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大多數的高職院校和教師關注的往往都是學生對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的程度,卻常常忽略了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得高職學生的集體主義理念逐漸淡化,同時也由于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使得個人利己主義在高職學生中也占有一定市場,嚴重影響著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高職學生;集體主義精神;成因;對策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5.23.196
0 前言
高職院校是為各行各業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關鍵場所,高職學生也是未來社會的建設者和創造者,雖然目前大多數高職學生都比較認可集體主義理念,但是也有一部分學生贊同個人和利己主義,導致高職學生的集體主義理念難以從整體上得到提高,也影響著高職生今后的學習發展。因此,如何加強高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集體主義精神,使當前高職教師應該考慮的關鍵問題。
1 市場經濟方面的影響
在當前的市場經濟背景下,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人們逐漸接受了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的理念,這也給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一定的沖擊。而這種理念的盛行,也為高職生堅持以個人利益為中心,不斷追求個人需要和幸福的理念提供了理論依據,而那種在個人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無條件維護集體利益的理念與熱情也隨之受到了很大的削弱。在這種理念背景下,不僅可能會對學生今后的生活、工作造成一定困擾,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和諧社會的建設與發展[1]。
對此,高職院校的教育管理者應該以身作則,為師生樹立集體主義榜樣。首先要讓學生體會到自己無論在任何條件下都是堅持維護集體榮譽和利益的。其次要在集體中為學生營造一種公平競爭的氛圍,以及健康的輿論環境,無論是那個教師或是學生犯了錯誤,在處理過程中都要同等看待,不能因為一些個人利益和情感就出現偏袒的現象,應給予每位師生公平的待遇。最后應該積極的將自己的教育思想通過集體理論的形式傳遞給師生,利用集體的力量去感染每位學生,不要以個人立場來去關心、批評或是表揚某位學生,要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受到的關心、表揚和批評是來自集體的,也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學生時刻感受到集體的存在,深刻體會到集體對自身的關注,充分意識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不僅關系著集體的榮譽和利益,也應該接受集體的關注和督促,在學習成長中,對于不斷的進步,會得到集體的認可和掌聲,而在出現錯誤時也會得到集體的糾正與幫助,從而能夠樹立正確的集體主義理念,也不會再受到市場不良風氣的影響[2]。
2 個人思想突出
當前的高職生大多都是家里的獨生子女,在學習生活中往往都是以自我為中心,注重的個人奮斗目標,以及個人價值的實現,在這種理念下自身的奮斗發展目標也逐漸與社會脫節。其往往認為人都是自私自利的,常常用同等價交換來看待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在學習成長過程中也以追求自身利益為主,過于強調人與人之間的競爭關系,而忽視了合作的意義,從而導致在與人交際時出現阻礙,不僅忽視同學給予的幫助和關心,也無視集體榮譽和利益[3]。
對此,應培養和提升學生的集體意識。例如:某班級想要在文明寢室活動中為班級爭得榮譽,那么在活動開展前就要認真做好每位學生的思想工作,要讓每位學生都意識到這次活動關系著集體榮譽,每位學生都應該盡我所能,為爭得集體榮譽而出一份力,同時在開展活動過程中,也應該引導學生之間互相幫提醒、監督和幫助,避免個體違紀現象的發生,從而通過班級集體的共同努力為班級爭得榮譽,也使學生的集體意識得到不斷提高。又比如:杜絕考試作弊問題,也可以通過集體的力量來完成。在評選先進集體過程中,一旦某個班級出現作弊現象,那么便馬上取消其班級的評選資格,同時也使學生深刻認識到作弊不僅會對學生形象造成一定損害,也嚴重影響著班級集體凝聚力的提高,從而使學生之間能夠相互監督,并且能夠及時發現存在作弊動機的學生,大家共同勸阻,有效避免作弊現象的發生。
3 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缺乏
大多數高職院校都是由輔導員來看展教育管理工作的,但是由于輔導員一般帶的學生數量都比較多,因此,難以認真細致的將每位學生的思想工作都做好,而同時也由于當前學生管理工作隊伍的流動性較大,因此,開展的相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缺乏長期的規劃,其工作的開展也僅僅是為了確保不出問題。
對此,高職院校可以通過學風建設來加強學生集體主義理念。近年來,隨著學籍管理制度的不斷改革,從原來的學年制到半學分制,再到現在的完全學分制。學籍制度的不斷改革也促進了學生學習管理的改革,原來學生都在固定的班級上課,而現在學生不僅沒有固定的上課教室與自習室,課余的自由時間也由學生自己隨意支配,這樣的學習管理模式也為高職院校的學風建設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學生管理者不能時刻跟蹤學生,來了解和掌握學生每個時段的詳細學習情況,這也是使得很多學生的學習行為難以得到全面科學的監督與指導。對此就可以充分發揮集體主義精神的作用,引導學生之間在學習過程中互相督促、相互幫助,而學生管理者也能夠通過學生的反饋更加深入的了解學生的日常學習情況,以及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而教師也可以結合學生反饋的問題,不斷調整自己的教育方案和計劃,并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對策,對學生進針對性的培養和指導。通過這樣的形式,不僅能夠使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也能夠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并在學習發展中形成正確的集體主義精神。
4 結語
集體主義作為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以集體利益為核心是其最根本、直接的出發點,并且能夠在確保集體利益的同時,還能夠促進個人與集體利益的有機結合,但是在個人與集體利益出現分歧時,應充分維護集體利益。在高職教育過程中培養和發展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不僅能夠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理念,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也能夠為社會發展培養出更多高品質、高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李衍民.高職學生集體主義精神欠缺成因及對策[J].科教文匯,2012(10):33-34.
[2]賈維,高楠.當代高職學生集體主義價值觀探究[J].才智,2014(34):161-162.
[3]劉佩珍.高職院校集體主義教育的實踐與反思[J].教育與職業,2015(03):67-69.
作者簡介:常曉天(1977-),女,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職業教育。endprint