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秦生
(秦安縣第二中學 甘肅天水 741600)
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發展以及教學改革力度的不斷推進,高校教育已經逐漸將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放在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之上。對于學生的成長而言,學習能力的提高和知識內容的掌握只是教育目標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就是對其人生價值觀的培養,為日后的社會實踐提供指導。中學階段是學生構建人生價值觀最重要的時期,因而在中學階段要特別注重對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健康的心理產生于健康的身體,對于中學生來說,體育課程是學生進行身體鍛煉和技能培養的最重要途徑,體育教學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素質的主要途徑之一,體育活動對學生心理健康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為了滿足學生對體育教學越來越高的需求,教師應該抓住中學階段這一重要時期,將體育教學與心理教育相結合,使學生身體素質提高的同時,也實現的自我情操的培養。
價值觀是一種思維模式和價值取向。價值觀的而形成主要建立在思維感官之上,通過進行認知、理解、判斷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動,實現對事物是非的辨定,從而體現出人、事、物的價值和作用。
價值觀是人們在社會實踐中逐漸形成的一種觀點,主要包括了什么是價值、怎樣評判價值、如何創造價值等問題。價值觀的內容主要包括了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表現為人的價值取向和追求,特別是對目標的追求;另一方面則表現為人的價值尺度和行為準則,也可以說成是一種行為的評價標準。價值觀的形成對于人在社會中的生活實踐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1.2.1 價值觀是人們認識水平的體現
眾所周知,價值觀是在思維感觀的基礎之上所形成的,它直接反映了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評價和看法,是主觀思維在實際當中所體現的一種重要途徑。
1.2.2 價值觀對人的行為活動具有指導作用
對于不同的人來說,其價值觀也會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同,最明顯直接的表現就是人的社會行為的體現。受到正確價值觀的影響,人的社會行為是被社會大眾所接受和認同的;受錯誤的價值觀的影響,可能會在生活中出現如偷盜、搶劫、不遵守道德規范等錯誤的行為。
另外,正確的價值觀能夠促進人格的全面健康發展。價值觀的形成離不開自然和人文環境對其的影響,價值觀的形成使人們能夠用更加積極向上的態度來面對生活中所出現的困境;而且,價值觀還能夠對自尊自愛、堅強獨立等性格特點的形成產生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價值觀還能夠指導人們擁有遠大的理想和將其付諸于實踐的勇氣。
由于體育課程不在高考考試的范圍之內,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直接影響,很多學校和學生本身對體育學科存在不重視的現象。在中學實際體育教學過程當中,學校對體育教師的選擇就存在重要的問題,甚至是由其他學科的老師代教;對于學生自身來說,由于對此學科的不重視,很多學生都不愿意在體育的學習中花費太多的精力和時間。
對于很多中學學校來說,體育學科的考試和成績評定的方法長期都是一成不變的。在體育學科的考試中,教師通常都是將學生相關運動項目的成績來作為實際的課堂成績,對學生身體素質等方面的內容不做更多的分析和總結,與體育教學的實際目標和意義相背離,根本無法實現對學生價值觀的培養。
在很多中小學校當中,都存在著對體育學科課程設置的不合理性。與其他學科相比較而言,每學期體育課的學時大約為30多個學時,其中理論課的學時數只占據了其中的10%左右。在這些有限的時間之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基礎體育運動的教授同時,根本無法實現其他教學內容的傳授。
中學階段作為培養學生價值觀的最重要的時期,教育人員應該對上述談到的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全方位的掌握,并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有效的分析,投入人力、物力和財力,來尋求合理的解決措施,以實現體育學科的實際價值:在鍛煉學生身體體能的同時,促使其正確價值觀的形成。
根據相關的調查研究,我國大部分中學生都是獨生子女。由于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這些獨生子女在生活中常常會受到老一輩的寵愛,再加之家長對他們的過度呵護,任何需求都會盡可能的滿足,使得這些孩子在生活中缺少吃苦耐勞的精神。針對這一現象,在中學體育教學實踐當中,不僅要對學生的體能進行鍛煉,還要注重對其頑強品質的培養。
例如,在進行中學體育課程教學內容設置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設置一些長跑和爬山等具有一定難度的活動項目。由于長跑和爬山是一項體能消耗比較大的活動,在進行的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堅持,從而實現對吃苦耐勞、頑強拼搏品質的培養。
審美觀是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信息爆炸的現代社會中,由于互聯網的發展和普及,使得學生接觸到了很多的不良信息,因此,對于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和是非觀念的提高是中學體育教學中的又一重要內容。在體育教學內容設置的時候,要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從而實現創造美的能力。
例如,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體育舞蹈、健美操等內容,在視頻播放完成之后,再指導學生進行實際的練習,使得學生在此過程中能夠充分地理解力量之美、形體之美以及韻律之美等;還可以通過滑冰、游泳等體育活動來感受協調之美。
競技活動是中學體育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在進行競技活動的時候,不僅能夠使每一位學生都親身參與到其中,提高他們的抗壓承受能力,還能獲得為集體利益而奮斗的榮譽感;同時,在體育教學中設置競技的內容,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增加學生之間的感情交流,從而實現班級整體凝聚力的提高。
例如,在中學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班級劃分成幾個小組,通過投籃比賽、足球比賽、拔河比賽等游戲規則的設置,使每一位學生意識到自己的能力是實現集體勝利的一部分,從而提高學生的集體觀念和合作意識,對于學生價值觀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學階段是學生相關意識理念形成的重要時期,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現實社會當中,受到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學生對于成功概念的認識經常會出現一些偏差。一些學生認為為了成功可以不擇手段,一些學生由于對成功過分的渴望,常常會出現焦慮等負面情緒,這些對于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具有一定的阻礙作用。因此,在中學體育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對學生思維進行正確的價值引導。
例如,在中學體育教學中設置連續跳繩的活動內容,有的學生能夠迅速的掌握其中的要領,在完成之后就去嘲笑其他的同學;還有一些學生在幾次失敗的嘗試之后,會出現沮喪的心理,不再進行嘗試。這時,教師就要對其進行心理指導,使其正確理解成功的概念,以實現正確人生價值觀的形成。
除了以上所談到的幾點具體措施之外,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還可以很據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的不同,對其創新能力進行培養;在進行一些比賽的過程中培養學生遵守公共秩序的習慣等,這些都對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具有直接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隨著社會現階段的發展,競爭已經逐漸成為社會發展的一大特色,為了適應現代化社會發展的需求,已經不再單單以知識水平能力來作為人才選拔的主要內容,其身體的健康程度、思想觀念水平以及心理素質等也占據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教育要從小抓起,因而在進行素質教育的過程當中,教育人員應該保持著不偏科的教育觀念,將體育學科放在同樣重要的位置之上,并積極探索科學有效的措施,來實現對學生價值觀的培養。
[1]謝天豹.淺談如何提升中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J].當代體育科技,2015(10):58-59,61.
[2]陸秀煌.如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J].當代體育科技,2015(8):145-146.
[3]易剛.試述如何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J].當代體育科技,2014(7):96,98.
[4]盛紅鐳.中學體育教學與心理健康教學相結合的實踐[J].科教文匯,2007(9):141-142.
[5]安柏明.如何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09(1):90-92.
[6]程慧美.如何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健康人格[J].沙洋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3):43-45.
[7]游信喜,陳向航,白應彬.培養學生健康人格促進中學體育教學改革[J].大眾科技,2011(7):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