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媛媛(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體育部 湖南衡陽 421001)
高校健美操教學中學生音樂素質的培養①
謝媛媛
(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體育部湖南衡陽421001)
摘 要:在開展高校健美操教學的過程中,任課教師就應注意不但要重視學生的健美操技能和技巧的教學,同時還要注意學生音樂素質的培養,該文就針對高校健美操教學中學生音樂素質的培養問題進行了簡要的探索與分析。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校健美操教學中學生音樂素質培養的主要內容,然后又據此從學生音樂感知能力的培養、音樂節奏感的培養以及音樂想象能力的培養三個方面入手進一步分析了學生音樂素質培養的方法,提出了學生音樂素質培養過程中應注意的幾點問題,即:注意學生音樂興趣的激發、注意基礎樂理知識的傳授、注意任課教師音樂素質的提升。希望對高校健美操教學活動的開展能夠有所啟發。
關鍵詞:健美操教學音樂節奏感高校健美操
健美操是一項融體操、舞蹈以及音樂為一體的體育運動項目,也可以說是一種在音樂的伴奏下,以增進參與者的身心健康水平,培養參與者正確的體型體態,陶冶參與者的情操的一種積極的鍛煉手段,其不僅要求參與者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水平,同時還要求參與者具有一定的音樂修養和藝術表現力,是三者之間的和諧與統一。但是,在我國高校健美操教學的過程中,很多任課教師卻只關注到了健美操技能技巧教學和體能方面的教學以及訓練,忽略了學生音樂素質的培養,使得學生在健美操學習的過程中,因為缺乏節奏感、節律性等,常常出現動作與音樂相脫節、不協調等問題,無法充分的表現出健美操的內容美和藝術美。鑒于此,為了改變這種情況,在開展高校健美操教學的過程中,任課教師就應注意不但要重視學生的健美操技能和技巧的教學,同時還要注意學生音樂素質的培養,該文就針對高校健美操教學中學生音樂素質的培養問題進行了簡要的探索與分析。
通常來說,音樂素質又可以細分為音樂感知能力、音樂節奏感、音樂想象能力以及音樂記憶能力和音樂創造能力、音樂家的意志力等幾個部分。對于健美操運動來說,健美操運動中的音樂是運動風格的載體,而健美操的動作則是音樂的一種具體的外在表現形式,是對音樂內容的一種再現。因此,在健美操運動中,動作是始終受制于音樂的,音樂是健美操運動的時間與空間,是健美操運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健美操脫離音樂節奏和音樂風格是無法實現完美的呈現和表達的。因此,對于高校學生來說,在進行健美操學習的過程中,要想完美的表達出健美操運動的藝術美,就必須要明白健美操音樂的內涵,要具有良好的音樂感受能力和音樂節奏感。再加上,創編能力的培養是高校健美操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而要實現學生創編能力的培養和發展,其中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學生要具有較為豐富的想象能力,能在音樂感知的基礎上,對音樂的內涵產生豐富的聯想,并將其轉化為健美操的動作,根據音樂來編排合適的健美操動作。由此可見,在開展高校健美操教學的過程中,學生音樂感知能力的培養、音樂節奏感的培養以及音樂想象能力的培養是最為關鍵的,該文也是從這三個方面入手,對高校健美操教學中學生音樂節奏感的具體培養問題進行了相應的分析。
2.1學生音樂感知能力的培養
音樂感知能力是最為基本的一項能力,是其它音樂素質得以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因此,在高校健美操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音樂素質時,首先要培養的就是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具體來說,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主要包括學生對于音樂的聽覺表象和調式感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中,學生對于音樂的聽覺表象,簡單來說,實際上指的就是學生所能夠準確的再現音樂的能力,也可以說是對音樂的直覺能力;而對于音樂的調式感,指的則是學生對于音樂變化的情緒體驗,也可以說是對于音樂的感受能力。所以說,音樂的聽覺表象和調式感兩者共同構成了學生對于音樂的感知能力。因此,在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時,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注意引導學生學會聆聽音樂。概況來說,學生音樂感知能力的培養方法具體如下。
首先,引導學生進行初步體驗。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采用直觀教學的方式。比如:利用錄音帶、CD等電化教具來進行展示,讓學生獲得對于健美操音樂風格和音樂節奏的初步認識,并在此基礎之上實現學生對于健美操音樂最初表象和整體感知的構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其次,開展體態律動教學。由于音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音樂中所蘊含的內涵在很多情況下是難以用語言來進行描述和表達的,而是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情緒的體驗會很自覺的轉化為與其所表達的情緒狀態相適應的機體運動,將聽覺和運動兩者之間非常自然的聯系和結合起來。對于初學者來說,在聆聽音樂時,如果沒有相應的動作來配合是很難全身心的投入到音樂中去的,也是很難體會和領悟音樂所表達的內涵的,此時就需要開展體態律動教學。體態律動教學是一種培養學生音樂感知能力的良好途徑。體態律動教學,不但能夠強化學生聆聽音樂的自覺意識,而且通過鼓勵學生用自然的動作表達出自己在聆聽音樂過程中的體驗的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好的融入到健美操音樂的體驗中去,讓學生在音樂聆聽的過程中,培養良好的音樂把握能力。因此,在高校健美操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時,一定要重視體態律動教學的開展,注意將學生的音樂體驗過程與相應的健美操動作緊密的聯系起來,在運動的過程中,實現對學生音樂體驗的科學引導。
最后,開展理論教學。由于學生在音樂聆聽的過程中,所獲得的感受往往是模糊的和粗糙的,因此,在學生已經具備了基本的表象和模糊的情緒的體驗,獲得了健美操音樂基本的感性經驗的基礎上,要加深學生對于音樂內涵的理解,提高學生準確再現音樂的能力。任課教師還要在多次聆聽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理論教學,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聆聽音樂的過程中對音樂的理性認識水平,以此來確保學生對于充分理解和體驗,促進學生音樂感知能力的有效發展。
2.2學生音樂節奏感的培養
音樂節奏感,實際上指的就是音樂運動中音的長短和強弱,其囊括了音樂節拍、速度、力度以及附點和切分、休止等多個方面的內容,常常被比喻為音樂的骨架。
在高校健美操教學中,對于學生來說,良好的音樂節奏感是提升其表現力的關鍵。如果學生的音樂節奏感較差,在健美操運動中就常常會因為協調、統一以及支配的能力不強,出現動作反應遲鈍,動作不合拍以及表現力降低等諸多的問題。由此可見,在高校健美操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節奏感是非常重要的。具體來說,要實現學生音樂節奏感的有效培養,可參考以下幾種方法。
(1)在開展學生的力量素質、速度素質、柔韌素質以及耐力素質和靈敏素質等身體素質訓練時,要注意配合節奏合適的音樂,通過這種節奏訓練方式,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促進學生音樂節奏感的培養,提高學生對于音樂節奏感的把握能力。
(2)注意引導學生正確的理解音樂的節奏。在高校健美操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音樂節奏感時,任課教師在教學的初始階段,要注意所喊的口令的長短和強弱應與音樂的節奏相符合,也就是說,應注意采用“強拍重聲、弱拍輕聲”的口令喊法,通過口令的節奏和韻律,讓學生逐漸的理解音樂的節奏,建立起節奏的概念。除此之外,任課教師還可以采用擊掌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音樂節奏感,在重拍時重拍手,在輕拍時輕拍手,以此來促進學生正確的動作節奏的形成。
(3)通過變換音樂節奏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音樂節奏感。例如:在組合動作教學的過程中,任課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按照節奏速度較慢的音樂來完成組合動作,然后再配合節奏較快的音樂來完成同樣的組合動作,這種訓練方式,對于學生音樂節奏感的形成和發展是十分有利的。
(4)注意引導學生去進行積極的體驗。在高校健美操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音樂節奏感時,如果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健美操動作基礎,任課教師就應注意引導學生去進行積極的體驗,通過自己的體驗,讓學生在運動的過程中體會和領悟健美操的音樂節奏,而不是簡單的將自己的體驗強加給學生,從而讓學生能夠擁有充分的自我活動空間和想象領悟空間。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任課教師并不是放任學生去進行自我體驗完全放手不管的,而是應該注意適時的給予學生引導與點撥,以確保學生活動的有效性。例如:可以采用啟發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來利用身體的各個部位和各種動作來體現音樂的節奏;在學生出現錯誤的時候,適時的給予糾正和指導等等。
2.3學生音樂想象能力的培養
學生的音樂想象能力主要是由音樂的聯想能力和想象力兩部分內容構成的。在開展健美操教學的過程中,學生音樂想象能力的培養,也是學生音樂素質培養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概況來說,在高校健美操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音樂想象力時,主要應注意以下幾點問題。
(1)在培養學生的音樂想象能力時,應注意將其與健美操的動作聯系起來,讓學生在聽到健美操音樂時,就能夠自然而然的聯想起與之相符合、相適應的健美操動作,并在頭腦中對這些動作進行再組合和再創造。
(2)在培養學生的音樂想象能力時,一定要注意培養學生的音樂記憶力。由于對于音樂的想象力是建立在對音樂的聯想力基礎上的,而音樂的聯想力又是建立在音樂記憶力的基礎上的。因此,在健美操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音樂想象力時,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培養學生的音樂記憶力,在引導學生聆聽音樂時,注意關注學生的注意力水平,通過對音樂的高度注意,來提高學生的音樂記憶力水平。而且還可以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如,情境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以及探索式教學法等等,來提升學生的音樂記憶能力。
(3)在培養學生的音樂想象力時,應注意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挖掘學生熟悉的教學素材,讓學生在熟悉的素材的基礎上,進行獨立的想象和創造,以此來促進學生音樂想象能力的發展。
在高校健美操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音樂素質時,為了確保教學的成效,還應注意以下幾點問題。
3.1注意學生音樂興趣的激發
要提高健美操教學中學生音樂素質培養的成效,其中非常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注意激發學生音樂興趣,讓學生了解音樂在健美操學習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同時從生理和心理的兩個層面來入手分析音樂對身心健康的積極影響。不僅如此,為了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音樂興趣,任課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還要盡可能的選擇學生喜歡的、熟悉的、節奏鮮明的音樂,這樣的音樂學生接受起來會比較快,也會比較容易進入角色,對學生音樂學習自信心和學習興趣的提升均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3.2注意基礎樂理知識的傳授
樂理知識的了解和掌握是提升學生音樂素質的有效途徑。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任課教師一定要注意通過講授基礎的樂理知識,來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樂理知識和簡單的樂曲分析能力,并在此基礎之上,了解音樂與健美操之間的內在關系,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和音樂修養。例如:什么是音樂節拍、什么是音樂節奏,什么是旋律,什么是調式等等這些基礎的樂理知識都應該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相應講解。
3.3注意任課教師音樂素質的提升
作為健美操任課教師要實現對學生音樂素質的有效培養,不但要具有良好的執教能力和專業水平,而且還要注意自身音樂素質的提升。只有不斷加強自身的音樂、美學等內在綜合素質的水平,才能夠真正了解和把握音樂素質的真諦,才能夠給予學生科學、高效的引導,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健美操教學中學生音樂素質培養過程中的各種問題,確保學生音樂素質的順利發展。
綜上所述,可知,音樂是健美操教學的靈活,培養學生的音樂素質是高校健美操教學的一部分重要內容。任課教師應在充分了解和把握音樂素質培養的重點和要點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培養學生音樂素質的有效方法和途徑。
參考文獻
[1]宋睿.音樂在健美操教學訓練中的運用[J].體育博覽,2011(10):129.
[2]陳琛.音樂在健美操教學中的運用[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上旬,2013(12):122-123.
[3]楊小飛.健美操音樂與動作的關系探討[J].攀枝花學院學報,2010(6):91-93.
作者簡介:謝媛媛(1982,10—),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體育部,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
課題來源:①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階段性成果,課題名稱:針對高職院校教育特點構建體育課程體系的研究,課題批號: XJK013CZY117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6(b)-00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