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培新
(江蘇省淮安體育運動學校 江蘇淮安 223001)
身體素質指標與身體的形態素質不同,運動員除了要有天賦之外,還要經過一下科學訓練來提高和改善某些素質指標。目前國內外對于專業游泳運動員身體素質的訓練方法與訓練成效都進行了系統有效的研究,而對于業余低層次訓練水平的基礎研究較少,尤其是青少年基礎訓練階段。李鑫[1]調查研究發現速度耐力是200m項目的重要專項素質。對于游泳運動員來說,力量素質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短距離項目。而力量訓練要適應能量代謝的相關特征,游泳過程中運動員的劃水負荷形式采用的是等動力量的練習方式,是我國200m游泳運動員進行力量訓練的重要方法。陳武山[2-3]等女子優秀800m自由泳運動員的專項體能評價進行了研究,并以此為依據制定了我國女子800m自由泳青少年組的體能指標評分標準。而在國外的研究報道中指出運動員的身體形態、身體素質與運動成績存在一定的相關性,力量素質指標與短距離項目有顯著相關性,同時,跳轉、握力及腰腹力量等指標也存在較高的相關性。而對于業余訓練運動員來說,需了解并清楚地掌握運動員的專項素質指標和運動能力,根據測試和收集的數據,建立并完善游泳運動員體能指標數據庫,這些數據涵蓋運動身體形態、身體素質、專項素質及生理及生化指標的變化等。通過長期的數據積累和摸索,可以發現其中訓練規律和相關性,為今后的選材和訓練指導提供一定的幫助和指導。
該研究選取淮安市游泳運動員30名,項目分為速度性和耐力性。速度性游泳項目主要有:50m,100m,200m,4*100m,4*200m,其中女子運動員8人,男子運動員7人;耐力性游泳項目主要有:400m,男子1500m/女子800m,其中女子運動員7人,男子運動員8人。
由于業余訓練運動員的等級分化較大,考慮到樣本的數量和篩選難度,所以在該研究中,不對研究對象進行運動等級的分組。
1.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并了解國內外游泳項目運動員的專項素質特點及體能評價的測試方法和評價模式。
1.2.2 專家訪談法
對游泳教練員、運動訓練專家進行訪談,探討先進的評價方法,并對指標進行篩選和模型的建立。
1.2.3 測試指標的確定及測試
指標的確定:通過專家訪談,根據反饋意見及建議,提出指標方案;根據全國游泳運動員選材標準指導,同時回訪一線教練員和科研人員,進行指標的篩選;根據游泳項目的專項特點,同時考慮測試操作的難易程度,根據業余訓練實際情況,最終確定專項素質指標。
每個測試指標都需遵循嚴格的測試規則,以盡量減少測量誤差,避免錯誤操作。同時,測試保證在固定的環境和測試條件下進行,以盡量排除干擾因素,提高指標測試的可信度。
利用SPSS17.0對測試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并對后期結果進行可行性操作。
對于業余游泳訓練來說,在此訓練階段,我們可以根據運動員的訓練結構和身體素質,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初選(5~8歲),主要培養他們的運動愛好和掌握一些運動基本技術;第二階段(9~13歲),這個階段青少年處于全面發展訓練和專項素質訓練的過渡階段,需要有針對性的發展相應的身體素質能力;第三階段為(14~17歲左右),這個階段為業余訓練和專業訓練的關鍵銜接期,重點發展專項素質能力。因此可以看出,在業余青少年訓練過程中,抓好專項素質訓練顯得尤為重要。專項素質訓練在游泳培訓的過程中大致分為以下幾個部分:速度素質、靈敏素質、力量素質、耐力素質和柔韌素質等。通過篩選和評估,最后確定的速度性專項素質指標為:25m主項腿(s)、站立頭上前拋實心球(5kg)(m)、25m主項劃手(s)、15m專項泳姿蹬邊出發計時(s)、1min兩頭起(次)、200m混合泳(s)、八級腹橋(評級)、100m專項泳姿游(s)、坐位體前屈(cm)、立定跳遠(m)、站立側拋實心球(5kg)(m)、引體向上(次)、踝關節跖屈(度)、單腿蹲起(次)、轉肩距。耐力性素質指標為:100m專項泳姿游(s)、15m專項泳姿蹬邊出發計時(s)、25m主項劃手(s)、25m主項腿(s)、200m混合泳(s)、八級腹橋(評級)、800m自由泳(min)或1500m自由泳(min)、站立頭上前拋實心球(5kg)(m)、單腿蹲起(次)、坐位體前屈(cm)、引體向上(次)、踝關節跖屈(度)、1min兩頭起(次)、站立側拋實心球(5kg)(m)、立定跳遠(m)、轉肩距。
在進行素質指標測試的過程中,因為不同泳姿運動員的游泳成績有比較大的區別,因此,要選擇運動員素質指標相重合的比賽項目對他們進行比較和分析。將運動員大致分為兩組:一級以上組和一級以下組,獨立樣本采用t檢驗的方法,對兩組運動員的素質指標進行分析和比較。
參與該實驗的男女運動員各15人,由于樣本量的問題,只是把運動員分為速度和耐力兩個組別,沒有進行其他組別分組。其中一級運動員12人(女7人,男5人),二級運動員18人(女8人,男10人)。而從測試結果來看,不同運動技術等級組別女子游泳運動員在800m自由泳、踝關節跖屈、八級腹橋(評級)的素質指標測試結果進行了比較,差異顯著。不同技術級別組的男子游泳運動員在200m混合泳(s)、單腿蹲起(次)、踝關節跖屈、立定跳遠(m)的素質指標測試結果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總之,不同運動技術級別組的運動員在1500m自由泳、站立頭上拋實心球、立定跳遠(m)、踝關節跖屈、轉肩距的素質指標測試結果差異性較大,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表現為運動等級較高的運動員在以上幾個指標的測試中表現較為優秀,但該研究中由于沒有對年齡組細分,可能存在年齡因素對于測試結果的影響,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和發現。
游泳運動員的專項素質水平受到年齡、訓練年限、運動等級、性別、項目等的影響,且各因素與運動素質指標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4-5]。因此,考慮到諸多的素質指標與這些因素的相關性,為了使得素質指標評價形似的簡化,我們對對游泳項目男女運動員進行主成分分析。根據分析的權重值進行分析和評價,就相對簡單易于操作。例如,對男子游泳運動員的速度力量素質、手臂力量素質、速度耐力素質、柔韌素質、力量素質進行加權和分析。加權后可以得出素質權重為手臂力量(0.28)、腹部力量(0.17)、速度耐力(0.18)、速度力量(0.29)、柔韌素質(0.16)。因此可以說明,游泳運動對于男運動員來說,力量、速度和耐力是考察運動員能力的重要敏感指標。而對于女運動員來說速度耐力(0.26)、柔韌素質(0.17)、下肢力量因子(0.34)、肩關節活動度(0.17)、耐力素質因子(0.15)。即可以說明力量、速度耐力、柔韌、耐力及肩關節活動度是對運動員能力進行考察的重要的敏感指標。
該研究對于速度型男子游泳運動員進行了身體指標素質測試,研究發現,其1500m自由泳,踝關節跖屈,1min兩頭起,站立頭上拋實心球,轉肩距的素質指標成績顯示,健將組明顯高于非健將組;女子游泳運動員的轉肩距距離,1500m自由泳成績,踝關節跖屈度數,1min兩頭起,站立頭上拋實心球測試成績進行對比,健將組明顯高于一般組。然后對素質指標進行因子分析顯示,其主要的影響因素是速度耐力,速度力量,力量以及柔韌素質因素。
游泳是運動員依靠四肢力量及動作在水中進行前進的,因此對于四肢以及整個身體的肌肉力量要求很高,肌肉力量可以通過拋實心球和1min兩頭起等運動進行考察;游泳運動員要始終通過力量進行做功來對抗自身的浮力以及重力,因此游泳運動主要是通過糖酵解和有氧氧化來提供能量,所以提高運動員的糖酵解以及有氧氧化能力是提高成績的有效途徑。游泳除了需要有很大的體能消耗,同時對于運動員的技術動作有很高的要求。因此,運動員的踝關節跖屈度數,轉肩距等素質指標是考察運動員的關節靈活性以及柔韌性的重要方法,也是游泳重要的指標。
[1]李鑫,李剛,潘立聰.陸上基礎體能訓練方法對提高青年男子短距離自由泳成績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10):120-122.
[2]陳武山,甘清瑛.我國競技游泳訓練幾個問題的調查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11):122-124.
[3]高捷,李久全.中外優秀游泳運動員競賽特征的比較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9):1272-1274.
[4]Stray Pedersen J.I,Magnussen R,Kuffel E.Seiler S,et al.吊索訓練對高水平足球運動員平衡能力、踢球速度和軀干(肌肉力量)穩定性的改善[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6):858-860.
[5]林洪,閻超,何楓,等.游泳運動技術優化與創新的研究[J].體育科學,2006(4):4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