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科寧
(遼寧對外經貿學院體育工作部 遼寧大連 116052)
大連市普通高校開設體育保健課現狀研究①
陳科寧
(遼寧對外經貿學院體育工作部 遼寧大連 116052)
該文采用文獻資料法、訪問座談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對大連市普通高校開設體育保健課現狀進行研究。調查結果表明:大連市普通高校體育保健課存在領導不重視,教學目標注重生物性和科學性,養生、保健康復、復健內容涉及少,不利于養成終身鍛煉身體的習慣;教學大綱制定隨意性大;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和實用性,體育保健、康復運動處方、康復評價等內容較少;師資力量薄弱;適合體育弱勢學生場地、器材等設施極其匱乏,經費投入甚少,課程評價體系不完善。
大連 普通高校 體育保健課 現狀
2002年國家教育部頒布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教學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對部分身體異常和病、殘、弱及個別高齡等特殊群體的學生,開設以康復、保健為主的體育課程?!薄扼w育法》中指出:“學校應創造條件為病殘學生組織適合其特點的體育活動?!斌w育弱勢學生的體育保健課程是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對體育保健課程方面的研究較少,制約著體育保健課程的開展。該文通過對大連普通高校體育保健課開設的現狀調查,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革的思路和對策,為普通高校體育保健課課程教學更好的開展提供較為科學合理的參考。
1.1 研究對象
筆者以大連市普通高校開設體育課的現狀作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檢索中國學術期刊網、中國知網、圖書館等途徑,查閱相關研究成果及有關文獻資料。
1.2.2 訪問座談法
對大連市部分高校體育教師、教育職能部門領導、體育保健方面專家、學者進行訪談,了解體育保健課程開展的相關問題。
1.2.3 問卷調查法
根據需要設計問卷,問卷共有27個問題。向大連市九所普通高校體育部負責人發放問卷200份,回收有效問卷200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1.2.4 數理統計法
采用SPSSll.5對數據進行統計與分析。
2.1 參與課程學生情況
對大連市普通高校參加體育保健課學生調查顯示:選修保健課的學生中體質虛弱處于亞健康狀態占40.2%;肥胖占22.1%;身心疾病不宜參加運動占22.5%;殘疾學生占15.2%。目前大連市普通高校參加體育保健課主要為體質虛弱、肥胖、嚴重的身體疾病、殘疾的學生。
2.2 體育保健課程設置現狀
2.2.1 主管領導重視程度
對大連市普通高校體育保健課程開課情況調查顯示:體育保健課的占64%,未開設的占36%。有一部分高校目前還沒有開設體育保健課。對開設體育保健課的必要性調查顯示,領導認為開設體育保健課沒有必要占40%,30%的認為可有可無。目前大連市普通高校主管體育教育的主管領導對體育保健課程不重視是制約普通高校體育保健課開設的主要原因。
2.2.2 教學目標的制定情況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指出“增強體質、增進健康、全面提高體能、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促進身心全面發展”。體育保健課是高校體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目標應該定位在體育弱勢群體的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社會交往能力、心理健康,掌握康復保健等知識。但大連市大部分高校體育保健課課程教學目標存在注重生物性和科學性,強調學生掌握運動技能上;對體育弱勢學生需要掌握的養生、保健康復、如何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社會適應,等方面沒有得到重視,沒能體現“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體育課程的指導思想。
2.2.3 教學大綱制定情況
大連普通高校體育保健課教學大綱之低昂情況調查顯示,目前沒有大綱占有很大的比例,即使有教學大綱與其他普通體育課程大綱沒有明顯差異性。由于領導不重視,相關體育保健課程教學大綱研究性成果少,致使體育保健課教學大綱編寫隨意性大。
2.2.4 選編教材情況
大連市普通高校體育保健課程教材主要來源于普通高等學?!扼w育與健康》教材中的體育保健、傳統體育的章節內容及排球、健身操等相關活動內容。體育弱勢學生身體健康狀況差異較大,運動水平參差不齊,教材編寫難度大。運動康復內容,制定運動處方等體育弱勢學生針對性教材內容少,不能很好地踐行“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體育課程指導思想。
2.2.5 教學內容
體育保健課程教學內容的選擇應適合體育弱勢學生身心特點、運動量適中、實用性強等特點的體育運動。大連市普通高校體育保健課教學大綱、教材編寫缺失;教學內容選擇缺乏針對性和實用性,隨意性大,體育保健、康復運動處方、康復評價等內容較少。調查顯示實踐教學內容選擇上以太極拳、養生保健操、毽球等傳統體育項目為主。大連市普通高校體育保健課教學內容選擇上低強度、傳統性、場地范圍小的體育運動項目。理論內容缺乏針對自身狀況制定體育弱勢學生科學的運動處方,不能有效的實現終身體育的教學目標。普通高校應拓展實踐教學內容,加入時代性,地方性特點的健身內容,做好向社會體育有效過渡銜接,貫徹“終身體育”的教育思想,
2.2.6 師資情況
《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提出“建設高質量的教師隊伍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保證”。大連市普通高校體育保健課師資力量薄弱制約體育保健課程的教學質量。高校保健課的教學大部分多為體育教育專業,年齡偏大即將退休的教師擔任,只有極少數體育保健專業畢業的教師。教師在體育弱勢學生運動康復的保健理論知識、實踐能力、相關科研能力等方面不能滿足體育保健課的需要,制約著體育保健課程的正常發展。大連教育管理部門對體育保健教師培訓工作不夠重視,保健課教學教師的知識結構得不到完善,相關體育保健課程的研究成果少,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保健課的教學質量和效果。
2.2.7 場地、器材設施情況
體育弱勢學生是一個特殊群體,場地、器材等設備使用中有時需要一些保健康復運動是的輔助設備。大連市高校領導對體育保健課重視程度不足,學校資金不到位等原因造成體育場地、器材不能滿足體育弱勢學生需要,致使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積極主動性差,不利于是素質教育順利開展。
2.2.8 課程評價體系
目前,大連普通高校保健課程的評價方法和評價標準隨意性較大。評價側重于運動技術考試、出勤率和課堂表現,注重結果評價,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參與度以及學生自身進步,過程性評價沒有得到重視。這種評價狀況的隨意性制約了體育保健課教學改革的發展。
3.1 大連高校主管領導提高重視
體育弱勢學生是高校體育改革中不容忽視的一部分,多渠道了解體育弱勢學生體育教育、體育保健課程發展新趨勢,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重視培養弱勢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價值觀,加強體育保健課程建設與體育活動的組織,強化體育保健教育的管理。
3.2 加強體育保健課程建設
大連市大部分高校體育保健課課程教學目標應注重體培養學生養生、保健康復能力與方法,逐步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樹立與疾病斗爭的信心,確立“終身體育”教育指導;編寫適宜高校體育弱勢學生身體健康狀況差異較大,運動水平參差不齊特點的體育保健課程教學大綱;以“健康第一”和“以學生為主體”為指導思想,編寫體育保健課教材。注重教材編寫針對性與創新性,有別與普通學生的體育課程教材,注重體育弱勢學生的實際情況,加大體適能鍛煉指導及養生保健、康復、營養,運動處方等方面基礎知識的比例。
3.3 提高師資水平
大連市普通高校應加大體育保健教師培訓,加強學術交流,深入體育保健課程研究,完善教師的知識結構,提高教師體育保健專業教學水平。各體育院校加大體育保健專業人才培養,徹底解決高校體育保健方面師資薄弱的問題。
3.4 加強場地、器材設施建設
大連高校應重視體育弱勢學生體育教育,加大場地、器材的建設,根據學生的活動特點配備專門的體育運動場地與器材;保證體育保健課程的教學需要。
[1]汪海燕,羅達勇,范敏.對普通高校弱勢群體(學生)實施體育保健課程教學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27(5):670-671.
[2]旅明.高校體育教學中弱勢群體學生教學淺析[J].烏魯木齊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5,13(3):71-73.
[3]宋衛東,郭有萃,張珂等.康復運動處方在普通高校健康弱勢群體中的教學應用與效果分析[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2,28 (6):40-43.
G807.4
:A
:2095-2813(2015)10(b)-013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9.132
陳科寧(1978,8—),女,漢,本科,職稱:副教授,黑龍江人,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