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軍 王春陽
(東華理工大學藝術學院,江西 南昌 330013)
江西紅色旅游視角下的小城鎮景觀特色探討
楊貴軍王春陽
(東華理工大學藝術學院,江西 南昌330013)
摘要:江西紅色旅游視角下的小城景觀設計理念,注重挖掘歷史名城的文化價值,注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完美結合,設計突出歷史感與時代感,在具體的開發中,注重體驗的紅色旅游理念,避免小城景觀開發的重復建設,獨具特色的小城景觀設計開發格局。這都會使江西紅色旅游視角下小城景觀具有魅力,成為獨具特色的亮點。
關鍵詞:紅色旅游;城鎮景觀;文化價值
引言
旅游已經成為人們娛樂休閑的一大愛好,各地紛紛挖掘其旅游文化的優質資源,吸引游客。而對于江西的紅色旅游而言,具有雙重的理念,一方面發展紅色旅游,可以增加當地的財政收入,一方面紅色旅游,有承載著對歷史文化的宣揚,承載著中國銘記歷史,有教育意義與紀念的價值意義。因此,實現兩者的完美結合,利用文化資源特色與優勢,注重小城景觀的開發與設計,實現經濟與文化價值的雙贏。
一、 江西紅色旅游視角下的小城景觀設計理念
(一)挖掘歷史名城的文化價值。
江西是一片神奇的紅色土地,孕育了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軍旗升起的地方——南昌、共和國的搖籃——瑞金、中國工人運動的策源地——安源等等。這些與江西有著光榮的革命史有關,從安源工人運動到秋收起義,從八一南昌起義到井岡山斗爭,從開創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到紅軍長征,從贛南三年游擊戰爭到上饒集中營茅家嶺,這些重要的歷史事件都發生在江西這塊神奇的土地上。而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期間,江西成為全國重要的革命活動中心。中國共產黨還建立了大量的根據地,如贛西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贛東北革命根據地、湘贛革命根據地、以及包括銅鼓、修水、萬載、宜豐等縣的湘鄂贛革命根據地。而包括江西的瑞金、石城、寧都、安遠、廣昌、信豐、會昌、黎川、興國、于都、尋烏等城都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在此成立,臨時中央政府設在瑞金,故瑞金有紅都之稱。可見,江西紅色旅游發展資源豐富,總量多,總類齊全,可以說是紅色圣地,其歷史文化價值在此充分彰顯。
(二) 注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完美結合。
江西開展紅色旅游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如果各地都搞紅色旅游,就會造成旅游資源的重復建設,重復發展,不僅浪費資源,而且對開發旅游非常不利,造成資源的浪費,因此,紅色旅游的理念是必須彰顯的,注重歷史文化價值的同時,對于江西自然資源的開發,尤其是與文化資源相結合的理念,可以說是江西紅色旅游視角下小城鎮旅游的一大優勢,各具特色,又互為一體,對于整體旅游資源的開發、建設、服務可以說是極具優勢的。江西位于長江中、下游交接地段南岸,三面環山,一面臨水。省境邊陲的武夷山脈、羅霄山脈,南嶺山脈從東南西三面環抱我省,形成群山環繞,內側丘陵廣布,整個地勢大致為周高中低,由南向北、由外向內、漸次向北部鄱陽湖傾斜走向。省內五大江河有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呈扇形向扇柄鄱陽湖齊聚。境內湖光山色,危崖飛瀑、奇峰幽壑、山名水秀、古洞流泉,“物華天寶、人杰地靈”,還有不識廬山真面目的廬山,自然資源旅游景觀十分豐富,因此,江西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與景觀,與紅色旅游的歷史文化價值相結合,是獨具特色的,再充分挖掘小城鎮的景觀特色,渾然一體,具有極高的旅游價值。
(三)小城景觀設計突出歷史感與時代感。
紅色旅游視角下的景觀設計,如果僅僅突出紅色旅游,感悟歷史,那必然會形成單一的模式,而且對于枯燥的歷史的解讀,未必可以引起青少年等的愛國情懷,紅色旅游的教育理念不能深入地影響到下一代,因此,江西紅色旅游設計理念必須注重突出時代感與歷史感,一方面是盡可能還原歷史,還原歷史場景,也可以利用當前的一些高新技術,做成視頻宣傳,或者注重體驗,還原歷史場景,走進去,融入到具體的歷史場景中,感受到先烈為國家奮斗的愛國品質。近些年的重走長征路就是重要的、成功的實踐。還可以利用當前的高新技術,對于歷史建筑,典籍進行修復,重造,總之,紅色旅游雖然在發展,但是突出了歷史感與時代感,才是不斷提升小城景觀設計品質的重要方面。
二、 江西紅色旅游視角下小城景觀開發
(一) 注重體驗的紅色旅游理念。
歷史不是靜止的,紅色旅游不應該只是注重參觀、學習,而應該在學習,參觀,重游歷史古跡中感受歷史,感受歷史給人們帶來的變化,領悟到歷史前進的軌跡,以及當前中國走上文明富強的道路,我們的先輩付出了鮮血的代價,這對于我們中國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只有銘記歷史,感念來之不易的幸福,才會激發年青一代建設祖國的熱情。因此,紅色旅游注重體驗的理念,注重還原歷史場景,回歸到重要的歷史現場,對歷史事件有客觀公正的認識,也是紅色旅游發展,進行文化方面教育的一個重要展現,因此,必須注重與時代結合,是紅色旅游彰顯出自己的價值與意義。中國紅色旅游是極具紀念價值與意義的,這段獨特的歷史,彰顯出中國人的頑強、堅韌、愛國。中國在最艱難的時期,對外有外國的侵略,對內官僚資本,地主階級,以及國民黨對中國共產黨的圍剿,都使中國共產黨面臨嚴峻的形式,但是在這種情景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開創出武裝包圍城市,建立紅色政權等一系列正確的戰略決策,險處逢生,中國共產黨運用自己的智慧,以歷史的洞見力,不斷完善自身,不斷進步,最終取得革命的勝利,對于個人而言,這包含的困境中的堅守,困境中爆發的中國式智慧,值得現在的我們和國家學習,這么艱難的時光都已度過,未來面臨的任何問題都會解決,困難是暫時的,堅定我們建設偉大祖國的決心。紅色旅游的理念,將會成為中國發展的一筆財富,放之于現在,對個人、國家具有重要的意義。時代在發展,前進,對于歷史的解讀仍然應該是靈活的,這段歷史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我們都可以從中學習到許多寶貴的經驗和財富。可以說它不僅是中國人的寶貴財富,也是中國重要的文化積淀,必須傳揚紅色旅游的精神,為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貢獻。
(二) 避免小城景觀開發的重復建設。
江西是中國近代歷史發展中重要的紅色基地,數量多,具有獨特的價值,但是這也成為發展的桎梏,同樣的歷史文化價值,彰顯同樣的價值與意義,都是紅色旅游基地,這未免會給游客雜亂的感受,如果當地沒有規劃好,就會造成雜亂的重復建設,各地都開展紅色旅游,各地大同小異,這些對于發展獨具特色,彰顯小城風格與特色是極為不利的,甚至是與之背道而馳。不可否認,紅色旅游的價值與資源是巨大的,且江西獨具風情的小城鎮自然風光,歷史名城,都會為紅色旅游形成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紅色旅游,在小城鎮建設中,必須走差異化路線,尋求到各地的特色,才能使小城景觀開發科學、合理。當前人們的物質文化水平提高,為旅游提供了豐富的物質和文化資源,一方面,人們的精神品味,審美也在逐步提高,只有高質量的旅游價值景觀才會獲得游客們的青睞,這對于紅色旅游視角下的景觀設計開發,即是挑戰,也是機遇,如何利用自身優勢,結合人們休閑度假的理念,與紅色旅游構建中完美結合,即讓游客在游覽中學到知識,重回歷史,同樣體驗到旅游的輕松、愉悅、放松,最大限度的發揮其多元旅游價值與意義,才會在市場中利于不敗之地,并最終取得重要的成果,實現資源、社會經濟效益,愛國主義教育的、休閑娛樂多方位結合,實現最大限度的共贏。
(三)獨具特色的小城景觀設計開發格局。
2001年,《江西省紅色旅游發展綱要》,提出了“弘揚井岡精神,興我美好江西”的總體目標,并在旅游規劃上,將“一個龍頭、四個基點、兩個集散中心、六條精品線路”來布局紅色旅游發展格局。并設計六條精品旅游文化線路,以南昌—井岡山—贛州—瑞金等六條精品線路為骨架,江西紅色文化旅游金牌線路“南昌-井岡山-贛州-瑞金”;贛閩粵紅色文化旅游精品線路“贛州-瑞金-長汀-龍巖-梅州-廣州”;中國紅色旅游概念線路“上海-嘉興-南昌-井岡山-瑞金-長汀-高州-遵義-延安-西柏坡-北京”;贛浙滬紅色文化旅游精品線路南昌-龍虎山-上饒-三清山-杭州-嘉興-上海”;贛湘紅色義化旅游精品線路“南昌或井岡山-萍鄉-韶山-長沙”;贛鄂紅色文化旅游精品線路“武漢-黃岡-九江(廬山)-共青城-南昌-井岡山”。并重點加強包括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上饒集中營革命烈士陵園、中央蘇區政府根據地、方志敏紀念館、井岡山革命紀念地、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秋收起義紀念地、永新三灣改編舊址等八大景區建設。同時打造成熟的紅色旅游產品,如紅色文化研習游、人民軍隊尋根游、秋收起義訪習游、革命搖籃體驗游、紅色故都尋訪游、長征之路覓蹤游等。注重安排紅色旅游發展格局,為整體旅游業發展保駕護航。因此,對于江西紅色旅游視角下的小城鎮旅游景觀開發,就是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這樣格局正確,布局和規劃完善,才會使江西省紅色旅游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效用,實現旅游、歷史文化價值的完美彰顯。
三、結語
江西是中國革命的紅色圣地,紅色旅游視角下的小城鎮開發建設,必須注重歷史與時代相結合,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結合,同中存異的小城鎮景觀開發設計理念,只喲將這些理念最大化的實踐,才能取得資源、人、經濟社會效應、歷史人文價值的最大彰顯與和諧,紅色旅游視角下的小城鎮景觀開發才會實現效益的最大發揮。而只有秉承這樣的理念,紅色旅游的吸引力,小城鎮的特色景觀,和而不同,江西紅色旅游資源的最大價值才會得以彰顯,并取得最大的旅游資源集群效應。江西紅色旅游資源豐富,當地注重挖掘紅色旅游的價值,因此,對于旅游資源的設計與開發,利用,經過一系列調研和科學論證,因此,必將在未來旅游市場發展中,占據自身獨特的地位與價值。而作為以歷史文化價值為主導的紅色旅游資源,還是可以不斷地完善與發展,不斷挖掘其價值,充分弘揚紅色旅游的價值與獨特意義。
參考文獻:
[1]許志峰.因地制宜我國將大力發展紅色旅游業[N].人民日報 .2005-02-03
[2]王秀蘭、甘枝茂.我國青少年學生旅游市場開發初探[J]旅游管理,2003.3
[3]黃安 .江西旅游業發展的瓶頸及對策[J].江西社會科學,2003.9
本文為2013年度江西省藝術科學規劃項目《江西紅色旅游視角下的小城鎮景觀特色研究》(項目編號:YG2013126)階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楊貴軍(1978—),男,漢,山東,講師,碩士研究生,東華理工大學藝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研究方向。王春陽(1972.02-),女,漢族,江西臨川,副教授,碩士,東華理工大學,美術理論。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12-00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