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潛
(聊城大學體育學院 山東聊城 252059)
200 5年至2008年連續(xù)四年我國學生體質健康調查結果顯示,學生部分體能指標繼續(xù)呈下降趨勢,反映心肺功能的肺活量繼續(xù)下降超重及肥胖學生明顯增多;學生的視力不良檢出率居高不下;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呈現(xiàn)不斷增加的趨勢;學生與周圍人的人際關系日益疏遠和淡漠,社會適應能力差等主要問題。種種問題的出現(xiàn),學校體育有著相應的責任。學校體育是一個發(fā)展身體、促進健康、增強體質、傳授身體練習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的教育過程。學校體育在這種定義下并沒有通過目標的管理而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
學校體育的目標是:有效增進學生的健康;使學生較為熟練的掌握和應用基本的體育與健康知識和運動技能;形成運動的興趣、愛好和堅持鍛煉的習慣;培養(yǎng)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提高人際交往的能力與合作精神;提高對個人健康和群體健康的責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積極進取、樂觀開朗的生活態(tài)度;提高少數(shù)學生的運動技術水平。
學校體育存在著多元化的目標,在多元目標的背景下學校體育“核心目標”處于主體和首要地位且直接決定著學校體育的“核心價值”。學校體育的“核心目標”的選擇必須與學校體育的“核心價值”相吻合,通過“核心目標”的實現(xiàn)過程完成多元目標中其他目標的實現(xiàn)。
通過現(xiàn)階段學校體育的目標內容來看,學校體育對目標的管理很明顯的將學生的“體質目標”作為了學校體育的核心目標,將增進健康、增強體質放在的學校體育目標的首要地位。但是現(xiàn)階段“健康”的真正含義是身體、心理和社會等方面處于良好的狀態(tài),體育的定義只是一半競技一半健身,因此僅靠學校體育的力量恐怕無法全面實現(xiàn)學生的“健康”。另一方面,學校體育將“體質目標”作為核心目標很難使學生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與能力,學生一旦脫離學校體育的約束就會導致體質問題。因此很明顯現(xiàn)階段學校體育在“核心目標”的選擇上存在問題。
基于學生體質下降的現(xiàn)實,選擇學校體育的“核心目標”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對于“體質目標”與“技能目標”的主次的問題一直是社會爭執(zhí)的熱點,也使得這一問題成為兩難。“體質目標”難以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能力的缺陷已經成為事實。如果將技能的學習作為學校體育的核心目標,通過對學生技能的培養(yǎng)和訓練,使學生在學習和練習的過程中形成對體育的興趣與愛好,就能較好的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與能力。在“技能目標”下學生即使脫離學校體育的約束,只要他們的興趣與愛好存在,就會自覺并且有能力投入到體育活動中去,其良好的體質就會保持進而不斷提高,更有利于學校體育多元目標中其他目標的實現(xiàn)。
學校體育目標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學校體育實踐所要達到的預期結果。學校體育的目標是通過體育教學和課余體育活動這兩條基本途徑來具體貫徹實施的。體育教學目標則是指體育教學中師生預期達到的學習結果和標準,是人們根據體育教學功能進行價值取向后的行為效果指向。
可以說體育教學是為實現(xiàn)學校體育目標而服務的,但當下體育教學目標與學校體育目標出現(xiàn)了雷同或混用的問題,現(xiàn)在學校體育教學目標不僅需要承擔著傳授體育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術、基本技能的任務,還要負責學生心理和思想品德的教育,因此體育教學目標就體現(xiàn)出了“大而全”的顯著特點。在這樣的背景下,體育教學所承擔的任務和壓力巨大,學校體育目標與體育教學目標混淆的問題越發(fā)嚴重,體育教學沒有確定而精細的目標,使得體育教學的內容過于廣泛而無重點,在現(xiàn)實條件下體育教學很可能“一事無成”。
學校體育在對目標進行管理的過程中,應該對體育教學目標做好定位,意識到學校體育目標的范圍遠遠多于體育教學目標,兩者有著質的區(qū)別,體育教學目標只是實現(xiàn)學校體育目標的途徑而已。體育教學目標是從實際的情況出發(fā),不同年齡、不同體質的學生在不同環(huán)境下制定的,而不是盲從于學校體育目標。體育教學目標進行準確的定位,明確學校體育目標與體育教學目標的關系,可以預防體育教學不堪重負,保證學生可以在體育教學中切實學到適用終身的東西,以此實現(xiàn)學校體育的整體目標。
在學校體育目標之中,明確的將“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人際交往的能力與合作精神的提高;個人健康和群體健康的責任感,生活方式和生活態(tài)度的養(yǎng)成。”納入其中。由此可見心理教育和個人修養(yǎng)對于學生的重要性,并且充分體現(xiàn)出了學校體育心理教育和塑造個人修養(yǎng)這方面的功能所在。僅僅通過學校體育是否可以完成學生心理教育和個人修養(yǎng)形成的目標?
學生心理品質和個人修養(yǎng)的形成是一個長期且十分復雜的過程,學生通過學校體育的教育,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對體育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的學習,在體育活動中確實可以對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以及個人修養(yǎng)方面產生積極的影響,但在這種情形下學生形成的心理品質及個人修養(yǎng)能否牢固可靠,是否通過學校體育的教育就可以達到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以及個人修養(yǎng)的目標。不可否認學校體育對學生心理和個人修養(yǎng)的積極作用,但是學生心理品質和個人修養(yǎng)的形成是多方面多層次的,加上學生在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可能遇到諸多不可預測的影響,所以學校體育對于學生心理品質和個人修養(yǎng)的形成所起到的作用有限的。
另一方面,學校體育目標下的教育過程中在對心理品質和個人修養(yǎng)培養(yǎng)時存在明顯的特殊性。學校體育通過體育活動對學生心理和個人修養(yǎng)存在積極作用,同樣學校體育對學生心理和個人修養(yǎng)也存在消極的作用,學生在體育教學的學習中的困難以及比賽的失敗都會給學生的心理帶來挫敗感,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理不好這樣的矛盾,不能給學生正確的導向,這種挫敗感無疑會對學生的心理等各個方面產生消極的影響,而這種消極的影響在學校體育目標中是無法體現(xiàn)的。
學校體育對學生心理和個人修養(yǎng)的有限性和特殊性很大程度上表露出了學校體育目標的不嚴謹,這樣一味的追求學校體育的目標反而不利于學生心理品質和個人修養(yǎng)的形成。
學校體育目標管理作為學校體育的管理的首要任務,其自身的作用就已經決定了它的首要地位。在這種背景下學校體育目標管理的效率就直接決定了學校體育其他內容的實現(xiàn)和功效。學校體育目標管理應始終堅持整體性原則,通過學校體育目標管理將學校體育各部分的內容聯(lián)系成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統(tǒng)一整體。必須從整體上把握各個部分具體的管理,處理好全局和局部的關系,以此才能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學生。尤其是在國務院發(fā)布《關于加快發(fā)展體育產業(yè)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中明確要求確保學生校內每天體育活動不少于一小時的內容之后,學校體育的任務更加嚴峻,學校體育目標管理顯得更加重要。
[1]李善言.學校體育學[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1:2.
[2]潘紹偉,于可紅.學校體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0.
[3]陳雷,王佃娥,杜發(fā)強.學校體育目標與體育教學目標之關系審視[J].教學與管理,2010(36):113-114.
[4]唐靜萍.關于學校體育目標若干問題的思辨[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2001(2):127-128,130.
[5]張春燕.我國民族傳統(tǒng)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現(xiàn)狀與路徑[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1(10):15-18.
[6]張春燕,鐘明寶,程靜靜.基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保護的民族傳統(tǒng)體育[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0(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