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涼山州會東縣和文中學 代承賢
談“以人為本”和英語教學
四川省涼山州會東縣和文中學 代承賢
在英語教學中,圍繞科學發展觀的“以人為本”這個核心,在教學中就是以學生本,摒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就是要研究、掌握學生的基礎,方法、習慣及愛好,鉆研教材明確教學目標, 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教學才會充滿生氣、活力。
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科學的教學觀;本治則教固;本亂則教危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以人為本的理念實際上有三層含義:
筆者認為“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在學校教育活動中就應當是教師的科學的教學觀。
教學應是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而不應當是以教學成績或教師的個人利益為本的教學,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摒棄單純,片面的追求教學成績的做法,強迫學生過量做題,甚至是同樣的題型重復多次,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大量的詞匯,而不管學生的學習基礎,個體差異,教師更應該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培養,學習方法的探究,讓學生樂學、愛學、學有所得,學有所用。在筆者所經歷的校園英語教學中,目睹有的教師為追求個人利益,例如評職、調動等,對學生采取強力壓制,超量安排練習作業,導致大部分或全部學生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形成一種初中一年級有一定興趣,初中二年級沒興趣,初中三年級厭惡英語課甚至英語教師,這就是教學實施者將悖離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所帶來的后果。
英語教學應當是以絕大多數學生為本的教學,而不應當是以少數有升學希望的學生為本的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有的教師會采取重點抓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在課堂上只關注成績好的學生,只抽取這些學生回答問題,甚至只批改這些學生的作業,老師的微笑只給予這些學生,那么,英語教學就會讓學生反感厭惡。
英語教學應當是以無數個具有平等權利的個體學生為本的教學,在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應是具有平等權利的教學活動參與者,在這種理念下,更應突出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過程,絕不應該是教師一言堂。要改變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偏重語法結構的英語教學模式。這種教學違背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課堂氣氛沉郁,沒有生氣,教學效果自然就不好。
在英語教學中以學生為本,就要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及興趣愛好,反復鉆研教材,明確教學目標,同時把教學目標交給學生,讓學生心里有數,就是要尊重學生,信任學生。筆者在教學中處理練習冊的參考答案就采取信任學生的理念,不繳答案,讓學生自由的參考練習題的答案,長時間堅持,學生正確使用參考答案來幫助自己學習,拓展思路,自糾自查,效果良好,在教學中要讓學生有獨立思考的機會,著重開發學生智力,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真正以“主人翁”的身份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這才真正體現“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科學教育教學觀。以“學生為本”就要了解中學生活潑,好奇,好表現、善模仿,喜歡交際的特點,在英語訓練中多給些有趣的話題,多創設一些和他們相關的對話情景,讓學生動起來,活起來,在語法教學上,筆者認同英國專家提倡采用的教學順序,首先讓孩子在一個有意義的情景中理解所教語法項目的意義,然后,提供是夠的機會讓孩子在較真實的語境中運用所教語法項目,進行交際活動,關鍵是教師“導”得好,學生就“演”得好,只要能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和體現,那么課堂就活了,學生身心就愉悅了,教學就能成功。
以人為本,創建和諧校園是全面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在學校的具體體現,學校是培養人的場所,科學發展觀把“以人為本”作為自己的本質和核心,將人的全面發展與社會的全面進步作為自己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同時學校是引領社會發展與文明的機構,沒有和諧的校園,就沒有和諧的社會。從教育的作用看,學校教育是教育的主體,學校教育在啟迪心智,傳播知識,確立人生價值,實現人數的文明進化上有著極其關鍵的作用,作為教師理應擔負這一重任。在教學中,教師是教育的實踐者和實施者,提高自身素質是關鍵,在新形勢下,作為教師光有埋頭苦干的精神還不夠,要向教學科研要質量,要效益,要創造性地用好教材,把素質教育參透于英語教學的全過程,總而言之,就是要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得到活潑,生動的發展。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以絕大多數人的利益為根本,一切為人民服務,“以人為本”,以學生的根本利益為本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脈相承,具有血肉聯系的,以這價值觀來引導我們的教育教學活動,具有科學的依據,也有理論的支撐,在英語教學的每一個細節和過程中貫徹這一價值觀,建立起深厚的師生感情,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創設教學情景,以學生的基礎進行分層教學,這些都是“以人為本”這個核心理念在英語教學中的具體表現。
我們應該用微笑和自信在教師崗位詮釋什么是“以人為本”,讓我們的孩子從小就沐浴在“以人為本”的陽光下,幸福長大,并代代傳承下去。“本治則國固本亂則國危”。“本治則教固”,“本亂則教危”。
G633.41
:A
1671-864X(2015)02-006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