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如珊
(新安湖小學,廣東 深圳 518101)
淺談英語教師的“從旁指導”
梁如珊
(新安湖小學,廣東 深圳518101)
摘要:英語交際法教學的一大特點就是教師的“從旁指導”。所謂“從旁指導”,就是啟發(fā)誘導學生大膽地說英語,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操練機會。 “從旁指導”與“講授─接受”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針鋒相對,絕不意味降低了教師的作用或?qū)處煹囊蟆km然教師講授的時間減少了,但是他們組織課堂教學的任務增大了。把全班學生的積極性都調(diào)動起來,讓他們多說多練,當然要比站在講臺上照本宣科難得多。從這個意義上講,對教師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
關鍵詞:英語教師;從旁指導;課堂教學
從“聽說法”到“交際法”的一個重要轉(zhuǎn)變是師生的角色。課堂從以教師為中心轉(zhuǎn)變?yōu)橐詫W生為中心,按照“聽說法”教師是主導,是操練的指揮官,而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指示。在“交際法”的原則下,學生為中心,教師起到“從旁指導”的作用,安排、組織活動,分析學生需要,提供咨詢,而學生成為主要活動者,他們之間有時合作,有時又是競爭對象。
具體地說,教師如何“從旁指導”呢?
一、端正學生的思想:英語只有通過反復實踐才能掌握
教師在采用一種教學方法時,首先要讓學生在思想上接受這種方法,以后的課堂上他們都會更好地配合教師。因此,新生的第一堂英語課,我總要對學生說:不要把英語看作像歷史、地理、物理這樣的學科,而要把它看作像打字、游泳、踢足球這樣的技能。技能的熟練掌握只有通過反復實踐,通過打字的實踐學會打字,通過跳到水里游才學會游泳。學會講一種外語則要通過反復重復其基本句型和詞匯項目直到它們變得脫口而出。不要厭煩重復、背誦、操練。對學生是如此要求,我自己在思想更把英語當作為語言習慣,就像培養(yǎng)其他習慣一樣,通過慢慢地、經(jīng)常不斷的重復來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習慣。鑒于公認言語句型是語言的基礎,所以教師的首要任務是向?qū)W生傳授口語句型。
二、課堂上盡量使用英語
英語教學中,盡量使用英語,控制使用漢語,是英語教學目的所決定的。英語教學的目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實踐證明,只有在教學中加強英語實踐,多使用英語,讓學生大量接觸英語,并沉浸在使用英語的氛圍中,才能有效地排隊母語的干擾,培養(yǎng)運用英語的能力,使學生盡快地習慣于聽陌生的外語語音。
英語教學中盡量使用英語,一般可以運用以下一些方法:
(一)盡量使用英語組織教學。例如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可多使用英語課堂用語。凡能以英語表達的,如講解、練習、測試和安排、布置家庭作業(yè)以及獎勵、評講等,都盡量使用英語,避免使用漢語。考慮到學生的生理、心理、英語語言能力的特點,使用的語言應簡單易懂。
(二)使用直觀手段。如實物、圖片、教師的動作、表情和課文情景等。學生可以跳過母語。直接把英語和客觀事物聯(lián)系起來。
(三)隨著學生英語水平的逐步提高,適當用英語解釋英語。只要教師用的都是學過的詞句,開始說得慢些,適當重復,加上學生的積極配合,學生是不難聽懂英語解釋的。
三、堅持大量重復和操練
英國語言學家埃克斯利(C·E·Eckersley )說過:“語言教師最有害的缺點和最流行的通病是講得太多,他試圖以教代學,結(jié)果是學生什么也學不到。”一般來說,教師在操練課(如學習口語)上講的比例最多不應超過25%,而學生應允許講75%,即最大限度地減少教師的講解時間,想方設法以學生的操練代替講授,使學生通過操練掌握語言點。這種做法可體現(xiàn)在讓學生背誦對話、有用的文章段落,做大量的替換練習,從句型練習到交際等。
口頭操練的句子,句子要短,而且盡量沒有生詞,書中例句一般不適合口頭做,在備課時,都是要編寫一些簡短的例句。
又比如,學習口語“你是哪里人?”,我先在黑板上寫出基本句型:
問:Where are you from?或 Where do you come from?
回答:I‘m from+地名
然后要求學生互相問問題, 可以同桌練, 也可以請同學起來goon doing,形成“鏈條式”對話。
如學生A問學生B:Where are you from?
學生B:I'm from Xiaoshao.
學生B問學生C:Where do you come from?
學生C:I'm from Wenzhou.
多數(shù)學生都喜歡用英語問問題,在提問過程中,他們就將外語當作進一步了解周圍環(huán)境的交際工具來使用。學生有一定基礎后,可做較高層次的練習,根據(jù)指定情景自編對話。
四、尊重學生,建立平等協(xié)作式的師生關系
學習英語,亦或?qū)W習任何科目,都是師生共同合作的工作。教師對學生友愛、同情的態(tài)度使師生雙方都能發(fā)揮各自的長處。紀律必須要有,但紀律應建立在友善的嚴格要求的基礎上。小學生自尊心很強,對外界反應十分敏感,教師要尊重學生的進取精神,多鼓勵學生。
“怕錯”,是學生學習英語對心理上的主要障礙之一,教師要通過表揚他們練得好和他們的進步來幫助他們。對較好的學生提問較難問題,如果學生練習中出錯了,一般不糾正,教師只需把正確的答案說一遍,或讓幾個學生再問答同樣的問題,使出錯的學生意識到正確的說法。對于學習差的學生,通過耐心和鼓勵讓他感覺到自己也正在前進,消除學生的緊張情緒,對那些膽怯、內(nèi)向型的學生特別鼓勵。
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英語的興趣
教學中的趣味性問題是很重要的。我們要根據(jù)教材的內(nèi)容、課題的特點、學生的年齡特征等情況,盡量運用最優(yōu)的方法,去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以達到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教師要用熱情、投入、精力、認真細致的備課,讓全班學生始終保持積極主動并渴望使用英語,不論在哪些教學方式上都不停留過久,以免學生厭煩失望。
教學中盡量使用簡筆畫、課堂游戲、講故事、演話劇、童謠、小詩、繞口令、猜謎、唱歌、課外活動,使師生都感到輕松愉快,從而使師生配合富有成果。
總之,交際法教學改變了以往教學以教師為中心,為現(xiàn)在的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從旁指導”的最終任務是使學生養(yǎng)成英語語言習慣,引導他們走向令人興奮的、自由交際王國。
參考文獻:
[1]郭寶仙.如何提高學生的上課效率[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1996,(6):3-4.
[2]盛國英.減輕差生心理負擔 指導正確學習方法[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1997,(2):39-40.
作者簡介:梁如珊(1963-),女,漢,廣東梅縣,大專,廣東省深圳市新安湖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12-02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