.2 體育特崗教師的培訓發展模式
國家在2010年開始的“國培計劃”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培訓發展模式。在對體育特崗教師的調查中,大部分的教師們都非常愿意接受短期的培訓模式。現階段,大多數的培訓名額還是劃分給農村體育教師,只有部分名額還劃分給體育特崗教師,國家正逐步開設更多的專業培訓,是體育特崗教師也能得到更多的專業學習機會。通過短期的專業培訓活動掌握體育教學的理論知識、運動競賽知識、體育研究方法、體育管理等多方面的信息。同時,還可以通過專業技術的培訓,提高自身的體育運動水平。
(1)云南省少數民族地區特崗體育教師的工作地點都相對偏遠,教師對工資、住宿、生活條件基本滿意,但是對教學環境都非常不滿意。
(2)影響云南省少數民族地區體育特崗教師穩定性受到了以下幾個問題的影響:編制問題、薪酬問題、自身發展問題、國家政策不明晰問題等幾方面。
(3)在教師隊伍的建設中不應單一的發展,可采用培訓、教師自身專業化進修等多條途徑。
(1)體育特崗教師需要認清自身情況,在艱苦的教學環境下不斷提升自我的教學水平,為將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學校應合理安排體育特崗教師的教學任務,公平對待特崗體育教師。
(3)國家合理的設置特崗教師工作期限結束后的崗位,解決教師們的疑慮。
[1]郭敏剛,王健.我國農村體育教師專業發展方式的現狀、問題及轉變策略[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4(4):85-89.
[2]吳軍霞,孫衛星.體育特崗教師工作現狀及可持續發展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2(7):62-64.
[3]李慶.“特崗教師”對農村義務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影響的研究[D].合肥:安徽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