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穩 李偉堅 劉佳熠
(1.湖南人文科技學院體育科學系 湖南婁底 417000;2.湖南省雙峰縣第一中學 湖南雙峰 417725)
羽毛球運動開展廣泛是一項深受人們喜愛的體育運動。是全面鍛煉身體、增強身體機能的良好手段,也是培養良好的道德風尚、陶冶情操的有效方法,通過鍛煉和比賽,還能培養頑強的拼搏精神和優良的意志品質,從而提高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近年來不僅成為大眾健身的項目,而且開始大量普及到各個地區的高等院校之中,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涉及和喜歡羽毛球運動項目,各高等院校也為羽毛球運動能在學生當中更好發展做出一系列的準備和宣傳工作,如加大對羽毛球的師資力量,擴大羽毛球場地設施,組織羽毛球比賽等措施。而羽毛球作為競技運動項目中的一員,比賽是必不可少的,且高校羽毛球比賽對創建各城市高校良好的體育環境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且對高校體育課程改革與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能開展高校羽毛球比賽的城市,其羽毛球運動技術水平在國內高校界一般居于較高的層次。湖南省的羽毛球運動水平從傳播和推廣以來一直發展良好,許多高校在羽毛球項目中都有高水平運動隊。該文就是以湖南省湖南省第十屆大運會羽毛球賽學院組競賽成績前八名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

表1 湖南省第十屆大運會羽毛球賽單打賽積分統計表

表2 湖南省第十屆大運會羽毛球賽雙打賽積分統計表

表3 湖南省第十屆大運會羽毛球賽男女團體成績統計表

表4 湖南省第十屆大運會羽毛球賽團體總分表
對2014年剛剛結束的湖南省第十屆大運會學院組羽毛球賽競賽成績分析研究。參加湖南省第十屆大運會學院組羽毛球賽代表隊:城市學院、衡陽師院、人文學院、長沙學院、湖南文理學院、懷化學院、湖南商學院、邵陽學院、一師范學院、長沙醫學院、女子學院等10所二本院校。
1.2.1 文獻資料法
論文研究過程中,查閱了CNKI上關于國內有關羽毛球比賽等方面的資料獲取豐富的文獻資料,尋求理論支撐。
1.2.2 數據統計法
對前8名的代表隊比賽成績進行統計,將數據輸入Excel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從而獲得相關分析結果。
1.2.3 對比分析法
對湖南省第十屆大運會羽毛球賽學院組競賽成績的分析比對,突出團體總分獲勝隊伍的有力分數從何而得。
1.2.4 邏輯分析法
對所取得的數據進行類比、綜合分析,推導出相應的結論。
在參賽隊伍中各組別各單項運動員錄取前8名的成績,分別按照9、7、6、5、4、3、2、1計分,混雙分值評分男女團體總分,團體賽雙倍計分,計入代表團體總分。單項賽事有男子單打、女子單打、男子雙打、女子雙打、混雙。團體賽分男子團體賽、女子團體賽。
2.2.1 男、女單打名次分析
該次賽事中單項賽事分為5個項目:男子單打、女子單打、男子雙打、女子雙打和男女混雙。男子單打和女子單打是其中兩個項目,每個參賽隊伍都由5男5女組成,每個單項項目每隊可報2人。(表格中學校名稱均采用簡稱)
表1通過統計發現,男子單打城市學院最強(積分為15分),其次是人文學院(積分為8分)和衡陽師院(積分為7分),城市學院獲得第一名和第三名;衡陽師院獲得第二名,人文學院獲得第四名和第六名。女子單打衡陽師院最強(積分為16分)其次是人文學院和懷化學院(積分均為6分),城市學院爆冷只得4分,主要是是陳斯亮要不受傷;懷化學院爆冷獲得第三名的好成績,因為懷化學院沒有進過前八的記錄。從綜合實力分析,衡陽師院最強,總積分為23分。其次是城市學院,
歡ǖ牟罹但不是很大。懷化學院、一師范學院、文理學院、長沙醫學院總體實力是比較差的,從積分來看差距比較大。特別是懷化學院和長沙醫學院男女實力不均衡。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人文學院,運動員均來自普通學生,完全是經過自己訓練取得的成績。
2.2.2 男、女雙打名次分析
在羽毛球比賽中,雙打比賽考驗的不僅僅是個人的技術掌握程度,而且講究的是在球場上隊友之間的配合默契程度及相互補位而占據主動權的時機。
由表2統計的排名可以看出雙打項目名次發落比較集中。且名次分布有分段趨勢,前三名分布在城市學院、衡陽師院、人文學院和一師范學院四所所高校中,一、二名被衡陽師院和城市學院囊括,其中長沙學院拿到一個第二名和第三名,人文學院拿到一個第三名。從三個項目整體綜合實力來看,衡陽師院遙遙領先名列前茅獲積分36分,其次是人文學院獲積分19分,雖然好名次不多,但是實力較均衡,第三名是城市學院和一師范學院分別獲積分17分(各有一個項目沒有成績),第五名是長沙學院,獲積分11分。前五名的積分差距比較大,特別是以、二名積分相差一半,說明實力懸殊。本次比賽一師范學院表現突出,以前很少參加大學生羽毛球比賽,說明一師范學院開始重視羽毛球隊的訓練。
團體賽不同于單項賽,它爭奪的不是單個人的優勝和榮譽,而是集體的優勝和榮譽。團體賽要求每個參加比賽的運動員,不僅要充分發揮個人的技術水平,而且更要注意彼此之間的協同配合,還要發揮出集體的技術水平,造成集體的優勢,以奪取比賽的勝利。由于從團體賽積極配合、團結合作等特點中能反映出運動員的素質、球比賽不受時間限制,例如:在2010年溫網比賽中,美網名將伊斯內爾和法網名將馬胡特對攻時間總計長達11小時5分鐘,比賽進行3天,如果沒有良好的耐力素質作為基礎,必然會引起運動員技戰術水平、智能下降以及心理情緒波動,當然,也不會有這項紀錄的產生。因此,具備良好的耐力素質,是網球運動員能夠持續參賽的基礎。
協調與靈敏素質貫穿所有運動項目技戰術的始末,是協調運動員競技能力發揮的基礎。協調素質是掌握技戰術的基礎,網球技術具有連貫性、系統性,沒有良好的協調素質,很難全面掌握應用,而擁有好的協調性才能造就好的技術[8]。其次,網球技術的運用需要身體在平衡的狀態下,才能較好的發揮,而協調素質對維持身體平衡也有重要作用。在比賽中,運動員需要時時根據賽場變化改變技術的使用、控制力的大小、節奏感的控制以及情緒的表現等,這些都需要協調素質作為基礎。靈敏素質是運動員根據賽場情況能夠做出隨機應變的能力,賽場上一切情況變化莫測,對對手技戰術的改變,需要能夠迅速做出調整。靈敏素質高的運動員,能夠巧妙的把握賽場上的主動權,控制節奏,以合理的手段影響對手技戰術的發揮。因此,在構成體能要素中,協調和靈敏素質在體能要素中居于重要地位,是統籌協調各個素質的重要環節。
(1)在以底線型打法為主流的發展趨勢下,體能訓練應隨著技戰術的革新發生改變,網球運動員技戰術水平的差距逐漸縮小,體能在比賽中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尤其在世界高級別賽事中,體能已成為決定比賽勝負的關鍵。
(2)在構成體能諸要素中,速度始終是網球項目比賽中爭奪時空優勢的關鍵,力量素質是彌補“體能非均衡”的重要途徑,耐力是網球運動員持續參賽的基礎,協調和靈敏素質在體能素質中居于重要地位,是統籌協調各個素質的重要環節。
(3)從網球運動的發展趨勢和構成體能的諸要素對比賽進程以及比賽成績的影響來看,體能仍然是影響網球運動員競技能力的重要基礎。
[1]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17.
[2]陶志翔,祁兵,胡亞斌.從上海網球大師杯賽看世界男子網壇發展趨勢[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3,18(2):92-94.
[3]周建梅,張志華,楊慈洲,等.我國奧運備戰女子網球運動員體能訓練實踐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33(6):133-136.
[4]王衛星,彭延春.運動員體能與技戰術發揮的關系[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30(3):290-293.
[5]韓春遠,王衛星.對我國青少年網球運動員體能訓練指導思想的研究[J].中國學校體育,2014,1(4):73-76.
[6]孔祥寧,熊焰.足球比賽中爭奪時空技術運用分析[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4,23(5):687.
[7]劉大慶.運動員競技能力非衡結構補償理論[J].體育科學,2000,20(1):43-46.
[8]伍少利,劉丹,姚繼偉,等.足球運動員的體能特征及訓練應注意的問題[J].中國體育科技,2009,45(2):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