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影子銀行體系結構、規模測算與監管策略
——基于金融結構視角的分析

2015-12-06 02:43:35
財經論叢 2015年3期
關鍵詞:融資銀行金融

于 博

(天津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天津 300222)

?

中國影子銀行體系結構、規模測算與監管策略
——基于金融結構視角的分析

于 博

(天津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天津 300222)

以金融結構為線索,比較分析中國影子銀行的內生邏輯,尤其是體系內影子銀行快速膨脹的動因與機理,并通過構建遞進式影子銀行分層框架,對各層次中的主要業務進行了梳理、分類及規模測算,最后,結合各口徑規模特征及其差異給出相應監管導向與對策建議。

影子銀行;金融結構;規模測算;監管策略

影子銀行的快速發展是近幾年中國金融市場的重要特征之一,但有關中國影子銀行體系形成與演變的動因、機理及其結構特征目前尚缺乏基于“金融結構”視角的分析。按照兩分法,金融結構可歸納為銀行主導型及市場主導型。在以銀行為主導的金融結構下,金融創新與金融深化通常會受到內生性抑制,導致金融市場化進程無法快速推進,實體經濟的融資不得不更加依賴銀行等信用中介。由于信用中介的資源配置結構及配置效率會因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而形成配給與漏損,從而引發金融供需失衡。因而,銀行主導模式下,影子銀行體系膨脹的動因在于傳統信用中介的功能性缺失。相反,在以金融市場為主導的金融結構下,因受衍生品創新及高杠桿率等金融市場因素的推動,影子銀行擴張的動因在于金融市場過度杠桿化導致的功能性膨脹。一國金融結構與該國影子銀行形成與演變的過程密不可分。理論研究亟需結合我國金融結構特征來重新理解我國影子銀行快速膨脹的動因、機理與演變路徑;亟需識別和區分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場在影子銀行演變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從金融結構視角構建我國影子銀行體系結構的圖譜;亟需在結構劃分基礎上對體系內信用中介、體系外信用中介及金融市場所衍生的影子規模進行分別測度。

本文研究意義在于:(1)合理界定了影子銀行的體系結構并測算其規模,保證學術研究在理論邊界及實證口徑上相互兼容;(2)補充了現有影子銀行理論體系、豐富了金融結構與影子銀行演變機理之間的關系研究;(3)以金融結構為特征對影子銀行進行結構化分析為差異性政策調控提供了更豐富的信息,并為后續影子銀行風險結構、政策對沖效應及監管模式的研究提供差異化入口,進而優化政策效能和監管線條。

一、文獻評述

影子銀行的概念始見于2007年美聯儲年度會議,用于概括“吸納未獲保險的短期資金的非銀行投資中介、工具和機構”。影子銀行最初的概念核心是強調擠兌風險及金融監管的游離狀態。隨著金融危機的深化,影子銀行的研究逐漸從監管覆蓋論轉向風險衍生論,并開始側重對影子銀行產品與業務特征的分析。例如,Pozsar et al.(2010)[1]將影子銀行定義為“通過諸如資產支持商業票據、資產支持證券、擔保債務契約與回購協議等證券化方式及擔保融資技巧進行融資媒介的機構”。IMF(2012)[2]更是直接在影子銀行的定義中額外增加了“抵押密集型”業務特征的限定。Paul Tucker(2010)[3]將其定義為“向企業、居民和其他金融機構提供流動性、期限配合和杠桿化服務,從而不同程度上替代商業銀行核心功能的工具、結構、公司或市場及其組合”。

上述定義源于對歐美影子銀行體系的思考,其影子銀行特征主要包括:第一,非銀行信用中介,資金來源于金融市場(而非銀行存款);第二,以證券化活動為核心、具有較高的杠桿率;第三,依靠批發手段融資,且以機構投資者為主。

然而,上述核心特征與中國影子銀行體系的基本特性并不相符:我國影子銀行的購買主體以零售客戶(居民/企業)為主,而非批發(機構)客戶;高杠桿化并非我國影子銀行的主要風險*我國金融市場化進程相對緩慢,資產證券化等金融工具創新也滯后于成熟市場,資產證券化的基本形式依然局限于初級的債務工具及證券化產品(Ma等,2013)[4]。;中國影子銀行的資金來源中,相當一部分仍然源自銀行體系。我國影子銀行資金來源決定了商業銀行在我國影子銀行體系中扮演了更為重要的角色,并成為影響我國影子銀行體系結構不斷演變與發展的重要力量。我國影子銀行體系結構與以銀行為主導的金融結構之間存在顯著的關聯性,以金融結構為視角對影子銀行進行結構化研究便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和理論價值。遺憾的是,盡管國內學者也曾嘗試對我國影子銀行進行結構劃分及規模測算,但此類研究多以監管、產品、業務為特征進行分類和測算,較少以金融結構差異為視角來探索新的、更加適合我國影子銀行的結構分析范式。例如:黃益平等(2012)[5]從產品特征出發,認為中國影子銀行主要包括向公眾銷售理財產品的信托融資與由金融機構作中介的委托融資。汪濤與胡志鵬(2012)[6]則以機構與產品類型為依據,定義了三種口徑的影子銀行:一是統計在央行社會融資規模之中的未貼現票據、信托和委托貸款余額;二是口徑一加上未被包含在社會融資規模中的信托資產與民間借貸;三是口徑二加上非銀行持有的企業債。李建軍等(2012)[7]則從業務視角進行了界定:商業銀行的部分表外理財業務、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回購業務、貨幣市場基金業務;券商理財、基金子公司及保險理財、信托公司資產管理業務、小貸業務、融資性擔保公司的直接放貸業務及其他民間借貸類機構業務。王浡力和李建軍(2013)[8]則以影子銀行產品的投資類型及資金來源為依據,劃分為貨幣類(回購、貨幣市場基金、資產證券化、信用衍生品)、產品類(銀行、銀信、銀證合作類理財)、信貸類(資產管理、信托、金融租賃)、民間借貸類(融資擔保、小貸、典當、PE、民間網絡借貸平臺)、互助類(商會、俱樂部)、地下金融類(私人錢莊、合會)。巴曙松(2013)[9]則進行了分口徑界定:最窄口徑包括銀行理財業務和信托資產;較窄口徑則增加了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汽車及消費金融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較寬口徑增加了銀行同業業務、委托貸款等表外業務、融資擔保公司、小貸及典當等非銀行金融機構業務;最寬口徑則包含了民間借貸。張孝君和錢瑤(2013)[10]認為,只要在國內金融市場上創造信用并且沒有向央行繳納存款準備金的機構和業務都屬于影子銀行范疇,如委托貸款、銀信合作等。袁增霆(2011)[11]認為國內影子銀行可通過對傳統商業銀行業務的替代性、依附性及其信用創造性等特點進行確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銀行理財業務。盧川(2012)[12]從監管程度出發認為中國影子銀行包括兩部分:一是銀行業內較少受監管的銀信合作業務、委托貸款和非銀行金融機構進行的融資業務等;二是不受監管的民間金融,如地下錢莊、民間借貸及典當行等。魏濤等(2013)[13]將影子銀行定義為:從事傳統商業銀行體系外信貸、類信貸業務,通過不同金融工具完成信用轉換、流動性轉換、期限轉換等活動的信用中介,并分為銀行主導型、傳統銀行模式的非銀行金融機構、缺乏監管的非金融機構。

上述文獻的不足體現在:(1)對我國影子銀行的刻畫存在明顯失真。我國影子銀行具有體系內和體系外兩種不同運行邏輯,但對應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測度卻明顯滯后;(2)欠缺具有共識性的分類邏輯,即影子銀行體系的分類標準及口徑由于研究視角的不同而存在較大差異。(3)未考慮業務與產品之間存在交叉,規模測算精度不高。

二、中國影子銀行的內生邏輯

歐美影子銀行體系內生于以金融市場為主導的金融結構,該結構下,非銀行金融部門及金融市場超越了銀行部門成為更重要的信用創造載體。大量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及其引發的市場競爭,成為金融創新與金融市場化進程的驅動力,也成為推動影子銀行體系杠桿化膨脹的重要動因。相比之下,我國影子銀行體系脫胎于以銀行為主導的金融結構,上述發達國家的金融市場條件、機構特征及競爭邏輯在我國以銀行為主導的金融結構下并不成立。其基本邏輯如下:以銀行為主導的信用中介模式使得我國金融市場化進程無論在深度和廣度上都受到體制性約束,導致金融供給呈現出以銀行為主導的管制化特征(金融抑制)。然而,金融抑制只能對金融供給形成影響,而無法對金融需求構成沖擊,因為,金融需求取決于經濟的內生增長能力及微觀主體的預期。于是,金融抑制的最終結果是金融供給的管制化與金融需求的市場化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金融供需缺口不斷擴大,金融結構與金融需求之間呈現出非匹配特征。隨著傳統金融供給渠道無法覆蓋全部金融需求,銀行部門之外的影子市場應運而生,不同市場之間金融資源的價格差異使得銀行部門的信貸規模呈現出影子式擴張特征,從而形成了從外生推動到內生演變的影子銀行擴張模式。

上述分析說明,影子銀行的快速膨脹是對現有金融結構下金融資源供需扭曲(即金融資源非效率化配置)的反映。我國影子銀行爆發式增長的內生基礎并非金融市場深化及金融產品創新,其本質更像是對現有金融中介模式在資源配置效率上的一種修正機制。這一修正過程不僅具有來自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外生推動特征,還具有來自銀行部門的內生演變特征。前者以民間金融、互聯網金融為代表,后者以銀行同業業務創新為代表;前者推動了金融市場化進程,而后者則推動了以對接市場化為目標的金融創新(如同業創新)進程。

三、中國影子銀行的體系結構

中國影子銀行不僅在形成機理上受金融結構的影響,而且,其體系結構也與金融結構密切關聯:中國影子銀行是在銀行主導的金融結構下形成的,商業銀行本身也是影子銀行體系的組成部分。因此,用歐美普遍采用的非銀行信用中介來簡單概括我國影子銀行概念邊界及體系結構,將會遺漏金融體系內部由銀行金融創新及監管規避行為引發的影子規模,從而導致規模測算的失真。事實上,中國影子銀行的體系結構應能充分體現與金融結構相匹配的雙重結構——“以銀行為主導的體系內影子”和“以非銀行信用中介及金融市場為主導的體系外影子”。本文以全口徑融資為起點,以金融結構為視角,構建了如下四層遞進式影子銀行體系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遞進式影子銀行分層框架及其業務結構

首先,影子銀行的本質是可以替代和補充傳統銀行信貸業務的信用活動的總和,而信用活動的主要金融產品可分為信用類和權益類。其中,信用類產品主要包括貸款與債券;權益類產品則是對企業資產和凈收入的索取權(以股權為典型代表)。因此,本文首先按照信用活動特征進行分層,將IPO、PE、VC等權益類融資業務從影子銀行體系中分離出來。

其次,在分離出權益類融資后,若將所有信用(債務)類融資工具和市場(如貨幣市場與債券市場)均視為狹義影子銀行范疇,則這一定義的邊界仍然非常寬泛??紤]到債權融資可分為標準化債權融資和非標準化債權融資,其中,前者依靠金融市場發行,后者主要依靠金融中介發售。鑒于中介化是影子銀行的核心特征,故本文在參考李揚和殷劍鋒(2011)[14]、殷劍峰和王增武(2013)[15]相關研究基礎上,按照產品標準化特征進行分層,將資金短缺者和資金盈余者通過金融市場進行的標準化債權產品交易(如貨幣市場工具及債券)獨立出來。

再次,借鑒吳曉靈和何海峰(2014)[16]的分析,進一步將非標準化債權融資通道按照金融結構特征進行分層——將銀行主導的、持有金融牌照的體系內信用中介通道與民間及互聯網金融主導的、不持有金融牌照的體系外信用中介通道分離出來。

最后,按照監管覆蓋特征將體系外部分進一步分離為存在監管不足和無監管兩類。

基于上述分層結構的影子銀行規模測算可劃分為四個層次:影子銀行Ⅰ為全口徑統計的規模;影子銀行Ⅱ為剔除權益類后的影子銀行;影子銀行Ⅲ只包含非標準化債權部分;影子銀行Ⅳ則只包含體系內(持有金融牌照且在監管覆蓋范圍內的傳統信用中介業務)影子規模。其中,影子銀行Ⅳ是重點觀察與測算的對象,原因在于:(1)我國金融結構依然為銀行主導,所以,這部分源自金融體系內部的影子銀行,在本質上是傳統信用中介模式不斷創新結果,是當前影子銀行的重要組成部分;(2)此類影子規模在全口徑影子銀行體系中的占比逐年上升,從2008年66.43%上升到2013年72.96%;(3)此類影子銀行大多受“一行三會”的監管覆蓋,故具有較強的政策研究價值,且其監管博弈特征日趨升級,對監管目標及監管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戰。

四、中國影子銀行的業務模式及規模測算

(一)影子銀行Ⅳ的業務模式與規模測算

1.信托貸款、委托貸款、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

現有文獻(張亦春和彭江,2014)[17]通常以上述三者為口徑計量影子銀行規模。相關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

2.票據/信貸資產出表業務、泛資管(含資產證券化)業務

信貸資產及已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均屬于銀行表內資產,為了降低風險資本占用、規避貸款規模及存貸比約束,商業銀行通常以理財產品對接信托計劃(或信托受益權)、券商定向資產管理計劃、基金子公司專項資產管理計劃來買斷信貸/票據資產。通過將表內信貸規模騰挪出表,銀行系統變相獲取了更高的信貸能力,額外提供更多的信用規模。這種以“消規模”為特征的通道類合作,是典型的體系內影子銀行。由于此類影子業務需借助信托、券商及基金子公司的資管通道,因此,其規模的測算應通過表1中的①②③類業務進行統一計量。

除借助信托貸款、委托貸款及銀行承兌匯票進行融資外,企業、政府、小額貸款公司等還可以將自身持有的非標準化資產進行類資產證券化操作來實現融資。如將應收賬款、股權收益權、項目經營收益權等作為基礎資產,通過發行單一資金信托計劃、券商定向資管計劃或基金子公司專項資管計劃實現融資。由于上述方式最終都需要依托各類資管計劃,故這部分影子規模也應納入①②③進行統一計量。

①②③所對應的泛資管業務主要包含三類:(1)銀信、銀證、銀基合作下的信貸及票據資產出表業務;(2)通過信托貸款/委托貸款方式實現的貸款類融資業務;(3)對接股權、收益權(應收賬款、小額貸款、融資租賃)、經營權(政府基礎設施)等非標債權資產的類資產證券化業務。前兩種為融資類業務,第三種為投資類業務。在進行①②③類業務測算時需格外注意重復計量問題。因為,貸款類融資業務大多是以委托貸款和信托貸款方式落地的,所以,為避免重復測算,在最終規模中應予以剔除。經分析,本文對上述“出表類”及“泛資管類”(含資產證券化)影子規模按如下口徑計量:信托資管(含財產信托)規模+券商定向資管規模+基金子公司專項資管規模-信托貸款-信托、定向、專項資管計劃下的委托貸款。

3.銀銀同業合作類影子銀行業務

近年來,銀銀同業合作類影子銀行業務規模持續攀升,并呈現多樣化格局,其主要形式包括票據賣斷+買入返售、同業代付、信托受益權買入返售。上述雙賣斷、同業代付及信托受益權買入返售均屬于銀銀合作模式的同業創新,都會造成其他存款性公司資產負債表的非平衡式擴張(體現為只有同業資產增加而無對應的同業負債的增加)。因此,在這部分規模測算上,可以采用其它存款性公司“對其它存款性公司的債權—對其它存款性公司的債務”來測算。其中,“對其它存款性公司債權”包括持有的其它存款性公司發行的金融債,以及包括買入返售、同業代付等在內的同業往來;而“對其它存款性公司負債”則僅包括諸如同業存放、賣出回購在內的同業往來余額,對于發行的金融債為其它存款性公司持有的余額,則在債券發行部分體現。正常情況下,同業往來通常會對稱性發生,上述債權與債務的軋差項應等于0,但上述同業創新模式的存在使這一對稱性原則被打破。因而,同業創新引發的銀行內部影子規模便可通過上述非0的軋差項代理。由于信托或資管計劃受益權買入返售業務會與信托及資管計劃構成交叉測算*本文通過Wind數據庫計算了12家上市銀行(不含城商行)以及包括上市、非上市股份制銀行及城商行在內的89家銀行2012和2013年買入返售利息額,從而得到12家銀行該項業務收入在全行業中的占比(分別為68.12%和77.54%);通過12家銀行年報得到2012和2013年“買入返售”科目下持有的信托受益權余額(分別為6164億元和10595億元),并除以上述比例估算出兩個年度需要剔除的全部商業銀行同業業務項下的信托受益權規模,對2014上半年,則用上述余額與比例的均值進行估算。,故軋差后還應估算并剔除商業銀行買入返售項下持有的信托及資管計劃受益權,避免重復計量。

4.基建類信托及基礎設施債權投資類保險資管業務

保險資管業務中,基礎設施債權投資、項目資產支持計劃及非上市企業股權投資已成為當前非標債權的主要通道。本文采用Wind數據庫中的“保險資金運用余額:銀行存款+投資”測算保險資管規模,并通過“1-股票和基金占資金運用余額比例-銀行存款和債券占資金運用余額比例”來計算非標債全投資的比例,從而得到信托資管中的非標規模。為避免基建類信托與信托資管構成重復測算,本文在總體規模統計中予以剔除。

5.北金所創新融資類影子銀行業務

為避免重復測算,本文只計算了北金所股權及其它類融資類業務規模,相關數據來源詳見北金所網站。其中,以委托債權投資占全部投資比重的75%測算,2013年末股權等其它金融資產成交額估算規模為1479億,而2014年上半年規模則以最近一年的總成交額增長率進行估算。

(二)影子銀行Ⅲ的業務模式與規模測算

影子銀行Ⅲ額外增加了六種體系外融資,即小額貸款、融資性擔保貸款、融資租賃以及網絡、民間及地下借貸。統計口徑上,參照閻慶民和李建華(2014)[18]的研究,本文將小貸公司融資規模用小貸公司實收資本進行測算;融資性擔保貸款余額則從銀監會《融資性擔保行業2013年度報告》獲得(2014上半年余額按上一年度增速估算);融資租賃余額采自Wind數據庫(2014上半年用近3年平均增速估算)。網絡、民間及地下借貸規模參照2011年央行針對6300家民間融資的資金融入方和融出方進行的專項統計調查結果進行規模估算*該項調查顯示:截至2011年5月末,全國民間借貸總量約3.38萬億(同期社會融資存量余額為75.957萬億)。假設同期社會融資存量增長率與民間金融存量增長率相同,則可推算出2011-2013年網絡、民間及地下金融的存量余額約為3.65、4.36、5.12萬億。這一規模與閻慶民和李建華(2014)的研究(2012年4.2萬億)基本吻合。。

(三)影子銀行Ⅱ的業務模式與規模測算

影子銀行Ⅱ在Ⅲ的基礎上增加了七種標準化債權融資。其中,企業債采用中債信息網統計月報數據;公司債采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統計月報數據;中期票據及(超)短期融資券因涉及交易所與銀行間市場的匯總,采用Wind數據;PPN及ABN數據均來自上海清算所統計月報;銀行間及交易所資產支持證券(ABS)來自“中債登”及上海清算所年度數據。

(四)影子銀行Ⅰ的業務模式與規模測算

影子銀行Ⅰ在Ⅱ的基礎上增加了私募股權(PE)及股票市場融資兩種權益類融資。PE年度余額來自投中集團CVSource數據庫及清科PE行業年度統計報告。

與上述影子銀行Ⅰ—Ⅳ的遞進式分層結構所對應的規模測算結果詳見表1。與PE投資有關的統計數據以美元計量,本文以6.2為參考匯率進行人民幣余額折算。

表1 遞進式分層結構下的影子銀行業務類型及其規模測算結果 單位:萬億

由表1中各項業務規??捎嬎阄覈白鱼y行Ⅰ-Ⅳ的年度存量及增量規模,具體如表2所示:

表2 影子銀行Ⅰ-Ⅳ存量及增量規模*在對影子銀行Ⅱ、Ⅲ、Ⅳ進行規模統計過程中,由于業內普遍認為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中至少50%將通過民間與地下金融中介實現貼現,因此,在民間與地下金融部分對這部分重復測算的規模進行了剔除處理。 單位:萬億

五、基于金融結構視角的影子銀行監管策略分析

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融資主體對金融中介與金融市場的依賴程度存在差異。一方面,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以及金融市場化改革的推進,傳統金融中介在我國金融體系中的主導地位正受到挑戰,影子銀行正在以更為復雜的形態游離于傳統金融體系之外;另一方面,由于存貸比及貸款規模等監管紅線的存在,傳統金融體系內的監管博弈行為日趨強化,影子銀行正以復雜的同業創新形態在體系內快速膨脹。從金融結構視角,對體系內、外影子規模進行詳細測算有助于厘清當前政策監管的首要矛盾,確定監管導向。根據本文的測算結果,2006-2013年我國體系內影子規模的復合增長率為39.2%,遠高于體系外31.7%的增速,故體系內影子銀行的監管依然是重中之重。

首先,合理控制商業銀行表外資產的風險規模及期限結構一直以來都是政策監管的重點。然而,非標轉標及表外轉表內的政策導向與商業銀行資產業務的擴張需求形成一定矛盾,由此引發了商業銀行以同業業務創新為標志的監管博弈行為。其結果是導致商業銀行資產規模的變相擴張,并使得銀行部門對實體經濟的真實杠桿率遠高于名義杠桿率(如很多同業業務并非真正在金融部分內部以同業資產的方式進行循環,而是作為對接實體經濟的融資通道)。真實杠桿率不僅涵蓋了銀行部門通過正規金融渠道提供的信貸,還包括了通過影子體系實現的融資,后者的攀升不僅源于金融抑制,也與金融結構的演化博弈密切相關。因此,從金融結構演變角度看,應該對銀行部門的真實杠桿率進行密切的跟蹤,并建立有效的預警機制。盡管2014年5月16日五部委聯合下發的127號文及銀監會99號文再次規范商業銀行同業業務(如買入返售金融資產不允許包括非標債權等),從而遏制了商業銀行通過非標債權投資來擴大信貸杠桿的能力,但對于如何從總量上構建有關商業銀行真實杠桿率的測算標準及口徑,并通過構建杠桿率跟蹤、監控及預警平臺來細化調控線條、強化監管策略的針對性(如對城商行及國有銀行的差異化調控),相關政策并未給出具體建議,這是在未來強化影子銀行宏觀總量監管的重要工作方向。

其次,從存量規模上看,2006年與2013年體系內影子規模分別為4.64和47.03萬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9.2%,超出本外幣貸款余額、社會融資規模存量余額及商業銀行總資產規模的復合增長率1倍以上,說明影子銀行對我國金融供給水平的影響在加劇。這既是以銀行為主導的金融結構在金融市場化改革進程中進行內生調整的結果,也是以民間融資和金融創新為主導的外生推動過程。從市場化改革角度看,監管策略不宜過緊,應側重數據報備體系建設,嚴格各類信用中介業務的具體投向,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金融監管政策的資金應用給予風險警示,以免出現因產業結構調整帶來的風險。對于尚未納入監管體系的各類機構,應盡快出臺政策明確監管主體,建立跨市場的信息報備系統,提高此類機構的運行透明度。對于民間借貸,應盡快出臺放款人管理辦法,從而使其規范化運營,實現對民間借貸經紀人非法吸儲等行為的管控。

第三,從存量結構上看,體系內影子銀行占全口徑影子銀行規模的比重在2009年僅為63.5%,但在2013年末已升至73%。這一方面說明傳統金融機構正不斷進行業務創新,適應金融市場化進程;另一方面,也說明體系內影子風險正在不斷積聚。由于體系內(尤其是銀行同業業務項下)影子信貸業務的驅動力來自監管套利,故降低正規金融市場與非正規金融市場的交易成本,提升非正規金融市場的信息效率,規范交易機制,諸如取消資產證券化業務的行政審批,實施備案制改革,適當擴大資產證券化業務的主體、放寬對基礎資產的限制等,都應作為重點改革方向。

第四,體系內影子銀行中的泛資管類業務與銀銀合作類業務近兩年快速膨脹,總體存量規模從2010年9.3萬億升至2013年25.2萬億,并在2014年上半年加速升至32.2萬億。若這部分影子規模繼續以當前增速擴大,勢必導致宏觀金融供給水平的快速膨脹,加劇貨幣政策調控效能的不確定性。由于此類影子信貸多以銀行理財為資金來源,因此,在政策調控上,一方面應重視銀銀合作類影子銀行的監管博弈特征,打破同業創新背后的監管博弈格局;另一方面也需要重新梳理監管政策,增強合理性,比如賦予商業銀行更大的經營和風險管理空間以緩解經濟轉型條件下的資本壓力。

[1] Pozsar Zoltan, Adrian Tobias, Ashcraft Adam, and Boesky Hayley.Shadow Banking[R].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Staff Report,No.458, 2010.

[2] IMF. Restoring Confidence and Progressing on Reforms[R]. IMF Global Financial Stability Reports,2012.

[3] Paul Tucker. Shadow banking, financing markets and financial stability[J]. BIS Review, 2010,(6): 1-8.

[4] Ma Ning, Cheng Bowei, and Wu Jessica. Casting a Light on Shadow Banking: Near-Term Growth, Long-Term Cap on Bank Valuations[R].Goldman Sachs Equity Research, 2013.

[5] 黃益平,常健,楊靈修. 中國的影子銀行會成為另一個次債?[J].國際經濟評論, 2012,(2): 42-51.

[6] 汪濤,胡志鵬. 影子銀行的風險[R].UBS全球經濟研究報告,2012.

[7] 李建軍,Sara Hsu,田光寧. 中國影子金融體系研究報告[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 2012. 8.

[8] 王浡力,李建軍. 中國影子銀行的規模、風險評估與監管對策[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 2013,(5):20-25.

[9] 巴曙松. 應從金融結構演進角度客觀評估影子銀行[J].經濟縱橫,2013,(4):27-30.

[10] 張孝君,錢瑤.我國影子銀行發展現狀及監管對策研究[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4) :37-41.

[11] 袁增霆. 中外影子銀行體系的本質與監管[J].中國金融, 2011,(3): 81-82.

[12] 盧川. 中國影子銀行運行模式研究——基于銀信合作視角[J].金融發展評論, 2012,(1):55-62.

[13] 魏濤,劉義,楊榮,曾羽,王家.激辯:中國“影子銀行”與金融改革[J].金融發展評論, 2013,(2):1-51.

[14] 李揚,殷劍鋒. 影子銀行體系:創新的源泉,監管的重點[J].中國外匯, 2011,(16) :32-34.

[15] 殷劍峰,王增武. 影子銀行與銀行的影子[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3.55.

[16] 吳曉靈,何海峰.中國金融政策報告[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14.11.

[17] 張亦春,彭江.影子銀行對商業銀行穩健性和經濟增長的影響——基于面板VAR模型的動態分析[J].投資研究,2014.

[18] 閻慶民,李建華.中國影子銀行監管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239.

(責任編輯:原 蘊)

Chinese Shadow Banking System: Dimension, Measurement and Supervision Strategies——An Analysis based on Financial Structure

YU Bo

(Economics School, Tianj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Tianjin 300222, China)

With the financial structure as the clue, this paper firstly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ndogenous logic of the Chinese shadow banking system, and explains in particular the reason and mechanism of rapid expansion of in-system shadow banking. Secondly, by building up a layered architecture of shadow banking with consideration of financial structure, this paper dwells on the major businesses of the various layers and estimates their scale under different dimensions. Finally, it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the corresponding supervision strategies according to the scale characteristics and disctinctions of different layers.

shadow banking; financial structure; scale measurement; supervision strategies

2014-09-19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資助項目(14YJC630174)

于博(1979-),男,天津人,天津財經大學經濟學院講師,博士生。

F832.3

A

1004-4892(2015)03-0048-09

猜你喜歡
融資銀行金融
融資統計(1月10日~1月16日)
融資統計(8月2日~8月8日)
融資
房地產導刊(2020年8期)2020-09-11 07:47:40
融資
房地產導刊(2020年6期)2020-07-25 01:31:00
何方平:我與金融相伴25年
金橋(2018年12期)2019-01-29 02:47:36
君唯康的金融夢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到拥貧獾摹巴零y行”
“存夢銀行”破產記
P2P金融解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观看成人久久网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色AV无码看|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日韩黄色大片免费看| 国内精品91| 9999在线视频| 伊人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99| 亚洲电影天堂在线国语对白|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下载|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 伊人大杳蕉中文无码| 国产嫩草在线观看|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黄色| 国外欧美一区另类中文字幕| 久久综合干| 亚国产欧美在线人成| 五月综合色婷婷| 97国产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91精品免费网址在线| 亚洲 欧美 中文 AⅤ在线视频| 人妻丝袜无码视频|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色蜜蜜| 自拍偷拍欧美日韩| 国产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交换配偶在线视频| 91无码网站| 毛片a级毛片免费观看免下载| 91香蕉视频下载网站| 青草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免费Aⅴ片在线观看蜜芽Tⅴ | 香蕉久久国产超碰青草| 日本不卡在线视频| 思思热在线视频精品| 亚洲视频黄| www.youjizz.com久久| 女人18毛片水真多国产| 久久国产精品77777| 五月婷婷丁香综合| 玖玖精品在线| 国产高潮流白浆视频| 日韩无码精品人妻| 夜夜高潮夜夜爽国产伦精品|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野外拍在线| 欧洲日本亚洲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电影|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视频一|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入口|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app| 91亚洲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爆乳熟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精品另类| 欧美日韩成人| 人妻出轨无码中文一区二区| www成人国产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中出一区二区| 欧美成人日韩| 日韩欧美国产另类| 99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在线国产91| 久久综合色视频| 亚洲不卡影院| 伊人国产无码高清视频| 狼友视频国产精品首页| 亚洲天堂.com| 国产精品永久不卡免费视频| 亚洲日本韩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综合视频| 国产白丝av| 波多野结衣久久高清免费| 国产精品视频999| 9cao视频精品| 亚洲精品欧美重口| 呦系列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免费怡红院视频| 色丁丁毛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