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亞(江蘇省沛縣湖西中學 江蘇徐州 221611)
高中體育教學與高中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之探析
王洪亞
(江蘇省沛縣湖西中學江蘇徐州221611)
摘 要:心理品質是影響人的綜合能力與素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高中體育教學內容對鍛煉學生體能、增強學生體質、提升積極心理品質具有重要影響作用。該文基于問卷調查所獲得的數據,對高中體育教學與高中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之間的關系進行剖析,簡單闡述了高中體育教學對高中生積極心理品質培育的影響,對加強高中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進行了思考,提出充分發揮體育運動中的“勇氣”作用,提升學生“勇敢心理品質”;充分發揮體育運動中的“協作”作用,提升學生“合作心理品質”;充分發揮體育運動中的“自信心”作用,提升學生“自信心理品質”等幾點建議。
關鍵詞:高中體育積極心理品質教學策略教學探討
高中學生正處于身體與心理發展較為快速的階段,也是他們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定型的關鍵時期。因此,在高中時期的學校教育必須積極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切實本著對學生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態度,從多方位構建出更加健康、更加積極、更加向上、更加優質的生理品質與心理品質。高中體育學科是高中生要學習的一門重要學科,是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培育積極心理品質的一項重要途徑。由此可見,在高中體育教學實踐活動中,緊貼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加強積極心理健康相關理論探討和實踐研究,以獲得較為豐富的感性認識和理性研究成果,并將其作為指導培育高中生積極心理品質的重要參考,不僅有助于高中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育,而且還有助于促使高中體育教學研究手段的豐富。
積極心理品質是積極心理學研究的一項重要內容,最初于20世紀90年代后期由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Seligman提出,其初始是探討人類心理因素中的優質元素,研究影響人類精神力量的心理因素,后期逐漸發展成為研究人的健康心理、向上心理、自信心理等蘊含積極元素的心理影響,并很快得到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的關注,相關研究與探討也得到迅速興起。在我國國內,學者孟萬金等人在全面了解西方發達國家相關研究的基礎上,緊密結合我國文化特點與具體國情,提出了一系列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并對我國部分中小學生的積極心理因素進行了探討,提出了中學生積極心理品質表。然而,就高中體育教學中積極心理品質方面的研究與探討,幾乎還處于一片空白狀態。為此,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工作任務,緊貼高中體育教學活動,通過采取問卷調查探討高中體育教學有關影響高中生積極心理品質生成的各類因素,期望能夠為奮戰在一線的高中體育教師提供一些教學研究參考,并對培育高中生積極心理品質起到一定輔助作用。
我引用孟萬金教授研究所獲得的“問卷表”——《中學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內容制定問卷》,對自身所教的部分學生發放問卷進行調查,共發放了200份問卷,回收200份,綜合梳理與審查所回收問卷,同學們基本比較客觀真實地回答了所有問題,有效回收率為100%,問卷中男生160人,女生40人,學生年級分布高一年級100人(男生80人,女生20人),高二年級學生100人(男生80人,女生20人)。
將問卷回收以后,所有數據錄入于Excel表中,并引用專業數據統計與處理軟件SPSS 19.1進行數據分析。依據對所獲得的問卷數據獲悉,影響高中生積極心理品質包括認知、勇氣、仁愛、公正、節制、超越等6個方面,涉及創新心理、求知心理、觀察心理、探究心理、勇敢心理、友善心理、合作心理、自信心理、主導心理、謙虛心理、博愛心理、真誠心理、期望心理、信念心理、靈動心理等15種積極心理因素。
數據統計分析軟件SPSS 19.1數據分析表明,對于影響學生的15種積極心理因素中,影響作用最大的為“勇敢心理”,其次是“合作心理”“自信心理”“期望心理”“信念心理”,顯然這與體育運動所具有的力量、能量等諸多機械性外力因素密切相關,反映出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體育訓練活動過程中,勇氣、自信、合作、自我期望以及信念等因素對教學的質量與效果影響非常大。多年來高體育課堂教學實踐體驗也表明,體育活動最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心理品質就是勇敢心理品質,幾乎所有體育項目訓練,只要教師能夠成功地引導學生在勇氣上向前邁進一步,往往可以起到出人意外的效果,對于促進學生運動技能的掌握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其中就是自信力,關注學生的自信心,培育他們的自信心,有助于激發他們體育運動與訓練的激情,還有助于促使他們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由于很多體育運動比如籃球、排球、足球、接力跑等體育運動都是以團體模式展開的,要求運動成員具有較強的合作意識,只有每位成員通力合作,切實將自身的位置擺正、角色任好、力量作用定準,才能將團隊的威力顯示出來,才能達到更好的運動效果。
2.1充分發揮體育運動中的“勇氣”作用,提升學生“勇敢心理品質”
勇敢心理品質是一個人的優良心理品質的一項重要指標,正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勇氣蘊含著豐富的正能量,可以將人的潛能極大的激發。高中體育課教學內容不僅要求學生要具有較高的體能,而且還要求學生具有較好的運動技能,而在激發學生體能與運動技能發揮作用過程中,積極關注學生“勇氣”,將教學重點置于引導學生勇敢地邁出第一步顯然非常重要,鼓勵學生勇敢地克服各種困難隨同教師進行訓練。比如,在跳高訓練中,引領學生克服恐高心理,克服害怕摔傷心理,增強他們勇于跳出第一跳的勇氣,促使他們擁有一顆勇敢的心,是教師組織學生開展教學活動時必須著重加以關注與把握的。教學實踐經驗表明,往往是那些具有很足勇氣的學生,所取得的運動成績就偏好,存在很強的良性關聯。因此,筆者認為高中體育教師組織學生開展體育教學活動過程中,必須充分發揮體育運動中的“勇氣”作用,提升學生“勇敢心理品質”,促進學生心理品質的完善。
2.2充分發揮體育運動中的“協作”作用,提升學生“合作心理品質”
“團結就是力量。”人類之所以能夠適應自然、改造自然,將科學技術一代又一代地向前推進,最為重要的原因在于人類具有團結協作的優良品質。根據調查問卷數據分析結果顯示,“合作心理品質”在高中體育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具有第二重要的影響作用,源于高中體育運動中的許多項目都是基于團體組織展開的,在團體運動項目中每個運動成員都有自己獨特的角色,比如,打籃球活動中,前鋒、中鋒、投籃手、二傳手、掩護人員等每一位隊員都必須隨著比賽情境的變化而不斷調整,只有將自身角色調整到最佳狀
態,才能將場上控球局勢牢牢把握好,否則就會被對方打亂,陷入被動境地。此外,所有足球、排球、接力競技等團體體育運動項目無不要求每一們隊員相互協作,只有在彼此相互協作,團結一心的情形下,才能取得好結果。而源于這種協作精神品質塑造出的合作心理品質,是激發團隊能量的重要“軟實力”,而這種“合作心理品質”對于學生的人格健全與能力素質提升具有影響作用,因此,高中體育教師要緊密結合教學實際,充分發揮體育運動中的“協作”作用,提升學生“合作心理品質”。
2.3充分發揮體育運動中的“自信心”作用,提升學生“自信心理品質”
自信力是引領人們攻克困難的一項重要心理動力,自信力源于自信心。高中體育運動中許多體能與技能潛能均因自信心被激發。高中體育教學實踐中的“運動信心模型”表明,學生在體育運動競技中獲得成功的概率大小與學生自身的確信度關系密切,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學生對自身的運動技能確信度越高,其獲得成功的概率就越高。而這種在體育競技運動中反映出來的規律,同樣適應于高中體育教學,在課堂教學中引領學生增強自身的確信度,必然大大提升他們的運動勇氣,從而為提升他們運動技能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因此,高中體育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中,要關注學生的“自信心”,引導學生明確自身還有很大的體育潛力有待于開發挖掘,培育他們自信心的增長,促使他們不斷地由一級自信度向更高一級自信度邁進。比如,通過賦予他們階段性體育運動訓練任務,引導他們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訓練計劃,讓他們在完成訓練任務過程中,獲得對自身能力的正確評價,感受到自身能力與潛能的強大,從而不斷增強自信心,提升他們的“自信心理品質”。
關注高中生身心健康發展是每一位高中任課教師應盡的職責與使命,積極緊密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他們積極心理品質,是關心與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重要方法。本文依據教學實踐活動中的問卷小調查所獲得的數據,通過引入專業數據統計分析軟件分析了高中體育課堂教學對高中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影響,分析結果表明,高中體育教學突出對學生的“勇敢心理”“合作心理”“自信心理”“期望心理”“信念心理”等積極心理品質具有重要影響作用。對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如何培育學生積極心理品質進行了思考,提出突出要充分發揮體育運動中的“勇氣”作用、“協作”作用與“自信心”作用,由此不斷提升學生積極心理品質。
參考文獻
[1]韓國奇.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勇氣心理培育思考與建議[J].讀寫算:教研版,2014(8).
[2]甘海軍.高中體育課堂教學中心理因素積極誘導實踐[J].學周刊A版?教學實踐,2014(5).
[3]楊虹靜.高中體育教學對高中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的研究[J].教育管理與藝術,2013(11).
中圖分類號:G80-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2(a)-0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