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偉
(重慶市南川區黎香湖鎮中心校,重慶 404100)
小學數學教學應如何進行有效備課
胡偉
(重慶市南川區黎香湖鎮中心校,重慶 404100)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小學教師如何對新課程改革下的數學進行有效地備課,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備課是整個教學活動的重要內容,備課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著教學效果的好壞。本文將對小學數學教學應該怎樣開展有效備課展開論述。
小學數學;有效備課;教學方法
大凡成功的一堂課,必定是準備充分的一堂課。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有效備課是課堂有效的前提。對教師而言,備好課可以加強教學的計劃性和針對性,有利于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因此,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教師進行慎密而充分的備課,是相當有必要進行的環節。那么,如何提升備課的有效性呢?
(一)想學生之所想。
即要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學生的數學基礎、認知規律、接受水平等等,只有對學生的情況了然于胸,才能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因材施教,同是一本教材,教師理解起來輕松,在學生眼中尤其是低段學生無異于“天書”,大多數學生會認為數學枯燥無味且抽象難懂。因此,在教學中,需要教師站在學生的立場,從學生的角度來思考與看待問題,引導與啟發學生,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夠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儲備與生活經驗來理解這些抽象而深奧的數學知識。
(二)疑學生之所疑。
在備課中,教師要將教的思路轉變為學的思路,真正做到與學生同步理解教材,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考慮到學生學習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分析產生的原因、提出解決對策,以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幫助學生深刻地理解知識,并促進學生能夠靈活的運用。這樣的教學才能圍繞學生順利展開。如果教師過高估計學生的能力,忽視學生的困惑,那么學生對知識理解不透徹;如果教師過低估計學生的能力,全部知識都講清講細,沒有重點,同樣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傳統教學只重視學生知識的獲取,將學生視為接受知識的容器,這不利于學生情感的培養、能力的提高。新課標提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教學目標,這對我們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小學數學的備課階段對于學生學習目標的確立也要體現這一理念。除了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順利完成雙基教學目標,還要重視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學生興趣的激發、方法的掌握與習慣的養成。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方法是學習的核心,而習慣會讓學生終身受益。這些應貫穿于數學教學的始末,正是學生學好數學的關鍵,與知識技能目標相比較,這些更為重要。二是重視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生掌握了基本的數學知識,但是不會運用,無法用于解決現實問題,這注定是失敗的。要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真正實現學以致用,這是重要的學習目標。動手操作、親身實踐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手段。為此在備課中,我們要設計操作環節,這符合小學生的生理特點與認知規律,符合數學操作性強、實踐性強的特點,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又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為此在教學中,我們要為學生設計操作環節,讓學生有更多親自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學生在操作中掌握數學方法,激活數學思維,順利達成教學目標。如“三角形內角和”一節,如果只是教師單純地講解,很難取得預期的效果。而設計學生動手操作這一環節,在操作中不斷地啟發學生思考,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對所學知識保持集中的注意力與濃厚的興趣,而且手腦并用,又能激活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展開主動探究,進行富有個性與創造性的探究性學習。
“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學生是發展的獨特的具有獨立意義的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將不斷讓位于師生互教互學,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教師將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轉向“平等中的首席”,要樹立“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充分發展怕勺價值取向和以上述課改新理念為出發點的備課觀。這就要求我們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學生學習的“方法與過程”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上,放在學生特別是學困生身上,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因此,備課中既要考慮教師圍繞教學目標如何教,又要考慮學生如何學既要關注知識的傳授,又要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樹立。
課前備課對教師來說至關重要但進行課后反思是教師的第二次備課,有助于教師的專業成熟與提高。進行課后反思肩助于教師重新認識自己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在課堂上,一旦課堂放開會出現許多不可預料的突發事件,比如學生的一個提問或者一個發難淆仔會對原有的教學設計提出挑戰。教師在課后河以將課堂上發生的突發事件記錄下來對自己的教學形式、教學效果以及學生的表現進行全面地分析,通過反思與感悟,幫助自己總結教學經驗形成一套能夠出色駕馭課堂教學的知識體系。
除此之外,還要將個人備課與集體備課結合起來,可以利用網絡的優勢,實現跨校、跨地區之間的集體備課,這樣更加利于教師的專業發展。總之,在具體的備課中我們要以學生為中心,發揮教師的組織與引導作用,引導學生在數學求知的大道上前進。這樣才能實現傳統教學以知識傳授為主到現代教學以促進學生發展為主,實現由帶著教材走向學生到帶著學生走進教材,才能促進學生數學素養與綜合能力的整體提高。
[1]王京秀.精心備課,提高教學有效性—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備課[J]學周刊A版,2013.1.(26):112一113
[2]郭玉泰.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落實三維目標提高教學的有效性[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1.11(47):169一170.
G623.5
:A
:1671-864X(2015)10-01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