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彥
摘 要:詞塊作為一種兼具形式與功能性質的語言構件,融合了語法、語義、語境的要素。以詞塊為核心的詞匯教學可以幫助高中生走出詞匯學習的困境,有利于提升高中生寫作的流暢性、準確度和地道性。旨在探究如何通過泛聽、精聽、泛讀、精讀等教學途徑,使學生養成以詞塊為基本單位來記憶和運用詞匯的習慣,從而有效提升高中生的語言生成能力。
關鍵詞:詞塊輸入;教學策略;語言形成
在高中英語日常教學中,不少英語教師發現一些英語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聽不明白、看不懂、說不出,更寫不好;他們到高三畢業時詞匯量仍只有1000多。對于他們而言,記單詞就是背單詞表,枯燥、乏味且效率低下。即使對英語成績相對較好的同學而言,記憶詞匯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經常是今天記、明天忘;背記了單詞表里的詞匯也不會用;寫作、口語中漏洞百出。可見,詞匯問題制約著高中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如何使高中生走出單詞記憶的困境,使學生的詞匯輸入能夠有效轉化為準確、流暢的輸出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詞塊理論的提出及其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運用為解決高中學生的詞匯困境打開了一扇門。Michael Lewis(1993)提出了“詞塊”這一說法,強調“詞塊”是語言交際時整體提取使用、具有很高重現率、慣例化的語言結構,詞塊在外語學習和使用時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一、詞塊理論
隨著語料庫語言學的發展,語言學家經過電腦數據統計分析發現,英語中的語言交際90%是由固定或半固定的模塊化了的多詞組合結構來實現,這就是“詞塊”(lexical chunk)。
詞塊不僅包括單個詞,也包括儲存于我們大腦詞庫的詞的組合。詞塊可以分為:單詞(words),如animal,pen;詞群(poly word),如by the way,look down upon;詞語搭配(collocations or word partnerships),如community service,absolutely convinced;慣用表達法(institutionalized utterances),如 “Ill get it.”“Well see.”“Thatll do.”“If I were you...”“Would you like a cup of coffee?”句子框架或開頭(sentence frames and heads),如“That is not as...as you think.”“The fact/problem/danger was...”;語篇框架 (text frames),如“In this paper we explore...”“Firstly...”“Secondly...”“Finally...”(Lewis,1997: 21-34)。有些詞塊是固定不變的,例如:to catch a cold,rancid butter,drug addict等;有些詞塊則是半固定的,可以用其他詞或短語替換,例如blood/close/distant/near(est) relative,learn by doing/by heart /by observation/by rote /from experience.
接下來,本文將針對高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實現詞塊的有效輸入作進一步探討。
二、高中英語詞塊輸入策略
1.通過“聽”輸入詞塊
根據Copper的研究,從時間上講,一個人聽的量是說的量的兩倍,是閱讀量的四倍,是寫作量的五倍。在整個聽、說、讀、寫技能中,聽占據了所有交際活動60%-70%的量,因此從語言能力整體提升的角度看,從聽的訓練著手來輸入詞塊是非常必要的。聽力所輸入的詞塊要真正對語言學習產生作用,還需要精心選擇材料:所輸入的詞塊是可理解的,同時又是在學生現有水平之上加了一個難度等級的;內容是學生感興趣的,與學生的學習生活密切相關;量要足夠大。英語學習成功的關鍵在于不斷進行有意義的以“聽”為形式的自然語言輸入。
(1)通過精聽輸入詞塊
在聽力理解的過程中聽者會主動根據預期、推論、意圖、圖式知識以及原來具有的相關知識有選擇地處理所接收到的信息,從而構建意義。以《牛津高中英語》模塊7 Unit 3 Reading the effects of the internet on our lives為例,教師在進行初步的鋪墊和引入后,可以要求學生精聽教材的第一部分The Internet has positive effects on our lives,并要求學生以詞塊的形式筆錄其中所聽到的與positive effects相關的要點,如:gather information (current affairs,weather
forecast,travel packages,academic research),acquire knowledge,
communicate with experts,build social ties,form lifelong relationships等。如果聽一遍學生無法捕捉到要點,可以播放兩遍或三遍,或是降低播放速度;鼓勵學生通過聽的方式建構意義,獲取與主題相關的詞塊。
(2)通過泛聽輸入詞塊
教師應注重發展學生的詞塊意識,通過鼓勵學生參與能獲得有意義輸入的活動,如:聽、唱英語歌曲;收聽英語節目;課外閱讀等,自然習得更多語塊。
教師用英語組織教學,盡可能多地讓學生在課堂上聽到英語,對于學生而言也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泛聽訓練。例如,在組織課堂時教師可以使用First of all,Then,Next,Lets get down to business,As we all know,generally speaking,From my point of view,whats your opinion? You did a good job,one hundred percent right,Go ahead...表達。就課文的內容進行討論時教師可以使用如:distinguish between...,compare between...,separate...from...;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Whats the function of...?Whats the intention
of...?Can you name...?What would you...if you were...?表達。當學生足夠多地接觸到這些表達時,便能夠實現隱性習得。
英文歌曲能夠極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喚起他們的參與意識,聆聽歌曲,思考歌曲主題的過程可以幫助學生提高理解能力,也是一種有意義的語言實踐活動。例如Maria Carey的《英雄》(Hero)就充滿正能量,將這首英文歌詞中的詞塊挖掘出來加以賞析,可以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歌曲的豐富內涵,從而達到在欣賞中學習和積累詞塊的目的。
Theres a hero if you look inside your heart;you dont have to be afraid of what you are.Theres an answer if you reach into your soul, and the sorrow that you know will melt away.And then a hero comes along with the strength to carry on, and you cast your fears aside and you know you can survive. So when you feel like hope is gone look inside you and be strong, and youll finally see the truth that a hero lies in you.Its a long road when you face the world alone, no one reaches out a hand for you to hold.You can find love if you search within yourself and the emptiness you felt will disappear...
2.通過“讀”輸入詞塊
教師應培養學生形成自主積累詞塊的意識:教會學生識別語篇中的詞匯鏈。對學生來說,能否區分不同層次的詞匯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能力去識別不認識的詞匯鏈并有意識地去記憶他們。
(1)通過精讀輸入詞塊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F行高中英語教材內容貼近學生生活,語言真實、地道、自然,容易引起學生的思想共鳴,具有較強的感染力。教材本身提供了大量可供學生模仿和借鑒的詞塊,包括豐富的詞語搭配、慣用表達法、句子框架或開頭、語篇框架,學生可通過精讀將它們提煉出來,反復朗誦直至背誦。
詞塊和語境是相互依存,緊密連接的,只有借助語境體會詞義,學習和積累的詞匯才有生命力,才能在交際中派上用場。將詞塊置于特定的語境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詞匯,促進詞塊知識的內化,提高詞塊學習效率。例如在教“present”一詞時,筆者運用了以下語境:
①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Only today is a gift;thats why its called the present.
②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missing Malaysia Airline jetliner?
③The officials present at the press conference vowed not to give up the plane hunt.
④ When do you think the Malaysian government will present the truth to the public?
筆者通過“馬來西亞航班失聯事件”引出present的多種詞語搭配,既滿足高中生想要了解時尚熱點話題的心理需求,又使詞塊呈現情景化。借助所提供的語境學生也比較容易猜測并記憶包含present的各種短語的含義。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話題對詞塊進行分類。圍繞話題進行的詞塊積累,便于學生在需要運用時更方便地提取。例如:模塊8 Unit 4的單元話題為電影——這正是一個學生熱衷的話題。學生除了可以積累教材中已經出現的一些與電影相關的詞塊,如film festival, Academy Awards,independent films,comedy,thriller,action,science fiction,horror,cartoon,documentary,western,on location,sound stages,close-up shot,wide-angle shot,director,cameraman,producer,screenwriter等,也很有興趣閱讀相關文本以積累更多教材
以外的詞塊,如:premiere,cast,leading actor and actress,supporting actors
and actresses,assistant director,distributor director of photography,stagehand,trailer,serial,a must-see movie,blockbusters等。
詞匯同現是指詞匯共同出現的傾向性,在語篇中圍繞一定的話題、一定的詞塊往往反復出現,這些詞塊的同現包括反義關系,
互補關系和詞匯鏈。以模塊9 Unit 3 Project Roses are red, violets are blue, but which of the two colors really suits you?為例,當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細細鉆研文本時,學生不難發現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同義多樣化表達。如:represent,stand for,be symbolic of...,symbolize, be a symbol of...;be associated with,associate with,be related to,be connected with等。通過討論,學生發現文章作者其實是有意地在避免重復,所以使用不同的表達形式來表達同一個語義。這樣的教材文本對于學生學習通過運用同義詞塊實現多樣化表達是很好的范例。
(2)通過泛讀輸入詞塊
學會在語境中關注并識別詞匯鏈或意群是形成良好英語學習習慣的基礎。許多學生學習外語時喜歡逐詞翻譯,喜歡將表達完整意義的短語和搭配拆分成孤立的單詞。而具有良好詞塊意識的學生可以有意識地在泛讀文本中識別和記憶表達完整意義的詞匯鏈或意群;而使用詞典和其他參考書來答疑解惑則是通過泛讀來積累詞塊的過程中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
英語泛讀的話題范圍相當寬泛,可以涉及政治經濟方面的最新動態,當代科學技術的最新發展成果,文化藝術領域的最新思潮,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科技、生物、文化、教育、藝術、娛樂、圖書、飲食、環境保護等方面。材料來源方面,教師應盡可能選擇來自權威英文報紙、雜志和網站,具有可讀性、思想性和時效性的語言材料。
教師應精心選擇與模塊教學主題相關的文本作為泛讀材料。這樣的材料是對教材內容的延伸和拓展。但與教材內容相比,這些內容與現實生活、當下生活聯系更緊密,包含有更加鮮活的詞塊,更能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例如:在學習教材中與手機相關的話題時,教師可引入最新款IPHONE的介紹,而關于“第一款即將上市的盲人手機”的新聞也頗具時效性和可讀性。通過泛讀,學生可主動查找表達完整意義的詞匯鏈或意群,并積累以下詞
塊:the worlds first Braille phone,London-based firm,3D printing techniques,go on sale,an instant connection between... and..., a fast and cost-effective way to..., a child-friendly version, a credit-card sized device等。
學生可以制作專門的課內、課外詞塊積累本,并形成定期在班級或學習小組中交流積累本的制度。由此,學生大可共享詞匯積累的收獲與成果。
及時對所輸入詞塊進行梳理總結能有效減輕大腦的記憶負擔,也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真正學會學習、樂于學習和善于學習。詞塊的鞏固可以采用在文本上畫線標記、根據核心詞塊復述課文、情景再現、問答、英漢互譯、仿寫句子、篇章寫作等形式完成。完成一個單元的學習后,學生可以對該單元的詞塊進行有意識的整理和總結??偨Y中可以包括:本單元新學到的詞語搭配;本單元新學到的句子框架或開頭;本單元新學到的語篇框架等。
以詞塊為核心的詞匯教學有利于提升高中生語言輸出的流暢性、準確度和地道性,但詞塊的輸入和積累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急于求成。
參考文獻:
[1]文亞光.英語詞塊理念與應用.中小學外語教學,2004(11).
[2]崔剛.聽力何為.中學外語教與學,2014(06).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