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強
(解放軍特種作戰學院軍事體育應用與研究中心部隊體育訓練教研室 廣東廣州 510500)
排球運動誕生于1895年,隨著該項目的普及與發展,已由單純的娛樂游戲演變為目前深受體育愛好者喜愛的競技球類項目。體育專業的排球教學大都集中在技戰術教學,教學過程中內容多、任務重,再加上部分老師對裁判教學不夠重視,使得裁判教學的時數非常有限,誤導著排球專業學生過于重視排球技、戰術學習,忽視對排球裁判技能的提升,致使很多排球專業的學生在其畢業后無法勝任排球裁判工作,該局面難以適應排球運動的發展,也無法滿足全民健身運動的需求。所以,為了促進排球事業的健康發展,作為高校排球專業的學生,掌握必要的排球裁判技能顯得尤為重要,同時提高學生的排球裁判能力還可以為其就業與擇業增加機會,提高社會競爭力。該文筆者結合多年的排球教學實踐經驗,對排球裁判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一系列提高排球專業學生排球裁判技能的方法,目的為提高高校體育專業學生排球裁判技能提供有價值參考。
從事排球專項教學的高校教師認為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提高學生的排球技術和戰術,而對排球裁判的教學不夠重視,甚至認為可有可無,在此情況下,學生也覺得只要懂規則即可,因此,他們沒有提高執裁能力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利于裁判實踐能力的掌握與提供高。
在目前的排球教學過程總主要安排技、戰術教學,有關裁判能力的學習所占比例較少,若在非常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排球比賽規則和比賽中的裁判能力,難度非常大,甚至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還沒有掌握基本的排球裁判規則,無法達到體育教育的專業要求。
短時期之內排球規則雖然變化不大,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排協會對部分規則作出適當調整,這就需要通過講座類活動為學生及時傳達新精神,同時眾多排球專項的學生想獲得更高層次的執裁技能,畢竟學校的排球老師日常教學任務艱巨,其排球裁判理論及實踐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此情況下,學生迫切需要排球裁判界相對“權威”的裁判來指導和幫助,然而,很多高校并沒有定期開展此類活動,限制了學生排球裁判能力的提升。
在目前的排球裁判教學過程中,缺乏必要的多媒體輔助設備實施技術與戰術分析,尤其是有關排球裁判手勢、移動及哨音等具體錄像普遍缺乏,無法滿足排球專業學生對排球裁判工作的感性認識。
作為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掌握必要的裁判技能,并通過考核獲取相應的裁判員等級證對于將來的擇業很重要,在裁判證獲取條件方面,各高校采取粗放式管理,只要參加考核,便可以獲得排球裁判三級證,門檻太低,致使相當一部分排球專項學生不注重提高裁判技能,糊弄過關拿證,不利于其裁判能力的提升。
由于高校排球專業學生日常學業緊張,沒有過多的時間參與到社會基層比賽的執裁機會,缺乏基層比賽的鍛煉,致使實踐能力不,畢業后很難適應社會基層比賽。
作為體育專業的院校領導,自身需要改變觀念,提高裁判學習重要性認識,并通過各種傳播途徑在校園里加強宣傳,提高學生的認識,通過設立裁判員等級考試等方式來吸引學生主動加入到裁判學習中去,努力提高自身的排球執裁能力,為畢業后的擇業增添砝碼。
理論作為實踐的基礎,如果對排球規則和判罰標準不清楚,則很難在瞬息萬變的比賽過程中準確而公正的判罰,直接影響到排球比賽的順利進行,所以,務必要加強排球裁判的理論學習,排球教師需系統的講授排球規則及裁判法,幫助學生對裁判規則有實質性的理解,只有熟知基本的裁判規則,才可以指導實踐,確保執裁的準確性與藝術性。
排球裁判實踐教學過程中需注重教師的示范價值,具體包括一、二裁判及司線的儀態、手勢與旗勢、節奏、哨音和對一些技術犯規的判罰尺度等,在準確的示范過程中配合講解加深學生對排球規則的理解,同時教師需創造條件為學生提供觀摩比賽及裁判錄像資料,學習優秀裁判的臨場執裁技能,以此來加深學生的表象認識,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對裁判學習的興趣。
裁判法的理論知識非常豐富,課堂上安排裁判學習的時數非常少,在有限的時間里,掌握全面的排球規則和裁判法難度很大,所以,可以開展排球裁判理論專題講座來應對課堂理論課不足,講座的內容包括:競賽知識與裁判法、裁判員需具備的身體素質、基本技能、職業道德和裁判員的心理素質等,通過系統的講解,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組織競賽的方法與排球裁判方法。
教學評價作為檢查教學質量,提升教學管理水平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科學評價裁判能力,作為判定與鑒別學生排球裁判能力,激發學生裁判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升其裁判能力的重要途徑。實施排球裁判能力考核時,應該確保目標建立在科學、扎實的基礎之上。首先,應進行理論考試,具體包括規則、裁判法和豐富的知識競賽等;其次,應該對學生的裁判實踐能力予以合理考核,主要是評價學生在執裁過程中的態度、表現等方面;最后,綜合評價學生的理論水平和裁判實踐能力,授予學生裁判等級證書。
在排球教學中應該盡可能多地組織教學競賽,可以與校學生會合作,組織班級比賽、院級比賽及校級比賽等,同時,作為學校應積極與社會企業及社區等組織加強溝通與合作,他們一旦需要排球裁判,則可以通知本校排球專項的學生前往執裁,幫助排球專業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參與排球裁判實踐當中,達到學有所用,切實提升學生的組織能力與執裁能力。
高校作為體育人才的培養基地,應該對體育專業學生實施全方位、多視角的培養,尤其是要注重執裁能力的培養,這也是高校體育專業培養目標的發展趨勢。目前,我國高校在培養體育專業學生的排球裁判能力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體制,眾多理論問題有待進一步的探討,這就需要高校體育教育工作者,特別是排球專業教師應該轉變觀念,提高認識,注重對排球專業學生排球裁判能力的培養,豐富裁判教學方法與手段,積極創造機會幫助學生在實踐中提高其執裁能力。
[1]王曉瑛,王龍.論高校體育專業學生排球裁判能力的培養[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19):207-208.
[2]劉聰,劉買如.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排球裁判技能程序教學法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7,15(5):86-87.
[3]王天聰,左光敏.高師體育專業學生排球裁判能力的培養[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06,20(6):24-26.
[4]劉飛寧.論現代排球運動裁判員能力的培養[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0(2):91-94.
[5]邱漢祥.對培養排球專選學生裁判能力的探討[J].體育函授通訊,2002,18(3):80-81.
[6]楊玉根.試論高校體育專業排球裁判能力的培養[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漢文版,2003(S1):146-147.
[7]王力軍.普通高校排球裁判課教學方法和手段初探[J].遼寧體育科技,2007,2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