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研究
王曉飛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
[摘要]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小企業發展態勢良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目前,中小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國經濟增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并且,除在經濟增長上所做出的貢獻外,中小企業還可以滿足人們的多樣化和個性化需求,促進技術創新和社會化專業協作,培養企業家。它在促進經濟增長和保持社會穩定起著重要作用。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中小企業的發展影響整個地區和國家。但是,融資難的問題卻阻礙了其發展壯大。本文探討分析了中小企業融資難的解決問題的思路。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困境;中小板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小企業發展態勢良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目前,中小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國經濟增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以工業為例,據統計,截至2013年,規模以上中小企業已經超過3000萬家,約占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的97%。1并且,除在經濟增長上所做出的貢獻外,中小企業還可以滿足人們的多樣化和個性化需求,促進技術創新和社會化專業協作,培養企業家。它在促進經濟增長和保持社會穩定起著重要作用。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中小企業的發展影響整個地區和國家。但是,融資難的問題卻阻礙了其發展壯大。因此,為了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研究它的融資問題非常重要。
正是因為中小企業對國民經濟有如此深遠的影響,我國政府應該過多重視中小企業的發展。但在中國中小企業的發展面臨著沉重的阻力,也面臨著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那就是如何獲得穩定的、快捷的、低成本的資金。據統計,如何融資已經成為中小企業關注的主要問題。企業在其發展的過程中,對資金的需求上升,如果資金短缺,企業很難獲得足夠的和長期的發展。因此,只有為其提供暢通的、多渠道的融資方式,才能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因而才能發揮其在促進國民經濟增長和保持社會的繁榮穩定的作用。
(一)內部因素
1.企業誠信度不高,信用記錄差
中小企業的信用形象不好,誠信度不高,這為其在融資的道路上設立了一個不小的障礙。一些企業經營者缺乏誠信觀念,經常拖欠賬款,不能及時還債。這種情況的不斷地發生,就會給中小企業這個整體抹黑,使得一些融資機構對其貸款的意愿微弱。再加上信息的不對稱,銀行在做貸款的風險評估時,往往由于風險太大而放棄放貸,使得中小企業失去了融資的機會。同時,部分企業即使獲取了貸款,也沒能好好珍惜這個機會,反而不按照合同的規定,隨意使用資金。銀行也沒有對其形成完善的監督機制,使得其利用監管盲區而肆意將借來的資金用在風險更大的項目上。我國目前正處于經濟轉型期,市場監督機制和信用體制都有待完善。一些不良企業缺乏自身約束力,想要鉆制度的空子。申請貸款時,做出承諾,保證按時還款,但還款日臨近時,卻一拖再拖,不想還款,甚至有的企業還采取非法手段騙取貸款。這些中小企業誠信缺失的現象都使得企業信用資源變差,進而影響融資,影響其以后的發展。
2.財務制度不健全,財務核算水分大
銀行在決定發放貸款之前要先了解企業真實的財務狀況以便做出風險評估。但是由于企業內部缺乏規范管理,財會人員素質不高,經驗不足,核算方法落后,加之外部對其缺乏嚴格的監督,導致一些企業公布的財務報告不準確,普遍存在水分。銀行對企業這種隱瞞真實財務與經營狀況的行為拒絕提供貸款。
3.中小企業自身素質差
中小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所占優勢不大,可以說是處于劣勢地位,競爭力相對較小。中小企業規模小,職工數量少,產品技術含量低,創新能力低,資源少。
(二)外部因素
現代技術環境的限制因素是技術、材料創新的時代產業中激發出來的。通過對新材料、新技術、新手法的了解和把握,應用到建筑設計中。譬如路易·康在混凝土材料的表達上,他強調了秩序感和端莊感。以及奧托·瓦格納利用當時的新材料和新技術,創造出一種新的建筑空間。安藤忠雄他通過學習柯布西耶對混凝土特性的把握,將混凝土特性利用不同的表現手法,開始研究如何將材質在建筑中表現出很強的張力,形成一種獨特的建筑材料文化。第一個成名作—住吉的長屋,他用清水混凝土墻圍出一座方盒子,從此他有了“清水混凝土詩人”的稱號。所以通過理解了建筑中的材料、空間細部和技術手法之間的內在關聯性,才能更好的設計出符合時代的建筑。
1.銀行等金融機構未能發揮融資職能
銀行的主要盈利來源是發放貸款。國有商業銀行擁有近70%的存款資源和65%的貸款份額,在商業金融體系中占絕對壟斷的優勢。3但各大銀行的主要目標客戶群還是大型企業。畢竟與中小企業相比,大型企業擁有不可比擬的優勢。同樣的一筆資金,放貸給大型企業安全性更高,利潤更多。商業銀行為了獲取更多的利潤和長遠的發展,將主要目標客戶群體定位于大型企業,而在向中小企業貸款時,往往設立的條件苛刻,審查嚴格。
向中小企業放貸信用風險高。中小企業生產經營規模小,職工數量少,技術水平落后,創新能力低,經營業績不穩定,抵御風險能力差,虧損企業偏多,加上部分企業管理不規范,財務信息水分大,信用等級較低,資信相對較差。另外,對于從事高新技術風險的小企業,銀行更不愿意向其放貸。一旦企業經營失敗,銀行面臨無法收回貸款的窘境,就造成銀行的壞賬損失;但若經營成功,銀行所獲得的利潤也不高。
2.政府方面
(1)政府對中小企業的重要性意識不足
受歷史因素影響,從計劃經濟起,政府的主要導向還是拉動國有大企業的發展。直至現在,政府都沒有給予中小企業足夠的重視程度以及相應的扶持鼓勵行動。受固有觀念的影響,認為中小企業只是在解決失業、就業困難的問題上有幫助,卻沒有看到其對于市場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如對于市場競爭的促進作用,對于市場氛圍的活躍作用,以及對于市場經濟不斷完善作用。如果政府沒有給予中小企業足夠的重視,沒有給予足夠的政策支持,那么中小企業便缺乏一個引領和發展的方向,整個社會環境以及銀行等社會各方對于中小企業的鼓勵和支持都會寥寥可數。
(2)政府為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的軟硬件措施缺位
對于中小企業的管理,缺乏統一的管理部門,分屬多個部門管理容易造成多頭管理、權責不明,對于中小企業出現的困難并不能有效解決。同時,也缺乏一個綜合性的輔導體系來為中小企業提供多方面、多層次的服務。而且對于新成立的企業,也缺乏培訓和管理方面的建議和幫助,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缺乏指導,難免在摸爬滾打的道路上遇見難以逾越的困難。在直接融資方面,絕大多數中小企業受到嚴格限制,使得直接融資渠道嚴重不足。在間接融資方面,中小企業也面臨阻礙,缺乏與其提供對口服務的專門融資機構。
(3)信用擔保制度不健全
我國信用擔保制度體系還不完善,規模小,數量少,產品種類單一。雖然分為政策性信用擔保和商業性信用擔保,但是兩者在產品服務上沒有相差甚遠,遠不能滿足中小企業的需要。其次,在具體操作和管理模式方面存在缺陷。擔保公司申請擔保企業的嚴格審查,許多中小企業既沒有獲得銀行貸款,也不能獲得擔保公司的擔保。并且《擔保法》缺乏實施細則,經常操作的法律糾紛。三是缺乏有效的分解擔保機構操作風險國家或區域再擔保機構,使已經建立信用擔保業務的進一步發展。
1.企業方面加強自身建設
中小企業在信用方面的種種不良表現,信用確實已經嚴重影響到企業的融資道路順暢與否。因此,應加快對中小企業信用事業的建設。從管理者到職工,從企業文化到生產流程,中小企業都必須加強誠信文化建設,加強信用意識,提倡信用觀念。積極遵守相關的政策、法律法規,與客戶、合作伙伴、銀行、稅務部門等利益關系人之間建立良好的信用關系。嚴格遵守合同約定,做到按合同規定的用途使用款項,做好按時付款、到期償還、依法納稅等責任與義務。同時積極接受相關部門及全社會的監督,建立良好的信用文化,提高企業的融資能力。此外,還應該保證財務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并強化經營者素質,實施科學化管理。
2.銀行方面需要高度認識到中小企業金融扶持的重要性,完善自身服務水平
當前,銀行等金融業在向中小企業貸款時,過分考慮其中的風險性,而忽視了其帶來的良好的發展機遇。在通貨膨脹時期,企業面臨資金短缺與信貸需求不足。銀行業也面臨著貸款業務不足與經營虧損。在雙方的經營和發展中都面臨著困境的情況下,銀行可以更新觀念,放棄固有成見,給予中小企業準確定位,從中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因此銀行應該充分認識到中小企業借貸的合理性與重要性,增強主動性與創造性,加大對其的貸款力度。對待不同企業時要全面考慮,把握良好機遇,與中小企業建立正常貸款關系,實現雙贏。
3.政府方面更需要提高認識,加強政策支持
一方面,應該成立中小企業發展的統一管理部門,負責其政策的制定與執行。同時,適應當今市場趨勢,在做好監管的同時,可以給予中小企業更多的自主性,把管理方式從直接改為間接,從各部門分頭管理改為統一的社會管理。可以實行資產和社會行政分屬管理。同時,為了調動和吸引各方面的力量,政府還可以發起設立中小企業管理服務中心。
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過政府購買促進中小企業創新的發展。政府向中小企業購買產品或者勞務,并且利用財政資金來支付。這樣做既可以降低企業市場風險,又利于企業融資,由于擁有商品訂單而向銀行發送貸款的申請更容易通過。政府采購對中小企業來說,促進了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產品的變現能力,而且從全社會來講,形成了示范效應。從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
參考文獻
[1]武巧珍,劉扭霞.中國中小企業融資、理論、借鑒融資體系的建立.北京:中國科學出版社,2007,195~223
[2]羅正英.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74~132
[3]彭十一.經濟轉型期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198~232
[4]黃孟復.中國小企業融資狀況調查.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0,1~31
[5]楊娟.中小企業融資結構:理論與中國經驗.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8,19~69
[6]高正平.中小企業融資新論.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37~93
[7]劉文鑫.中小企業融資難的主要原因及對策.商場現代化,2014,24:148~149
[8 ]閆貴壯.中小企業融資模式創新研究.財會通訊:綜合(中),2014,9:16~18
注釋
1《中國中小企業年鑒(2013)》.企業管理出版社,2013,241~242
2東方財富網:“中小板十周年特別報道”,http://topic.eastmoney.com/ zxb10/,2014年5月27日
3武巧珍,劉扭霞.中國中小企業融資、理論、借鑒融資體系的建立.北京:中國科學出版社,20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