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燕
摘 要: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社會不斷進步,我國也逐漸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其中英語教學顯得尤為重要,但是,英語在表達方式、語言結構等方面都同漢語有著極大的不同之處,了解并理解兩種語言之間的不同,可以幫助農村初中生減少因為兩種語言的差異而帶來的理解上的差異,使農村初中生對英語的學習更加輕松、愉悅。結合農村初中英語教育,提出提高農村初中生學習英語興趣的方法,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新課標;農村初中英語;語言差異
不同的語言有著自己的發展和形成過程。注重兩者的差異對英語教育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推廣及宣傳校園課外文化交流活動
傳統教學過程中,農村教師一般側重于針對書本上的詞匯語法、知識進行詳細的講解,而忽略對課外知識的傳授。如果將語言差異理解應用于我國農村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傳授更多課外的知識。為了迎合新課程改革的標準,農村教師可以結合校園文化建設,創造一種良好的校園學習環境。例如,借助多媒體技術教學手段,展現兩種語言的不同,使學生樹立不同的語言文化觀念。另外,農村教師要引導學生兩種語言在表達上的區別,要引導學生吸收英語文化,融合到自有文化當中,不斷形成自身的語言意識。通過課外學習,不僅可以使生生之間、師生之間感情更加濃厚,還讓農村教師更加了解了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困難,實現增強教學效果的目的。
二、提升農村教師對英語差異的意識
農村教師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等創新教學模式。在課堂上,通過學生扮演不同國家的人,體驗不同文化差異,對學生來說可以提高英語學習的興趣。同時,通過學生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時候,也是間接地傳播了我國的文化,使學生成為文化傳播的交流者,相互促進,相互學習。另外,讓學生接受兩種語言的差異對農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農村教師必須對其他英語的文化先作了解,在了解的基礎上才可以傳授給學生一些基本知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文化意識。學校要對這些農村教師進行定期培訓,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使得農村教師及時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不斷完善農村教師的教學效果,不斷提高農村教師對英語語言教育的深度理解和運用。
綜上所述,在農村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為了迎合我國新課改發展的要求,將語言差異的理念應用于教學過程中,從而不斷提高農村初中生英語綜合素質能力,培養農村初中生的文化素養,進一步促進我國英語教學水平的提高,實現農村初中英語教學目標。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