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佰玲(滕州市第二中學 山東 棗莊 277500)
中學排球教學中墊球動作常見的錯誤及糾錯方法
□ 王佰玲(滕州市第二中學 山東 棗莊 277500)
排球墊球教學是高中體育課堂主要教學內容之一,正確的排球墊球姿勢與動作直接影響了學生對排球的興趣,以及學生的排球比賽結果。從技術上來講,排球墊球動作較簡單,但若要真正準確的掌握其要領,仍舊比較困難。那么更應針對中學排球教學中墊球動作常見錯誤,進行糾正,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墊球方法。
排球教學 墊球 錯誤 糾錯
《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強調需注重體育課程的實踐性、基礎性、綜合性等多樣化特征,展現高中體育課程中貫徹和融入的健康觀與育人功能,進一步突出學生在體育課堂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掌握體育課中排球墊球的正確技能和要領,促使學生身體、心理與社會適應力的綜合發展,培養學生健康體質。
整個墊球過程中需要掌握墊球時幾個關鍵要領,主要包括:
1.1、準備工作
兩腳左右開立,比兩肩距離稍寬,身體稍前傾,兩臂稍屈放置腹前,兩手肘稍內收,眼光凝視來球,并做好屈膝下蹲動作(見圖1)。
1.2、擊球手勢分類
(1)疊掌式手型:兩手手指上下疊放,兩手大拇指平放指背朝上,壓于上面手手指的第二節位置處。(見圖2)
(2)抱拳式手型:兩手呈抱拳式互握,兩手大拇指平行放置最上方,兩手掌根與兩手小臂靠攏緊貼,將整個手腕部下壓,讓兩手相互交錯形成一個墊球平面。
(3)互靠式手型:墊球者兩手臂緊貼,靠攏,呈自然放松狀態,將手腕部下壓,兩手臂盡量外翻,形成正確的墊球平面。
(4)正確的墊球距離
在墊球時,球下落的距離不可與手臂使力的距離過遠,但也不可過近。通常情況下,球與手臂之間的最佳距離為20-30臂厘米(見圖3),在此距離內墊球,可讓學生手臂更好控制住球。

圖1 半蹲準備姿勢

圖2 疊掌式手型

圖3 墊球高度
2.1、常見錯誤:體側墊球控制不準、漏球
通常情況下,體側墊球是在身體無法快速進行正面移動而使用的墊球方法。但體側墊球中,學生無法正確把握墊球方向,來球方同側手臂所抬高度不足,另側肩內收不好,異側上臂與身體距離較遠,隨球擺擘擊球等因素都可能無法正確掌握擊球方向,出現漏球。
糾錯方法:在墊球時,要仔細觀察球飛過來的位置,飛向哪側,該側手臂應向上抬高,并選擇好出球方向,另一側肩膀充分內收,高度需低于接球肩,保持兩臂一高一低向側伸出姿勢,并將高側肩的同側腳向前跨。墊球時,應將整個身體的重心都集中到該腳上,向來球方的另一側轉腰。此后教師讓學生2人一組,進行體側墊球練習。
2.2、常見錯誤:抱手移動
抱手移動實際上就是將兩手合在一起移動,初學者出現此種情況的幾率非常大,抱手移動不僅會影響學生的移動速度,也會讓學生移動時的整個動作看上去極不協調,墊球者在移動的過程中身體容易失去平衡。
糾錯方法:為學生講述抱手移動的種種弊端,要求學生更正。教師可讓學生在墊球后,將雙手摸地,在接著做墊球動作,長期堅持,即可改正學生抱手移動的壞習慣。
2.3、常見錯誤:墊球不起
剛學習墊球時,部分學生容易出現墊球不起的現象,此種現象在女學生中更明顯。通過調查分析,主要原因即為墊球者抬臂時間過晚,當學生準備升起手臂墊球時,球與手臂之間的距離已非常近,墊球時相互之間動力不足。若球下落已接觸手臂,學生才開始用力來墊球,出現墊球不起的概率非常高。因為根據牛頓的物體碰撞定律:“若兩個物體在相互碰撞后,物體的離開速度與撞前的接近速度為正比關系”。換句話說要讓排球的飛行速度增加,就應提升球與學生手臂之間的接近速度,當球快靠近手臂時,學生才開始用力墊球,說明此瞬間的接近速度幾乎為零,也就不可能會產生較強的離開速度。
糾錯方法:縮短學生的抬臂時間,讓其盡快做好墊球準備,拉開球落至手臂之間的最大距離。此后教師示范正確墊球動作,為學生分析墊球不起的原因,邊分析邊示范,在此之后,讓學生兩人一組,進行相互墊球訓練。
2.4、常見錯誤:揮雙臂墊球
此種墊球方法主要是以肩關節為主,從下到上揮雙臂墊球。主要原因是墊球者不明白墊球時未弄清楚兩側夾臂、蹬腿、壓腕等墊球要領動作的使力先后順序,也未弄清墊球時應達到的高度與遠度。
糾錯方法:告知學生夾臂、腿部、壓腕、提肩動作要領的先后順序,即先提肩、夾臂、壓腕,再蹬腿,方可在腿部力量的協助下,保證肩關節的穩定牢固。此后,在讓學生進行此幾個要領動作的先后順序練習,直至學生基本掌握為止。
2.5、常見錯誤:未正確評估抬臂角度
初學墊球者最常犯錯誤之一還包括墊球平直,通過分析了解,產生此種情況的原因較多:包括移動不及時、姿勢不正確、取位不當、接球方向錯誤、未正確評估抬臂角度等。但最關鍵的還是墊球者未正確掌握來球入射角與自身手臂以及墊球時反射角之間情況所致。在墊球的整個過程中,手臂觸球的位置不正確,手臂與球之間的入射角也較小,反射角也相對較小,最終出現墊球平直現象。糾錯方法:學生先自行反復練習正確墊接球動作,若學生存在肩角小、手臂無法抬高等情況,則應針對此問題重點進行矯正性練習。教師還應為學生展示拉大肩角這一環節的動作,動作要準、快,讓學生看清此環節中存在的主要技巧,懂得將手臂插到球下。此后讓學生進行拉開肩角的訓練,讓學生手臂與球保持在適宜的角度,即可避免墊球平直。
2.6、常見錯誤:手臂夾不緊,肘關節彎曲
很多學生在墊球時總是會出現手臂無法夾緊,肘關節彎曲嚴重等現象,而手臂不夾緊會導致墊球者肌肉松弛,摩擦力加劇,容易出現球偏、漏球等現象。
糾錯方法:強化壓腕頂肘訓練,教師應一手壓住學生手腕,另一手將學生肘關節下部慢慢往上抬,讓學生掌握壓腕頂肘的動作要領。
3.1、教師耐心示范、加深學生記憶
體育課程中的墊球教學與語文、數學等科目的教學手段存在較大差異,需要教師有耐心的,準確的為學生示范正確的墊球動作,提升學生的墊球學習興趣,讓學生對墊球時的相關技術要領有一定認識。教師在示范墊球動作時,學生應認真觀察手臂與球接觸的部位動作、手臂動作以及擊球后球的運動狀況、教師墊球時整個身體的姿勢、動作等,通過教師的正確、多次示范,加深學生記憶,保證教師的墊球動作在學生大腦中有初步構想和認識,這樣更能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墊球技巧。
3.2、詳細講解、讓學生掌握更多技術要點
體育課的教學與高中化學實驗、物理實驗教學大致相同,在邊演示的過程中邊為學生講解,在為學生進行動作要領講述時,應做到語言精煉、言簡意賅、深淺適宜,讓學生不僅掌握其中的動作技術,也掌握其中的動作原理。講述的內容包括為什么要用疊掌式手型朝上墊球,其中的作用原理等。并要求初學墊球的學生,要準確掌握含胸壓腕動作,并為學生講述主要原因,即學生牢固掌握該動作,可保證學生在墊球時雙臂合攏到位,保證擊球面保持向下的態勢,學生在墊球時動作也就更規范,最終的墊球效果更突出。
3.3、強化訓練、糾正錯誤
對于以上所述的常見的排球教學中容易出錯的墊球動作,教師在體育課堂上,還應加大訓練力度,包括發球訓練、迎擊來球訓練、思維訓練、肢體靈活度訓練等,重點要求學生對手臂擊球動作、墊球時整個身體的協調配合、移動墊球等的訓練,并對同一地點的不同方位接球技能展開針對性訓練。此外,教師在訓練時還應邊為學生指導,邊告誡學生含胸收腹。
總之,在高中體育排球墊球教學中,對學生常出現的墊球錯誤動作進行分析,并糾正學生墊球動作中的不足,耐心的、仔細的為學生示范墊球時的標準動作,提高排球墊球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的排球學習興趣,全面推動排球事業的發展。
[1]張明.排球正面雙手墊球的初級教學方法的探討與研究[J].體育世界,2011,(3).
[2]陳志琴.淺談排球正面雙手墊球技術教學的教法體會[J].科教文匯,20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