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來(衡陽市體育運動學校 湖南衡陽 421001)
提升射擊心理素質有效方法的探索
周建來
(衡陽市體育運動學校湖南衡陽421001)
摘 要:射擊運動員競技成績影響因素比較多,主要因素有兩個:射擊的技術水平和心理能力,兩個能力相比,射擊的心理能力優先于射擊的技術水平,射擊技術水平再高,如果沒有強有力的心理能力做保障,競技成績肯定不會很理想,因此培養射擊心理能力尤為重要,射擊運動員必須提升射擊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加強射擊心理訓練,著力提高心理能力,本研究主要從射擊運動員如何提升射擊運動員的心理素質,進行了一些探索。
關鍵詞:射擊心理訓練競技能力心理能力心理素質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經濟和社會同步發展,射擊運動員的訓練條件較以往已經有了大幅度改善,射擊水平也有了較大的提高,特別是男子步槍項目,無論在臥、立、跪三種姿勢的哪個項目中,成績都非常理想,較以往都有了很大的進步,盡管如此,優秀射擊成績的比例僅占運動員比例的20%左右,甚至很多運動員的預賽和復賽的成績差異都非常大,發揮很不穩定,出現這類現象的因素比較多,綜合考慮主要因素應該是兩個:一是運動員本身的技術水平,二是運動員自身的心理素質。本研究主要討論運動員自身的心理素質對成績的影響程度及重要意義,并進一步探究運動員射擊心理訓練方法,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運動員心理素質可以簡單理解為運動員在適應訓練和競賽的過程中,其生理和社會環境達到協調一致的程度以及心理功能優良的狀態,運動員心理素質的好壞直接影響運動員成績,運動員心理素質一直成為體育教師、教練和運動員所關心、關注的重點話題。射擊作為人類挑戰極限的一種較量方式,對競技者有著一種更高的要求,不僅體現在體能、技能、戰術等方面,同時也體現在運動員的心理素質方面,射擊項目能夠作為人類競技的重要運動項目,射擊運動員也同樣應該區別普通人類,成為有著特殊要求的群體,是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深度結合,曾經有位學者談到,在同等水平的運動競賽中,誰具備較強的心理能力,誰將是此次比賽的最終勝利者。由此,射擊運動員良好的心理素質至關重要,那它到底和哪些因素有關呢,下面簡單探討影響射擊運動員心理素質的共性或非共性因素。
1.1訓練強度因素
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要想成為優秀的射擊運動員,要想在射擊運動場上出類拔萃、鶴立雞群,功夫都在平時,只有平時刻苦訓練,也只有通過高強度、超負荷、高挑戰的體能、智能、技術、戰術、心理等能力的射擊訓練,才能輕裝上陣參賽,也才有機會取得理想的射擊成績,這無形中給每位射擊運動員增加了巨大的心理負擔,如果沒有得到合適的化解,日積月累,肯定直接會影響射擊運動員的心理素質。
1.2競賽壓力因素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影響人的幸福感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來自生活、家庭、社會的無形或有形的壓力。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類所面臨的壓力也是日趨增大,有物質上的,也有精神上的,運動員作為人類的重要組成部分,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是肯定存在的,并且非常明顯。尤其對于身處市場經濟、“金牌至上”國度的優秀運動員,則面臨更多來自國家、社會、教練員、家庭、觀眾等賦予的無形壓力,致使運動員在頭腦中有意無意地形成只有在運動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才是最終的出路的想法,射擊項目對于運動員的精準程度要求相當高,來不得半點的馬虎,事實上這種心理負擔、心理壓力又時刻影響著運動員水平的發揮。
1.3時間因素
總所周知,每位優秀的運動員都需要經歷長期、枯燥、乏味的訓練生涯,訓練生活極其單調,除了訓練、吃飯、休息,已無其他更多的內容,煉獄般的生活,很少有機會與外界進行交流,周而復始的訓練,缺乏新鮮感和刺激感,嚴重影響運動員其他興趣的培養,也就讓運動員產生了壓抑和不愉快,射擊運動員是運動員系列的一大類,不可回避運動的上述問題。
1.4人際關系因素
大家都知道,射擊訓練的人際關系主要是兩個,一個是教練員與運動員之間的關系,另一個是運動員與運動員之間的關系,前者表現出來的是上下級關系,在訓練過程中,運動員肯定要嚴格聽從教練的安排,但是當教練不能滿足或不符合運動員需求和心意時,兩者之間肯定會出現關系緊張局面,長此以往會嚴重影響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運動員之間也因為其中的利益關系,導致人際關系變得緊張,甚至出現爾虞我詐的情況,隊友之間的那種深厚的情誼淡然無存,因此,復雜的人際關系嚴重影響著運動員的心理素質。
1.5自控能力因素
關于運動員的評價太多了,說得最多應該是“他們是最感性的”,體育人的所有情緒都會表現在臉上,對行為、思想、情緒嚴重缺乏控制,在比賽中,他們會因為自己或隊友的一點過失,變得粗暴,變得懊惱,也常常會因為領先一分而變得趾高氣揚,喜形于色,這樣的自控能力成為影響運動員心理素質的重要因素。
1.6二次就業因素
二次就業已經成為運動員,從事該職業應該承擔的最大的風險,隨著體育事業的飛速發展,運動員的職業生涯時間越來越短,而社會就業所面臨的壓力確越來越大,每位運動員無論優秀與否,都要為自己今后的就業出路犯愁,畢竟真正能夠留下來當教練的運動員是少之又少,絕大多數都會面臨二次就業,運動員不同于一般的職業,非常特殊,只有一項專長,加上運動員與社會接觸甚少,對社會不理解,由此,運動員二次就業的壓力也是影響運動員心理素質的重要因素。
很多的射擊運動員在平時訓練中表現出來的高水平在比賽場卻發揮不出來,說明射擊常規訓練與比賽的特點區別比較大,最大的區別就是射擊運動員的心理狀態,下面就如何有效地提升射擊運動的心理素質談幾點淺見。
2.1加強模擬訓練的認識
模擬訓練是運動員心理素質提升的重要手段,效果也是相當的明顯,具有較強的目標性,能夠有效增強運動員心理負荷,激活
心理刺激應激水平,積累參加比賽經驗的反應。
2.2指標練習
射擊訓練項目很多,很多的方法都特別有效,指標練習其實也并不陌生,每個項目,每個環節的訓練都會使用這個方法,但是我今天提出這個訓練方法的關鍵是指標練習過程中關注技能練習的同時,重視心理訓練,指標練習通常采用單組、單發進行,甚至涉及到環數的小數點,通過訓練,引發運動員高度關注每一槍運動過程的質量和結果,不斷的積累心理抗壓能力,從而提升運動員的心理素質。
2.3對抗練習
對抗是兩者或多者之間一種較量,通過對抗能夠清楚顯示較量雙方的實力,從這個方面理解,對抗練習是一種帶有競爭性質的、培養心理抗衡的練習,啟動運動員思維的主動性,及時進行自我評估,同時增強了訓練的趣味性,調動了訓練情緒。對抗練習過程中,有一個特別需要注意的就是,必須要營造好環境氛圍,對抗練習可以臨時請其他運動員當觀眾,增強緊張氣氛的場景。
2.4考核練習
考核是檢驗學習效果的最重要的手段,通過考核能夠比較全面的了解教與學的效果,在這里,我需要強調不是技能的教與學的效果,而是關注心理素質通過考核過程所產生的變化,考核練習一般是按階段進行,當完成一定階段的訓練任務之后,通過完整和綜合的考核,并且可以給考核加上獎罰制度,給運動員心理加上負荷的分量。考核結束也很重要,要真正給運動員心理帶來效果,務必考核結束后,把整個考核升級,可以組織正式的、一針見血的點評,也可以組織濃重的頒獎儀式。
2.5資格淘汰賽
作為運動員,每個運動員都希望參與各種競賽,為了讓運動員能夠正常或超常發揮自身的水平,增強參賽的心理能力,可以為一些賽事在運動員內部組織一些淘汰賽,每次參賽人員的確定,都會在內部組織這種類型的淘汰,并且這個淘汰賽要盡可能與正式比賽接近,確保運動員的心理狀態得到更加淋漓盡致的鍛煉和提高。
2.6心理培訓
通過射擊心理素質的影響因素分析,我們應該很清楚,影響因素比較多,涉及到各個環節,各個階段,為了讓運動員能夠身心合一,參加訓練,保證技能訓練的效果,同時也能給運動員參與訓練,取得好成績準備扎實的心理素質,應該要根據分析出來的影響因素,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引導,讓運動員發自內心的掌握、調整好自己的心理素質,比如可以組織一些克服心理素質的培訓講座等等。
2.7降低二次就業的壓力
運動員職業生涯這么短,運動員壓力特別的大,為了減少射擊運動員的不必要的無形壓力,相關單位和部門應該根據運動員的條件,合理安排好運動員的二次就業,盡可能減少運動員壓力。
2.8學會掌握自我調節心理狀態的方法
射擊運動員要學會掌握自我調節心理狀態的方法,如自我暗示法,調節呼吸法或轉移注意等方法,提高運動員的自控能力,及時解除賽中出現的緊張情緒,對比賽目標而言,應建立適宜的目標,目標的制定應該既有利于充分動員運動員的機能潛力,又能夠為運動員所接受,不至于形成思想包袱,避免目標過高,給運動員帶來心理壓力,賽前心理準備的目的是增強運動員的心理穩定,建立積極的心理定勢,做好運動員參加比賽的心理準備以及賽中的心理狀態調控,就可能減少運動員因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導致的比賽失利,從而使運動員在比賽中出色發揮水平。
總之,射擊運動員心理素質的提升應該成為射擊訓練的重要的內容,也應該成為射擊運動員心理訓練方法研究的重要課題,最終達到運動員良好的心理狀態,運動員心理狀態良好的主要標志是具有穩定的自信心,相信自己的技術和能力能夠在比賽中充分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劉建強,胡源鑫,楊學軍.上海市部分優秀運動員心理健康現狀及相關因素的比較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7,3(43):54.
[2]費茲科.教育心理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郭玉江.優秀運動員心理健康現狀及相關因素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08.
[4]趙蘭革,李曉君.我國普通高校競技健美操運動員運動損傷特點[J].中國運動醫學,2002,21(4):424.
[5]李勇基.游泳運動員應激控制能力的培養[J].游泳季刊,2006 (2):17.
[6]田錄梅.運動員與非運動員大學生身體自尊及整體自尊研究[J].心理學探析,2003,4(23):55.
[7]王錢羊,許啟曉,王維維.運動員主觀幸福感與社會支持因素的相關分析[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20(3):20-22.
[8]班杜拉.思想和行動的社會基礎-社會認知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9]田麥久.運動訓練科學化[M].北京:人民體育教育出版社,1988.
[10]劉淑慧.射擊運動心理學[M].北京:人民體育教育出版社,1988.
中圖分類號:G80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6(a)-00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