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升
(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學部 河南南陽 473009)
在我國教育工作中,仍然受到傳統教育體制的影響,只是注重文化知識的教學,對學生體育知識和技能的教學不夠重視。隨著我國教學體制的改革,在新課程要求下,不僅需要學生學會文化知識,還需要形成良好的身體素質。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當前的教學實踐中出現了較多的有關體育教學模式的實踐性研究,從而形成了一些相對比較成熟的體育教學模式,這些體育教學模式的出現豐富了教學氛圍,能夠有效的激發出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在歡快的課堂氛圍中學習體育知識和技能,從而為文化知識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前提基礎[1]。
根據對教學模式和體育教學模式的研究分析,體育教學模式的基本構成因素可以從理論基礎、功能目標、活動程序、實現的基本條件以及教學的評價等幾個方面來考慮。
體育教學模式均是在一定的理論指導下形成的,這種理論包括體育學、教育學以及心理學等方面的理論知識。體育教學模式中的理論基礎是體育教學模式的核心,主要決定著體育教學模式的方向和特點。理論基礎是體育教學模式中的獨立的因素,同時,可以參透在其他因素之中,其他的因素包括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環境以及教材等。一個體育教學模式的優劣,可以從其理論基礎的科學性方面來分析。
體育教學模式均具有一定的功能目標,通常是為了完成特定的體育教學目標而設計的。這種功能目標是教師通過教學活動在學生身上產生的一定效用的預先評估。功能目標在體育教學模式的構成因素中屬于主導因素,對其他的教學因素具有一定的制約作用。同時,也是體育教學模式的評價標準和依據。體育教學模式功能目標的實現效果是一種反饋信息,是對體育教學模式質量和效果的評價,并且能夠幫助教學模式設計運用人員進行有效的調整和重組,從而使得體育教學模式更加完善[2]。
體育教學模式中需要具備一定的教學程序,對教學活動的邏輯步驟需要詳細的分析說明,在體育教學模式活動程序方面需要處理好教師與學生以及教學內容三者之間的關系。同時,還需要從不同的角度提出教學活動的階段和邏輯順序,從而有效的構成體育教學模式的活動程序。
教學活動的開展是在一定的前提條件下進行的,體育教學模式的開展也需要一定的實現條件。實現的基本條件主要指的是促進體育教學模式發揮效力并且能夠實現一定的功能所需要的各種條件。體育教學模式需要在一定的條件下才能夠發揮出其效果,體育教學模式的實現條件較多,包括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工具等。需要對實現的條件進行研究,以便有效的確保體育教學模式能夠順利的開展,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3]。
教學評價主要是根據特定的體育教學模式設計和方式進行評價,同時,還需要對特定的教學模式情境以及范圍和功能進行有效的評價。通過對體育教學模式進行有效的評價,可以不斷的改進和完善體育教學模式,從而使得體育教學模式能夠發揮出最大作用,以便能夠準確的判斷體育教學模式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從而能夠將其推廣應用。通過對體育教學模式的構成因素進行分析和研究,可以看出體育教學模式是建立在一定的教學指導思想和教學理論基礎上,并需要具備一定的實現條件才能夠完成體育教學目標和功能的。通過對體育教學模式進行有效的評價,可以確定該項體育教學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體育教學模式主要包括技能掌握教學模式、快樂體育教學模式、情景體育教學模式、發現式教學模式、課程練習教學模式、小組學習教學模式等。如果是從不同的層面來分析體育教學模式,可以將其分為基于認識規律的發現式和啟發式模式,基于技能規律的程序式和自學式模式,基于情感規律的情境式、快樂式和活動式模式等[4]。這些教學模式的構建需要從理論、實踐以及重組等幾個方面進行考慮。
在體育教學模式的構成過程中,首先需要明確體育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再通過理論基礎聯系實踐。在理論基礎上掌握一定的體育教學指導思想以及教學觀念,并在理論基礎的指導下,通過推理和演繹等方式,根據體育教學模式的含義和設計要求等制定出一套科學合理的體育教學模式。并將這一套理論教學模式通過多次的實踐研究,從而不斷的改進和完善。這種體育教學模式的構建方式主要傾向于理論基礎,從體育教學中出現的較多的理論上的模式就可以看出,但是在實踐過程中運用效果不夠好。
在體育教學模式的構建過程中,需要經歷過多次的實踐研究,從而不斷的完善體育教學模式。其實踐是體育教學模式構建的核心所在。通過實踐研究之后,還需要從實踐回到理論基礎上。這種方式主要指的是體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的研究分析,形成一套有效的、可行的教學模式,并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的進行驗證,不斷的調整和改進,從而使得體育教學模式形成一定的特色,并且能夠在教學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這種構建方式能夠確保體育教學模式能夠形成一定的雛形,之后再聯系到理論基礎,通過反復多次的研究,便形成一套切實可行的體育教學模式[5]。
體育教學模式的構建還需要通過重組其他學科的教學模式,并將其運用到體育教學模式中來,通過不斷的磨合和改進,使得其能夠更好的適應體育教學。例如,發現式和啟發式教學模式以及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等均是通過對其他學科的教學模式進行研究,通過不斷的改進和修正,使其能夠更好的適應體育教學而制定的。另外,還可以通過對現有的體育教學模式進行重組來構建新的體育教學模式。尤其是在新課程背景下,需要體育教學達到綜合效果,可以將引導體育教學模式重組成為綜合性的體育教學模式。針對傳統的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只是針對學生某一技能和知識點進行教學的模式,如果要想發揮出體育教學模式的綜合效果,需要在體育教學模式的綜合性方面進行研究分析,對以往的單一式教學模式進行重組,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以及社會適應能力、運動技能和學習能力等方面的提升,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的發展,使得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在新課程背景下,根據新課程的要求需要對現有的體育教學進行有效的改進,需要對體育教學模式進行研究和構建,以便有效的促進體育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提高,從而有效的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進行體育教學模式構建的時候,還需要轉變一些體育教師的傳統教學觀念,需要對體育教學模式的概況以及意義和作用進行分析,熟練掌握構建的過程和方式。以便使得體育教學模式能夠順應新課程的要求,順應社會的發展需要求,能夠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1]袁頂國,劉永鳳,梁敬清.教學模式概念的系統分析——教學模式概念的三元運行機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31(6):110-115.
[2]邵偉德.論體育教學模式的篩選與界定[J].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學報,2010,25(4):194-195.
[3]張允蚌.體育教學模式改革與課程發展的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11,28(5):172-175.
[4]毛振明.關于體育教學模式的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0,20(4):141-142.
[5]趙學謙.教學模式研究[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2,20(3):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