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普健(西安體育學院運動系籃球教研室 陜西西安 710068)
表象訓練法應用到高校籃球投籃教學中的作用①
汪普健
(西安體育學院運動系籃球教研室陜西西安710068)
摘 要:隨著籃球運動事業的迅速發展,籃球運動朝著高速、多變以及高對抗等技術方向發展,對籃球投籃技術的要求越來越嚴格。籃球運動作為高校比較熱門的體育項目,在高校教育發展中處于比較重要的位置。在現代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下,對高校籃球投籃的教學也得到了人們的越來越多的重視。依照現代籃球教學的發展要求,表象訓練法被廣泛的應用。這種訓練方法是建立在運動心理學的基礎上實施的,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籃球投籃技術的主觀能動性。該文主要對表象訓練法應用到高校籃球教學中的作用進行深入的分析,結合表象訓練法的內涵,通過實驗總結出應用表象訓練法的有效性作用,為提高高校籃球投籃教學水平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關鍵詞:表象訓練法高校籃球投籃教學作用
目前,在體育運動發展步伐的不斷加快,運動員自身具有的心理素質在他們具體的技能學習和訓練過程中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與此同時心理方面訓練法也逐漸被廣泛地應用到體育運動的教學中來。在這一背景下,表象訓練法在體育運動鍛煉中被提了出來。在高校籃球投籃教學中,表象訓練法的教學形式其實是作為教學的一種補充手段,對傳統的教學方法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這種訓練法可以極大地增強學生對籃球投籃技術的認知度,提高學生掌握籃球投籃技能的效率和質量。因此,表象訓練法在高校籃球投籃教學中被廣泛運用。
表象主要是指當客觀事物不在主體的面前呈現時,主體的觀念中所維持的客觀事物的形象在觀念中重現的過程,其具有鮮明的形象性。因此,表象訓練法其實就是一種暗示心理的訓練技能法。這種訓練方法主要是通過一定的暗示語言在頭腦中重現運動的形象,進而提高學習技能和控制技能的能力。而將表象訓練法應用到籃球投籃教學訓練中,其經過想象的動作形象和真實演練的動作相同,每一次表象訓練的過程就是真實的訓練過程,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習運動的技能。
表象訓練法在籃球投籃教學中應用具體表現在:當在人腦中將正確的運動形象定型,并把比較復雜的運動技能轉換成表象后,再經過記憶將運動技能完整的重現在鬧鐘,最后進行綜合的訓練將整個運動技能加深掌握。通過表象訓練法,不僅可以調動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提升學生學習運動技能的效率,從而充分的展現訓練的效果。
2.1實驗研究的對象
從某所高校中隨機的選取120名學生,年齡在16歲到19歲之間,并且保證都沒有經過籃球技術的訓練,他們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術水平基本相似。在實驗研究前,將120名學生分為實驗班60人和對照班60人,通過前期的考察發現,其中實驗班基本功較好的有6人,基本功較差的有36人,沒有基本功的有18人,而對照班基本功好的有4人,基本功較差的有40人,沒有基本功有16人。這樣就可以看出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的籃球基本技術基礎是基本相近的,保證研究結論的公平性。
2.2采用的方法
2.2.1資料文獻法
結合競技體育教學的實踐經驗和相關的籃球技術教學實例,通過參考相關的文獻資料,進行綜合分析,為籃球投籃教學提供可靠的理論基礎。
2.2.2成績統計法
在進行具體的籃球教學實踐中,依照籃球教學考核的要求,以百分制為準,比例各占50%,調查分析出兩項考試的成績,最終得出總體的成績,并進行數據差異性的檢驗,確保成績的精確。
2.2.3對比實驗法
通過對實驗班和對照班分別進行籃球投籃教學,將最終形成的教學效果進行對比,得出實驗研究的結論。其中對照班的籃球投籃教學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而實驗班采用表象訓練法。表象訓練的教學過程分為:首先,教師通過示范講解動作要領,將表象訓練法展現出來,然后再讓學生參照示范的動作進行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教師加以指導糾正,最后在進行睡前表象訓練。表象訓練的具體方法主要表現在:讓學生閉上眼睛保持坐姿或者仰臥,做深呼吸的動作,使全身心的放松,最終將注意力集中到身體的某一個點上;當教師在重復講述運動技術技巧時,學生閉上眼睛對動作進行領悟,并在腦中不斷進行動作的反復;學生在閉目中對講述的動作要領熟記,并將動作在腦中回顧;學生全身心放輕松1到2分鐘后,深呼吸幾次,然后將眼睛慢慢睜開。在高校籃球投籃教學中表象訓練的內容主要包括:傳球、接球、運球以及投籃等基礎性的教學,將教學時間設置為12個學時。
在籃球投籃基礎性教學完成后,對實驗班和對照班的籃球技能進行考核和評價,其考核的內容包括1分鐘時間的罰球和半場重復運球上籃。考核的方式是:在一分鐘時間內,學生站在罰球線后進行原地投籃,通過自搶自投的方式,根據投中的數量記分;在運球上籃過程中,從右邊的中線和邊線的交點出發,當運球上籃時把球運到左側的交點,將這個動作重復4次,根據完成的時間進行記分。而對于學生籃球技能的評價,主要表現在教師的主觀評分,為了確保評分的公平性和客觀性,可以采取多位老師打分制。最終根據學生的綜合成績進行對比。
2.3表象訓練法在實驗研究中的體現
2.3.1視覺和聽覺上的表象
學生通過對教師1分鐘時間的罰球和半場重復運球上籃動作技術重點進行視覺和聽覺上的想象,在腦海中展現動作的形象,從而活躍了學生的運動思維,保持清晰的運動技能概念,熟練掌握動作要領,全身心地投入到籃球投籃練習中去。
2.3.2表象訓練法練習
讓學生在抽象思維的輔助下,將教師教學示范的動作形象想象出來,依靠對該動作要領的熟記,清晰了解技術概念和動作名稱,然后將想象的動作結合運動技術在腦中反復的練習。通過對運動技術動作的想象、觀察,抓住想象的重點,對運動技術進行創新和改進,找到適合自身學習的方法。當學生進行動作的想象時,教師需要加入合適的暗語,引導學生對運動想象動作。在1分鐘時間的罰球和半場重復運球上籃過程中,將其中的基本動作技術進行表象訓練,最終提高學生掌握籃球技能的水平。
3.1實驗班和對照班成績分層次的對比分析結果
根據60分到70分及格、70分到80分良好以及80分到100分優秀的體育考核標準,來統計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實驗班不及格的學生為6人,及格的學生為54人,良好的學生為36人,優秀的學生為8人。對照班不及格的學生為20人,及格的學生為40人,良好的學生為20人,優秀的學生為4人。從而可以得到對照班的不合格比例是28%,
實驗班不合格比例是4%,很明顯可以看出對照班的成績低于實驗班的成績。最終可以看出,表象訓練法應用到在高校籃球投籃中其成效是顯著的。
3.2實驗班和對照班平均成績的對比分析結果
通過對實驗班和對照班平均成績進行對比分析,可以得出實驗班的成績很明顯高于對照班,并且兩者之間有著加大的差別。這就表明表象訓練法在高校籃球投籃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體現了表象訓練法在高校籃球投籃教學中應該被廣泛應用的必要性。
4.1提高學生記憶水平
在高校籃球投籃教學中,采用表象訓練法可以將學生感知到的事物通過表象呈現出來,提高學生的記憶水平,幫助學生掌握技術動作要領。學生只有保持過去事物原有的形象,與頭腦中的當前事物形象進行對比,總結概括出不同的地方,才能形成學習技能的思維。學生在想象朝著思維的方向發展中,掌握了各種運動形象的構思和技術內涵,從而促進了自身籃球技能的提升。
4.2熟練掌握投籃技術
在學生學習初步籃球技術時,教師要積極地引導學生對運動技術建立表象。學生對運動技術真正掌握是各種感覺和分析器官綜合作用的結果。當學生在對運動技術動作進行思考或者回憶時,就產生了運動技術的表象。因此,在籃球投籃教學中,為了讓學生熟悉掌握投籃技術,就必須運用各種形式使學生清楚地認識了解運動技術的表象。學生視覺上的表象和聽覺上的表象融合到運動技術的表象中為建立運動技術表象提供了可靠的補充手段,隨著學生感知的動作次數的增多,在其神經系統中就形成了更多的短暫的系統聯系,從而有力地提高運動中的學生熟練掌握運動技術的效率。當學生對籃球投籃的技術動作感知的信息逐漸地提升時,所產生技術動作的表象就越來越清楚,有助于學生對籃球投籃技術的熟練掌握。
4.3豐富了教學形式
將表象訓練法應用到高校籃球投籃中,改變了過去傳統的教學形式,增強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不僅為教學增加的樂趣,豐富了籃球教學形式,也為學生提高籃球投籃技能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證。通過對籃球投籃技能的表象訓練,提高學生學習運動技術的能力,并在不斷的分析研究中,進行創新和改進,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升了掌握運動技術的能力。
在高校籃球投籃教學中,運用表象訓練法,其實就是一種心理訓練的方法,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種因素的影響,加大了該訓練方法的難度,不能充分發揮出表象訓練法的作用,直接影響了學生掌握技能的效率。因此,在應用表象訓練法時,要特別注意控制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最終達到教學的目的。下面是對在高校籃球投籃教學中應用表象訓練法提出的幾點注意事項。
5.1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
在對高校籃球投籃技能進行表象訓練的過程中,學生要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為教學提供良好的氛圍,這樣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因此,籃球投籃教學的環境要保證絕對的舒適安靜,盡量減少或者避免外界因素的影響,例如,盡量不要選在環境雜亂、陽光刺眼的地方進行教學。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發揮出表象訓練法的成效,提高學生學習籃球投籃技能的效率和質量。除此之外,教師要充分的認識到學生的心理活動情況,與學生之間加強交流和溝通,營造出和諧的教學氛圍。這樣才能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制定出合理的訓練方案,提高學生學習籃球投籃運動技術的效率,保證訓練的質量。
5.2采用合理的語言引導
在高校籃球投籃表象訓練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意采用合理的語言來引導學生建立聽覺上的表象和視覺上的表象訓練,同時再加上適當的思維訓練,從而幫助學生真正的掌握籃球投籃的分解動作以及順序,提高學生的投籃效率。當學生運用表象訓練法進行投籃練習時,教師也要提供一定的暗語來引導學生對運動動作的進行表象訓練,提高學生從想象轉換成思維的速度,增強學生運動思維和運動思維的結合,進而提升學生的投籃技能。
5.3訓練時間要有度
表象訓練的時間要適度,通常保持在5到8分鐘之間最為適宜。如果訓練時間超過8分鐘,學生就會因為用腦過度,導致精力不能夠集中,影響教學的質量。如果訓練時間小于5分鐘,那么就不能夠達到訓練的成效。因此,在進行籃球投籃教學中,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表象訓練時,要注意訓練時間要有度,這樣才能最大化的發揮出表象訓練法的成效,幫助學生運動技能水平的提高,最終達到教學的目的。
5.4不斷的進行創新和完善
隨著高校籃球投籃運動的不斷發展,籃球比賽競爭日益的激烈,學生要想在競爭中成為佼佼者,就必須提高自身的投籃水平。結合自身的投籃水平,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方法。在高校籃球投籃中表象訓練法被廣泛應用。但是,由于該訓練法很容易受到各種外界環境的影響,在教學中不能很好發揮其效果,因此,就需要加強對表象訓練法的研究,結合科學理論,營造出適合施展該訓練法的環境,并在不斷的發展中,進行創新完善,使其更好的被應用與高校籃球投籃教學中,充分的發揮起作用提升學生的運動技術水平。
總而言之,隨著籃球運動的快速發展,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因此,必須加強對籃球教學技術的研究。在高校籃球投籃教學中廣泛地運用表象訓練法,對提升學生的籃球運動技能和教學的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通過表象訓練法,能夠最大化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腦海中形成籃球投籃技術動作的表象,進而轉換到學生的實際身體運動上,提高了學生學習籃球投籃技能的效率和質量,最終推動了籃球運動事業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勇.高效籃球教學中表象訓練法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4,4(18):30-32.
[2]葉常青.表象訓練法在高校籃球技術教學中的運用[J].四川體育科學,2003(2):30-31.
[3]高陽.表象訓練法在高校籃球投籃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時代教育,2013(9):205.
[4]齊艷秋.表象訓練法在高中籃球投籃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體育世界,2011(1):8-9.
[5]曹丙慶.表象訓練法在高校籃球教學中的應用[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3(24):194.
作者簡介:①汪普健(1970—),男,陜西西安人,教育學碩士,國家級籃球裁判員,西安體育學院副教授,研究領域:籃球教學與訓練。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6(b)-00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