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霏
(南京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江蘇南京 210023)
體育與發展之間的關系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分析。由于足球、棒球和籃球運動參與人群最廣以及它們能夠產生較大的經濟利益而受到更多的關注。體育運動顯然影響一個人的身體發展,同時影響他或她的社會和心理發展。這種影響可以是直接的或間接的。該文從一個特定的視角分析體育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尤其在收入增長和扶貧方面。重點是闡述體育與發展的因果關系。
在歐洲和北美,體育對經濟的發展越來越重要。在歐洲,19世紀70年代早期,總體體育消費(商品和服務)占GDP的0.5%。1990年,大部分歐洲國家的這種比例占GDP約1%~1.5%[1]。在英國,目前體育經濟對GDP的貢獻估計超過2%,高出農業對GDP貢獻的3倍。中國2010年體育文教體育用品制造業行業從業人數約為126.6萬人。中國體育產業占總GDP的0.7%[2]。
運動隊已經成為巨大的商機,常常是多國企業。例如,最富有的美國棒球隊——紐約洋基隊,其價值超過10億美元;美國足球隊的平均價值超過5千萬美元。
然而,很難得到關于體育經濟價值可比較的和代表性的數據,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因此,本文針對南京青奧會對經濟發展的2個具體問題進行闡述。第一個是體育基礎設施投資對發展的影響;第二個是關于運動員移民與發展的關系。
由候選城市或國家申辦舉行大型體育賽事,如奧運會、青奧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申辦城市或國家大幅增加。這種申辦的增加受供需的影響。大型體育賽事的供給保持不變,但候選組織、國家或城市卻不斷增加。其中一個原因是那些新出現的、發展中國家逐漸與富裕國家競爭舉辦大型體育賽事。一個重要的證據是候選政府提出舉辦一項大型體育賽事會產生的顯著的經濟效益[3]。他們要求舉辦代表性賽事,如奧運會、青奧會,刺激商業產生的經濟利益大于成本,包括賽事組織的公共基金[4]。
不論體育賽事大小,政府或體育主辦方常常雇用咨詢機構草擬一項經濟影響報告[5]。咨詢公司出具的報告通常聲稱有巨大的、積極的經濟影響。然而,學術文獻中對于這些經濟影響研究的有效性存在大量的批評。Matheson[6]指出很多研究者(賽事發起者)夸大賽事對當地經濟的影響,Porter[3]認為公共消費的預測利益永遠不會實現。由咨詢機構提出的經濟影響的一個問題是:他們用投入—產出分析,受到學術文獻的嚴厲批評。投入—產出分析起始于無容量限制的假設,意味著無限彈性供應曲線。結果,沒有擠出效應和需求增加而產生積極的間接影響。Matheson[6]指出這種忽略擠出效應(緊鄰的替代效應和漏出效應)是主要原因,事前的研究高估了大型賽事的經濟影響。
如果進行研究,大部分事后研究指出大型體育賽事產生的經濟效益是微弱的。因此,這些極少的事后分析常常證實事前研究夸大了大型體育賽事的經濟效益。Siegfried等[7]回顧了幾項經濟研究,所有這些研究發現建設體育基礎設施刺激經濟發展沒有統計學的有效證據。Baade等[8]發現的研究表明,新建或翻新體育館對個人收入有不確定的影響,甚至可能對局部發展有負面影響。另一個常見的批評是,即使舉辦一項大型賽事為組織地區創造經濟效益,也應該同時提出這樣的問題,即賽事的基金是否是公共基金最有效的使用方式。Kesenne[9]認為,如果沒有可選項目,像世界杯應該僅接受公共基金。然而,Kesenne還認為,不可能對所有備選方案進行評估,即使其對機會成本的計算很重要。
Brenke等[10]的研究與該文研究內容高度相關,他們分析了2006年德國世界杯對經濟的影響。發現高估了期待世界杯將會顯著增加就業和消費。其產生的就業僅僅是暫時的。
青奧會的舉辦積極推動南京市經濟的發展[11]。首先,基礎設施建設在舉辦青奧會的各項投資中占據主要份額。南京青奧會使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升級,尤其是城市道路交通設施這一方面。至2014年之前,南京市祿口國際機場新增了1條跑道、1座候機樓,年客運能力可以達到3000萬人次;有7條地鐵線路在青奧會開幕以前建成;青奧會期間,還開通了青奧會場館專線,并且通過公交車輛直接連接青奧村到比賽場館、文化教育場館和媒體中心等地。大規模的城市建設迅速改變了原有的地區格局,為建筑建材業和環保產業提供巨大的市場機會。其次,南京市還積極與國內外機構和企業合作,共同開發青奧會場館及配套設施的相關功能,并且承辦各類文藝演出、體育比賽和大型會展活動,實現場館持續、高效的利用,帶動了周邊商貿、餐飲、酒店等一系列行業的發展。
體育移民可能超過其他任何經濟活動。歐洲和北美主要體育聯盟的移民份額巨大,由平均經濟部門標準決定,尤其是在超級聯盟中。歐洲很多聯賽中的運動員移民率達到100%,因此,沒有單一的本土運動員構成的聯盟。體育移民的方式有相當大的變化。可以對移民方式的影響進行分類研究。大部分文獻對運動員移民強調其負面的影響。一個負面影響指的是“人才流失”:指對教育和當地體育系統競爭的負面影響。爭論的相關負面影響是發展中國家運動員的低工資問題,移民的非法性和缺乏透明度,產生一些所謂的“現代奴隸”。雖然關于這些影響好像有較多的證據(包括非法活動和缺乏移民透明度),但是,對這些問題還是缺少典型證據。
相反,大量的文獻研究一般移民對發展和貧窮的影響,通常是基于更好的數據和證據,表明移民有很多不同的影響。
第一,一般來說,國際匯款對發展有積極的影響。匯款降低發展中國家貧窮水平、深度和嚴重程度,因為收入的大部分轉移進貧困家庭,雖然不一定非常貧困。然而關于體育收入的國際匯款的影響知之甚少,沒有前瞻性理由認為這些影響有什么不同。
第二,移民對起源國人力資本水平既有正面也有負面的影響,有時候指“人才流出”和“人才引進”。最近的研究得出的結論是,雖然國際移民涉及教育活動,但國際移民并不傾向于較高比率的良好教育,除了少數勞工輸出國。事實上,發展中國家受過教育的移民可能增加接受教育的動機,產生“人才引進”。換句話說,動態投資削減靜態投資的不利,消除移民對就學的影響。因此,綜上所述,考慮動態激勵的影響,凈影響似乎是“人才引進”。
這些結果似乎與體育“人才流失”損害發展中國家體育成績的論點相矛盾。就是說轉移優秀運動員,帶著教育成本離開發展中國家,沒有回收人力資本投資的可能性。也有爭論“人才流失”會削弱本國在國際競爭中使用最優秀運動員的能力,解釋為“發展中國家在世界體育賽事中表現不佳”。
第三,具有明確目標的,預備為當地運動員在發達國家體育聯盟中工作的運動學校的建立也是爭論的問題。雖然一些學校非常成功,但是因為收益不均使得這種模式受到批評,導致入學率降低,而產生社會問題。
第四,在歐洲足球俱樂部的非洲運動員,被認為是工資傾銷的一個案例。這些爭論與一般移民文獻中的內容極其相似,在移居國,移民的工資較低這個問題在其他經濟領域研究得相當充分。
第五,雖然全球匯款是資本的一個很重要的來源,尤其對一些發展中國家,但是還不清楚運動員移民的匯款是否顯著影響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發展。另一方面,運動員移民數量與總就業相比是非常小的。
鑒于移民的潛在影響,青奧會是如何影響這些的?可能出現若干變化,一些具有相反的作用。如果南京青奧會成為中國體育運動長期的推動力,要么建立體育設施,要么某一地區人群喜歡體育運動,要么通過吸引新的人群參與體育運動,這樣可能增加亞洲其他國家的運動需求;因而會遷入運動員。另一個可能影響是,青奧會可能刺激中國的年輕人成為國際運動員或可能引進更多的體育投資。這從塞內加爾在2002年世界杯上優異表現窺見一斑。也可能引起更多的中國運動員移居其他國家。
幾項報告也指出,利益不一定是有形的或不能表現為金融形式,如增加主辦國人們的自信和自尊。McKiernan[1]認為主辦奧運會不能推動經濟增長,即使政府支出的無形效應確實改善了市民福利。Brenke等[10]研究2006年德國世界杯對經濟影響得出相似的結論,即其對經濟的影響較小,但由于其他有原因對社會有積極的影響。世界杯展現德國積極的形象,他們說:“非常有趣,不多不少”
心理學文獻的證據顯示幸福感高的人會做得更好,同時收入也更多。Graham等[12]發現,自尊和樂觀主義等因素影響幸福感,同時對勞務市場中人的能力有積極的影響。這種幸福感的影響可能與奧運會尤其相關,因為Graham等[12]的研究也表明這些因素與貧窮更相關。這種觀點認為青奧會可以深層次刺激中國貧困人口的積極態度。因此,如何確保貧困地區人群參與體育運動是值得深思的。就此而言,IOC(國際奧委會)和地方組織者應主動安排更容易和更便宜的門票給當地居民是邁向正確方向的一步。
[1]McKiernan M.Walter Herz Olympic Games London 1948[J].Occupational Medicine,2012,62(5):324.
[2]中國商情網.2005-2011年中國文教體育用品制造業行業從業人數增長趨勢圖[EB/OL].http://www.askci.com/news/201111/299475549369.shtml.
[3]Sarah J.Skinner.Estimating the real growth effects of blockbuster art exhibits:A time series approach[J].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2006,30(2):109-125.
[4]Noll,R.G.& A.Zimbalist.Build the StadiumCreate the Jobs In:Noll,R.G.& A.Zimbalist (Eds.) Sports,Jobs and Taxes:The Economic Impact of Sports Teams and Stadiums[M].1997.
[5]Judith Grant Long.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For Major League Sports Facilities[M].2012.
[6]Matheson,V.A.Mega-Events:The Effect of the World’s biggest Sporting Events on Local[J].Regional and National Economies,2006:6-10.
[7]Siegfried,J.& A.Zimbalist.The Economics of Sport Teams and Their Communities[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00,14(3):95,114.
[8]Baade,R.A.(1996).Professional Sports as Catalysts for Metropolitan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Urban Affairs,1996,18(1):1,17.
[9]Kesenne, S.Miscalculations and Misinterpretations in Economic Impact Analysis In: Jeanrenaud,C.(Ed.)The Economic Impact of Sports Events[J].Centre International d’Etude du Sport:Switzerland.1999.
[10]Brenke,K.& G.G.Wagner.The Soccer World Cup in Germany:A Major Sporting and Cultural Event But Without Notable Business Cycle Effects[J].DIW Berlin Weekly Report,2006(2):3,23,31.
[11]王佳茵.淺析青奧會對南京市發展的影響[J].運動,2012(2):33-95.
[12]Graham,C.,A.Eggers,S.Sukhtankar.Does Happiness Pay An Exploration Base don Panel Data from Russia[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Organization,2004(3):319-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