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海(南京城市職業學院體育部 江蘇南京 210038)
素質拓展在高職體育課程中的運用①
張之海
(南京城市職業學院體育部江蘇南京210038)
摘 要:素質拓展是目前高職體育課程教學的重要方法,是訓練學生良好團隊精神和積極進取態度的重要手段,是促進學習綜合發展的教學新模式。該文首先對高職體育教學中引入素質拓展的可行性進行分析,然后對素質拓展在高職體育課程中運用以及素質拓展訓練的創新進行研究,以供同仁參考。
關鍵詞:素質拓展高職體育策略
①基金項目:2013江蘇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課題立項支持項目(項目編號:2013JSJG353);2013南京城市職業學院教改課題(編號:JG201309)。
由于素質教育的推廣,絕大多數高職體育課程中大膽地開拓新的教學方法、教學評價以及課程內容,以實現教學創新的目的。高等職業院校是培養學生廣泛的適用于產業管理和生產第一線,是發展和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原始動力,是培養高技能和具有良好職業素質的實用型人才的重要。因此,在高職體育課程中開展素質拓展訓練符合時代的潮流。
以往的高職體育教學模式主要是以體育教師為中心,在具體的課程中著重技能和運動技術的教學,沒有過多地關注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另外,在過去的高職體育教學中,示范—練習模式是其教學采用的模板,這導致課程十分無聊,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要求和以往有所區別。所以,將素質拓展課程引入到高職體育課程中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再者,開展素質拓展教育需要創建一支優秀的高職師資隊伍。要開展素質拓展訓練,對師資隊伍素質的要求是相對較高的。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師以及其余課程的教師具備豐富的學識,這些都符合素質拓展訓練的需要。雖然高職體育課程與素質拓展訓練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別,然而兩者之間也存在著緊密的聯系,所以,對于素質拓展訓練與高職體育課程的不同之處,師資隊伍可以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把握。
最后需要指出,高職體育課程的場地設施適應素質拓展訓練的開展。一般而言,高職體育課程教學中的體育場地設施是足夠大的,開展素質拓展訓練時只需對原有場地進行簡單的改造。根據筆者的調查發現,社會上素質拓展訓練的場地一般都是建立在郊外,絕大多數的高職為了節約資金,采取租賃社會場地的方式開展素質拓展訓練。這帶來了一定的負面的影響,使得學生自身的安全問題受到威脅。所以,開展素質拓展訓練最為有效的一種途徑是高職利用已有的場地設施,將其打造成素質拓展訓練的場地。
拓展訓練又可以被稱為外展訓練(outward bound),它的本意為一只小船離開安全的港灣,大膽地去探索新的旅程,接受新的挑戰。這意味著作為一名職業院校學生,從進入校園的那一刻必然要接受即將到來的職業挑戰,目前的學習都是為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礎,這與一般的高等院校有明顯的差別。所以,在高職體育課程中進行素質拓展訓練,對它的內容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是課程項目的設計原則,此外訓練方式需按照素質拓展內容來選擇。
3.1素質拓展訓練要有針對性
素質拓展訓練與其他訓練存在較大的區別,高職素質拓展訓練的對象是在校學生,在校學生和社會上人的體質是不一樣的,在校學生很少經歷的培訓大部分都是強度比較小的,因此,高職開展素質拓展訓練時需要結合當時當地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特點,逐漸的將社會中的素質拓展訓練內容慢慢轉移到體育教學當中去。此外,不同的學生,其性格、身體和心理承受能力也是不一樣的,因此,在對素質拓展訓練時其訓練內容需要有一定的針對性,要根據學生訓練的特點,包括他們的個人能力、性格以及社會活動經驗,編排不同的團隊協作課程和個人挑戰課程。
3.2設置共同性素質拓展訓練
每個學生的潛力都是不可估量的,在素質拓展訓練中不僅僅要編制不同的團隊課程和個人挑戰課程,而且還需要編制有共同性素質拓展訓練設置的課程項目,這樣可以更好的激發學生的潛能,使學生能勇于嘗試、分享經驗,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3.3團隊項目與個人項目相結合
高職體育課程中的素質拓展訓練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個人素質,因此,在素質拓展項目設計中,必須權衡這兩方面的內容,不可偏向任何一方。
3.4專業的結合性與互補性
不同專業的學生,專業性質是不同的,其個人素質也會不一樣。素質拓展訓練是一項綜合性比較強的訓練,基本上對任何一專業的學生都適用,但是其綜合能力訓練項目的針對性就比較強,主要是培養組織、領導、協調等些重要的管理能力。在某些專業中其學生缺少的就是這方面的鍛煉。因此,在對不同專業的學生進行素質拓展時,需根據其學生的專業性質來考慮其訓練的內容,力求通過素質拓展訓練達到提高學生能力的目的。
要加強學生未來從事工作的團隊協作能力,必須立足于職業院校的職業特點來進行素質拓展。在本文的研究中以蛟龍出海、電網等素質拓展訓練內容為例,對如何加強團隊合作能力進行說明。在訓練中采取蛟龍出海的一個重要理由是為了增強學生之間的默契度,電網的引入則是為了鍛煉學生的觀察力以及面對困難的勇氣,信任背摔則是為了解決以后工作中面臨的信任危機,增強同學之間的感情。文中將選擇的這些項目具備的創造性應用到體育課上。比如:在第一次體育課,為了增強同學相互之間的信任,培養團隊精神,在課程內容的安排上選用了團隊建設、“蛟龍出海”等內容。
一是團隊建設體驗。首先對班級分隊、選拔出隊長、設計隊員的個性簽名、隊訓等,用隊旗的形式展現。這些體驗項目的任務是希望利用團隊建設增強大家之間的交流,使其相互認識。利用特色隊旗的展示,例如教師采用一些鼓勵性質的引導語提高學生創作的積極性,使每隊學生呈現出他們自己的特色,逐步引導學生如何在畢業之后的面試中獲得出色的成績。即通過表現自己的特長及亮點,來贏得主考官的認可,以獲得合適的工作。同時可以引入競爭機制,在隊與隊之間形成競爭。最后教師就每組的優點進行總結,供其他組討論交流,取長補短。
還有一個體驗項目為“蛟龍出海”。項目規則為:每個團隊人員
綁住雙腿,在進行協商之后,就如何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務出謀劃策。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們會遭受到一定的思維碰撞,在進行比較之后找出合適的方法。加上全隊的共同努力,將好方法進行下去直到贏得勝利。一旦遭遇失敗,需要找出原因,并且總結經驗學習主動去承擔責任。課程利用合理的游戲對學生進行教育,讓學生在體驗成功與失敗的過程中,變得團結奮進,同時大大縮短老師和學生的距離,將教學中的代溝化解掉。
為了更好的提高學生體育學習效果,完成體育學習任務,達成學習目標,在素質拓展訓練過程中就需要選擇科學合理的訓練方式,即目前主要運用的方式是課前提醒、課中促進、課后督促。
課前提醒。每個隊必須擬定出隊訓目標,并且在課前集體誦讀對訓,增強小組的信心同時時刻警醒自己的目標。這樣能夠為學生提供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環境,使得學生的熱情不斷提高,學習更加充實。
課中促進。具體進行教學時,必須使用積極的語言對學生做出評價,使得其學習動機更加明確,自信力提高。學生在獨立完成課程任務時,特別是面臨一些難度較高的項目,對于可能出現的相互抱怨、埋怨等負面行為,教師要積極引導,指出這些行為造成的后果,讓學生明白這些消極的語言暗示是不利于學習任務的完成的,從而采用積極的、相互配合的行為方式及態度來共同完成任務,達到學習目標。
課后督促。采用學生自己監督、生生之間的相互督促、教師督導等方法教學。學生通過自律、自強、自我監督、自我激勵等方法監督自己的體育學習行為,例如制定每天到操場上跑步練習,每天的自我測試檢查等。也可以邀約同宿舍同學監督自己的體育學習鍛煉,共同提高身體素質,達到身心的和諧發展。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加入學生的班級群里通過網絡對學生的學習鍛煉情況進行監督,同時對學生出現的疑難問題進行及時的解答,例如用什么方法鍛煉背部肌肉?出現酸痛的原因?教師可以及時的針對性的回答學生的學習問題,提高學習積極性。
拓展訓練課程以培養合作意識與進取精神為宗旨,崇尚自然與環保,是兼具實踐和體能的一種新型素質教育手段。因此,在高職體育課程中加入素質拓展訓練的內容不僅僅有利于提高高職學生整體心理和生理素質,而且還能有利于高職體育課程的素質化教學。
參考文獻
[1]韓玉波,陳龍.拓展訓練融入高職體育教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J].職業時空,2009(6).
[2]周曉梅,賴小玉.對研究生開展拓展訓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7(8).
[3]張凡濤,宋金美.拓展訓練引入高職專業體育課的理論分析及實驗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05(2).
[4]翁惠根,龐正志.高等職業院校職業實用性體育課程的整體設計[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8(8).
[5]王啟峰.高職體育教學開展拓展訓練的意義研究[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8).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2(a)-00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