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羊
(廣州體育學院研究生部 廣東廣州 510500)
以廣州體育學院中長跑和定向越野隊的11男性和11女性運動員為受試者,進行柔韌性測試。
文獻資料法:該文的研究廣泛地查閱了有關田徑方面的書籍及知網,體育科研方法等學科內容文獻;專家訪談法;實驗測驗法;數理統計法:統計整理調查數據,并進行統計學處理和量化分析。
人們通常把柔韌素質肢體活動幅度簡稱為柔韌性。柔韌flexibility這個詞來源于拉丁文flectere或flexibilis,其含義是“被彎曲的、柔順的能力”。在國外一些研究中,最常用的柔韌定義是“在一個關節中或一組關節中可用的運動幅度(Range of Motion,ROM)”。為了強調柔韌的“正常性”,Kisner和Colby(2002)提出柔韌是“平滑地運動一個關節或一組關節,并且容易地、無約束地和無疼痛地通過ROM的能力”。Chandley[1]等人(1990)則提出柔韌是“運動一個關節,并且是對肌—腱單位無不適當應力作用,通過一個正常ROM的能力”。Gaj dosik等人[2](1999)主張柔韌應定義為一個肌肉長度變化的比例或者是關節角度變化的比例,或者是力或力矩變化的比例。體育院校函授教材運動訓練學對柔韌性的定義為:柔韌性是指跨關節的肌肉、肌腱、韌帶等軟組織的伸展能力及彈性,也即關節活動幅度和范圍的大小[3]。田麥久在運動訓練學一書中把柔韌素質定義為:人體關節在不同方向上的運動能力以及肌肉韌帶等軟組織的伸展能力[4]。
田徑運動是由競技和鍛煉身體的走、跑、跳躍、投擲等身體練習所組成。田徑運動鍛煉能提高人的基本活動能力,以及人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和抗病力。身體素質包括力量、耐力、速度、柔韌、靈敏等共同發展相輔相成,某一素質的提高,會促使其他素質的發展;相反,某一素質的減弱也會限制其他身體素質的發揮。同理,柔韌素質差,也會降低肌肉、韌帶的伸展性與彈性,致使它們在運動中不能得到預先最大伸展,影響肌肉、韌帶收縮力量與速度的發揮。
在訓練中,柔韌性相對弱的不僅不利于力量和速度素質的提高而且不利于運動員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肌肉、韌帶的伸展能力小,會降低自身預先能力,造成動作活動范圍小,動作不舒展;從整體上缺乏圓潤自如的感覺[7]。平時在訓練中,教練過分重視其他身體素質的發展而忽視了柔韌性在田徑中所發揮的作用,導致一些運動員過早的形成運動性損傷或疲勞,從而影響運動員的運動成績。
在體育運動中,柔韌性是一個重要的選材指標和機能評定指標,同時它也廣泛應用在國民體質監測中,因此如何客觀準確地對柔韌性進行測量與評價,一直是廣大體育工作者非常關注的課題。
該實驗主要采取的實驗設備是:坐位體前屈儀器,米尺,量角器。以下是測試結果分析,見表1。
由表1可知,是采用了統計學獨立樣本T檢驗對11名男性和11名女性測出的數據進行分析,結果為對方差異性假設的檢驗顯著性水平Sig.=0.851>0.05,不具有顯著性,即不能拒絕方差相等的假設,然后看方差異性的T檢驗的結果,也就是Sig.=0.317>0.05,故男性和女性的坐位體前屈并沒有顯著性差異。
過去,我國運動訓練界特別重視力量訓練,其次關注速度和耐力訓練,柔韌性訓練往往是忽略的。認為柔韌性訓練是準備活動或整理活動的事。而這正是造成過度訓練、易疲勞和易受傷,以及動作幅度小、僵硬、不放松等弊端的原因。良好柔韌性對田徑運動的意義如下所示。
2.4.1 改進技術,提高成績
現在,經驗豐富的教練員都認識到了拉長所起的作用,如果要讓運動員達到高水平的表現和取得杰出的成績,柔韌是不可或缺的。柔韌對改進技術和提高成績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柔韌性好的運動員能夠增加關節活動幅度。由于一個比較大的運動幅度增加了力作用的距離和時間,就可能增加了通過柔韌性練習會加強各關節間的滑液,使肌肉、肌膜、韌帶具有較大的伸展性,從而可使動作完成的幅度更大,速度更快。
(2)柔韌訓練顯著地增加了肌-腱單位的彈性,因而促使了在拉長——縮短周期中的彈性能的利用,教練員在實踐中也發現了一塊柔韌性好的肌肉能夠產生比一塊柔韌性差的肌肉更大的收縮力。
(3)在幾乎所有的運動項目中,柔韌性好的運動員在比賽中占據了更有利的位置,表現出更高超的技術,更放松的姿態和更愉快的感覺。
2.4.2 解除訓練后的肌肉酸痛
訓練后的肌肉酸痛可以在練習之后即刻或在訓練后幾個小時之后,或者延遲達到24h之后發生,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延遲達到更長時間才發生。De Vries(1986)研究了訓練后肌肉酸痛的現象,發現在以下一些活動中更會引起肌肉酸痛:在彈簧式反彈跳和下坡跑中發生的離心收縮活動;肌肉處于縮短情況下完成的劇烈收縮活動。因此,要設法減輕或解除這種現象。

表1 獨立樣本檢驗
2.4.3 預防損傷
在實踐中經常發現柔韌性差的運動員容易遭受肌肉、肌腱和韌帶損傷,20世紀90年代,許多運動科學家和運動醫生已經提出柔韌性練習減少肌-腱和關節損傷的發生率、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的觀點,把增強柔韌性看作是避免這些損傷的一個最佳的方法。因此,田徑運動員堅持柔韌訓練是明智的。基于柔韌訓練的多方面益處的證據正在增長,所以,美國運動醫學研究所的Position Stand(1998)建議要把柔韌訓練包括在整個體能訓練計劃中。
隨著短跑技術的不斷發展,運動員成績的日益提高且也很接近,柔韌素質成為決定成績的關節。科學合理的針對性柔韌部位的訓練,會促使動作連貫自然舒展,增加了活度范圍,從而提高了運動成績[4]。柔韌素質是保障各種運動項目提高運動技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柔韌性不好,掌握運動技能的過程會立刻緩慢下來,并變得復雜化。因此要全面了解它的訓練特點,其做到在田徑運動中真正科學化和合理化。
(1)柔韌素質影響運動員步長。
(2)柔韌素質影響運動員的力量和爆發力。
(3)柔韌素質影響了運動員對技術動作的正確掌握。
綜上所述,田徑運動員進行柔韌性訓練中必須注重合理與全面,訓練是對其成長的塑造,是為未來的專項訓練打好基礎。下肢柔韌素質的提高,不但有利于技術動作的完成,而且動作質量與幅度有了明顯的變化,其動作的外部表現為步幅增大,協調、有力、節奏性強,動作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訓練中要培養運動員心理素質,特別是意志品質,培養他們吃苦耐勞、堅忍不撥的精神,在情緒穩定的基礎上才可以促進運動成績的提高。
(1)教練員和運動員要認識柔韌性的重要性,從思想上要重視起來,加大柔韌性相關科研力度。
(2)發展柔韌性的訓練方法,結合專項運動針對性進行重要部位的柔韌性訓練。
(3)根據運動員的具體情況,循序漸進靈活地制定柔韌性的訓練目標,科學合理的長期安排訓練。
(4)練習的次數,負荷量,間歇時間因人而異,每次練習要使肌肉、韌帶感到輕微酸痛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Aagaard P,Andersen J L.Correlation between contractile strength and myosin heavy chain isoform composition in human skeletal muscle[J].Med Sci sports exerc,1998,30(8):1217-1222.
[2]Brown D A,Miller W C. Normative data for strength and flexibility of women throughout life[J].Eur J Appl Physiol,1996,78(1):77-82.
[3]體育院校成人教育協作組.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9.
[4]田麥久.柔韌素質的訓練方法[J].中國學校體育,1993(1):49-50.
[5]安愛情.淺析柔韌性對短跑成績的影響[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2009(4):78-79.
[6]鄧志紅,張青.柔韌性與田徑運動[J].田徑,1997(4):39.
[7]任占兵.影響跑步經濟性的人體下肢肌肉做功研究[J].體育科學,2010(1):86-96.
[8]申慶祥.論柔韌素質與田徑運動[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7,25(3):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