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地方保護、市場分割與地區產業結構差異化

2015-12-04 09:58:04王正新林陽陽盛雯雯
財經論叢 2015年10期

邱 風,王正新,林陽陽,盛雯雯,王 倩

(1.浙江財經大學經濟與國際貿易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2.杭州銀西百貨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2)

一、引 言

隨著中央對地方政府實施放權讓利的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推進,地方政府擁有了更多權力,逐步形成相對獨立的投資決策主體和利益主體。地方政府官員在其有限的任期內,為了政治晉升往往會展開政績晉升博弈,采取相應手段增加本地財政收入,并力圖促進經濟總量的快速增長,以實現其任期內本地利益和個人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地方保護及市場分割問題也逐步凸顯,并由此對區域間產業結構的走勢產生影響,進而導致區域間的產業結構趨同。這種影響的作用途徑、機制及結果,引起了相關學者的注意。進一步的問題是,如何衡量地方保護的力度?在地方保護的背景下,我國市場一體化進程呈現怎樣的變遷軌跡?而地方保護主義的興起對區域間產業結構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其影響機理是什么?地方保護引致區域間產業結構趨同還是趨異?這些問題還有待深入研究。因此,本文擬定以下研究思路:

首先,梳理地方保護與地區產業結構的關系及地方保護測度方法的研究文獻;其次,對地方保護與市場分割程度進行具體的測算,以求證我國市場分割程度的變遷軌跡;再次,分析地區間產業結構的差異化發展趨勢;第四,采用面板數據模型,分析影響地區產業結構差異化的因素;最后,給出本文的基本結論和政策建議。

二、相關文獻綜述

(一)地方保護對地區產業結構的影響

關于地方保護及其對區域間產業結構的影響,基于我國省區數據,相關學者通過實證研究得出了并不一致的結論。一些較早的研究認為,我國地方保護程度上升,加劇了產業結構趨同的態勢。從省級GDP結構、制造業產出結構、資本邊際產出等角度看,區域間產業結構的演進趨勢是收斂趨同。因我國財政體制的分權化改革,地方政府極易形成保護地方經濟發展和行業增長的行為動機,甚至人為設置貿易壁壘,阻礙原材料與商品的自由流通,導致各地違背比較優勢,扭曲了各地區的產業結構(Young,2000)[1]。類似的觀點在后期也得到眾多國內外學者的支持。從地區間行業貿易的邊際效應看,我國國內市場一體化程度不高,各行業均存在市場分割現象,地方保護主義仍然較為嚴重(黃賾琳、王敬云,2006;孫曉華、郭玉嬌、周玲玲,2013)[2][3]。中國省際間產業結構趨同的主要原因來自官員晉升體系的激勵方式所致,地方政府官員在理性的驅使下,將GDP總量及其增長率等作為任期內的主要追求目標,而忽視了本地產業結構的合理性。

與Young的結論相反,蔡昉(2002)[4]、白重恩(2004)[5]等認為,我國產品市場和生產要素市場在漸進式改革過程中正在不斷發育,地方政府對地區封鎖和區際貿易進行保護的動機會逐步弱化,因而區域間產業結構趨同程度不會隨時間的推移而提高。一些學者從財政分權的角度論證了一個地區的經濟活動越是融入全國市場,地方保護程度就越低,市場分割程度也隨之降低,從而越有利于地區間產業結構的差異化發展(馬光榮、楊恩艷、周敏倩,2010)[6]。地方政府同時追求投資與財政收益控制權的行為會促進區域間產業結構向差異化方向邁進(王燕武、王俊海,2009;胡向婷,張璐,2005)[7][8]。

(二)地方保護程度的測度方法

地方保護程度并無統一的測度方法,地方保護行為的數據也難以獲取。較早的研究認為我國地方保護程度上升,導致專業化分工程度下降,區域間產業結構差異縮小(Young,2000;白重恩,2004;劉培林,2005;鄭毓盛、李崇高,2003)[1][5][9][10]。地方保護必然導致市場分割,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可以用市場分割程度測量地方保護的程度。有關研究認為,市場分割問題在市場化改革之后變得日趨嚴重,地方政府分權促使區域間貿易保護的興起,各區域間產業結構趨同程度大大提高(Young,2000)[1],由此帶來的損失也在不斷上升,僅2000年就損失了20%的產值(鄭毓盛、李崇高,2003)[10]。

衡量市場分割的指標主要有三種。一是貿易流量法,通過貿易流量的波動測度區域間貿易壁壘的大小及其動態變化。當區域間的貿易流量上升,則“邊界效應”下降,市場分割程度降低,反之,市場分割程度上升(McCallum,1995;Naughton,1999;Poncet,2002,2003;余東華、劉運,2009)[11][12][13][14][15]。二是經濟周期關聯法,當各區域間經濟周期相關程度高,則認為市場一體化程度高(Tang,1998;Xu,2002)[16][17]。三是價格法,當區域間的商品價格變異系數下降或者在統計上表現出價格趨同態勢,則表明地方保護程度下降,邊界效應降低,市場一體化程度上升。相關研究表明,中國式的分權體制改革進一步推動了市場的一體化進程,市場價格趨于收斂,區域間市場分割現象并不嚴重,市場一體化程度趨于上升態勢(喻聞、黃季焜,1998;Parsley and Wei,2001;武拉平,2001;桂琦寒、陳敏、陸銘、陳釗,2006)[18][19][20][21]。價格法的優勢在于獲取數據的便利性,從而有利于進行相關實證分析。盡管該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但還是應用較多的方法(余東華、劉運,2009)[15]。

三、地方保護與市場分割的測度

(一)地方保護指標——市場分割程度

鑒于前期相關學者的研究,本文使用價格指數衡量地方保護導致的區域間市場分割程度的變化,也就是所謂的“相對價格法”(Parsley and Wei,2001)[19]。該方法來源于“冰川成本”理論:假設某種商品在i地和j地的售價分別為Pi、Pj,觀察商品市場上的相對價格方差Var(Pi/Pj)的變動趨勢,當Var(Pi/Pj)隨時間變化而收斂,則兩地間的市場趨于整合,不存在市場分割問題①商品在兩地間運輸會損耗成本,即“融化”了的冰川成本,令該損耗成本的大小為每單位價格的比例c(0<c<1)。“冰川成本”c的降低,將使無套利區間[1-c,1/(1-c)]變窄,即阻礙市場整合的因素減少,兩地間的貿易壁壘趨于下降。由此可以將相對價格方差作為衡量市場一體化程度的動態指標。。

相關學者根據我國省級面板數據,運用“相對價格法”測度了商品的相對價格方差(1985—2001),并將測度的范圍限定在兩個相鄰的省份(市、區)之間(桂琦寒、陳敏、陸銘、陳釗,2006)[21]。但將測度范圍僅限定于相鄰省份,而不考慮其他更遠省份間的相互作用,有可能低估地方保護和區域間市場分割程度。有鑒于此,本文將測度范圍擴展至全國各省(區、市)的兩兩之間。運用“相對價格法”測算相對價格方差,需要依次測度三個指標:

其中,i、j代表省份,t為年份,k代表商品種類,P為商品價格。

(2)價格差異離差:

兩地某種商品市場的價格變動可能來自商品特性的變化,也可能與不同地區的市場環境變化和隨機因素有關,而與商品本身的特性無關。因此,為了提高相對價格方差的精度,應剔除中因商品的異質性帶來的不可加效應。具體做法是:設由εijt與 ak兩項組成,εijt與兩地區不同的市場環境有關,ak與商品的種類k有關,即所謂的固定效應,要消除其帶來的偏誤,則要消去ak項。首先對t年商品k的|ΔQkijt|在各組間求取平均值,然后分別將各組的|ΔQkijt|減去平均值,由此得到價格差異離差qkijt指標值。

(3)相對價格方差:Var(qkijt)

對同一年、同一省(市、區)對的價格差異離差qkijt求方差,得到反映市場分割程度的指標值②原始數據為歷年《中國統計年鑒》中的分地區商品零售價格指數,數據涵蓋了2004—2013年10年我國30個省、市、自治區的16類商品:食品、煙酒飲料、服裝鞋帽、紡織品、家用電器及音像器材、文化辦公用品、日用品、體育娛樂用品、交通及通信用品、家具、化妝品、金銀珠寶、中西藥及醫療保健用品、書刊雜志及電子出版物、燃料、建筑材料及五金電料,具備了時間、地點以及商品種類3個維度。將30個省(市)兩兩配對,得到465組存在地區間貿易的省(市)組合,進而得到4650個(465×10)價格差異方差Var(qkijt),然后再對每一年各省(市)的相對價格方差進行合并,得到30個省(市)市場分割度的年度數據。由于2003年以后中國統計年鑒中商品種類的劃分發生了變化,并且西藏的數據不完整,為了消除數據的不連續性,我們選擇了2004—2013年除西藏以外的數據測算市場分割程度。。

(二)我國市場分割程度的變遷趨勢

2004-2013年間我國市場分割的變動情況如圖1所示。在樣本區間內,2008年市場分割程度大幅上升,2009-2013年呈穩步下降趨勢。從整體看,我國國內的市場分割程度并沒有擴大,而呈現出下降趨勢。這與白重恩(2004)[5]、桂琦寒(2006)[21]等的研究結論相似。

為進一步考察各省(市)的市場分割狀況,在圖2中,將30個省、市、自治區分為4組,分別考察各省、市、自治區的市場分割程度變遷軌跡(2004—2013)。由圖2可見,我國各省、市、自治區的整體市場分割程度2007年以前呈現先下降后略有上升的態勢,2008年有較大幅度上升,后均呈較為一致的下降趨勢。從觀察區間看,我國市場分割程度總體趨于下降,2013年比2004年下降了56.89%。從分省區觀察,與全國變化趨勢大同小異。也就是說,無論是從全國整體層面還是從省際層面看,隨著分稅制改革的逐漸推進,盡管存在一定的地方保護動機,但市場分割程度并未提高,而是現出逐步整合趨勢。

圖1 我國市場分割程度的變動趨勢(2004-2013)

圖2 我國各省、市、自治區市場分割程度變動趨勢(2004-2013)

四、我國地區產業結構差異化演進趨勢

(一)地區產業結構差異的指標選取

如何測度區域間的產業結構呢?我們必須依賴特定的指標,可以從產業同構的角度也可以從產業結構差異的角度來衡量。相關指標的構建沿著兩個方向,一個是從產業集聚的角度構建,指標包括Krugman空間基尼系數、SP指數、γj系數與γcj系數、CR指數、Herfindahl指數、絕對地理集中指數、基尼系數、產業集中率、產業平均集中率與制造業中心值、標準差系數、熵指數、Isard指數、布什和萊茵哈特地理集中指數等;另一個是從地區專業化的角度構建,指標包括絕對專業化指數、區位商、Krugman地區專業化指數、Krugman修正指數與Krugman地區相對專業化指數、基尼指數、產業方差系數、行業絕對集中度與相對集中度等。可以用來間接測度區域間產業結構異同的指標主要有區位熵、Hoover專業化系數、空間基尼系數、E-G指數等。但這些指標主要與產業集聚及產業的空間分布有關,用于衡量區域間產業結構的異同不一定合適。衡量區域間產業結構異同的指標最常用的是產業結構相似系數,本文選用產業結構差異化指數SD(胡向婷、張璐,2005)[8]刻畫我國各地區間產業結構的演進趨勢。計算公式為:

其中,i代表地區,e為具體行業,t表示時間,Yt為全國在t年的國內生產總值,Yet為t年e行業的國內生產總值,Yit為t年i地區的國內生產總值,Yiet為i地區e行業t年的國內生產 總值。則SDiet表示i地區t年的產業結構差異化指數,將各地區t年的產業結構差異化指數加總平均,得到全國t年的產業結構差異化指數均值,由此可以計算得到各相關年份我國產業結構差異化指數均值的變化趨勢。為更清晰的表示指標值的變化情況,對指標值進行“歸一化”處理,將指標值變成0到1之間的數值①指數值=(實際值-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指標值越小,說明地區間產業結構的差異性越小;指標值越大,則說明地區間產業結構的差異性越大。

(二)各地區產業結構差異化發展趨勢

按照產業結構差異化指數的計算公式,得出2004-2013年10年間我國30個省、市、自治區產業結構的總體差異狀況②先計算出行業i當年生產總值與全國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比值,得到270個(27×10)數據,再計算n地區i行業當年國內生產總值與地區n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比值,得到8100個(27×30×10)數據,然后計算它們差值的絕對值大小,共得到8100個(27×30×10)產業結構差異度指標數據。為反映各省的產業結構差異,再將27種行業的產業結構差異度數據進行加總平均得出產業結構差異化指數值。。由圖3可見,我國地區間產業結構差異化程度不但沒有下降,而呈現出穩中有升的趨勢,即沒有所謂的區域產業結構趨同問題③原始數據來自2004-2013年《中國工業經濟年鑒》、《中國統計年鑒》中有關我國30個省、市、自治區的27個行業大類的行業生產總值指標、相應地區的生產總值指標和全國國內生產總值指標。27個行業大類分別為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金屬制品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紡織服裝、鞋、帽制造業,紡織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通訊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飲料制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業,醫藥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化學纖維制造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造業,造紙及紙制品業,農副食品加工業,煙草制品業,食品制造業,建筑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

圖3 我國地區產業結構差異化指數均值變化趨勢(2004-2013)

五、地區產業結構差異化演進的影響因素分析

地區間產業結構的異同不僅與地方保護、市場分割及貿易壁壘有關,還有一些其他的影響因素。由于產業結構升級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區域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與其產業結構的差異應該具有某種相關性;而外資大舉涌入中國,其對區域的選擇會有一定的傾向性,也會對區域間產業結構帶來影響;由于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有利于資源在區域間優化配置,同樣會對地區間產業結構的變遷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一)變量選取與理論假設

基于以上認識,結合前文的理論分析,構建以下計量模型:

lnsdit=ai+ β1lnsegmentit+ β2lnfdiit+ β3lntaxit+ β4lnroadit+ β5lngdpit+ μit

其中,i代表省份(市、區);t代表時間。為了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統計異方差,除了時間變量外,其余變量均取對數形式①如前所述,由于西藏部分數據缺失比較嚴重(缺FDI數據),故舍棄西藏地區。樣本的跨度區間為2004—2013年。各省(市)統計數據來自2005—2014年《中國統計年鑒》、《中國工業統計年鑒》、各省統計年鑒及國泰安數據庫。。各變量的定義與理論假設如下:

(1)產業結構差異化指數(sd):該指標衡量區域間產業結構的差異程度,具體檢驗有哪些因素推進或抑制區域間產業結構向差異化方向發展。

(2)市場分割度指數(segment):以相對價格波動表示各區域市場分割程度。地方保護會扭曲區域間的產業結構,推動地區產業結構趨同,并可能引致生產要素配置的低效率。理論假設:市場分割度指數與產業結構差異化指數負相關。

(3)地區經濟開放程度(fdi):以各地區實際利用外資額占GDP的比重表示各地區開放程度②為控制匯率變化的影響,實際利用外資額為經過年平均匯率換算后按人民幣表示的調整值。。外資的區位和產業選擇主要遵循效率原則,近年來發達地區的投資環境均質化,中西部地區在招商引資政策優惠和豐富廉價勞動力資源等方面的優勢凸顯,中西部外商投資提升較快,并且在某一個特定時間段內,新興產業全面開花,投資布局在省域間比較,可能也有同質化傾向,從而促進地區產業結構的差異化縮小。理論假設:地區經濟開放程度與產業結構差異化指數負相關。

(4)地區企業所得稅比重(tax):以地區企業所得稅占該地區地方財政收入比重表示,該指標可以間接測度地區間貿易壁壘,進而可以作為地方保護程度的間接指標。地區間貿易壁壘越高,各地區因要素稟賦不同,難以發揮比較優勢,本地化產品的比重也會隨之提高,從而引致具有地方特色的產業結構。理論假設:地區企業所得稅比重與產業結構差異化指數正相關。

(5)交通運輸條件(road):以公路、鐵路密度(單位面積公路與鐵路里程之和)衡量各不同區域的交通運輸便利性,從而可以間接反映各地區運輸成本的差異。在交通運輸設施落后的背景下,各地主要根據自己的比較優勢來配置資源,會有更多的本地化產業,產業結構應該走向差異化。隨著我國大規模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運輸條件大為改善,為地區間要素的優化配置提供了便利條件。理論假設:交通運輸條件與產業結構差異化指數負相關。

(6)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即各地區gdp總量÷地區總人口。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的地區,其需求結構也不同,本地化產業就會有較大差異,因此隨著地區經濟的不斷增長,區域間產業結構將趨向差異化。理論假設: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與產業結構差異化指數正相關。

(二)面板數據模型的選取

在進行實證分析之前,對本文的模型給出基本判斷。首先,進行固定效應回歸、隨機效應回歸、LM檢驗與豪斯曼檢驗,以期得出合適的模型類型。其次,對得出的結論進行相關統計性描述、截面相關性檢驗、序列相關性檢驗和異方差性檢驗,以獲得最優結果。由模型檢驗結果(見表1)可知,本文應選用固定效應模型。

表1 模型檢驗結果

(三)統計性描述

表2顯示的是本文所選取的2004-2013年各省、市、自治區的六個變量的情況。就均值而言,除lngdp外各變量的均值均為負值;就標準差而言,lnfdi和lnsd分別為最大和最小標準差,其值分別為1.101613和0.2805068,說明lnfdi波動最大,而lnsd波動最小;就極差而言,lnfdi和lnsdi分別為最大和最小極差,與標準差一致。

表2 面板數據的統計性描述

(四)截面異方差和相關性檢驗

由于本文樣本為短面板數據(N=30>T=10),存在截面異方差和截面相關性問題的可能性較大,因而有必要分別進行截面異方差檢驗和截面相關性檢驗。對于異方差檢驗,在不同個體的擾動項方差相等的原假下,檢驗結果見表3。

表3 截面異方差檢驗

由表3可知,P值為0.0000,存在異方差。本文運用Frees檢驗和Pesaran檢驗同時進行截面相關性檢驗,原假設:各截面不相關。檢驗結果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檢驗的P值均小于0.01,拒絕原假設。

表4 截面相關性檢驗

(五)回歸結果與分析

為消除截面異方差和截面相關對計量結果的影響,本文運用面板校正標準誤差方法PCSE(Panel Corrected Standard Errors)進行修正,回歸結果如表5所示。

表5 PCSE修正后的回歸結果

(1)地方保護不利于地區間產業結構的差異化。地方保護導致市場分割,市場分割程度lnsegment的系數為負,表明地方保護有扭曲地區間產業結構的效應。然而,間接衡量地方保護程度的變量lntax的系數為正,表明自行政分權和分稅制改革以來,盡管地方政府有動機通過各種方式穩定稅基,但并不必然違背比較優勢,引致低效率的產業結構,反而能夠遵循比較優勢,促進地區間產業結構的差異化。

(2)地區經濟開放程度越高,越不利于地區產業結構的差異化。開放程度的衡量指標lnfdi的系數為負,且這種趨勢在回歸結果中具有穩定性,表明隨著經濟的不斷開放,并不利于區域間產業結構的差異化發展。相關學者認為,在經濟開放水平較低時,地方保護和國內市場分割問題較為嚴重,隨著開放水平的不斷提升,地方政府試圖運用相關保護政策和采取市場分割行為的成本會越來越高,經濟體系的開放過程會自動矯正地方政府不當干預區域產業結構的行為(陳敏等,2008)[22]。本文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這種研究結論。

(3)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對具有促進地區間產業結構趨同的作用。交通運輸條件lnroad的系數為負,說明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既有利于地區間要素的優化配置,也為區域間的同質競爭提供了基礎條件,弱化了產業投資選擇的謹慎動機,加之區域間錦標賽式的競爭引致區域間結構趨同。

(4)經濟發展水平越高,越有利于促進地區間產業結構趨異。經濟發展水平變量的系數顯著為正,且數值很大,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區域產業結構的差異化發展。

(5)固定效應模型的時間效應顯著,系數都為正值,說明各區域間的產業結構隨時間呈現出差異化發展趨勢。這個結論與地區產業結構的差異化指數走勢一致,由此印證了對區域間產業結構走勢的基本判斷。

六、結論與政策建議

(一)主要研究結論

本文的研究結論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采用價格法測算了我國各地區的市場分割程度,結果表明,市場分割程度均表現出較為一致的規律:即從全國整體層面和省際層面看,市場分割程度均沒有進一步擴大,而是呈現出一定的收斂趨勢,說明我國地方保護的程度在減弱,國內市場漸趨整合。

第二,運用產業結構差異化指數測算了我國各省區的產業結構差異化走勢,發現各地區產業結構正向差異化方向發展,而不是眾多學者所擔憂的結構趨同。這個研究結論說明,目前我國區域間產品和要素的流動性進一步增強,有助于各地遵循比較優勢,提高經濟效率。因此,不必過分擔憂區域間產業結構趨同的問題。

第三,對區域間產業結構差異化影響因素的實證結果印證了理論假設:地方保護有促進區域間產業結構趨同作用,但地方政府為追求財政收益的努力能抑制區域間產業結構趨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與開放程度越高,越能促進區域間產業結構的差異化發展;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對地區間產業結構的差異化發展具有抑制作用,現代化的交通運輸網絡使得各地的投資環境呈現均質化趨勢,各區域可以獲得幾乎所有的生產要素,從而引致結構趨同。

(二)政策建議

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地方保護將趨于減弱,但地方保護對地區產業結構的負面影響仍然不可忽視。同時,為了我國產業結構的順利轉型升級,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建立科學的地方政府官員政績評價體系,弱化地方政府分割市場實施地方保護的動機。地方政府官員的考核應注重地方公共服務的質量、清正廉潔、民生改善、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指標,降低地方GDP增長的考核權重,以此規范地方政府官員的行為取向和行為模式,避免地方政府官員急功近利,熱衷于爭項目爭投資的傾向。若如此,各級政府官員就可以對當地經濟發展進行長遠思考和規劃,做出審慎的決策,并合理布局區域產業結構。

第二,不斷優化區域產業布局政策。國家產業結構政策應能夠引導區域產業的優化布局,促進地方政府根據自身比較優勢與競爭優勢,準確定位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路徑,實施產業的差異化集群發展和集群式擴張,優化區域間產業結構,努力規避過度競爭、重復建設問題,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第三,改善投資環境,引導外商投資的產業和區位選擇。努力營造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保護外資企業的合法權益,促進跨國公司的產業轉移與技術轉移,提高外資企業的質量。中央政府可以意識地給出外商投資產業的區位導向信號,地方政府應以中央政府外商投資產業的區位導向信號為指引,正確引導外資的產業選擇,使外資更多地投向各地區具有比較優勢和區位優勢的產業,以謀求區域間產業結構在全國范圍的協同發展。

[1] Alwyn Young.The razor's edge:Distortions and incremental refor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0,115(4):1091 -1135.

[2]黃賾琳,王敬云.地方保護與市場分割:來自中國的經驗數據[J].中國工業經濟,2006,(2):60-67.

[3]孫曉華,郭玉嬌,周玲玲.經濟一體化、地方保護主義與地區專業化[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3,(1):3-9.

[4]蔡昉,王德文.比較優勢差異、變化及其對地區差距的影響[J].中國社會科學,2002,(5):41-66.

[5]白重恩,杜穎娟,陶志剛,仝月婷.地方保護主義及產業地區集中度的決定因素和變動趨勢 [J].經濟研究,2004,(4):29-40.

[6]馬光榮,楊恩艷,周敏倩.財政分權、地方保護與中國的地區專業化[J].南方經濟,2010,(1):19-20.

[7]王燕武,王俊海.地方政府行為與地區產業結構趨同的理論及實證分析[J].南開經濟研究,2009,(4):33-49.

[8]胡向婷,張璐.地方保護主義對地區產業結構的影響——理論與實證分析[J].經濟研究,2005,(2):102-112.

[9]劉培林.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的損失 [J].中國工業經濟,2005,(4):69-76.

[10]鄭毓盛,李崇高.中國地方分割的效率損失[J].中國社會科學,2003,(1):64-72.

[11] John McCallum.National borders matter:Canada-U.S regional trade pattern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5,(85):615-623.

[12] Naughton B.How much can regional integration do to unify Chinese markets[J].Conference for Research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cy Research,Stanford University,1999,(23):24 -40.

[13]Sandra Poncet.中國市場正在走向“非一體化”?——中國國內和國際市場一體化程度的比較分析 [J].世界經濟文匯,2002,(1):3-17.

[14] Sandra Poncet.Domestic market fragment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General Information,2003,8(4):1 -33.

[15]余東華,劉運.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的測度與辨識——基于方法論的文獻綜述[J].世界經濟文匯,2009,(1):81-93.

[16] Tang Kam - ki.Economic integration of the Chinese provinces:A business cycle approach [J].Journal of Economic Integration,1998,(3):549-570.

[17] Xinpeng Xu.Have the Chinese provinces become integrated under reform?[J].China Economic Review,2002,13(2):116 -133.

[18]喻聞,黃季焜.從大米市場整合程度看我國糧食市場改革[J].經濟研究,1998,(3):50-57.

[19] David C.Parsley,Shang-Jin Wei.Limiting currency volatility to stimulate goods market integration:A price based approach [J].NBER Working Paper,2001b,NO.846,83 -17.

[20]武拉平.國內外糧食市場關系研究 [J].中國農村觀察,2001,(1):24-32.

[21]桂琦寒,陳敏,陸銘,陳釗.中國國內商品市場趨于分割還是整合:基于相對價格法的分析[J].世界經濟,2006,(2):20-30.

[22]陳敏,桂琦寒,陸銘,陳釗.中國經濟增長如何持續發揮規模效應?——經濟開放與國內商品市場分割的實證研究[J].經濟學(季刊),2008,(1):125-15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视频 第一页| 国产又色又爽又黄| 国产精品免费电影| 亚洲国产欧美目韩成人综合| 天天视频在线91频|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 91精品免费高清在线| 在线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超碰色了色| 无码AV高清毛片中国一级毛片|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性色永久网址| 国产美女叼嘿视频免费看|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AV| 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 亚洲天堂高清| 婷婷亚洲最大| 婷婷五月在线视频| 丁香婷婷久久| 女人一级毛片| 亚洲男人在线天堂| 日韩黄色大片免费看|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 色综合激情网|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区|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熟女影院| 天天色天天操综合网| 国外欧美一区另类中文字幕| 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影视 | 成人字幕网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观看人成激情视频| 先锋资源久久| 中文字幕有乳无码| 欧美不卡视频一区发布|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 国产三级成人| 波多野结衣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尤物| 国产经典三级在线| 国产一二三区视频| 日韩久草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p区| 国产精品视频猛进猛出| 欧美另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视频在线观看第一页| 91国语视频|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91久久国产热精品免费|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精品蕉| 中文字幕佐山爱一区二区免费| 四虎成人精品| 亚洲色图欧美| 日本伊人色综合网| 欧美日韩资源| 91系列在线观看| 亚洲狼网站狼狼鲁亚洲下载| 欧美精品aⅴ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 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的| 国产成人精品2021欧美日韩| 伊人狠狠丁香婷婷综合色| 欧美另类图片视频无弹跳第一页| 国产欧美日韩专区发布| 美女国内精品自产拍在线播放|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 午夜影院a级片| 亚洲综合色在线| 日本午夜在线视频| 99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国产女人综合久久精品视| 中国国语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色哟哟精品无码网站在线播放视频| 亚洲二区视频| 久久青草免费91观看| 亚洲天堂高清| 国产Av无码精品色午夜| 日韩福利视频导航| 日韩在线欧美在线| 色屁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