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寧寧 王樂 李輝 肖紅艷 王世軍 時海霞(大連海洋大學體育部 遼寧大連 116023)
淺談奧運項目與非奧運項目的比較研究①
盛寧寧王樂李輝肖紅艷王世軍時海霞
(大連海洋大學體育部遼寧大連116023)
摘 要:非奧運項目是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的結合體,非奧運項目與奧運項目既有明顯差異又存在共性。我國想發展成為體育強國,兩者需要協調共同發展。該文分析了奧運項目和非奧運項目的特點和差異,指出二者之間的聯系,奧運項目與非奧運項目都是百姓關注和參與度很高的體育項目,我們要在重視奧運項目的同時,積極開展非奧運項目的發展工作。非奧運項目是奧運項目的有益補充同時能為奧運項目的發展奠定基礎,反正奧運項目的開展也能簡介促進非奧運項目運動的普及。
關鍵詞:奧運項目非奧運項目聯系競技體育
①基金項目:遼寧省社科基金項目(L12DTY006)體育強國戰略背景下遼寧省非奧運項目發展策略研究。
奧運項目是競技比賽最高體育項目,它的載體是體育競賽,運動員參加奧運項目的目的是取得成績,奪得優勝。奧運項目目前是我國體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我國在國際競賽中一直有不錯的成績,奧運項目的成績也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在我國奧運項目受到國家的重視,目前我國已經投入大量的資源到奧運項目中。
非奧運項目是不是我國競技體育運動的核心,但是他存在競技性與娛樂性,普及性等特點,一般是企事業單位職工、城鎮居民、農民等其他社會成員參加的以提高身體素質、實現身心娛樂體育活動。很多非奧運項目目的是鍛煉身體、同時達到娛樂的效果,很多非奧運項目是增強國民身體素質,實現全民健身計劃的主體,能夠通過改善國民身體素質,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對于整個社會發展都有重要作用。
2.1參與者的思想不同
許多非奧運項目如氣功、武術、輪滑、風箏、釣魚等,強調“重在參與”“人人關注、人人參與、人人體驗”的一種理念,在這些項目中,人們參加運動是為了增強身體素質,它本身娛樂性非常強,難度要求也比較低,人們通常在體育鍛煉中能夠鍛煉身心。但是,奧運會比賽項目的要求和追求是超越身體的極限,追求“更高、更快、更強”參與者為了拿到最好的成績,需要長期參考殘酷的訓練,而最后勝利的光輝卻只能落在獲獎者的身上,比賽非常殘酷,成王敗寇,而且比賽的政治意味也十分強,所以,運動員選擇參加奧運會,本身是為國家而戰斗的犧牲品,他們的嚴酷訓練甚至可能損害身體機能。
2.2運動強度的不同
由于追求的目標不同,所以,參與者的運動強度也不同,為了獲得優異的成績,參加競技運動的運動員必須通過大量的、高強度的訓練,充分挖掘個人潛能、突破身體極限,而大眾參與的非奧運項目則相反,它不需要過度的訓練,很多非奧運項目出發點就在于強身健體,而過度的訓練不僅不利于身體健康,還容易導致體質下降、甚至縮短壽命。
2.3運動成績的價值
成績可以說奧運會參賽運動員人生價值的唯一重要指標,是競技體育的生命線,成績就是榮譽,獲得成績是努力被認可的唯一途徑。所以參加奧運會比賽對成績的要求毋庸置疑的。非奧運項目則不同,因為健身是根本目的,所以成績也無關緊要,過分追求運動成績而不考慮自己身體情況,反而會造成不好的影響,也就違背了健身的初衷。舉例來說,田徑運動員必須要超越自己極限,讓自己“更快”,甚至以損傷身體機能為代價,而普通的群眾進行跑步鍛煉則是快慢皆可,以能夠增強自身身體素質為主要目的,結合個人情況對運動的強度和量做出規劃。
2.4參與者的不同
百姓喜歡的非奧運項目不限制參與者的資格,任何有鍛煉意愿的人都可以參加,不管是老人還是兒童,都可以自愿參加,而奧運會對參與者的資質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競技運動員必須有一定的運動天賦,比如身體素質適合某項運動,比如:擅長投擲、擅長奔跑、跳躍等等。無論是國際競技還是國內競技,體育競技水平之所以越來越高,是因為人才選拔標準越來越嚴格,所以說,“運動員都是天才”。
不論奧運項目還是非奧運項目育都是屬于體育這個母項下的兩個子項,所以二者都具有體育運動的屬性,其中包括運動的形式、運動的內容,運動的規則等。從運動的本質來看,兩者都是向身體進行挑戰,而且奧運項目與非奧運項目兩者相互之間有聯系,并存在相互轉化的可能性。
非奧運項目與奧運項目都歸咎于體育項目中,奧運會認可的28個體育大項是我們關注的焦點,新聞媒體,國家體育總局以及各地方體育部門都以奧運金牌分量最重,也是衡量我國運動員和政績的主要標志,民眾也以奧運項目為關注重點。但實際上非奧運項目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更為普及,各地方民眾特色體育項目非常多,我國普遍認可的非奧運項目也普遍存在,隨處可見,如:氣功、武術、毽球、釣魚、風箏、龍舟、輪滑等,像東北二人轉的藝術展現形式,其美感與運動相交融,這些不但代表了地域文化,也展示了體育項目的獨特魅力。奧運項目與非奧運項目本身并沒有實質區別,都是為了豐富廣大群眾生活,在實踐中不斷發展而來。由于奧運會比賽項目設置和要求,不可能包含所有體育項目,才會有了上述之分。長時間的歷史發展,非奧運項目和奧運項目都形成了各種的特點和聯系,二者相互影響、相互發展,促進體育項目的向前推進。
4.1非奧運項目為奧運項目做好基礎
高水平的奧運比賽是從百姓喜歡的體育發展而來的,體育的產生是隨著人們的生產力不斷發展,體育從戰爭活動中分離出來,因為只有足夠的體力才能有更強的戰斗力,所以體育在初期表現出極強的使用色彩,后來隨著運動水平的發展,運動開始表現出娛樂性和觀賞性,到了和平年代,運動成為了國家的軟實力,高水平的競技體育隨之發展而來。
運動員的素質與潛能是通過一般體育活動之后才能被發掘,所以說,運動員在參與真正的競技體育之前,參與的是普通水平的運動和比賽,所以,參與非奧運項目活動也間接為高水平運動競賽比如奧運會提供優質的運動員。同時,非奧運項在群眾中更為普及,因為只有群眾體育普及了,國民的體質上去了,競技體育才能更上一層樓。我們國家解放前后的對比,就很能說明這一點。
并且,非奧運項目的發展情況也是國民素質的參評指標,同競技體育一樣,能夠代表國家的實力,如果國家的體育發展良好,國家就更能從中挑選天賦異稟的年輕運動員,參與到競技運動中,并提高國家的競技運動發展水平。為此,國家應當從政策法律方向出發,進一步鼓勵年輕人從事競技體育,讓他們通過優秀的成績鼓勵更多的人參與到群主運動,營造更好的運動氛圍。
4.2奧運項目刺激非奧運項目發展
奧運項目的發展能刺激非奧運項目的發展,我國在奧運姓名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的輝煌成就,提高了國民參加群體活動的興趣。例如:60、70年代的“乒乓熱”、80年代的“排球熱”、90年代的“足球熱”等。但是這一作用力本身也受到運動本身難度的限制,高水平的運動普及仍然有一定的難度。除此之外,因為兩種運動類型本身規則、內容上基本雷同,所以,高水平的競技運動也給群眾運動提供了參考的規范,從技術動作的規范性到鍛煉方法,竟技體育都可以為非奧運項目發展提供指導和幫助,從而使非奧運項目運動增加科學性減少盲目性,提高運動水平。
奧運項目有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廣大群眾去關注,而競賽中運動員表現出的頑強的精神,追求“更高、更快、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這一種追求、一種執著,以及愛國精神,也鼓勵著人們更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更堅強地面對挫折和困境。優秀運動員往往能激起人們的運動的熱情,讓他們自覺參與到普通百姓喜歡的非奧運項目中來。
總的來說,奧運項目和非奧運項目都在國民運動中占重要地位,就目前我國情況而言,我們應當促成二者的共同發展,二者缺一不可,我國的奧運項目已經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目前的工作重點需要轉向重點發展非奧運項目。首先是要把非奧運項目從滯后的狀態中提升起來,進一步加大對非奧運項目的投入,最終使我國真正的進入“體育強國”之列。
參考文獻
[1]徐向軍,劉建通,席凱強.對我國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的思考[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7):111-114.
[2]田宇普.努力實現由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的邁進[J].體育科學,2009(3):3-8.
[3]劉媛媛.建設體育強國:體育“文化自覺”的實現[J].體育科學研究,2012(3):1-3,10.
[4]劉英,鄭宇,卿平,等.后奧運中國體育走向的新思考[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50(34):1-7.
作者簡介:盛寧寧(1980—),女,遼寧撫順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
中圖分類號:G8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4(b)-02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