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整社
摘 要:新課標的改革一直是教學所追尋的方向,它指定的教學目標是老師日常教學的基本依據。而隨著新課改的推行,在創新性方面和實踐方面的要求有所增加,需要老師調整教學思路和方案,實施符合新課標精神的教學理念。針對新課標的創新方面,對初中語文的教學改革稍作分析。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語文;教學改革;分析實踐
初中語文的新課標改革主要分為:文言文、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等幾個方面,而新課標在其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上做了更為重要的強調,還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理念。
一、文言文的學習
和以往不同的是,此次的改革不僅要求重視學生基本的學習能力,還要鍛煉他們對文言文的理解分析能力。文言文不只是把文章和注釋背誦下來,還要很好地理解和加以運用。因此,初中語文教學加強了文言文的深入學習,增加學生對古代文化的掌握和了解,提高語文素養。
二、理解性閱讀
閱讀要求學生理解每個詞的含義,然后延伸到整個句子,繼而是整篇文章。要求學生整篇閱讀,而不是局限在幾個詞上面。對于一些難以理解的字詞,可以放在文章中進行理解,這也是非常重要的語文閱讀能力。理解性閱讀還要求學生對文章內容能夠有自己的理解和表達,并且可以運用團隊合作的形式,共同去探討解決疑難問題,激發出創新的火花。
三、創新性寫作
新課標對學生寫作的要求,不只是寫出符合題目精神的作文,更重要的是能夠有所創新,有所改變,可以符合時代精神,結合現實生活而用充滿想象。因此,語文的學習不是書本的學習,而是一種生活的學習。要培養學生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能夠發現生活的多姿多彩,可以捕捉事物的本質特征并且有創新性的表達。要求老師培養學生的生活觀察能力,將寫作習慣融匯到生活之中。
四、靈活的口語交際
口語交際是口頭的語文,是不借用實物工具進行的表達。新課標要求學生能夠進行流暢的表達,并且在不同的場合使用不同的文明用語,還要結合對方的肢體語言進行理解。在表達上,語氣要恰當,要有感染力和說服力,還要學會傾聽別人,理解別人講話的內容。
將所有的改革成分融合起來就是綜合性學習的要求,既教學好各個部分,又可以通過實踐將各個部分都結合起來。新課標改革的中心就是創新和實踐,在創新性教學之后,就要進行綜合性學習的實踐,只有這樣才能體現新課標之精神,才能完成新課標之任務。
參考文獻:
萬偉,秦德林,吳永軍.新課程教學評價方法與設計[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