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偉泉(廣東省廣州市長興中學 廣東廣州 510650)
關于跳繩項目中德育教育滲透的探討
麥偉泉
(廣東省廣州市長興中學廣東廣州510650)
摘 要:德育是與智育同等重要的教育內容,在跳繩項目中滲透德育,能更好地促進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該文在分析跳繩項目中德育功能思考的基礎上,分別從在跳繩項目中,強化紀律意識教育;在跳繩項目中,強化學生的頑強意志;在跳繩運動中,形成團結互助的品質;在跳繩運動中,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在跳繩運動中,讓學生學會分享;在跳繩項目中,培養學生積極的競爭意識;在跳繩項目中,開發學生的智力等方面對跳繩項目中德育教育滲透的分析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跳繩項目德育教育滲透
跳繩運動作為我國傳統的體育項目之一,由于其不受場地、人數限制并且運動器材簡單,動作花樣繁多,因此廣受教師和學生的喜愛。將跳繩項目應用于初中體育的教學之中,不僅能很好地鍛煉學生的身體,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在跳繩運動中滲透道德教育。因此,在跳繩運動中,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正確進行跳繩運動,還要讓學生在跳繩運動中樹立團結意識,培養良好地人際關系,形成道德標準。可以說,在跳繩運動中滲透德育教育,對學生的影響是深遠的,值得引起廣大初中體育教師的重視。筆者根據自身初中體育教學的實踐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德育教育在跳繩項目中的滲透。
在學校教學中關于德育問題,首先體現在培養和造就人。江澤民同志曾經指出:“各級各類學校,不僅要建立完備的文化知識傳授體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跳繩運動中的德育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1德育功能在跳繩運動中的地位和作用
跳繩運動本身具有鮮明的德育功能,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開展跳繩活動,能調動學生身體鍛煉的積極性,從而激發學生勤奮進取、刻苦鍛煉的精神并能讓學生養成堅韌不拔的意志。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道德素養,就能讓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關系融洽,和諧教學氛圍。另外,跳繩是一項集體協作的運動,需要學生共同努力,從而使得學生形成團結互助,為共同理想奮斗的良好品質。
1.2跳繩項目中滲透的道德品質
德育是以提高個體的品質素養為目的的教育活動。跳繩項目中滲透的德育品質:(1)思想品質:在運動中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讓學生懂得團結協作。(2)道德品質:讓學生在跳繩運動中樹立良好地體育道德規范,養成遵紀守法的習慣。另外,在跳繩比賽中,培養學生堅強的毅力以及勇敢頑強的斗志。(3)心理品質:讓學生在跳繩運動中培養堅強不屈的意志,養成自信、樂觀、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2.1在跳繩項目中,強化紀律意識教育
紀律是一切活動進行的基礎,因此,教師在跳繩運動項目中一定要培養和訓練學生良好地紀律意識,讓學生養成“言必行、行必果”的做事風格。因此,在跳繩項目進行之前,筆者可以有意識地對學生強化紀律教育。
例如,在跳繩項目進行時,筆者要求學生不得穿裙子、皮鞋,當然在要求學生的同時,教師也要帶頭執行要求,并對學生進行嚴格要求。一旦發現在跳繩運動中有學生不按照要求著裝,一定要要求其重新更換著裝,并再次在班級上進行強調,也糾正了學生不注重細節的毛病。在跳繩項目進行中,學生必須在規定時間到位,這也是對學生紀律規范的要求。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在跳繩項目中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嚴格的紀律要求,不僅能提高學生在跳繩項目中的紀律意識,還能提高學生在其他各項體育活動中的紀律意識,更加延伸到其他各門學科的學習之中。這種嚴格遵守紀律習慣的養成,對于學生以后的紀律意識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會影響學生的一生。
2.2在跳繩項目中,強化學生的頑強意志
我們知道,跳繩是一項體力消耗較大的運動項目,在跳繩運動中學生容易感到疲倦、勞累,有些體力較差的學生甚至感覺難以堅持下去。在這樣的情況下,部分學生會在跳繩活動中選擇半途而廢,存在著嚴重的畏難情緒。為了讓學生克服畏難情緒,培養學生的頑強意志,筆者在跳繩運動時采取了以下措施:(1)向學生講述我國一些著名運動員刻苦訓練的事跡,讓學生從優秀名人身上學會吃苦耐勞,培養自己頑強的意志。如著名的跳水運動員郭晶晶,為了獲得金牌為國爭光,每天都進行著高強度、高難度的訓練,最終獲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如著名網球運動員李娜,她之所以登上了亞洲女單世界排名最高選手,同樣與她的刻苦訓練、堅忍不拔的意志是分不開的。通過這樣在學生當中進行名人事跡的宣傳,讓學生能在自己所面對困難時,增強勇氣、克服困難。(2)選取班級上一些意志較為頑強的同學,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為了培養學生頑強的意志,在跳繩運動中,筆者選取了班級上一些意志較為頑強的學生作為典范,并將這些學生分布到各個小組訓練之中。讓這些學生充分發揮帶頭作用,以自身頑強的意志去影響周圍的學生,并在整個跳繩活動中營造一種頑強不屈、努力向前的良好氛圍。
通過筆者的實踐經驗,筆者認為在跳繩項目中,通過優秀認為事跡的宣傳以及發揮學生的模范帶頭作用,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頑強意志。
2.3在跳繩運動中,形成團結互助的品質
跳繩運動是一項需要多人共同完成的一項運動,在同一組內,組員之間的目標是一致的。在多人跳繩項目中,大家的共同目標就是要跨過那根繩,這樣全小組成員才能順利過關。為了讓小組獲得勝利,全小組成員都要完成自己所承擔的任務“努力跳躍,抬高腳”,這樣才能跳躍繩子的障礙,為本組做出貢獻。通過一項跳繩運動的完成,小組成員之間形成了一股凝聚力,并產生了合作意識,培養了同學之間團結互助的品質。
例如,在筆者所帶的八年級(6)班,有以為叫李麗麗的同學,由于該同學比較內向,很難與班上其他學生交流、互動,使得其他的學生都不愿意和李麗麗游戲、玩耍。在跳繩項目中,李麗麗同學更是被同小組的學生“嫌棄”,每每輪到該小組成員跳繩時,幾乎不出3個就由于踩繩而宣告結束。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因為該小組成員配合不夠默契,互相之間不夠團結,李麗麗由于受到排擠所以
情緒低落,在跳繩項目中積極性不夠高,故出現屢屢踩繩的現象。當該小組成員意識到這個問題后,為了小組的整體榮譽,他們知道一個集體的活動,只要有一個成員表現不好,那么整個小組成員都會受到連累。于是他們暫時忘掉了與李麗麗之間的不快,在小組內部對李麗麗進行了跳繩培訓,在培訓過程中也恢復了孩子們打鬧、玩耍的天性。經過對李麗麗的跳繩培訓,不僅提高了李麗麗的跳繩技巧,還消除了同學們之間的間隙,整個小組成員配合默契,在跳繩項目的運動中也表現的“如魚得水”了。
在跳繩實踐中證明,一項整體的運動,只有某個人完成得好是遠遠不夠的。一個項目的完成需要的是全組成員共同的努力并需要成員之間配合默契,團結互助。筆者相信在這項跳繩運動中,同學們一定了解到團結互助品質的可貴!
2.4在跳繩運動中,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
趣味性是初中體育運動最大的特點,跳繩運動尤其如此。在跳繩項目運動中,學生是在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運動鍛煉的。在這樣的愉悅的氛圍中,增強了學生之間的了解,加深了學生之間的友誼。跳繩運動與其他運動不同,跳繩運動能都變化不同的花樣,如挽花帶人跳、雙搖帶人跳、雙人搖雙短繩帶人跳、雙人一繩背向跳、一人搖繩一人轉圈跳等,形式多樣,這種多樣性的跳繩運動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愉悅性,讓同學們更喜歡參與體育鍛煉,從而愛上集體活動。另外,愉悅的跳繩運動中,同學們打破了顧忌,同學與同學之間,同學與教師之間也相互交流互動,也促進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形成。
2.5在跳繩運動中,讓學生學會分享
體育,歷來都是強健體魄、培養情操的重要途徑。在初中教學中,體育教學對于推動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實踐證明,要想實現中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僅靠體育課上的簡單鍛煉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參加多樣性的體育活動并在體育活動中學會分享、學會相互幫助。如將跳繩項目引入初中體育教學之中,穿插花樣跳繩,組織學生在花樣跳繩中學會分享,學會相互幫助,分享體育活動中的精神、經驗與心得,促進每一位學生的良好發展,從而最大限度發揮跳繩項目活動的效用。
例如,在一次跳繩活動項目中,八年級(3)班的劉逸云表現得極為出色,劉逸云同學不僅跳繩的方式多樣,如單腳跳前挽花、側擊地挽花、蹲下跳后挽花、帶人鉆空跳等,并且劉逸云同學在長時間跳繩過程中,還能不感覺疲勞,精力旺盛。于是筆者組織了一次小小的“分享會”,主要是讓劉逸云同學分享一下自己的跳繩經驗和心得體會,幫助更多的同學學會花樣跳繩。在“分享會”上,劉逸云同學分享了她的跳繩經驗:在跳繩中,一般是用前腳掌起跳和落地,切記不可用全腳或腳跟落地。另外,身體要自然的彎曲,在跳繩的過程中,呼吸要自然、有節奏。開始練習跳繩時,動作要由慢到快,由易到難。先學單人跳繩的各種動作,然后再學較復雜的多人跳或團體跳繩動作。
筆者的實踐經驗證明,積極展開并充分落實跳繩項目中的分享教學,不僅能夠有效夠提升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而且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有針對性地彌補學生不足,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6在跳繩項目中,培養學生積極的競爭意識
競爭意識在學生的學習中以及以后的生活中都會發揮重要的作用。在跳繩項目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跳繩的基本情況,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對全班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合理的分組能夠讓小組之間進行公平競爭,同時又能讓小組內的學生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互相交流,促進彼此的進步與發展。
例如,筆者在所在的班級開展了一個名為“花樣跳繩”的比賽,將全班學生分成4個小組,讓小組成員以小組為單位自己編制跳繩的花樣進行比賽,最終評選出“花樣優美,配合默契”的一組為獲勝組。
通過這樣的方式開展“花樣跳繩”比賽,不但能加深小組成員之間的團結協作,還能培養小組與小組之間的良性競爭,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
2.7在跳繩項目中,開發學生的智力
在跳繩運動中,主要是將體育中的基本活動,如跳、蹲、跑等形成一個綜合的身體運動。在跳繩過程中,可以將簡單的跳繩運動變成花樣跳繩,從而激發學生發揮自己的潛力,在愉快的花樣跳繩游戲中提高各項身體能力。初中生天生好動,喜歡各類體育運動,而跳繩作為一種綜合運動正好滿足了初中生的喜好。學生在跳繩運動中不僅很好地鍛煉了身體,更能開發學生的智力,促使學生斗智斗勇,通過動腦,智力得到開發,從而圓滿完成跳繩任務。
例如,在花樣跳繩中,要想很好地完成該項運動,就需要學生掌握一些跳繩的技巧,在此基礎上做各種適合的花樣跳法,也可以隨心所欲地創設各種“跳”法。這些都需要學生開動腦筋,才能更好地掌握花樣跳繩的技巧,順利地完成跳繩任務。在花樣跳繩運動中,需要同學之間保持高度的默契,而且需要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在短時間內做出快速的判斷,才能完成跳繩活動,這對學生的智力也是一種極好的鍛煉。另外,在花樣跳繩過程中,每組學生需要在不踩繩的基礎上,編出最合理的、趣味、美觀的跳法,這樣通過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花樣跳繩項目,就能極大地促進學生智力的開發。
總而言之,在以往的跳繩教學中,跳繩活動項目更多的是關注學生的身體教育,而忽視了其所承載的德育功能。隨著體育教學的不斷改革,在體育運動項目中滲透德育教育是學校德育教學的重要途徑之一。要搞好體育教育中的德育滲透,就需要體育教師抓住體育這門課程的特點,在體育運動項目中不斷培養學生頑強的意志、團結互助的品質,促進學生德育工作更好的開展。
參考文獻
[1]阮小芬.關于初中體育中德育滲透的思考[J].讀與寫(上,下旬),2014(20).
[2]湯俊琳.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德育功能[J].小學時代:教師,2012(10):82.
[3]諸樹鋒.跳繩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2(1):90-91.
[4]劉嵐,吳玉華,周東北.跳繩娛樂化教學的實踐與研究[J].新余高專學報,2010(1):119-123.
[5]徐山.塑造身體德性:學校體育的德育使命[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14(33):120-122.
[6]夏春蘭,范家洪.以繩養德 以繩增智 以繩健體——記重慶市天府中學一校一品的“繩”文化打造[J].體育教學,2013(6):64-65.
中圖分類號:G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6(a)-00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