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強(解放軍特種作戰學院軍事體育應用與研究中心部隊體育訓練教研室 廣東廣州 510500)
高校排球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法的研究①
柯強
(解放軍特種作戰學院軍事體育應用與研究中心部隊體育訓練教研室廣東廣州510500)
摘 要:深受大學生喜愛的排球運動是由美國麻省青年會干事威廉?摩根先生發明的有趣的球類游戲,在高校排球教學過程中,采用趣味性的體育游戲實施排球教學,可有效提高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提高教學質量。作為體育教學工作者應當選擇并編創一些針對性較強的游戲,進一步豐富游戲內容,并在實踐中不斷進行總結、提高和完善,幫助大學生主動參與到排球學習中去,切實提高其排球技能學習的效果。筆者結合多年的排球教學實踐經驗,對運用游戲法的價值和策略進行探討,以期為提高高校排球教學質量提供有價值參考。
關鍵詞:高校排球教學游戲教學法價值對策
深受大學生喜愛的排球運動是由美國麻省青年會干事威廉?摩根先生發明的有趣的球類游戲,然而在目前的高校體育教學中由于教學方法的單一而乏味,使大學生漸漸失去對它的學習興趣,大大降低排球運動所應有的健身效果,直接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及排球運動的發展,這一現象已引起排球教學工作者的高度關注。在教學實踐中,應該將排球教學方法回歸到游戲當中,充分體現該項目的興趣化及人性化特點,如此以來,可以實現大學生在其身心愉快的氛圍中接受排球運動知識和技能,有效提高身體健康水平,充分體現出“以人為本”體育教育思想,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及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文章深入探討了游戲教學法的運用價值,并提出一系列將其運用于高校排球教學的策略,目的為提高高校排球教學質量提供幫助。
1.1思想性
排球運動的顯著特征就是具有較強的思想性,所以排球教學中實施游戲教學時,需充分結合游戲特點,實施思想教育,寓教于樂。
1.2競爭性
利用游戲組織排球對抗練習具有強烈的競爭性。
1.3興趣性
游戲活動豐富多變,學生興致高,不易厭倦,所以可綜合運用體育器材,在歡樂有趣的活動中掌握排球技術技能。
1.4廣泛性
可根據排球教學課的不同任務,綜合采用各種手段實現教育目的。
2.1啟發大學生思維活動
體育游戲作為一種復雜的條件反射過程,取決于大腦皮層的綜合分析能力,在高校排球教學中采用游戲實施教學,不僅能夠發展大學生的想像力和運動表現力,還可以有效培養大學生的觀察力和判斷力,使大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感覺器官更加發達,認識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從中得到鍛煉與增強。
2.2有助于培養大學生勇于進取的集體主義精神
競爭作為體育活動的基本特征,雙方在競賽規則約束之下,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自我肯定。體育競爭激勵落后者,可有效培養大學生的榮譽感及勇于進取的競爭精神,作為一個多人參與的團隊項目,通過隊友間的默契配合,可有效培養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
2.3有益于開發大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高校排球教學實踐中,大學生的基本技術達到一定熟練程度后,可以引導大學生自己組織游戲,充分發揮其想象力,結合排球特點設計游戲,以此調動大學生學習排球的積極性,達到啟發大學生創新思維,開發其創新能力的教育目的。
2.4有利于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
運用游戲實施排球教學,教師不再是課程的監督者,而是可以作為游戲的參與主體加入游戲中。作為游戲的參與者同樣也要遵守游戲規則,接受規則獎懲,這樣可以有效拉近與大學生間的距離,使大學生認為該教師平易近人,從而幫助其產生學習的興趣,并能很快投入新技術的學習中。
2.5促進排球基本知識和技術的掌握
在傳統的排球教學中,單純學習基本技術,大學生學校的積極性普遍不高,注意力也不集中,而一旦結合體育游戲,則可以幫助大學生自然地在有趣的活動中主動參與排球練習,促進排球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切實提高排球教學效果。
2.6可有效激發大學生的學習排球的動機
體育游戲的內容豐富、有趣,大都蘊含一定的情節與目的,可以極大地滿足大學生求趣、求新的心理特點,有趣的游戲,自然可以調動大學生的積極性,將單調的學習內容放在游戲的情景中也會變得生動有趣。如排球墊球的關鍵技術是手臂姿勢及墊球時機,在教學過程中若讓大學生單獨練習,他們的興趣自然不高,不利于墊球技術的掌握。而若將游戲引入其中則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游戲方法:教學班同學以5~7人為一組,分為若干組,每組圍成一個圓圈,墊球過程中每一次墊球就大聲喊出墊球的個數,看哪一組同學連續墊球次數最多,利用游戲的積極效應,能夠增加大學生間的協作意識,在其情趣盎然情景中能夠較好地掌握墊球技術,在愉悅的環境中完成墊球練習,激發學生練習動機,提高擊球感覺,提高教學效果。
2.7能夠促進大學生的進取心與自豪感
游戲中的雙方在一定規則的約束下,積極克服外界障礙及個人心理障礙,在游戲過程中肯定自我,培養進取心和自豪感。如在排球攔網技術教學中,可設計隔網比高低類的游戲,根據實際情況實施一定獎懲,這促使大學生樂于克服困難,積極進取去爭取比賽的勝利,有助于攔網技術的掌握,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2.8能有效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
在高校排球教學中通過游戲法教學,可以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由于學習興趣的激發,可促使大學生積極參與到排球練習中去,自然就增加了大學生的練習強度,同時游戲教學法可以調節大腦神經系統,有效提高運動器官功能,切實提高大學生適應環境的能力,在此過程中大學生的身體也因此得以鍛煉,從而提高了大學生的身體素質。
3.1體育教師對游戲普遍重視不夠
許多高校排球教師在排球教學過程中僅僅停留在傳授技術方
面,依然采用傳統的學什么就練什么,忽視了體育游戲的作用,認為體育游戲可有可無,教學實踐中學生很難在游戲的情景中完成技術的學習,因此不利于大學生學習排球的積極性,限制了排球教學質量。
3.2運用游戲的量和強度缺乏控制
在高校排球教學實踐中如果無節制地高頻使用游戲教材,也會給排球教學帶來不利影響,造成排球教學活動的混亂,從而導致教學活動難以順利進行,因為過多地運用體育游戲會促使大學生興奮過度,消耗他們很大的精力與體力,從而對教學內容降低了應有的興趣,不利于排球技術的掌握,難以保障教學任務的完成。
3.3選擇游戲時沒有考慮到大學生的心理及生理特征
大學生生理及心理水平的發展已基本成熟,他們的新陳代謝旺盛且精力充沛,具有較為獨立的思維能力,所以,選擇游戲時需要設置一定的難度,且保持較強的競爭性,然而在教學實踐中部分排球教師還是運用中學所采用的傳統的強度較低、難度較小的游戲,無法迎合大學生求新求異的心理,致使大學生參與排球練習的積極性同樣沒有被激發出來,不利于排球技術的掌握;同時,缺乏對性別差異方面的考慮,由于難度過高,致使很多女生無法完成游戲內容,自信心受挫,直接影響排球教學效果。
3.4游戲教學運用過程中游戲的安全性不足
游戲的趣味性主要體現于其競爭性,競爭性越強,大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自然就越高,課堂氣氛也就越活躍,然而大學生求勝欲望普遍強,抗衡的過程中往往忽略同伴的安全,再加上游戲之前部分老師對規則和限制沒有進行相應的說明,學生心理因此沒有顧忌,致使游戲強度容易失控,容易引發傷害事故。
4.1充分考慮游戲的適應性
高校排球教學中組織游戲時需充分考慮大學生對排球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大學生身體素質等因素,結合教材內容及教學目的要求,由易到難選取相對適宜的游戲方法。游戲過程中要認真觀察大學生身體狀況的變化,控制好運動量及密度,同時做到區別對待,技術比較好的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可提高難度,而對技術一般的大學生則應適當降低游戲難度。
4.2嚴格把控游戲的紀律性
為了確保游戲教學能夠安全有序地進行,紀律性必須貫穿游戲始終。大學生應該嚴格按照游戲規則和要求進行游戲,教師不僅需要為大學生創造愉快的游戲氣氛,還要嚴格執行規則,確保游戲始終在輕松而不混亂、緊張而有序中進行,同時嚴格遵守游戲規則,還可以有效培養大學生公正、公平的道德操守。
4.3務必確保游戲的安全性
切實加強游戲過程中的安全教育及防范措施是必不可少的程序,這作為確保游戲產生積極效應的基礎而存在,因為切實提高游戲的安全系數,對游戲發揮積極效應至關重要,需引起組織者的高度重視。組織游戲的過程中,務必要做到以下幾點:細心檢查場地器材,保障場地的平坦和器材安全;要求學生著裝適宜,教會大學生自我保護的方法,切實提高大學生自我保護意識;詳細講解游戲規則,并要求大學生嚴格執行,違反者需執行必要處罰;鼓勵競爭的同時需倡導“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競爭風格。總之,只有確保游戲的安全性才可以充分發揮游戲的積極效應。
5.1在準備活動中的運用
在高校排球教學過程中,準備活動作為一堂課的關鍵部分,實施的好壞能夠直接影響一堂課的教學質量。如在準備活動部分,體育教師可以利用“喊數抱團”等集中注意力的游戲,能夠提高大學生的專注力,促使大學生在興奮當中自然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準備部分的游戲主要目的是降低肌肉粘滯性,調節心肺功能,提高韌帶彈性,增大關節靈活性,防止發生傷害事故。
5.2在技術教學中的運用
在排球技術教學中運用游戲能夠有效改善教學氣氛,促使單調而枯燥的技術練習變得生動而有趣,提高大學生積極性,有效促進排球技能的形成。如:在排球傳球技術學習中采用“叫號傳球”游戲;在排球墊球技術學習中采用“墊球接力賽”游戲;在排球發球技術學習中采用“發球得分賽”游戲。實現排球技、戰術的游戲化,能夠增強練習的趣味性,幫助大學生全身心投入其中,提高動作技能掌握的效果。
5.3在身體素質練習中的運用
身體素質練習時,由于其特有的單調特點,很容易引發大學生厭倦甚至抵觸的情緒,直接影響大學生學習排球技術的積極性,也難以實現增強大學生身體素質的目的。而采用游戲方法,能夠激發大學生練習積極性,促使大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提高其身體素質,增強其體質。如發展下肢力量的游戲:蛙跳接力及兩腿夾球跳;發展上肢力量的游戲:推小車;發展靈敏性的游戲:3m移動接力。在教學課堂上可根據不同目的進行合理選擇。
5.4在教學放松活動中的運用
在放松過程中注入游戲,能夠有效消除疲勞,促進身體機能的恢復,實現人體由緊張狀態快速過渡到相對安靜狀態。放松部分所選用的游戲內容需突出趣味性特點,內容新穎,輕松愉快,促使機體和心理均得到放松,能夠有效緩解肢體疲勞,全身心投入接下來的學習。
在高校排球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法可以充分調動大學生的積極性,是高校體育教學中自覺性和積極性原則的具體運用。作為體育教學工作者應當選擇并編創一些針對性較強的游戲,進一步豐富游戲內容,并在實踐中不斷進行總結、提高和完善,幫助大學生主動參與到排球學習中去,切實提高其排球技能學習的效果,實現其身心健康全面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鄭乾淦.淺談排球教學中的體育游戲[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8,16(9):57-58.
[2]姜秀英.試論體育游戲在排球教學中的作用與運用[J].海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25(1):106-108.
[3]吳愛珍.淺談體育游戲在排球教學中的應用[J].江蘇社會科學,2006(S1):145-147.
[4]梁健輝,陳瑤.排球教學中運用游戲法的實驗研究[J].福建體育科技,2005,24(2):50-51.
[5]崔曉暉,蕭林靜,李世遠,等.排球游戲教學法對高職大學生健康素質影響的實驗[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20(1):69-72.
[6]李銳.高校排球教學中游戲的運用及其對教學過程的影響[J].科技信息,2012(6):296.
作者簡介:①柯強(1968,2—),湖北武漢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軍事體育教學與訓練。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6(a)-01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