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超
摘 要: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即基于問題的學習方法,目前已被國際上1 700余所醫學院所采用,其核心是以問題為中心,以學生討論為主體,教師為引導者,PBL教學模式能夠極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符合我國正在開展的的醫學教育綜合改革的要求。該文在簡要介紹了PBL教學模式的主要特點、實施的主要步驟基礎上,對比分析了其相對傳統教學方法的優點,主要體現在PBL法可以創造一種緊張、真實的學習環境、PBL法學習的動機是主動的,由學生承擔學習的主要責任、PBL教學法認為知識的獲取和運用能力同等重要,最后指出了在國內醫學人才培養中采用該方法時應該注意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的培養、教師能力提升、PBL教學的物質條件的保障工作及管理評價等幾個方面的問題。
關鍵詞:PBL教學模式 醫學教育 人才培養 實施程序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9(c)-0255-02
PBL是Problem based learning的簡稱,即基于問題的學習。目前已為國際上諸多醫學院校采用[1]。根據WHO報告,目前,全球大約1 700多所醫學院采用PBL教學,且此數目仍在增加[2]。近幾年以來,我國部分醫學院對PBL教學法進行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取得一些經驗。PBL教學模式能夠極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創新能力,有著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優點,符合我國正在開展的醫學教育綜合改革的要求。與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不同,PBL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PBL醫學教學是醫學生以小組討論,在輔導教師的參與、引導下,圍繞某一復雜的、多場景的、基于實際問題的專題或病例進行問題的提出、討論和學習的過程,其核心是以問題為中心,以學生討論為主體,教師為引導者。PBL教學法的精髓在于發揮問題對學習過程的指導作用,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1 PBL教學的特點
與傳統的以學科為基礎的教學法有很大不同,PBL法是“基于問題式學習”或“問題導向學習”的自主學習模式[3]。它以問題為基礎,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引導,通過小組討論、文獻資料查詢、多媒體幻燈制作、讀書報告撰寫等個多環節,旨在使學生構建起扎實的知識基礎,構建解決問題的技能,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4],PBL教學模式具有以下特點[5-6]。
(1)基礎課與專業課相結合,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實踐為主,將理論分散在實踐或實驗中進行學習。
(2)整個教學過程是圍繞著問題而展開,教師精心挑選一些臨床或研究問題,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文獻查閱、完成讀書報告和多媒體幻燈片展示,而不是按傳統的課程來展開。
(3)學習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主動學習和接受的過程。
(4)學習以小組的形式,教師加以指導,要求各個成員協同學習。
(5)采用反饋式教育,鼓勵學生思維發散,發展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6)從知識、態度、技能等方面綜合評價的方式確定學生的學習成績。
(7)學習參考資料及素材資源要求及其豐富。
2 PBL教學模式思路與實施程序
2.1 PBL教學思路的設計
教師課前提出問題—學生查找資料—分組討論—教師總結。
教師備課中,首先要根據授課的內容查閱相關教材、文獻、臨床資料等,然后編寫病例,結合病例提出問題,課前一周發給每位同學,要求同學根據所提問題充分預習教材、查找相關資料后,課下分組進行討論,課上教師通過分析病例提出問題,同學以組為單位來回答,回答不足之處,再由其他同學或教師進行補充,最后教師對本節重點和學生回答模糊的問題作出小結。
2.2 PBL教學模式的一般實施程序
Maastricht醫學院PBL教學模式的具體實施,主要分為七個步驟[1]。
(1)Clarify:指學生在分組閱讀問題后,整理出他們不能夠理解的內容。
(2)Define:指學生小組討論過程中,對其中的問題進行思考定義的過程。
(3)Analyze:指針對問題,學生展開各抒己見,不分主次的自由的討論。
(4)Review:即學生嘗試組織、歸納、整理多種觀點,歸納出初步的結論。
(5)Identify learning objectives:指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進一步對學習目達成共識。
(6)Self-study:指學生就形成的觀點,與組內其他學生共享。
(7)Report and synthesis:是最后階段,學生再次在小組內互相交流其結果,教師檢查并根據檢查結果判斷討論是否達到預期教學目標。
3 PBL法與傳統教學方法對比
3.1 傳統教學方法的利弊
傳統教學過程是從復習舊知識,引出新知識點,講解新內容,并練習鞏固,直到布置課后作業,形成一個逐漸深入的教學模式。其有一定優勢,但主要以教師講解為主。目前,也采用一些多媒體課件等新的教學手段,仍然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占主導地位,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因此,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不夠。由教師主導的教學模式,學生沒有鍛煉機會,不利于畢業后在工作崗位上開展具體工作,因此傳統教學模式無法滿足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的要求[7]。
3.2 PBL教學的優勢
PBL教學法是跨學科的學習方式,可以促進學生不斷地思考,學生為解決問題需要查閱課外資料,歸納、整理所學的知識與技能,有利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改變了“我講你聽,我做你看、預習—聽課—復習—考試”四段式教學方法,讓呆板孤立的知識片化作整體知識鏈,觸類旁通,突出了“課堂是靈魂,學生是主體,教師是關鍵”的教學理念,PBL教學過程中教師慢慢“隱退”,僅在關鍵時刻起到點撥、支架(scaffolding)與教練(coach)的作用,教師不再是唯一的知識庫,而是知識建構的促進者(facilitator)、學科專家、信息的咨詢者。在培養創新型醫學人才的過程中,PBL教學法有著傳統教學方法無法比例的優勢,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8-9]。
(1)PBL法可以為學生們營造了一個輕松、主動的學習氛圍,使其能夠自主地、積極地暢所欲言,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也可以十分容易地獲得來自其他同學和老師的信息。
(2)PBL法學習的動機是主動的,由學生承擔學習的主要責任。可使有關課程的問題盡可能多地當場暴露,在討論中可以加深對正確理論的理解,還可以不斷發現新問題,解答新問題,使學習過程縮短,印象更加深刻,通過現有知識產生的新知識遷移,使學生對學習內容深度理解,從而認識到新知識的獲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3)PBL教學法認為學習包含認識和行動兩方面,知識的獲取和運用能力同等重要。讓學生熟悉其所學知識的有用性,把認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使學生學習的內容更加廣泛,還可鍛煉學生們多方面的能力:如文獻檢索、查閱資料的能力,歸納總結、綜合理解的能力,邏輯推理、口頭表達的能力,主導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從而從中獲得高度的滿足感,這些將對今后開展臨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4 PBL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4.1 必須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讓醫學生明確學習的重要性。為了有效地自主學習,必須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明確交流能力的培養對醫學生的重要性。有意識地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醫生需要運用已學到的知識和經驗對疾病進行問診、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一系列的認知過程,診斷疾病。正確的思維和認知可以得到準確的診斷,而錯誤的判斷會得出錯誤的結論。
4.2 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為一名醫學院校的教師,如果采取PBL教學,需要具備淵博的知和嚴謹的科學態度,不斷地自主學習,開闊視野,主動更新知識,向學生傳道授業解惑,因此,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進行PBL教學的教師應該深刻理解PBL的內涵,最好是能夠經過系統的PBL教學培訓,觀摩過完整的PBL教學過程。
(2)教給學生查詢、收集、整理資料的方法,培養學生獲取、利用信息的能力,如利用互聯網(如中國知網、萬方、維普等)、醫學雜志(中英文)等媒體上查閱所需信息資料。
(3)教師要具備良好的教學組織能力。教師要善于組織、調節課堂氣氛。提高教師的教學組織能力是一個長期的工程,需要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的同時,還需參加各種相關的培訓。
(4)鼓勵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習交流,明確交流合作對醫學生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4.3 教學法對學生的要求
PBL教學的成功開展,需要學生的主動配合,從準備資料開始,就要結合提綱、病例去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并積極與其它同學交流溝通,大家同心協力得出最佳結論。這樣的學習,花在前期準備工作上的時間精力大大多于普通的課堂學習,因此需要學生們有主動學習的自覺性,否則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和目標。由于我國的學生長期接受“填鴨式”教育,對傳統教育模式形成一定依賴性,缺乏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和能力,部分學生只滿足于獲取好的“分數”,所以對PBL教學改革形式會覺得太“花費”時間,這也是一種依賴于以往教學理念和學習方法的表現,因此,學生也應從自身出發,完成角色轉換,從被動的學習者轉變為學習的主人。
4.4 做好PBL教學的物質條件保障工作
加快信息網絡建設,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學校應該有意識地加大投入,加強電腦網絡硬件的建設,并通過購置或合作等辦法,獲取盡可能多、盡可能全和盡可能新的圖書資料和電子文獻。加強宣傳和引導,擴大網絡資源對學生的開放,以便學生可以很容易的獲取學習資源和相互交流。
5 結語
PBL 教學模式在我國是一項新興的教學方式,目前國內醫學教育體系中還沒有能夠與之適應的教學評價體系。建立適應PBL教學模式的醫學生的主動學習、案例分析、及協作溝通能力等的評價標準和體系至關重要,合適的評價體系和方法對學生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如果沒有合適的評價手段,會使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受挫,學習效果也會打折扣。眾所周知,醫學生的學業任務相當繁重,同學們在參加教學的同時可能還忙于準備各類考試,盲目的采用PBL教學,而不改革評價考核體系將會增加學生們的壓力,會產生抵觸情緒,降低PBL教學的實際效果。
參考文獻
[1] Blake, J.M. and A. Others, Introducing progress testing in McMaster Universitys problem-based medical curriculum: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and effect on learning[J]. Academic Medicine,1996,71(9):1002.
[2] 宋向秋,肖海,李志平.PBL教學法的發展歷程及對中國醫學教育的影響[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7):96-97.
[3] 王紅梅.PBL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A].In 2008年醫學發展中護理新理論.新技術研討會—— 全國護理風險[C]//護理成本管理暨臨床護理新進展學術交流會.2008.
[4] 鄭亞民,劉文清,王悅華,等.外科PBL教學的改進與建立共享多媒體教學資料庫[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25):153-154.
[5] 李曉丹,張少林.PBL:一種新型的醫學教育模式[J].第一軍醫大學分校學報,2004(1):88-90.
[6] 劉楊,樊鑫.淺談中國醫學教育中的PBL教學模式[J].遼寧醫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33-35.
[7] 陳紀文.我國高校傳統教學管理模式的弊端與創新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25):237-238.
[8] 李曉靜.淺談PBL教學在醫學教育中應用的優點[J].中國醫療前沿,2009(23):114-115.
[9] 卿平,姚巡,程南生,等.在八年制醫學教育中獨立開設PBL課程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7(5):397-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