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峰 曾優美
(崇義中學 江西贛州 341300)
淺談武術操對青少年武術的基本功的影響與作用
彭文峰 曾優美
(崇義中學 江西贛州 341300)
該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對比法和訪談法的研究方法對武術操在基本功中的影響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中華武術操作為武術在中小學中的一種教授手段,增加了青少年對武術的興趣,為武術操基本功打下來堅實的基礎,有利于武術的傳播,但是武術操對武術基本功的影響并不是全面性的,并沒有正在意義上將武術的內涵和真諦傳授其中。
武術操 武術基本功 影響 作用
武術操是在有韻律節奏的伴奏下進行的匯編成一套操化式的教學武術套路,其中把武術操的動作分成多個節拍,然后根據一拍一動的操化模式對學生進行傳授,這樣十分利于學生把握武術的招式和有節奏地進行教學活動。
“武術”一詞最早始見于南朝齊昭明太子蕭統所編的《文選》,《皇太子釋奠會作詩·首》中“國尚師立,家崇儒門……,偃閉武術,闡揚文令”。意思是停止戰爭,提倡文教,這里的武術泛指軍事。武術在秦漢以前有拳勇、手搏、角抵、角力、相搏等名,三國時出現“武藝”一詞,宋元時期有武事、使拳、打套子、白打、相撲等說法,近代有武術、國術、國技、把式、對拳、功夫等稱謂。而“武術”一詞作為一種運動名稱較普遍的使用則是在近代,尤其是解放前后才開始的。
武術作為中華民族的國粹,越來越受到專家、學者以及各界教育家的重視,如何保護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體育已經迫在眉睫,因此,教育部和中宣部要求各級學校開設武術課。但是在現實當中,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武術課在中小學的開展受到了阻礙。
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武術操的出現既解決了武術課程開展不順的問題,同時還提出了一種新型的授課方式。在課程的編寫方面,很多的武術操套路都是通過自編或是教育主導部門主編的,是有針對性地探討教師如何開展武術操這一問題進行編寫的。目前武術操教學主要是將武術套路分成多個節拍,然后按照一拍一動操化式進行武術教學。通過實踐,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對學習武術的興趣,同時還提高了教學質量。但是武術練習并不是通過一串簡單動作組合和累加,而是要在練習過程中深入了解武術本身的內涵和意義,這樣既加大了后人對武術的理解,也體現了武術自身存在的價值。
武術基本功主要值得是武術中的長拳基本功相似,其中將武術基本功分為肩力量、腰力量、腿力量、手法、手形、步形、步法、跳、平衡、跌撲滾翻和相互結合動作進行教學。武術基本功不僅是武術初學者最為基本的功夫,也是武術教學的基礎和關鍵。通過學習武術基本功和基本動作,具有幾個方面的優勢,首先,可以使練習者身體各部位得到全面的訓練;其次是加快發展武術運動的專項身體素質;最后是為學習拳術和器械套路、提高運動技術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礎。
武術基本功的內在是剖析了武術基本功的內在內涵,它是整個武術套路的基本內容,也是套路動作的分支,因此我們在練習以及訓練的時候相對會枯燥無味,但是也從另一個方面表現出對武術操有利的一方面。
3.1 武術操的特點
武術操具有新穎性、簡化性與健身性的特點。武術操的傳授方式主要是將武術套路多個有動率的節拍,然后根據一拍一動操化式進行武術套路教學,通過這種教學方式,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武術的積極性和教學的質量,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3.2 武術基本功的特點
武術基本功就是指武術的基礎,武術基本動作就是指在各拳術中最為基礎,最具有代表性的動作。基本功練習是武術的基本內容之一。拳諺講:“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這說明了武術基本功的重要性。學生對基本功掌握得好壞,將會直接影響到武術套路技術的規范。因此,加強武術基本功和基本動作的練習極為重要,可以增強關節與關節的連接、韌帶的柔韌性和靈活性,并且可以提高肌肉力量的制控和必要的彈性,對提高動作質量和防止運動損傷的發生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要充分認識到教師在武術基本功教學中的主導地位。
3.2.1 基礎性
練習武術,最為基本的是把武術基本功練好,武術基本功含有體能訓練、心理素質培養和掌握基本動作。可見,武術基本功動作具有一定的基礎性,對練習者身體內外的兼修非常注重,可以有效的提升身體內臟的功能,培養人的良好心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2.2 單調性
武術基本功包括肩臂、腰、腿這3類,因此,相對于基本功的動作與其他的運動動作來說比較單一。
3.2.3 枯燥性
武術基本功的練習不是一下子就可以練成功的,而是要常年的累計才會有更好的功底,因此它具有枯燥性。
3.3 武術基本功的內容
武術基本功根據人體的結構大致可以分為3類。
3.3.1 肩臂
在武術練習中,肩膀起到一個關鍵性的作用,可以增加肩關節韌帶的柔韌性。因為肩膀的練習主要是為了增強肩臂的力量和柔韌性,唯有力量和柔韌性增強才可以把肩臂的活動幅度增大,提高武術運動中肩臂的發揮和在武術總體的表現。
3.3.2 腰
武術活動中,腰起著重要的作用,在我們武術動作中,腰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上是為了肩臂,下是為了腿部,因此,只有增強腰部的力量和柔韌性,才可以將肩臂和腿部連接起來,將身體的四肢有效地聯接在一起,可以總體化地展示武術的總體性。
3.3.3 腿
腿部在武術活動中是最為重要的,前面的練習都是為了可以更好地展示武術的總體性,那么腿部是為了展示武術的決定性因素,只有增強了腿部的力量和柔韌性、靈活性才可以在至關重要時刻給予敵人一擊,取得最后的勝利。
其實,在之前的研究中就表述過:武術基本功動作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一是單調;二是無味;三是一成不變的機械重復性練習。可見,重復性的武術基本功練習比較枯燥泛味,容易打消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在基本功教學勢必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應善于運用有效的教學手段、豐富的教學內容,從提高學習興趣入手,使學生真正全身投入。因此,武術操的特點可以彌補武術教學中動作重復的無趣性和機械性,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對武術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了他們對武術學習的積極性和能動性。
其次,武術操動作和韻律結合,可以大大地解決武術在教學中單調的問題,從而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進一步了解武術、喜愛武術,增進武術的興趣。
武術操對武術基本功的發展提供另一種形式,更為武術的發揚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讓學生深刻理解武術基本功中一些真正的含義,比如“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尊師重道”“練武先練德,教人先教心”等一些真諦。由于武術基本功具有枯燥性、單一性和基本性等特點,才會導致現在武術越來越衰弱,但是武術操可以彌補這一缺點,因此,在武術教學訓練過程中,如何正確有效地設計武術基本功尤為重要。首先,可以幫助學生對武術基本功的了解和加深他們對其的認識;其次,加強他們對武術基本功練習的恒心與毅力,為今后練習武術套路奠定堅實牢固的基礎。
雖然武術操對武術基本功的影響并不是全面性的,并沒有真正意義上將武術的內涵和真諦傳授其中。但是希望在以后的武術教學中教師以此為問題進行解決處理。
[1]譚晶,王維,徐輝麗,等.論中華武術操在中小學教學中的影響[J].搏擊:武術科學,2010(11):52-53,57.
[2]武建偉.我國中小學武術教學的普及現狀及對策研究[J].博擊:武術科學,2007(5):70-71,76.
[3]于卓詮.怎樣打開中小學武術教學的局面——在我區開展武術操比賽的體會[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1985(1):58.
[4]徐東亮.淺談武術基本功和基本動作的教學[J].宜春學院學報,2003(6):113-114.
[5]徐泉森.基于武術操特點的高校武術教學改革探索[J].湖北體育科技,2013(4):367-368.
[6]張長思.我國中小學國家武術操實施的意義與策略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4(1):42-46.
[7]張良玉.武術操在高校武術選項課教學中的運用[J].內江科技,2014(9):148,150.
[8]劉世海.兒童韻律武術操的創編及教學效果分析[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3):104-107.
[9]雷軍蓉,趙劍平,崔伶敏.中小學武術操創編與教學實踐研究[J].中華武術:研究,2011(5):64-68.
[10]謝天賦.運用武術基本功改善學生身體素質的探討[J].湖北體育科技,2005(1):130-131.
[11]王向陽.論武術基本功和基本動作在武術運動中的作用[J].運動,2011(10):46,97.
[12]陳經崢,魏蔚.淺談武術集體基本功的創編及訓練[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8(11):183,197.
[13]徐利衛.武術教學應如何培養學生的基本功[J].才智,2009(21): 205.
G852
:A
:2095-2813(2015)10(b)-005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9.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