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娟 趙艷
(1.武漢體育學院研究生院 湖北武漢 430079;2.井岡山大學體育學院 江西吉安 343009)
隨著高校教育制度的改革以及對教育的重視程度,高校的大學生越來越多,高校學生社團也隨著學生人數的增加、學生興趣愛好的多樣化而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體育院校的學生社團相對綜合類院校的社團類型相對較少,參與實踐活動的種類也相對較少,所以提升體育院校學生社團的創新能力,培養體育院校學生的創新素質,更有利于體育院校大學生成為國家需要的創新型人才。
高校學生社團是按照社團組織規定的具體章程來開展相關活動,由學生共同自愿發起組織的一種非營利性學生組織社團。高校學生社團不分年級、專業、甚至是學校,因為共同的興趣而聚集在一起,發揮各自的特長,舉辦對大學生身心健康都有幫助的各色活動。學生社團類型很多,例如:音樂、美術、文學、政治、體育等方面的興趣小組,討論專業學術問題的研討小組,有話劇社、詩社、籃球隊、足球隊、登山隊、影評社等等。
體育類高校大學生傳統的主要培養方向是訓練、教育、人文、民傳、人體等,同時現在也開設了針對體育產業下的體育企業類的體育市場管理和營銷的培養方向。這就說明體育類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也應該隨著市場的需求而變化,不僅僅要培養體育類的專業型人才還需要培養具有綜合能力的全方位人才。
體育類社團對于體育類院校的學生來講,可能與其專業重復,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熱情,而體育類院校的學生更需要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相結合的培養模式,而這正是體育類院校培養目標和教學方案上所欠缺的。因此,體育院校的學生社團的崛起對體育院校來說是迫在眉睫的,該類社團對學生的全面發展,綜合素質的提高,實踐能力的提升、與社會的提前接軌,對體育型復合人才的培養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學生的理論知識來源最基本的載體是班級,在班級內學生通常學習專業的理論知識,但每個學生的興趣點卻不盡相同。對體育院校而言,學生并不因為其主修的專項體育,而不喜歡其他體育項目,這就產生了因共同興趣而組織在一起的社團。通過參加社團,促進了體育院校的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培養了全方位的體育型人才。
社團的類型有很多,社團成員所學習的專業知識也并不一定相同,可能是跨專業、跨學科的成員因為共同的興趣而成立的。正是由于所屬的專業不同,帶動了創新思想的產生促進其創新意識的建立。學生通過社團的實踐活動,不僅能鞏固所學的專業知識,也能幫助其拓寬知識面,建立創新意識。體育院校的大學生在參加“挑戰杯”等大學生創業挑戰大賽時,其成員不僅來自體育學科,也有財經專業的,通過不同成員的相互協作,不僅增強了團隊協作能力,也通過不同的專業知識的結合完成了一項又一項的創新成果。
體育院校社團的自主性為大學生提供了充分鍛煉自我的機會,鍛煉了大學生的創新能力。社團是大學生自己的舞臺,大學生的自主性可以得到充分發揮,但是學生也是社團的領導者,所有的社團活動均由學生自己組織,自己管理,這種組織和管理的過程就是創新的過程。這種創新型的主動探求型的思維模式與在接受傳統教育時的被動接受型的思維模式完全不同,既鍛煉了學生的獨立自主處理問題能力和判斷能力,也有利于大學生主體性發揮和創新能力、創新精神的形成。
體育院校有很多種類,主題不同的社團,有很多大學生因為好奇心,大膽地去嘗試不同的社團活動,不僅帶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拓展了大學生的知識視野,也為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了展示的機會。體育院校因為其專業的局限性,參加不同的社團活動對學生而言,更能豐富學生的知識,對其進入社會有更強地適應能力,成為體育復合型人才,得到全面地發展。
體育院校的校園環境更多的是傳播與體育相關類的信息,對科研學術型的信息接觸相對較少,再加上體育院校的大學生更多的時間花在體育鍛煉上,對理論知識的學習也比較少,知識面狹窄,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體育院校學生的創造能力。
體育院校的科研能力相對而言比較薄弱,甚至存在著封閉式的教學,與外界交流較少的現象,在這樣一種創新氛圍不濃厚的環境中,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意識也得不到開發。體育院校可能會組織更多的體育比賽,對學術性、創新型的比賽缺乏重視,使學生缺乏創新的激情。
體育院校在教學過程中缺乏活力,對實踐教學更是少之又少,學生更多的是接受,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更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體育類院校的大學生創新研究成果與其他大學生相比少之甚少,學校應重視實踐教學的建設,使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鍛煉自己的實踐能力。
體育院校的專業涉及更多的應該是體育類的專業,對技術性和財經類的專業涉及面較窄,學生開展的活動更多是在本專業內的活動,這種專業課程安排的不合理,導致學生無法接觸到更多相關專業的學習,也會使學生的學術視野變窄,不利于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形成。
4.1.1 健全社團活動規范
高校學生社團是依托學校成立的,所以學校要對社團的成立進行審批、考核,防止其出現無序和盲目的發展。社團首先要對社團的性質宗旨、成員以及權利和義務都要作出明確的規定,待學校審核通過后才可成立,校方可以建立完整的規章制度,對學生社團的成立提出明確的要求,使社團的活動更加規范化,為社團的長遠發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環境。社團也要建立競爭機制,經常性地開展創新成果評比,對取得優秀成果的成員進行獎勵,起到激勵學生積極創造的作用。
4.1.2 創新社團運作模式
對于發展學生社團,首先要創新社團的運作模式,開創社團與社團之間的合作,不僅是校內不同社團的合作,也包括校間社團的合作,例如:參加“挑戰杯”大學生創業比賽,這種組織高校社團的交流活動,為不同教育背景下的大學生提供了交流的機會,更提升了社團和學校的影響力。社團也要爭取與社會企業以及政府部門的合作機會,為社團成員提供更多實踐的機會,不僅培養了大學生的實踐能力,也促進了社團的長遠發展。
學生社團的經費更多的是來自學生所交的社團費和學校的有限撥款,這種經費的不足制約了社團的發展和進步。學校通過設置專項的活動基金,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團活動,也為活動提供資金保障。體育院校可以通過為社會團體共同組織體育活動,不僅給社團帶來了資金,也為社會團體提供技術支持,使學生學到的知識得到充分的發揮。體育院校在發展學生社團時要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資源,在為學生服務時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學校應積極地為學生構建社團活動的平臺,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活動資源,保證社團健康地發展。
學生不管在心智還是處事方面都不是很成熟,社會經驗也比較少,如果任由學生自由發展,很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指導老師要根據自己豐富的經驗,指導學生進行可行性、創新性的活動,避免學生在活動實踐中走彎路,提高社團活動的質量。學生的社團干部是發展社團的重要力量,是學生社團的主體,也是社團活動的領導者與設計者,所以培養優秀的社團干部至關重要。社團的學生干部具有著流動性強的特點,所以社團要梯隊式地培養學生干部。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高校內的學生的移動設備已成為其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社團在傳播過程中離不開網絡媒體的宣傳。學生社團可能由于經費的不足,導致宣傳力度不足以及信息傳播量較少,為增強學生的信息獲取能力,學校的相關部門或者社團自身建立專門的社團網站,與外界共享社團的信息,社團也可以通過微信、QQ等宣傳社團,促進社團的共同發展。但是在建設學校的網絡實踐平臺時,要根據學校的規章進行建設,在運行過程中,需要專門的人才進行定期維護,要及時更新社團的相關信息,保證社團網站的健康發展。
[1]魏萍.高校學生社團促進創新人才培養的作用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2.
[2]歐陽大文,高昆,石云鋒.我國高校學生社團的現狀及對策[J].中國教育創新導刊,2009(22):136-137.
[3]吳敏.我國高校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基本思路[J].中國校外教育,2010(24):10-13.
[4]陳建成,李勇,張敬,等.發達國家研究型大學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特征分析[J].科技與管理,2009(1):13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