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葉蘭 沈 靜景 濤2
(1南京中醫藥大學 信息技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0046;2南京體育學院 運動健康科學系,江蘇 南京 210014)
對有創業意向的應屆畢業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多維測量調查
劉葉蘭1沈 靜1 景 濤2
(1南京中醫藥大學 信息技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0046;2南京體育學院 運動健康科學系,江蘇 南京 210014)
本文以373名在校應屆畢業大學生為樣本調查對象,從有創業意愿大學生的創業動機、創業能力、創業人格、創業技能與知識四個心理維度進行了調查分析。結果表明,被調查大學生創業動機總體較高,對創業的目的、創業的訴求、如何開展創業比較關注,而對創業所需的能力要求、創業所需的相關知識的儲備有所欠缺。大學生有較強的合作能力、策劃與創新能力和專業學習能力,但缺乏成立私營企業的程序、法律知識、融資等創業必須具備的相關知識。
創業意向 大學生 心理素質 多維測量調查
數據顯示:我國高校畢業生從2002年的145萬上升到2010人數達630萬,2011年上升到643萬,2013年上升到667萬,2015年上升到749萬[1],需要就業的大學生人數居高不下,而社會上出現為數不少的“啃老族”現象,“啃老族”的日漸增多導致社會和人力資源的巨大浪費。因此,作為高等教育管理者,認真分析大學生創業心理素質,正確引導大學生創業應成為重要的管理教育目標之一。
調查對象為南京師范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南京體育學院三所高校的在校生大專、本科及研究生,這三所學校分別代表綜合性大學、專科綜合大學。采用分層隨機抽樣方法共發放問卷450份,收回有效問卷373份,有效回收率為82.8%。
由于創業心理素質內涵的綜合性和廣泛性,且對于不同的人群其側重點又有所不同,因此本研究通過對相關理論的整理分析、成功創業者訪談及有關創業心理素質的開放式調查問卷中的信息,借鑒國內的研究成果[2],并同時運用文獻法、案例分析法確定了基本問卷內容,將大學生創業心理素質歸納分類為以下四個維度:創業動機、創業能力、創業人格和創業技能與知識[3]。對大學期間或畢業3年內有創業意愿及行為的大學生進行訪談。問卷共52個項目,問卷的題項使用陳述方式表述,陳述方式包括正面陳述和反面陳述,采用5點量表記分,依次為很不符合、不太符合、無法確定、有點符合、非常符合。正面陳述的題項給分依次為1分、2分、3分、4分、5分;反面陳述的題項給分依次為5分、4分、3分、2分、1分,問卷回答完成時間統一在60分鐘之內。
統計樣本數據采取SPSS17.0統計軟件均數±標準差(X± S),計算P值,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并進行問卷的信度和效度檢驗,以確定問卷數據的可信度和效能。

表1 問卷項目可靠性統計分析

表2 創業動機的因子分析(分析樣本數n=373)_____
4.1 問卷的信度和效度檢驗
本研究采用克隆巴赫系數即(Cronbach’scoefficientalpha)測驗內部一致性(Internal Consistency Coefficient)系數從而進行信度分析。在SPSS17.0中單擊菜單“Analyze—Scale—Reliaility Analysis”,將左邊方格內的變項全選入右邊items的方格內,在左下角的Model框中選取Alpha后按Statistics鍵,選擇Descriptives for Scale if item deleted和Inter-Item Correlation,執行信度分析過程。求出4個項目的信度系數。
表1所示的 “Reliaility Analysis”分析了各項目的Cronbach a系數統計結果4組α值都明顯大于0.7,筆者認為本調查問卷信度達到了較高水平。本調查問卷參考了國內相關研
究[2]并采用了專家評價方法,具有可接受的內容效度。因本問卷內容為定性評價指標,其他(標準、結構、區分)效度不適宜本問卷檢驗。
4.2 創業動機調查結果
表2數據說明:大學生創業動機較明顯,創業動機的價值取向明確。10個因子得分最高的是“希望獲得更高的經濟收益”(4.55±0.35),其他依次為 “首次創業失敗后再次創業”(4.42±0.73)、“提高自己的社會綜合地位”(4.37±0.72)和“改善家庭的生存現狀”(4.28±0.64)。由此說明,這種以經濟利益為導向的創業動機與近年來市場經濟的發展不無關系。金錢意識逐漸影響大學生,大學生創業更看重個人經濟上的獨立、想盡快回報家庭,這表明大學生創業目的明確,具有傾向性。對于首次創業失敗后再次創業的認同表明大學生不過于注重創業的結果是好是壞,只以在創業的過程中鍛煉自我、積累經驗、積極接觸社會、完善發展自我為目的,有交學費上社會實踐課的意味。值得注意的是,大學生樣本中不乏渴望通過創立自己的事業實現人生價值、成為企業家的價值認同。
4.3 創業能力調查結果
本組數據說明:10個因子得分最高的是“他人認為我是值得信賴的誠信合作者”(4.77±0.35),其他依次為“我具有組織管理經驗”(4.62±0.57)、“在運作的項目中能做好自己的工作”(4.43±1.23)和“我具有影響他人的能力并使人信服”(4.33±0.91)。上述的調查因子的得分體現了有創業能力和意愿的大學生認為創業中的誠信與合作精神,以及全局利益相當重要,同時創業人群對于組織管理經驗的認同是一致的,但是現實創業中大學生一般缺乏組織管理的時機與鍛煉機會。大學生較強的能力為綜合能力中的合作能力、人際能力和創新能力。“一般情況下我很少接受別人的建議”得分最低說明大學生較易聽取他人的合理意見。對于“本行業市場運作、競爭與營銷的把握能力”的得分較低,基本體現樣本中的大學生創業的能力潛質與現狀,而對市場的判斷能力和協作能力得分較低可能與大學生沒有參與創業實踐,對于市場營銷知識的缺乏不無關聯。
4.4 創業人格調查結果

表4 創業人格的因子分析(分析樣本數n=373)
本組數據說明:10個因子得分最高的是“我習慣于居安思危能夠承受突發的挫折打擊”(4.89±0.41),其次為“我信堅信成功的人屬于一心實現自己預言的人”(4.82±0.38)。其他因子的均值都較高,最低均值為“我經常用獨特的方法解決問題”(3.85±1.35)。從本組因子均值來看樣本大學生對于創業者所具備的人格特質中的抗壓耐挫力、成就需求、內控制源的水平最高。這表明絕大多數大學生對于創業者人格的認識比較客觀,明白創業的道路是艱難的,挫折與失敗在所難免。在選擇創業之路之前,大學生就應該做好承受挫折、承受失敗、不懼困難和勇于挑戰的心理準備。
4.5 創業知識與技能調查結果

表5 創業知識與技能的因子分析(分析樣本數n=373)
本組數據說明:10個因子得分最低的是“熟悉金融知識”(2.05±1.32),其次較低的為“懂得財務知識”(2.13±1.41)“洞察市場機會的能力”(2.39±1.75),而在本組因子均數中得分最高的是 “外語流利并能進行電子商務的實際操作”(4.03±1.57)。總體來看本組因子均值普遍不高,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大學生創業群體除了創業所必需的外語與計算機應用能力外,非常缺乏創業所需的具備的金融、財務、投資與管理公司運作與項目經營的知識與能力、對于國家當前的經濟政策及關企業公司法律條文普遍缺乏,說明大學生有創業意向人群普遍存在對創業所需的綜合知識和技能的欠缺問題。這可能與高校的創業教育還未滲透到學生的創業教育中有關,也可能與非綜合型大學的相關學科建設不夠
健全有一定相關性。
5.1 課題的意義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12]4號)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都明確提出“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和就業指導服務,把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2015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所作的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38次提到“創新”,13次提到“創業”,尤其兩次專門提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當前我國大學生創業不但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正能量,還是以自主創業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主要途徑之一,更是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但是面對激烈的全球市場競爭和社會經驗不足等現實情況,大學生創業風險極大,很容易使創業受挫而過早放棄。因此,如何培養有創業意向大學生的綜合心理素質,是決定大學創業教育成敗的重要因素。基于此目的筆者探討了大學生應該具備什么樣的創業心理素質,為大學生的創業教育提供有意的參考。
5.2 創業心理素質的維度
創業是艱難的,是對人全面素質的檢驗,尤其是對人心理素質的考驗,從創業的準備、初始階段,到創業的堅持,直到創業最后成功,都必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它主要由認識、情感、意志、個性幾個相互聯系的要素有機構成。
創業心理素質屬于一種個性心理特征,對創業者的心理和行為有雙向調節作用。相關研究表明,創業心理素質應該包括較強的認知能力、樂觀的情緒和情感、堅定、頑強的意志、百折不撓的精神,以及果斷的決策行為[4]。
本研究借鑒了國內研究的現狀,提出了創業涉及的四個心理測量維度(創業動機、創業能力、創業人格、創業技能與知識)以說明樣本人群的創業心理素質。首先,創業動機的形成于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制約創業人格、創業能力和創業知識結構的形成和發展,是創業行為產生的前提,本研究中有創業意向大學生的動機符合現實。與此同時,創業能力是指個體進行創業活動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綜合勝任力。現有的研究表明,創業能力主要是指諸如企業管理、識人用人、判斷決策能力、人際影響能力、開拓創新能力、專業技術能力、冒險避險能力、理性面對失敗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等[5]。本研究中樣本大學生的能力欠缺主要體現在面對市場判斷和決策運作方面,這是初期創業者的共同特點。
筆者認為,創業人格是創業過程中創業者自身性格特征的綜合體現,具體表現在與人處事、待人接物中顯示的相對穩定的態度和行為方式的個性心理特征[6]。目前的研究認為創業企業家的人格有一些相似的基本因素,即所謂的責任感、勇氣、情緒自控能力、毅力、友善、合作、創造力、精明、外向、大膽、包容等[7]。本研究中樣本大學生的創業人格特點總體是不利于創業成功的,需要創業教育者高度重視。創業者不僅應該具有創業家的氣質,還需要具備創業所需的知識和技能。本研究中樣本大學生對于創業相關社會知識、專業技能知識、經營管理知識和社會職業知識的綜合掌握程度是不均衡的,尤其是對國家經濟政策、財務知識、法律知識、金融知識國家對創業大學生優惠政策不甚了解,這一點與上述大學生創業能力的特點是相對應的。
從研究結果大體看,有創業意向的大學生創業動機總體較高,對創業目標比較關注,但是對創業所需的綜合能力及相關知識掌握不夠。該人群有較強的合作能力、策劃與創新能力、本專業學習能力,但非常缺乏成立私營企業的程序、法律知識、融資等創業所必須具備的相關知識。高校的創業培訓與教育要注重創業實踐中的市場經濟管理知識的開展,同時培養和鍛煉大學生的創業能力,以積極塑造大學生的創業型人格為教育主導。
[1]以創新引領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2015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召開[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5,17(1):4-5.
[2]田碩,許燕.心理資本在大學生創業團隊建設中的作用與開發[J].江蘇高教,2015,31(1):105-107.
[3]劉洪林.學生創業心理品質探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2(28):51-52.
[4]郭志芳,鐘建安,段錦云.大學生創業心理特質與創業意向的關系:就業壓力應對方式的中介效應[J].應用心理學,2013,19(3):265-271.
[5]高娜,江波.創業心理資本的構成要素及提升策略[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2(5):157-160.
[6]季丹丹,陳玉.“90后”大學生創業心理素質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3,27(10):32-34.
[7]張銘,胡祖光.企業家心理資本與創業管理[J].社會科學家,2013,197(9):64-66.
南京中醫藥大學2013年度就業創業教育專項立項重點課題,項目編號:NZYJC2013-05。
景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