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陽
(梧州學院 廣西梧州 543002)
亞健康,是指人體的健康狀況不佳,處于正健康與疾病之間,它是人體處于健康和疾病之間的過渡階段,雖然此時人體的生理與心理還未產生明顯的疾病,但卻存在各種不適癥狀。
筆者針對調查當前大學生的亞健康現狀,制定了一系列調查內容,具體調查情況如下所述。
1.1.1 研究對象
從某學院的11級、12級、13級學生中隨機抽取600名學生,進行調查研究。
1.1.2 研究方法
(1)訪談法:通過對大學校內的心理輔導師進行訪談,獲取研究的相關信息。
(2)問卷調查法:采用分層、分類和隨機抽樣相結合的方法,由學生會體育部干部分頭進行實地調查,共發放問卷600份,收回問卷562份。
1.1.3 調查結果
筆者分析了大學生存在亞健康現象的原因,通過該次調查說明,大學生人群中亞健康患者在心理、社會應激、軀體、人際關系、抑郁、精神壓力、就業壓力、家庭環境影響等存在的問題與亞健康狀態的發生有關,具體如下。
1.2.1 過度緊張和壓力
當前大學生出現亞健康現象主要原因是由于壓力過大而使其長期處于過度緊張的狀態之下。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于人才的技能水平、專業素質要求也愈來愈高,加上大學生數量的迅猛增加,這就導致大學生的就業競爭愈來愈激烈。長期處于緊張狀態會使得大學生的腸胃功能紊亂、睡眠質量不佳、免疫功能降低,身體素質、心理素質都隨之受影響。
1.2.2 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習慣
亞健康與人的生活習慣有很大關系。因此,在還沒有導致疾病時要注意養成良好習慣,而現在許多大學生,尤其是男大學生都喜歡喝酒、吸煙、通宵達旦打網游,女大學生喜歡網購、聊天交友等,這都是非常不好的生活習慣,加上長期飲食、作息不規律,熬夜、節食等現象頻發出現,而且很少進行體育活動,使身體健康狀態不佳,從而逐步出現亞健康。
1.2.3 不良精神、心理因素的刺激
音樂,是一種能勾人魂魄的東西。在它的環繞下,我的背沉重地粘在了椅背上,整個人都快埋進靠椅里了。她雙腿并得很攏,略微右傾,十指交叉著,放在兩腿之間。她的眼光,如同射穿了我的心,嘴角又一次微微上揚,真的很細微。“想家了?”她身子前傾問道,伴隨而來的,是一股濃烈的香水味,略帶刺鼻。“想。”這是我今晚最簡短的回答,因為我在沉默,是一種想家時一貫的沉默,沒有人能分享和述說。
大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向成熟期過渡的階段,學生之間很容易產生攀比等心理,部分學生甚至因為家庭環境條件、以及個人自身因素,如學識、技能、能力等方面,不如人而出現孤僻現象,各方面不良的心理因素也會導致大學生產生亞健康。
心態是否樂觀,對人的身心健康影響是極大的。因此,要想防治學生身體出現亞健康狀態,首先應當引導學生及時調整自身心理狀態,并時常保持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
學校可以跟社團部門多溝通,多舉辦一些課外文娛活動,吸引廣大學生參與其中,例如開展各種興趣班,跆拳道班、熱舞班、棋藝班等,通過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促進學生進一步修身養性的同時,可以幫助學生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防治出現一些心理疾病。此外,要讓大學生有良好的心理、心態和情緒,調節來自各方的壓力,提高處理各種問題和困難的能力,增強其主動性,從而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規律,通過各種方式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增加抵抗力,改變自己的缺點和不良習慣。
2.2.1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保證合理的膳食和均衡的營養
調查發現,超過60%的受訪大學生不重視早餐質量,超過70%的受訪大學生表示睡前要吃宵夜才能安睡,這都是不良的飲食習慣。飲食在我們生活之中占據重要地位,因此,要改善生活方式,首先要從飲食方面做起,學生應當規律飲食,尤其要注意三餐按時,在食物方面的選擇應當以營養均衡為主,保證食物多樣化,避免偏食、暴飲暴食、大量進食營養價值低的食物;同時要盡量避免飲酒、吸煙。
2.2.2 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保證規律的休息和適量的體育鍛煉
學生沉重的學習、生活壓力是隱藏在調查結果之后的重要原因。應試教育使不少學生從中學開始過關斬將,上大學后又要面對考研、雅思、擇業等強大的社會競爭,加之現代大學生熱衷于電腦游戲等,身體鍛煉的時間越來越少,導致身體每天超負荷運轉。適度勞逸是健康之母,人體生物鐘正常運轉是健康保證,而生物鐘“錯點”便是亞健康的開始。因此,大學生要安排好自己的作息,及時調整生活規律,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睡眠,加強自我運動,提高機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每天的休息時間應包括6-8h的夜間睡眠和日間的精神放松,同時要增強鍛煉,增加戶外體育鍛煉活動,每天保證一定運動量。
2.2.3 增強健康與保健意識
體育運動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而且有助于培養、鍛煉學生的意志力。學校應當重視體育課程,還可以開展各種課外體育活動,例如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在“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下,根據該院學生的實際情況,豐富健康教育的形式與內容,如:多搞一些規模小、強度適宜、可操作性強的體育活動,如班級組織的趣味體育游戲,環校園跑的迷你越野馬拉松公益比賽等,使廣大學生積極投入,寓體育于娛樂之中,以滿足他們對體育的需求,使健康教育成為他們的自覺行為。
2.2.4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1)常常洗手。我們生活的周圍布滿了各種細菌,就連鍵盤的縫隙里都有很多臟東西,這些東西會隨時危害健康。經常洗手可以有效的防治多種疾病,是一種非常好的生活習慣。
(2)注意營養均衡些,長時間在電腦前工作的人會出現精神不振、視力模糊等電腦綜合癥,為了避免營養失衡的情況出現,大學生應多吃蔬菜,吃一些對身體有益的食物。
(3)多吃水果。每天堅持吃一個水果可以補充大量的維生素,還可促進消化系統的消化。
以上這些習慣對長期對著電腦的大學生尤其有效,可以讓他們離亞健康遠一些。其實,還有很多生活習慣值得注意,總之,大學生應在平常生活的點滴中養成好的生活習慣,改善健康狀況。
由于許多高校對大學生的亞健康狀況不重視,平時對此方面的知識涉及較少,學生對此也較為陌生,往往難以意識到自己已處于亞健康狀態之下。因此,要想防治大學生出現亞健康,學校首先應當對此重視,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管理措施及宣傳教育等手段,提高大學生對亞健康方面的知識的認識與重視度。
其中,學校可以通過開展健康教育講座、健康教育主題活動等來加強學生對防范亞健康方面的認識。還可以通過健全學生管理制度,尤其是輔導員,應當多加了解、關心學生,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健康飲食、規律作息,提高學習與生活的質量,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培養興趣愛好既能豐富業余生活,又能使人身心放松,在提高綜合素質的同時,還能提高學習和工作的效率。因此,學校可以多開班,設置一些課外活動,或和大學的一些社團結合,組織一些健康有益的課余活動,便于更多大學生參加,不僅可以有效的促進同學間的情誼,而且可以大大豐富大學生的生活,減少在宿舍玩電腦的時間,同時提高大學生對體育活動項目的熱情與興趣。
總之,學校應當重視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情況,尤其應當重視亞健康現象,通過完善學生管理措施,加大宣傳,引導大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加強體育鍛煉,使其主動做好健康防范工作,促使其保持身心健康,順利完成學業。
[1]郜冰媛,高佳,韓瑞敏.大學生亞健康現狀調查及預防策略研究[J].內江科技,2012(12):34.
[2]陳中寶,俞捷,張鏢,等.大學生亞健康現狀調查及其分析[J].黔南民族醫專學報,2012(3):207-208.
[3]周旭,肖元梅,王超,等.南昌市理工科大學生亞健康現狀調查[J].中國學校衛生,2012,33(1):49-51.
[4]劉衛鋒.普通高校研究生亞健康狀態成因分析及對策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06(6):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